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pdf
《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83202.8 (22)申请日 2020.01.15 (73)专利权人 黄俊杰 地址 463600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永兴 乡小陈村 (72)发明人 黄俊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代理人 周闯 (51)Int.Cl. F02B 75/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 出机构, 包括驱动气缸、 输出组件和限位组件, 。
2、所 述输出组件左右两侧与驱动气缸的连杆连接, 所 述限位组件设置在驱动气缸或输出组件之间, 所 述输出组件包括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前表面设有 环形内齿圈, 环形内齿圈内侧设有与相互啮合的 输出齿轮, 通过环形内齿圈左右移动来带动输出 齿轮转动, 以此进行动力输出, 本汽车发动机动 力输出机构, 通过驱动气缸带动环形内齿圈左右 移动, 通过环形内齿圈带动输出齿轮转动的方式 进行输出, 而且传动方式多种, 使得输出效果更 好, 齿圈移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的距离更短, 力也 就更大, 加速度更大, 速度也就更大, 使得汽车动 力更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924329 U 。
3、2020.11.13 CN 211924329 U 1.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气缸(1)、 输出组件(2)和限位 组件(3), 所述输出组件(2)左右两侧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连接, 所述限位组件(3)设置在 驱动气缸(1)或输出组件(2)之间, 所述输出组件(2)包括连接板(23), 所述连接板(23)前表 面设有环形内齿圈(21), 环形内齿圈(21)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输出齿轮(22), 所述限 位组件(3)包括定位框一(31)和限位框一(32), 所述定位框一(31)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 驱动气缸(1)的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一(31)的内部左右两侧。
4、设有与连接板(23)对应 的滑接槽, 所述连接板(23)与定位框一(31)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框一(32)设置在限位框一 (32)的前表面中心, 所述限位框一(32)与环形内齿圈(21)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 (3)包括限位条一(33)、 连接耳板一(34)和定位框二(35), 定位框二(35)的左右两端通过螺 栓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二(35)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3) 对应的滑接槽, 连接板(23)与定位框二(35)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耳板一(34)设置在连接板 (23)的一侧, 连接耳板一。
5、(34)远离与连接板(23)连接的与限位条一(33)滑动连接, 所述连 接耳板一(34)端部的滑块卡接在限位条一(33)侧面的滑接卡槽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 (3)包括L型卡勾(36)和限位框二(37), 所述驱动气缸(1)和连接板(23)之间的连杆两端通 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L型卡勾(36)设置在输出齿轮(22)连接的输出轴外侧, L型卡勾(36) 与环形内齿圈(21)的外侧滑动卡接, 且输出齿轮(22)的连接的输出轴外侧还设有限位框二 (37), 且限位框二(37)的前后两端与外部设置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6、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 (3)还包括两个限位条二(38)和两个连接耳板二(39), 所述驱动气缸(1)和连接板(23)之间 的连杆两端通过铰座连接, 两个连接耳板二(39)分别设置在连接板(23)的上下两端, 且两 个连接耳板二(39)的远离与连接板(23)连接的与对应的限位条二(38)滑动连接, 连接耳板 一(34)端部的滑块卡接在限位条二(38)侧面的滑接卡槽内部, 且限位条二(38)与外部设备 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24329 U 2 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 具体为。
