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pdf
《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70224.0 (22)申请日 2020.01.14 (73)专利权人 江西艾特纸塑包装有限公司 地址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科技 一大道以西、 高新三路以南原鼎玉标 准厂房内 (72)发明人 闵祥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欣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834 代理人 王阳虹 (51)Int.Cl. B65G 47/8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 具。
2、装置, 包括底座, 所述上模具和第一安装架之 间安装有卡紧装置, 所述第一安装架靠近底座一 侧外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活动杆, 两个所述 活动槽之间共同连通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 中安装有自动出料装置。 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 在底座的安装槽中安装了自动出料装置, 在安装 架上升时, 第一安装架会拉动两个活动杆上升, 进而推板上升, 利用推板将下模具中的成品推 出, 取代了人工取料, 提高了取料的效率, 更保证 了取料的安全性, 上模具和第一安装架之间安装 了卡紧装置, 利用两个限位块将上模具安装到第 一安装架上, 安装和拆卸均十分的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
3、1895026 U 2020.11.10 CN 211895026 U 1.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包括底座(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上对称固定 安装有两个支架(9), 两个所述支架(9)相靠近一侧共同活动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0), 所述 第一安装架(10)上安装有上模具(12), 所述上模具(12)和第一安装架(10)之间安装有卡紧 装置, 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具(11), 所述第一安装架(10)靠近底座(1)一侧外壁 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活动杆(2), 所述底座(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 且活动杆(2)和 活动槽之间相互配合, 两个所述活动槽之间共同连通开设。
4、有安装槽(3), 所述安装槽(3)中 安装有自动出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支架 (9)远离底座(1)远离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15), 所述第二安装架(15)上固定安 装有液压机(16), 所述液压机(16)靠近第二安装架(15)一侧安装有液压杆(17), 且液压杆 (17)贯穿第二安装架(15)的外壁, 所述液压杆(17)远离液压机(16)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 装架(10)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杆(2) 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7), 所述活动槽内侧壁上开。
5、设有第一滑槽(8), 所述第一滑杆 (7)和第一滑槽(8)之间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架 (10)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滑杆(13), 两个所述支架(9)相靠近一侧外壁上 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14), 所述第二滑杆(13)和第二滑槽(14)之间相互配合, 且滑动 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紧装置包 括上模具(12)靠近第一安装架(10)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安装的两个插杆(18), 所述第一安 装架(10)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插孔, 所述插杆(18)和插孔之间相互配。
6、合, 两个所述插杆(18) 相靠近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9), 两个所述限位槽(19)相远离一侧内壁上均 固定安装有弹簧(20), 两个所述弹簧(20)相靠近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1), 所述限位 块(21)与上模具(12)之间的最短距离与第一安装架(10)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出料装 置包括两个所述活动杆(2)相靠近一侧外壁之间共同固定的活动板(4), 且活动板(4)位于 安装槽(3)中, 所述活动板(4)靠近下模具(11)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5), 所述固定 杆(5)贯穿安装槽(3)的内壁和下模具(。
7、11)的底壁, 所述固定杆(5)远离活动板(4)一端固定 安装有推板(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95026 U 2 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塑包装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纸塑包装采用压制的方式进行生产, 在压制完毕后, 需要人工将物料从下 模具中取出, 压制好的成品一般不易拉出, 这样人工取料不仅十分费时费力, 更有可能会将 成品拉坏, 其次上模具不易取下, 导致不易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取料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而提出的 一种。
