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9665287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01.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96061.0 (22)申请日 2020.02.23 (73)专利权人 丰镇市新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01200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 镇市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高润贵周旭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3130 代理人 薛琳 (51)Int.Cl. F28D 2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高碳铬铁生。

2、产热能回收装置, 包括主体 箱, 主体箱的顶端固定有两个进水管, 主体箱的 一端固定有抽水管, 主体箱的内部依次固定有热 能回收机构和集水槽, 集水槽位于热能回收机构 的正下方, 主体箱底端的四个端角均布固定有支 撑柱, 主体箱的一侧固定有爬梯, 热能回收机构 包括保护箱、 介质排管、 交换板、 接通管、 第二介 质进管、 压缩泵和第一介质进管, 保护箱顶端的 两端贯穿有介质排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的 改进使得现有的装置能够对水中的热量进行再 次利用, 这样不会浪费热能, 且能够有效地进行 热能回收工作, 不会导致大量的热能被浪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1903。

3、876 U 2020.11.10 CN 211903876 U 1.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包括主体箱(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箱(1)的顶 端固定有两个进水管(6), 所述主体箱(1)的一端固定有抽水管(3), 所述主体箱(1)的内部 依次固定有热能回收机构(4)和集水槽(5), 所述集水槽(5)位于热能回收机构(4)的正下 方, 所述主体箱(1)底端的四个端角均布固定有支撑柱(2), 所述主体箱(1)的一侧固定有爬 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能回收 机构(4)包括保护箱(8)、 介质排管(9)、 交换板(10)、 。

4、接通管(11)、 第二介质进管(12)、 压缩 泵(13)和第一介质进管(14), 所述保护箱(8)顶端的两端贯穿有介质排管(9), 所述保护箱 (8)的底端开设有通孔, 所述保护箱(8)内部的两端均布固定有一组交换板(10), 所述交换 板(10)通过接通管(11)相连接, 底端所述的交换板(10)的底端固定有第二介质进管(12), 所述第二介质进管(12)的底端连接有压缩泵(13), 所述压缩泵(1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介质 进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通管 (11)均布固定在两两交换板(10)之间, 所述交换板(10)的内部开。

5、设有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板 (10)与接通管(11)之间互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的交 换板(10)与介质排管(9)的一端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板 (10)的形状为弯折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板 (10)倾斜有二十五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 (6)的周侧面固定有加强盘。 权利要求书 。

6、1/1 页 2 CN 211903876 U 2 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铬铁是生产不锈钢的最重要的原料, 主要应用于生产不锈钢、 滚珠轴承钢、 工具 钢、 渗氮钢、 热强钢、 调质钢、 渗碳钢和耐氢钢, 这是由于铬在不锈钢中的起决定作用, 决定 不锈钢性属的元素只有一种, 这就是铬, 每种不锈钢都一定含有一定数量的铬, 不锈钢的耐 蚀性主要来源于铬, 现有的在生产高碳铬铁的时候需要冷却, 通过冷却装置对矿热炉产生 的水进行冷却, 但是现有的装置只是将水中的热量导走, 无法对。

7、水中的热量进行再次利用, 这样浪费大量的热能, 且有的装置不能够有效地进行热能回收工作, 导致大量的热能被浪 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如: 但是现有的装置只是 将水中的热量导走, 无法对水中的热量进行再次利用, 这样浪费大量的热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包括主体箱, 所述主体箱的顶端固定有两个进 水管, 所述主体箱的一端固定有抽水管, 所述主体箱的内部依次固定有热能回收机构和集 水槽, 所述集水槽位于热能回收机构的正下方, 所述主体箱底端的四个端角均布固定。

8、有支 撑柱, 所述主体箱的一侧固定有爬梯。 0006 优选的, 所述热能回收机构包括保护箱、 介质排管、 交换板、 接通管、 第二介质进 管、 压缩泵和第一介质进管, 所述保护箱顶端的两端贯穿有介质排管, 所述保护箱的底端开 设有通孔, 所述保护箱内部的两端均布固定有一组交换板, 所述交换板通过接通管相连接, 所述最下端交换板的底端固定有第二介质进管, 所述第二介质进管的底端连接有压缩泵, 所述压缩泵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介质进管。 0007 优选的, 所述接通管均布固定在两两交换板之间, 所述交换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0008 优选的, 所述交换板与接通管之间互相连通。 0009 优选的, 所述最。