7、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曲柄连杆发动机(传统机)虽然已成为高端主要动力设备运转百年。 但能量 转换效率低, 不尽人意传统机混合气在缸内燃烧释放的能量(总能)经冷却(热损)、 排气(残 压残热, 残气的排放即残损) 及内部损耗(内损)损失约70(能损), 功等于力和力在力的 方向上通过位移的乘积(WFs), 相比于传统曲轴活塞发动机, 设一个冲程下, 活塞位移 的距离为a, 齿轮的半径为b,限位环内径宽为2b+c, 则齿轮在一个冲程下转动的距离为2 x (2b+c)242 b4 c4, ac+ c4x2a+0.57c而传统曲轴活塞发动机相同情 况下推动连杆轴颈转动。
8、距离为 a/21.57a由此可见, c越小越好, 而现有的发动机连杆对 发动机曲轴的连杆轴颈的力的方向, 不是沿着连杆轴颈的运动方向, 导致力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 机构, 使得输出效果更好, 齿圈移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的距离更短, 力也就更大, 加速度更大, 速度也就更大, 使得汽车动力更强,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包括驱动气缸、 输出组件和限位组件, 所述输出组件左右两侧与驱动气缸的连杆连接, 所述 限位组件设置在驱。
9、动气缸或输出组件之间。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前表面设有环形内齿圈, 环形内 齿圈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输出齿轮, 通过环形内齿圈左右移动来带动输出齿轮转动, 以此进行动力输出。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框一和限位框一, 所述定位框一的左右两端通 过螺栓与驱动气缸的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一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与连接板对应的滑 接槽, 所述连接板与定位框一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框一设置在限位框一的前表面中心, 通过 连接板与定位框一滑动连接可以使得连接板上下移动更方便, 通过驱动气缸可以带动定位 框左右移动, 通过定位框带动环形内齿圈左右移动。
10、, 通过限位框一可以对输出齿轮连接的 输出轴一端进行限制, 以此使得环形内齿圈始终与输出齿轮啮合, 以此保证输出的稳定。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条一、 连接耳板一和定位框二, 定位框二的左右 两端通过螺栓与驱动气缸的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二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与连接板对 应的滑接槽, 连接板与定位框二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耳板一设置在连接板的一侧, 连接耳板 一远离与连接板连接的与限位条一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耳板一端部的滑块卡接在限位条一 侧面的滑接卡槽内部, 通过连接板与定位框二滑动连接使得连接板具有上下移动的能力, 通过驱动气缸可以带动定位框二左右移动, 通过连接耳板一。
11、的一端沿限位条一的外出转 动, 由连接耳板一带动环形内齿圈沿限位条一的外侧转动, 以此保证环形内齿圈始终与输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924329 U 3 出齿轮啮合, 以此保证输出的稳定。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L型卡勾和限位框二, 所述驱动气缸和连接板之间的 连杆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L型卡勾设置在输出齿轮连接的输出轴外侧, L型卡勾与 环形内齿圈的外侧滑动卡接, 且输出齿轮的连接的输出轴外侧还设有限位框二, 且限位框 二的前后两端与外部设置固定连接, 通过驱动气缸可以带动连接板左右移动, 通过L型卡勾 可以使输出齿轮始终与环形内齿圈相啮合, 通过限位框二。
12、来保证输出齿轮具有上下移动的 功能, 动力输出时, 输出齿轮连接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轴与外部固定轴连接进行动力输出。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条二和两个连接耳板二, 所述驱动气缸 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杆两端通过铰座连接, 两个连接耳板二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上下两端, 且两个连接耳板二的远离与连接板连接的与对应的限位条二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耳板一端 部的滑块卡接在限位条二侧面的滑接卡槽内部, 且限位条二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 连杆的 两端通过铰座连接来保证连接板可以进行上下移动, 通过驱动气缸可以带动连接板左右移 动, 通过连接耳板二和限位条二连接, 使连接耳板二沿限位条二的外侧转动。