8、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架, 两个所述支架相靠近一侧共同活动安装有第一安装架, 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上模具, 所述上模具和第一安装架之间安装有卡紧装置, 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具, 所述第一 安装架靠近底座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活动杆, 所述底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 槽, 且活动杆和活动槽之间相互配合, 两个所述活动槽之间共同连通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 装槽中安装有自动出料装置。 0006 在上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中, 两个所述支。
9、架远离底座远离一端共同 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 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机, 所述液压机靠近第二安装 架一侧安装有液压杆, 且液压杆贯穿第二安装架的外壁, 所述液压杆远离液压机一端固定 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外壁上。 0007 在上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中, 所述活动杆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 杆, 所述活动槽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一滑槽之间相互配合。 0008 在上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中, 所述第一安装架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 安装有两个第二滑杆, 两个所述支架相靠近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 所述第 二滑杆和第二滑槽之间相互配合, 且滑动安装。 0。
10、009 在上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中, 所述卡紧装置包括上模具靠近第一安 装架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安装的两个插杆, 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插孔, 所述 插杆和插孔之间相互配合, 两个所述插杆相靠近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 两个 所述限位槽相远离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 两个所述弹簧相靠近一端均固定安装有 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与上模具之间的最短距离与第一安装架的厚度相同。 0010 在上述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中, 所述自动出料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活动 杆相靠近一侧外壁之间共同固定的活动板, 且活动板位于安装槽中, 所述活动板靠近下模 具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 。
11、所述固定杆贯穿安装槽的内壁和下模具的底壁, 所述固 定杆远离活动板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895026 U 3 0011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0012 1、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安装槽中安装了自动出料装置, 在安装架上升时, 第一安 装架会拉动两个活动杆上升, 进而推板上升, 利用推板将下模具中的成品推出, 取代了人工 取料, 提高了取料的效率, 更保证了取料的安全性; 0013 2、 本实用新型上模具和第一安装架之间安装了卡紧装置, 利用两个限位块将上模 具安装到第一安装架上, 安装和拆卸均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
12、型提出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的正视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中B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0017 图中: 1底座、 2活动杆、 3安装槽、 4活动板、 5固定杆、 6推板、 7第一滑杆、 8第一滑槽、 9支架、 10第一安装架、 11下模具、 12上模具、 13第二滑杆、 14第二滑槽、 15第二安装架、 16液 压机、 17液压杆、 18插杆、 19限位槽、 20弹簧、 2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13、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19 参照图1-3, 一种纸塑包装自动取模具装置, 包括底座1, 底座1上对称固定安装有 两个支架9, 两个支架9相靠近一侧共同活动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0, 第一安装架10两侧外壁 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滑杆13, 两个支架9相靠近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 槽14, 第二滑杆13和第二滑槽14之间相互配合, 且滑动安装, 第一安装架10上安装有上模具 12, 上模具12和第一安装架10之间安装有卡紧装置, 卡紧装置包括上模具12靠近第一安装 架10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安装的两个。
