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结构.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9662662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6.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防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防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防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建筑防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水结构.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74721.2 (22)申请日 2020.03.07 (73)专利权人 北京顺天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0 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北大街21 号院8幢2层201 (72)发明人 武辉然 (51)Int.Cl. F16L 5/04(2006.01) H02G 3/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建筑防水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水结构, 包括预 埋在混凝土墙体中并贯穿混凝土墙体的电缆套 管以及位于电缆套管内并与电缆套管同轴的电。

2、 缆, 电缆套管与电缆之间留有空隙; 电缆套管轴 向位于混凝土墙体内侧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 向外伸出的挡环; 电缆套管内壁上靠近混凝土墙 体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向内伸出的第一挡圈; 第一 挡圈朝向混凝土墙体内侧的侧面设置有与电缆 同轴的密封圈, 挡环连接有将密封圈压紧的紧固 件; 第一挡圈远离密封圈一侧的电缆套管和电缆 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与电缆同轴的封闭气囊, 封 闭气囊充气后能够分别与电缆套管和电缆抵紧。 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套管处的电缆的检修以及 在更换线缆时不需要破坏性作业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901863 U 2020.11.10 CN 21190186。

3、3 U 1.一种建筑防水结构, 包括预埋在混凝土墙体 (3) 中并贯穿混凝土墙体 (3) 的电缆套管 (1) 以及位于电缆套管 (1) 内并与电缆套管 (1) 同轴的电缆 (2) , 所述电缆套管 (1) 与电缆 (2) 之间留有空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套管 (1) 轴向位于混凝土墙体 (3) 内侧的一端的外壁 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挡环 (12) ; 所述电缆套管 (1) 内壁上靠近混凝土墙体 (3) 内侧的位置设 置有向内伸出的第一挡圈 (14) ; 第一挡圈 (14) 朝向混凝土墙体 (3) 内侧的侧面设置有与电 缆同轴的密封圈 (5) , 所述挡环 (12) 连接有将密封圈 (5) 。

4、压紧的可拆卸的紧固组件; 所述第 一挡圈 (14) 远离密封圈 (5) 一侧的电缆套管 (1) 和电缆 (2) 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与电缆 (2) 同轴的封堵气囊 (6) , 所述封堵气囊 (6) 充气后能够分别与电缆套管 (1) 和电缆 (2) 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与电缆套管 (1) 同轴的防水法兰 (4) ; 所述防水法兰 (4) 靠近电缆 (2) 并朝向第一挡圈 (14) 的位置设置有 向第一挡圈 (14) 伸出的法兰压盖 (41) ; 所述防水法兰 (4) 利用法兰螺栓 (42) 固定在挡环 (12) 上, 所述法兰压盖 (41)。

5、 将密封圈 (5) 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套管 (1) 靠近混凝土墙 体 (3) 外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挡圈 (15) , 所述封堵气囊 (6) 位于第一挡圈 (14) 和第二挡圈 (15) 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套管 (1) 位于混凝土墙 体 (3) 外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电缆套管 (1) 同轴的环套 (13) ; 所述环套 (13) 与混凝土墙体 (3) 紧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套管 (1) 和电缆 (2) 位于 第二挡圈 (15) 远离封堵气囊 (6。

6、) 一侧的空隙之间设置有柔性防水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防水材料为沥青麻丝 (7)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套管 (1) 远离混凝土墙 体 (3) 的一端的内壁与沥青麻丝 (7) 之间、 沥青麻丝 (7) 远离混凝土墙体 (3) 的一端的内部与 电缆 (2) 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膏 (9)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套 (13) 的外壁和电缆 (2) 位于电缆套管 (1) 外部的外壁上粘贴有防水卷材 (8)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

7、套管 (1) 位于混凝土墙 体 (3) 内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止水环 (11)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01863 U 2 一种建筑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工程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建筑地下室的施工中, 由于经常将配电室设计在地下室中, 为了便于后期 线缆穿过墙壁, 一般都会在墙体中预埋线缆套管。 在穿过电缆后, 需要对线缆和套管之间的 空隙进行防水封堵才能避免出现地下室漏水渗水的情况。 0003 授权公告号为CN20938581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电缆套管防 水封堵结构, 包括电缆。

