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pdf
《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10973.9 (22)申请日 2020.02.26 (73)专利权人 惠州市利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516029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 林镇埔仔开发区地段D2号 (72)发明人 阮建军曾加富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谭映华 (51)Int.Cl. B21J 15/10(2006.01) B21J 15/36(2006.01) B21J 15/3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2、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包括铆钉自动上料装置、 上模装置、 下模装置、 冲 铆装置, 所述的铆钉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下模装 置一侧, 所述的冲铆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模装置上 的上模冲铆结构和设置在下模装置内的下模冲 铆结构,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构与下模冲铆结构相 匹配,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构下行的高度大于下模 冲铆结构上行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铆钉自动 上料装置、 冲铆装置的设置, 能够实现全自动上 料、 冲铆, 冲铆的效率高, 冲铆后产品的一致性 好, 提升冲铆产品的性能, 自动化程度高, 大大降 低对于人工的依赖程度, 。
3、降低操作过程中员工受 伤的情况, 其整体结构简单, 易于产业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11888849 U 2020.11.10 CN 211888849 U 1.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铆钉自动上料装置 (1) 、 上模装置 (2) 、 下模装置 (3) 、 冲铆装置, 所述的铆钉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下模装置一侧, 所述的冲铆装置 包括设置在上模装置上的上模冲铆结构 (4) 和设置在下模装置内的下模冲铆结构 (5) , 所述 的上模冲铆结构与下模冲铆结构相匹配,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构下行的高度大于下模冲铆结 构上行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
4、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构 (4) 包括固定安装在上模装置上的上模反冲头 (41) 、 氮气弹簧 (42) 及上模铆压冲头 (43) , 氮气 弹簧固定端与上模装置固定连接, 氮气弹簧活动端与上模反冲头固定连接, 上模铆压冲头 与上模反冲头平行设置, 氮气弹簧在冲铆过程中回弹的高度小于待铆铆钉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模冲铆结构 (5) 包括固定块 (51) , 在固定块内设有弧形滑槽 (52) , 在弧形滑槽内设有能沿滑槽滑动的弧形 顶块 (53) , 弧形顶块的一端上方设有铆压结构反冲块 (54) , 弧形顶块的。
5、另一端上方设有下 铆冲头底板 (55) , 在下铆冲头底板上设有下铆冲头 (56) , 下铆冲头上设有复位弹簧 (5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弧形顶块在弧形滑 槽内滑动的高度差大于铆钉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模反冲头与铆压 结构反冲块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的上模铆压冲头与下铆冲头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模装置 (2) 包括上模座 (21) 、 上模固定板 (22) 及上模压料板 (23) , 所述的上模固定板设置在上。
6、模座 和上模压料板之间, 所述的氮气弹簧及上模铆压冲头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上模压料板及下 模座之间设有起缓冲作用的上模压料弹簧 (24) 。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模装置 (3) 包括下模底板 (31) , 在下模底板上设有下模铆压结构支撑板 (32) , 在下模铆压结构支撑 板上设有下模座 (33) , 所述的下模座上设有下模板 (34) , 所述的下模冲铆结构设置在下模 铆压结构支撑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模板上设。
7、有铆钉 定位件 (35) 。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铆钉自动上料装 置 (1) 包括排序震动盘 (11) 、 导槽安装板 (12) 、 铆钉导槽 (13) , 所述的铆钉导槽设置在导槽 安装板上方, 铆钉导槽与排序震动盘连接, 在排序震动盘下方设有调整排序震动盘高度的 配高板 (14) , 配高板设置在上模底板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88849 U 2 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冲铆机构的主要操作方。
8、式主要是依赖人工完成, 即通过人工将 待冲铆的铆钉及料带放入模具上, 再由工作人员手动或半自动完成冲铆工作, 这种冲铆方 式对于人工的依赖性大, 工作效率低, 容易误伤到工作人员, 且铆后产品性能难以确保其一 致性, 难以满足企业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因此, 上述问题是冲铆领域继续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有效解决了现有冲铆过程中人 工依赖性强、 冲铆效率低、 铆后产品一致性差等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包括铆钉自动上料装置、 上模装置、 下 模装置、 冲铆装置, 所述的铆钉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下模装置一。