13、, 通过连接耳板 二带动连接板沿限位条二的外侧转动, 以此保证了环形内齿圈始终与输出齿轮啮合, 以此 方式进行输出。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通过驱 动气缸带动环形内齿圈左右移动, 通过环形内齿圈带动输出齿轮转动的方式进行输出, 而 且传动方式多种, 使得输出效果更好, 齿圈移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的距离更短, 力也就更大, 加速度更大, 速度也就更大, 使得汽车动力更强。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
14、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驱动气缸、 2输出组件、 21环形内齿圈、 22输出齿轮、 23连接板、 3限位组件、 31定位框一、 32限位框一、 33限位条一、 34连接耳板一、 35定位框二、 36L型卡勾、 37限位框 二、 38限位条二、 39连接耳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15、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包 括驱动气缸1、 输出组件2和限位组件3, 输出组件2左右两侧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连接, 限位 组件3设置在驱动气缸1或输出组件2之间, 输出组件2包括连接板23, 连接板23前表面设有 环形内齿圈21, 环形内齿圈21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输出齿轮22, 通过环形内齿圈21左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924329 U 4 右移动来带动输出齿轮22转动, 通过限位组件3可以限制环形内齿圈21始终与输出齿轮22 相互啮合, 以此进行动力输出。
16、。 0019 实施例一, 参阅图2: 包括驱动气缸1、 输出组件2和限位组件 3, 输出组件2左右两 侧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连接, 限位组件3设置在驱动气缸1或输出组件2之间, 输出组件2包括 连接板23, 连接板23前表面设有环形内齿圈21, 环形内齿圈21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输 出齿轮22, 通过环形内齿圈21左右移动来带动输出齿轮22 转动, 以此进行动力输出, 限位 组件3包括定位框31和限位框一32, 定位框一31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固 定连接, 定位框一一31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3对应的滑接槽, 连接板 23与定位框 一31滑动连接, 限位框一32设置在限位。
17、框一32的前表面中心, 通过连接板23与定位框一31 滑动连接可以使得连接板23 上下移动更方便, 通过驱动气缸1可以带动定位框31左右移 动, 通过定位框31带动环形内齿圈21左右移动, 通过限位框一32可以对输出齿轮22连接的 输出轴一端进行限制, 以此使得环形内齿圈21始终与输出齿轮22啮合, 以此保证输出的稳 定。 0020 实施例二, 参阅图3: 包括驱动气缸1、 输出组件2和限位组件 3, 输出组件2左右两 侧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连接, 限位组件3设置在驱动气缸1或输出组件2之间, 输出组件2包括 连接板23, 连接板23前表面设有环形内齿圈21, 环形内齿圈21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
18、的输 出齿轮22, 通过环形内齿圈21左右移动来带动输出齿轮22 转动, 以此进行动力输出, 限位 组件3包括限位条一33、 连接耳板一34和定位框二35, 定位框二35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驱 动气缸1 的连杆固定连接, 定位框二35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3对应的滑接槽, 连 接板23与定位框二35滑动连接, 连接耳板一34设置在连接板23的一侧, 连接耳板一34远离 与连接板23连接的与限位条一33滑动连接, 连接耳板一34端部的滑块卡接在限位条一33侧 面的滑接卡槽内部, 通过连接板23与定位框二35滑动连接使得连接板23具有上下移动的能 力, 通过驱动气缸1可以带动定位框二35左右。
19、移动, 通过连接耳板一34的一端沿限位条一33 的外出转动, 由连接耳板一34带动环形内齿圈21沿限位条一33的外侧转动, 以此保证环形 内齿圈21始终与输出齿轮22啮合, 以此保证输出的稳定。 0021 实施例三, 参阅图4: 包括驱动气缸1、 输出组件2和限位组件 3, 输出组件2左右两 侧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连接, 限位组件3设置在驱动气缸1或输出组件2之间, 输出组件2包括 连接板23, 连接板23前表面设有环形内齿圈21, 环形内齿圈21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输 出齿轮22, 通过环形内齿圈21左右移动来带动输出齿轮22 转动, 以此进行动力输出, 限位 组件3包括L型卡勾36和限位框。