8、套管、 橡胶球, 所述橡胶球的轴向上开有穿孔, 电缆穿于所述穿孔中 并与橡胶球紧密接触, 所述橡胶球位于所述电缆套管中并与电缆套管紧密接触, 所述电缆 套管在所述橡胶球的两侧的管体中填充有湿膨胀水泥。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电缆和电缆套管之间设置填充了湿膨 胀水泥, 使得电缆与湿膨胀水泥成为一体, 如果处于套管中的电缆出现损坏, 不易检修; 当 更换新的电缆时则需要对电缆套管中的水泥进行破坏, 极易导致电缆套管产生松动从而使 得电缆套管与墙体之间的防水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套管处的电缆 的检修。

9、以及在更换线缆时不需要破坏性作业的优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建筑防水结构, 包括预埋在混凝土墙体中并贯穿混凝土墙体的电缆套管以及 位于电缆套管内并与电缆套管同轴的电缆, 所述电缆套管与电缆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电缆 套管轴向位于混凝土墙体内侧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挡环; 所述电缆套管内壁 上靠近混凝土墙体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向内伸出的第一挡圈; 第一挡圈朝向混凝土墙体内侧 的侧面设置有与电缆同轴的密封圈, 所述挡环连接有将密封圈压紧的可拆卸的紧固组件; 所述第一挡圈远离密封圈一侧的电缆套管和电缆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与电缆同轴的封。

10、堵 气囊, 所述封堵气囊充气后能够分别与电缆套管和电缆抵紧。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利用密封圈和封堵气囊实现电缆套管和电缆之间的防 水, 同时在后期对电缆套管处的电缆进行检查时, 可在封堵气囊作业的情况下对密封圈处 的电缆检查, 在密封圈作业的情况下对封堵气囊处的电缆检查, 后续更换电缆时, 本实用新 型的密封圈和封堵气囊组成的防水结构能够方便的拆除。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与电缆套管同轴的防水法兰; 所述 防水法兰靠近电缆并朝向第一挡圈的位置设置有向第一挡圈伸出的法兰压盖; 所述防水法 兰利用法兰螺栓固定在挡环上, 所述法兰压盖将密封圈压紧。 001。

1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利用法兰压盘对密封圈进行压紧, 同时防水法兰与挡环 螺栓连接也方便拆卸和安装。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901863 U 3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电缆套管靠近混凝土墙体外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 二挡圈, 所述封堵气囊位于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之间。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对封堵气囊进行了阻挡, 使封堵气 囊能够在充气后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电缆套管位于混凝土墙体外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与 电缆套管同轴的环套; 所述环套与混凝土墙体紧贴。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挡环和环。

12、套将混凝土墙体夹在中间使电缆套管与混凝土 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电缆套管和电缆位于第二挡圈远离封堵气囊一侧 的空隙之间设置有柔性防水材料。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电缆套管和电缆之间剩余的空隙用防水材料充填, 增 加防水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柔性防水材料为沥青麻丝。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沥青麻丝防水效果好, 价格低廉。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电缆套管远离混凝土墙体的一端的内壁与沥青麻 丝之间、 沥青麻丝远离混凝土墙体的一端的内部与电缆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膏。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

13、方案, 将电缆套管和沥青麻丝、 电缆和沥青麻丝之间的缝隙用 密封膏密封, 防水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环套的外壁和电缆位于电缆套管外部的外壁上粘 贴有防水卷材。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增加防水卷材后, 能够使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防水 效果。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电缆套管位于混凝土墙体内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止 水环。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电缆套管和混凝土墙体之间具有较好的防水能力。 0025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6 1.通过在电缆套管和电缆之间设置可拆装的防水结构, 便于套管处的电缆的。

14、检 修, 在更换线缆时不需要破坏性作业; 0027 2.通过设置多层防水结构, 提高了电缆套管和电缆之间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31 图中, 1、 电缆套管; 11、 止水环; 12、 挡环; 13、 环套; 14、 第一挡圈; 15、 第二挡圈; 2、 电缆; 3、 混凝土墙体; 4、 防水法兰; 41、 法兰压盖; 42、 法兰螺栓; 5、 密封圈; 6、 封堵气囊; 7、 沥 青麻丝; 8、 防水卷材; 9、 密封膏。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