9、侧, 所述的冲铆装置包括设 置在上模装置上的上模冲铆结构和设置在下模装置内的下模冲铆结构,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 构与下模冲铆结构相匹配,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构下行的高度大于下模冲铆结构上行的高 度。 0005 优选的,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上模装置上的上模反冲头、 氮气弹 簧及上模铆压冲头, 氮气弹簧固定端与上模装置固定连接, 氮气弹簧活动端与上模反冲头 固定连接, 上模铆压冲头与上模反冲头平行设置, 氮气弹簧在冲铆过程中回弹的高度小于 待铆铆钉的高度。 0006 优选的, 所述的下模冲铆结构包括固定块, 在固定块内设有弧形滑槽, 在弧形滑槽 内设有能沿滑槽滑动的弧形顶块, 弧形顶块的。
10、一端上方设有铆压结构反冲块, 弧形顶块的 另一端上方设有下铆冲头底板, 在下铆冲头底板上设有下铆冲头, 下铆冲头上设有复位弹 簧。 0007 优选的, 所述的弧形顶块在弧形滑槽内滑动的高度差大于铆钉的高度。 0008 优选的, 所述的上模反冲头与铆压结构反冲块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的上模铆 压冲头与下铆冲头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0009 优选的, 所述的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 上模固定板及上模压料板, 所述的上模固定 板设置在上模座和上模压料板之间, 所述的氮气弹簧及上模铆压冲头固定设置在上模座 上。 0010 优选的, 在所述的上模压料板及下模座之间设有起缓冲作用的上模压料弹簧。 0011 优。
11、选的, 所述的下模装置包括下模底板, 在下模底板上设有下模铆压结构支撑板, 在下模铆压结构支撑板上设有下模座, 所述的下模座上设有下模板, 所述的下模冲铆结构 设置在下模铆压结构支撑板上。 0012 优选的, 所述的下模板上设有铆钉定位件。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888849 U 3 0013 优选的, 所述的铆钉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排序震动盘、 导槽安装板、 铆钉导槽, 所述 的铆钉导槽设置在导槽安装板上方, 铆钉导槽与排序震动盘连接, 在排序震动盘下方设有 调整排序震动盘高度的配高板, 配高板设置在上模底板上。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该机构能够实现全自。
12、动上料、 冲铆, 冲 铆的效率高, 冲铆后产品的一致性好, 提升冲铆产品的性能, 自动化程度高, 大大降低对于 人工的依赖程度, 降低操作过程中员工受伤的情况, 其整体结构简单, 易于产业化。 上模冲 铆结构和下模冲铆结构匹配设置, 能够全自动准确对待加工铆钉进行冲铆, 冲铆过程精确 控制, 冲铆出来的产品性能稳定, 且通过铆钉自动上料装置的设置, 能够实现全自动上料, 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程度, 提升了产能。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 本领。
13、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触料带状态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反冲头接触铆压结构反冲块状态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铆钉顶部上抵上模铆压冲头状态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铆压完成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14、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 0023 如附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包括铆钉自动上料装 置1、 上模装置2、 下模装置3、 冲铆装置, 所述的铆钉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下模装置一侧, 所 述的冲铆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模装置上的上模冲铆结构4和设置在下模装置内的下模冲铆结 构5,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构与下模冲铆结构相匹配, 所述的上模冲铆结构下行的高度大于下 模冲铆结构上行的高度。 0024 上述的上模冲铆结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上模装置上的上模反冲头41、 氮气弹簧42 及上模铆压冲头。
15、43, 所述的上模装置2包括上模座21、 上模固定板22及上模压料板23, 氮气 弹簧固定端与上模座固定连接, 氮气弹簧活动端与上模反冲头固定连接, 上模反冲头可在 力的作用下随氮气弹簧的压缩、 回弹垂直运动, 上模铆压冲头与上模反冲头平行设置, 上模 铆压冲头的长度比上模反冲头长, 氮气弹簧在冲铆过程中回弹的高度小于待铆铆钉的高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888849 U 4 度。 上述的上模固定板设置在上模座和上模压料板之间, 所述的氮气弹簧及上模铆压冲头 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 在所述的上模压料板及下模座之间设有起缓冲作用的上模压料弹簧 24。 0025 上述的下模装置3包括下模。
16、底板31, 在下模底板上设有下模铆压结构支撑板32, 在 下模铆压结构支撑板上设有下模座33, 所述的下模座上设有下模板34, 所述的下模冲铆结 构设置在下模铆压结构支撑板上, 在所述的下模板上设有铆钉定位件35。 在下模装置上的 下模冲铆结构5包括固定块51, 固定块设置在下模铆压结构支撑板32上, 卡合在下模座33 内, 在固定块内设有弧形滑槽52, 在弧形滑槽内设有能沿滑槽滑动的弧形顶块53, 弧形顶块 53的弧度与圆弧的长度能够随着待铆铆钉的高度调整, 根据需要调整, 弧形顶块的一端上 方设有铆压结构反冲块54, 弧形顶块的另一端上方设有下铆冲头底板55, 在下铆冲头底板 上设有下铆冲。