9、顶端的交换板与介质排管的一端相通。 0010 优选的, 所述交换板的形状为弯折状。 0011 优选的, 所述交换板倾斜有二十五度。 0012 优选的, 所述进水管的周侧面固定有加强盘。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热水流到交换板的上面, 交换板的形状为弯折状, 且交换板倾 斜有二十五度, 使得热水能够更加充分的与交换板的表面接触, 并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 热 水与每个交换板充分接触, 同时吸热介质通过第一介质进管, 在压缩泵的作用下, 经过第二 介质进管进入交换板的内部, 交换板通过接通管相连接, 接通管均布固定在两两交换板之 说明书 1。

10、/3 页 3 CN 211903876 U 3 间, 装置能够使热水的热量更加充分的被带走, 大大提高了效率。 0015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介质能够在交换板与接通管的内部自下向上流动, 与热 水流动的方向相反, 热水在交换板的表面向下流动的同时, 吸热介质在交换板与接通管的 内部自下向上流动, 在向上流动的同时带走热水的热量, 装置能够将热能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视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后视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箱的剖视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能回收机构。

11、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1、 主体箱; 2、 支撑柱; 3、 抽水管; 4、 热能回收机构; 5、 集水槽; 6、 进水管; 7、 爬 梯; 8、 保护箱; 9、 介质排管; 10、 交换板; 11、 接通管; 12、 第二介质进管; 13、 压缩泵; 14、 第一 介质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12、 、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 参照图1-5, 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 包括主体箱1, 主体箱1的顶端固定 有两个进水管6, 进水管6的周侧面固定有加强盘, 使得进水管6固定的更加稳定, 主体箱1的 一端固定有抽水管3, 主体箱1的内部依次固定有热能回收机构4和集水槽5, 集水槽5位于热 能回收机构4的正下方, 热能回收机构4包括保护箱8、 介质排管9。

13、、 交换板10、 接通管11、 第二 介质进管12、 压缩泵13和第一介质进管14; 0025 保护箱8顶端的两端贯穿有介质排管9, 保护箱8的底端开设有通孔, 保护箱8内部 的两端均布固定有一组交换板10, 每两个交换板10之间均连接有多个接通管11, 使得更好 的固定交换板10, 交换板1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位于最下端的交换板10的下表面固定有第 二介质进管12, 交换板10内部开设的空腔与接通管11互通, 使得吸热介质更加方便的流通; 0026 位于最顶端的交换板10与介质排管9的一端相通, 方便吸热介质能够流出, 以便热 能回收, 交换板10的形状为弯折状, 交换板10倾斜有二十五度。

14、, 使得热水能够向指定的方向 流动, 第二介质进管12的底端连接有压缩泵13, 压缩泵1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介质进管14, 主 体箱1底端的四个端角均布固定有支撑柱2, 主体箱1的一侧固定有爬梯7。 0027 工作原理: 0028 本实用新型中, 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 首先热水通过进水管6输送至热能回收机构 4的内部, 热水流到交换板10的上面, 交换板10的形状为弯折状, 且交换板10倾斜有二十五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903876 U 4 度, 使得热水能够更加充分的与交换板10的表面接触, 并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 热水与每个 交换板10充分接触, 同时吸热介质通过第一介质进管。

15、14, 在压缩泵13的作用下, 经过第二介 质进管12进入交换板10的内部, 交换板10通过接通管11相连接, 接通管11均布固定在两两 交换板10之间, 使得吸热介质能够在交换板10与接通管11的内部自下向上流动, 与热水流 动的方向相反, 热水在交换板10的表面向下流动的同时, 吸热介质在交换板10与接通管11 的内部自下向上流动, 在向上流动的同时带走热水的热量, 然后通过介质排管9流出, 保护 箱8内部热能被带走的后的水通过抽水管3被抽出, 以便循环使用。 002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

16、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0030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90387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1903876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1903876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1903876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1903876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高碳铬铁 生产 热能 回收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碳铬铁生产热能回收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6652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