20、二 37, 驱动气缸1和连接板23之间的连杆两端通过螺栓固定 连接, L 型卡勾36设置在输出齿轮22连接的输出轴外侧, L型卡勾36与环形内齿圈21的外侧 滑动卡接, 且输出齿轮22的连接的输出轴外侧还设有限位框二37, 且限位框二37的前后两 端与外部设置固定连接, 通过驱动气缸1可以带动连接板23左右移动, 通过L型卡勾36可以 使输出齿轮22始终与环形内齿圈21相啮合, 通过限位框二37来保证输出齿轮22具有上下移 动的功能, 动力输出时, 输出齿轮22连接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轴与外部固定轴连接进行动力 输出。 0022 实施例四, 参阅图5: 包括驱动气缸1、 输出组件2和限位组件 3,。
21、 输出组件2左右两 侧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连接, 限位组件3设置在驱动气缸1或输出组件2之间, 输出组件2包括 连接板23, 连接板23前表面设有环形内齿圈21, 环形内齿圈21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输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924329 U 5 出齿轮22, 通过环形内齿圈21左右移动来带动输出齿轮22 转动, 以此进行动力输出, 限位 组件3还包括两个限位条二38和两个连接耳板二39, 驱动气缸1和连接板23之间的连杆两端 通过铰座连接, 两个连接耳板二39分别设置在连接板23的上下两端, 且两个连接耳板二39 的远离与连接板23连接的与对应的限位条二38滑动连接, 连接耳板一。
22、34端部的滑块卡接在 限位条二38侧面的滑接卡槽内部, 且限位条二38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 连杆的两端通过铰 座连接来保证连接板23可以进行上下移动, 通过驱动气缸1可以带动连接板23左右移动, 通 过连接耳板二39和限位条二38连接, 使连接耳板二39沿限位条二38的外侧转动, 通过连接 耳板二39带动连接板23沿限位条二38的外侧转动, 以此保证了环形内齿圈21始终与输出齿 轮22啮合, 以此方式进行输出。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924329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924329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924329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924329 U 9 。
- 内容关键字: 汽车发动机 动力 输出 机构
土地规划收放线装置.pdf
拆装方便的靠墙折叠梯.pdf
夹爪及吊装夹具.pdf
脑血管介入术后加压固定装置.pdf
卫浴水路调节阀.pdf
冲压模具的快拆机构.pdf
中药材磨碎机.pdf
睡眠感知音乐声场系统.pdf
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pdf
可顶升的飞机机翼维修平台.pdf
化工原料上料装置.pdf
纺织布料毛絮清理装置.pdf
信息采集设备.pdf
用于区域水环境污染物回收搅碎机.pdf
锂电池电极浆料快速调浆装置.pdf
高精度可调节电磁铁.pdf
市政给水检修工具.pdf
拼装式水下分层取样装置.pdf
分散加料的地膜原料混合机.pdf
防渗漏复合承压管道.pdf
加气混凝土板切割装置.pdf
杂粮加工输料装置.pdf
工业机器人用搬运夹具.pdf
分体式发光灯板安装结构及淋浴龙头.pdf
覆膜砂用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pdf
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便于排水的土工格栅.pdf
提升人机对话交互体验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用户兴趣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串果采摘特征因素分析方法及设备.pdf
合金钢法兰锻件的锻造方法.pdf
公交车立体车库的车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制备电极组件的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制备的电极组件.pdf
用于集成电路及类似物的侧堆叠互连.pdf
能够显示立体图像的数字广播接收方法和装置.pdf
接地垫片和电子设备.pdf
固态成像装置、固态成像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pdf
控制线虫的小分子化合物.pdf
基于具有偏振控制器的2微米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pdf
利用候选帧内预测模式对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解码的方法和设备.pdf
热收缩管安装方法和热收缩管安装夹具.pdf
电力传输系统.pdf
开关设备触发装置.pdf
具有多个相互电气连接的单电池的电池以及用于保养、维修和/或优化这样的电池的方法.pdf
耳机.pdf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的混合算法.pdf
一种纳米导电防腐涂层的星形接地体.pdf
一种进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和基站.pdf
用于运行按钮配置会话的方法和设备.pdf
耳孔可佩戴式声音收集设备,信号处理设备和声音收集方法.pdf
一种微机械RF开关.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