14、插杆18, 第一安装架10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插孔, 插杆 18和插孔之间相互配合, 两个插杆18相靠近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9, 两个限 位槽19相远离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20, 两个弹簧20相靠近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 块21, 限位块21与上模具12之间的最短距离与第一安装架10的厚度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 上 模具12和第一安装架10之间安装了卡紧装置, 利用两个限位块21将上模具12安装到第一安 装架10上, 安装和拆卸均十分的方便。 0020 两个支架9远离底座1远离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15, 第二安装架15上固 定安装有液压机16, 液压机16靠近第二安装架15。
15、一侧安装有液压杆17, 且液压杆17贯穿第 二安装架15的外壁, 液压杆17远离液压机16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10的外壁上, 底座1 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具11, 第一安装架10靠近底座1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活动杆 2, 底座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 且活动杆2和活动槽之间相互配合, 活动杆2外壁上固定 安装有第一滑杆7, 活动槽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8, 第一滑杆7和第一滑槽8之间相互配 合, 两个活动槽之间共同连通开设有安装槽3, 安装槽3中安装有自动出料装置, 自动出料装 置包括两个活动杆2相靠近一侧外壁之间共同固定的活动板4, 且活动板4位于安装槽3中, 活动板4靠近下模具1。
16、1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5, 固定杆5贯穿安装槽3的内壁和下模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95026 U 4 具11的底壁, 固定杆5远离活动板4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6值得注意的是, 在第一安装架10上 升时, 第一安装架10会拉动两个活动杆2上升, 进而推板6上升, 利用推板6将下模具11中的 成品推出, 取代了人工取料, 提高了取料的效率, 更保证了取料的安全性。 0021 进一步说明, 上述固定连接,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否则应做广义理解, 例 如, 可以是焊接, 也可以是胶合, 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0022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将物。
17、料放进下模具11中, 利用液压机16驱动液压杆17, 带动 第一安装架10下降, 使得上模具12下压, 配合下模具11将物料压成型, 成型完毕后, 在利用 液压机16带动第一安装架10上升, 在第一安装架10上升时会带动两个活动杆2上升, 带动活 动板4上升, 带动固定杆5上升, 带动推板6上升, 将下模具11中的成品推出。 0023 安装上模具18时, 将两个插杆18插设进插孔中, 插设时插杆18侧壁上的限位块21 被压进限位槽19中, 直到限位块21全部穿过插孔后, 限位块21在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弹出 限位槽19, 卡在第一安装架10上, 安装完毕, 拆卸时, 只需将两个限位块21压进限。
18、位槽19中, 抽出两个插杆18即可。 0024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9502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895026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895026 U 7 。
- 内容关键字: 包装 自动 模具 装置
快装预应力锚索.pdf
电池级碳酸锂制备用的烧结设备.pdf
研磨用高效除尘装置.pdf
新型罩杯间距可调的文胸.pdf
防卡板结构.pdf
卧式微波辅助酸碱预处理秸秆的装置.pdf
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回弹仪的弹击杆校准装置.pdf
转移基膜纸及其制备系统、包装膜及其制备系统.pdf
防水卷材成卷后的捆扎装置.pdf
介质加载腔体滤波器.pdf
乳制品自动检测系统与智慧实验室.pdf
屠宰刀具全方位消毒器.pdf
循环气幕集气装置.pdf
含油污泥处理加药装置.pdf
Z轴带双R轴切换作业机构及点胶机.pdf
急诊实验室自动化样本处理及检测系统.pdf
零件3D扫描辅助旋转台.pdf
圆柱电池盖帽焊接工装.pdf
建筑施工土方开挖基坑防护装置.pdf
睡眠感知音乐理疗系统.pdf
自动计数立盒机.pdf
扬声器.pdf
电池钢壳清洗用滚筒机构.pdf
便携式应急LED灯.pdf
超声手术器械.pdf
胸腔镜镜头清洁装置.pdf
工业硅破碎除杂装置.pdf
具有多环境模拟功能的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pdf
自动纠偏修正的防水卷材绕卷装置.pdf
基于离心过滤洗涤的碳酸锂回收设备.pdf
绝缘电缆料生产设备.pdf
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pdf
图文印刷方法以及节能型炫彩全息环保材料制作方法.pdf
半导体检测探针平台.pdf
抗干扰MEMS器件的制备方法.pdf
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pdf
检测血清中SIX2自身抗体的试剂的应用.pdf
流式计算实时报表系统及方法.pdf
元数据上电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用于城镇景点导览的地图导航系统.pdf
可调形貌稀土离子共掺氧化钨纳米颗粒及其合成方法.pdf
线缆铺设用双轮驱动的高效开槽机.pdf
四机热备份实时系统的异步数据同步方法.pdf
诱导干细胞定向软骨分化的方法.pdf
基于结构化BIM模型的二三维联动及叠加显示的方法.pdf
地震勘探气枪阵列远场子波模拟方法、脸谱评价方法及装置.pdf
抑制精密机床直线轴重复定位误差的装配方法.pdf
机动车的继电器被改装的检测方法.pdf
配电主站系统、历史数据转移方法和系统.pdf
纳米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TSPC型D触发器及处理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