15、901863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参照图1、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防水结构, 包括预埋在混凝土墙体3 内并贯穿混凝土墙体3的电缆套管1。 电缆套管1的外壁与混凝土墙体3紧贴。 电缆套管1内部 设置有与电缆套管1同轴的电缆2, 电缆2轴向的两端从电缆套管1中穿出。 电缆套管1与电缆 2之间留有空隙。 0034 参照图2、 图3, 电缆套管1轴向的两端伸出混凝土墙体3。 图中, 左侧为混凝土墙体3 内侧, 右侧为混凝土墙体3外侧。 电缆套管1轴向上位于混凝土墙体3内侧的一端设置有沿径 向向外伸出的挡环12, 挡环12朝。

16、向混凝土墙体3的一侧与混凝土墙体3的表面紧贴。 挡环12 与电缆套管1一体成型。 电缆套管1轴向位于混凝土墙体3外侧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电 缆套管1同轴的环套13。 环套13朝向混凝土墙体3的一端与混凝土墙体3紧贴, 环套13外经向 远离混凝土墙体3的方向逐渐减小。 挡环12和环套13将混凝土墙体3夹紧在中间, 在混凝土 墙体3与电缆套管1连接的基础上增加了电缆套管1的稳定性。 电缆套管1位于混凝土墙体3 内部的外壁上焊接有与电缆套管1同轴的止水环11。 止水环11能够增强电缆套管1和混凝土 墙体3之间的防水效果。 0035 电缆套管1内壁沿电缆套管1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向内伸出的第一挡圈14和。

17、第二挡 圈15。 第一挡圈14和第二挡圈15的内壁与电缆2紧贴。 第一挡圈14和第二挡圈15君与电缆套 管1固定连接。 第一挡圈14和第二挡圈15均位于混凝土墙体3位于电缆套管1上部的部分和 位于电缆套管1下部的部分之间。 第一挡圈14靠近混凝土墙体3内侧, 第二挡圈15靠近混凝 土墙体3外侧。 0036 第一挡圈14朝向混凝土墙体3内侧的侧面处设置有与电缆2同轴的密封圈5, 密封 圈5的数量为两个。 密封圈5的内壁与电缆2的外壁紧贴, 密封圈5的外壁与电缆套管1的内壁 紧贴。 电缆套管1的挡环12螺栓连接有与电缆套管1同轴的防水法兰4, 防水法兰4利用法兰 螺栓42与挡环12固定连接。 00。

18、37 防水法兰4靠近电缆2且朝向混凝土墙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向第一挡圈14伸出的法 兰压盖41, 法兰压盖41与防水法兰4固定连接。 当将防水法兰4利用法兰螺栓42固定在挡环 12上后, 法兰压盖41将密封圈5压紧在第一挡圈14上, 使密封圈5将法兰压盖41与第一挡圈 14之间的空隙充满从而起到防水的效果。 0038 第一挡圈14和第二挡圈15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与电缆2同轴的封堵气囊6, 封堵气 囊6充气后将第一挡圈14和第二挡圈15之间的空隙充满。 封堵气囊6的内壁压紧在电缆2的 外壁上, 封堵气囊6的外壁积压在电缆套管1的内壁上, 从而起到防水效果。 封堵气囊6采用 防火材料制成。 0039。

19、 电缆套管1和电缆2位于第二挡圈15朝向混凝土墙体3外侧的空隙之间填充有沥青 麻丝7。 电缆套管1远离混凝土墙体3的一端的内壁与沥青麻丝7之间、 沥青麻丝7远离混凝土 墙体3的一端的内部与电缆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膏9。 沥青麻丝7和密封膏9进一步增强了防 水效果。 0040 环套13的外壁和电缆2的外壁上铺设有防水卷材8。 防水卷材8粘贴在环套13和电 缆2上, 起到了防水效果。 004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封堵气囊6放置在第一挡圈14和第二挡圈15之间, 将电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901863 U 5 缆2穿过封堵气囊6的中间后对封堵气囊6再次充气。 塞入密封圈5, 之。

20、后利用法兰螺栓42将 防水法兰4固定到挡环12上使法兰压盖41将密封圈5抵紧。 之后在混凝土墙体3外侧, 将沥青 麻丝7填充在电缆套管1和电缆2之间并利用密封膏9进行密封, 最后将防水卷材8粘贴在环 套13和电缆2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在电缆套管1和电缆2之间的空隙中布设多级防水结构, 提高了防水效果,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防水结构便于后期对电缆2的检查和更换。 004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901863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901863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901863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901863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建筑 防水 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建筑防水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6626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