17、头56, 下铆冲头上设有复位弹簧57。 上述弧形顶块在弧形滑槽内滑动的高度 差大于铆钉的高度。 上述的上模反冲头与铆压结构反冲块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的上模 铆压冲头与下铆冲头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整个机构的铆接效果好, 不良品率低。 0026 当铆压结构反冲块无外力作用下时, 靠近铆压结构反冲块54一端的弧形顶块53露 出在弧形滑槽52外, 与铆压结构反冲块连接, 靠近下铆冲头底板55一端的弧形顶块53与弧 形滑槽52齐平, 下铆冲头底板55压在弧形顶块53上; 当铆压结构反冲块受到铆压结构反冲 块54下压力时, 靠近铆压结构反冲块54一端的弧形顶块53在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弧形滑槽52 下移,。
18、 靠近下铆冲头底板55一端的弧形顶块53沿着弧形滑槽上移, 弧形顶块53上升突出至 弧形滑槽52, 并将下铆冲头底板55往上推, 下铆冲头底板55推动下铆冲头56上移, 下铆冲头 56带动其上的铆钉6向上移动, 铆钉在上模铆压冲头43和下铆冲头56的作用力下, 当铆压结 构反冲块54顶到弧形滑槽52顶面时, 不再下行, 弧形顶块53被所定, 不再滑动。 0027 上述的铆钉自动上料装置1包括排序震动盘11、 导槽安装板12、 铆钉导槽13, 所述 的铆钉导槽设置在导槽安装板上方, 铆钉导槽与排序震动盘连接, 在排序震动盘下方设有 调整排序震动盘高度的配高板14, 配高板设置在上模底板上。 铆钉。
19、在排序震动盘经铆钉导 槽进行自动上料, 配高板的设置, 能够根据加工的需求, 调整排序震动盘的高度, 实现自动 上料。 0028 如附图2-6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运动过程为: 冲床带动上模装置直线下行, 待 料带导正压料后, 上模反冲头将铆压结构反冲块往下压, 带动弧形顶块滑动, 通过下铆冲头 底板和下铆冲头把力传向下铆冲头, 下铆冲头将铆钉向上顶入料带内, 直到铆钉尾部正面 完全贴合料带反面时, 铆压结构反冲块顶到弧形滑槽顶面时, 形成下死点自锁功能后, 再通 过铆压结构反冲块回顶上模反冲头的氮气弹簧, 氮气弹簧后缩把冲床下行的力卸载, 冲床 继续下行时, 上模铆压冲头把铆钉后礅, 冲床。
20、下行完毕把铆钉中间压变型, 让铆钉完全铆合 在料带上, 完成压铆工作。 002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铆一体机构, 该机构能够实现全自动上料、 冲铆, 冲 铆的效率高, 冲铆后产品的一致性好, 提升冲铆产品的性能, 自动化程度高, 大大降低对于 人工的依赖程度, 降低操作过程中员工受伤的情况, 其整体结构简单, 易于产业化。 上模冲 铆结构和下模冲铆结构匹配设置, 能够全自动准确对待加工铆钉进行冲铆, 冲铆过程精确 控制, 冲铆出来的产品性能稳定, 且通过铆钉自动上料装置的设置, 能够实现全自动上料, 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程度, 提升了产能。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88884。
21、9 U 5 0030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各种 等效的修改或替换, 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888849 U 6 图 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7 CN 211888849 U 7 图 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8 CN 211888849 U 8 图 3 说明书附图 3/6 页 9 CN 211888849 U 9 图 4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0 CN 211888849 U 10 图 5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1 CN 211888849 U 11 图 6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2 CN 211888849 U 12 。
- 内容关键字: 全自动 一体 机构
茶叶加工用脱水除湿装置.pdf
防脱插座.pdf
轨道交通的线缆分线箱.pdf
钢结构加工用激光切割装置.pdf
粉末烧结滤芯.pdf
茶叶加工用的风选除尘装置.pdf
动物饲料搅拌机.pdf
注塑机配料结构.pdf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用的空气采样装置.pdf
无人机自动归中装置.pdf
筛分机新型缓冲器.pdf
蜂窝沸石高效低耗再生装置.pdf
陶瓷茶具生产用胚体上釉设备.pdf
干蛋糕的切片装置.pdf
煤矿地质堵水用注浆装置.pdf
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pdf
建筑围护结构.pdf
具有加快流速功能的薄膜冷却水槽.pdf
3D打印线材生产用废料回收装置.pdf
老年患者围术期无线血氧监测方法.pdf
厨卫设施的灯板及淋浴龙头.pdf
电网电压监测装置.pdf
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褐煤粉煤高效气化系统.pdf
煤矸石脱碳烧结用温控布料系统.pdf
erp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自动化有限元预紧力数据批量传递与仿真计算控制方法.pdf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链表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运动控制实训方法及系统.pdf
针对低速无人机的区域拒止方法和系统.pdf
基于智慧杆的路侧停车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控制三相电动机启动程序的改良方法.pdf
负极材料和使用它的电池.pdf
用于传送视频和其他服务的访问控制增强、网络访问单元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pdf
具有多路切换通道的小型电开关.pdf
通过参考离散余弦变换系数来估计运动的方法及其装置.pdf
空间高效增强解码器.pdf
在晶圆上监控重叠对准的方法.pdf
电话装置以及无绳电话装置.pdf
直流直流变换器.pdf
精炼和铸造的装置与方法.pdf
数字视频系统中的A/D转换的装置和方法.pdf
具有双向光服务信道的双向WDM光通信系统.pdf
带有脉冲宽度的正交调制器.pdf
丙型肝炎治疗剂.pdf
陶瓷电子零件烧成用载置器.pdf
基于硼或铝的螺环化合物及其在电子领域的应用.pdf
调幅广播用放大电路.pdf
一种使米勒效应最小化的增益放大器电路.pdf
接合构件的加工尺寸决定方法及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