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固定装置.pdf
《蓄电池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电池固定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58745.9 (22)申请日 2020.03.05 (73)专利权人 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地址 247100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丁桥镇 永平村 (72)发明人 舒红群余有亮包有富赵谷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44 代理人 方荣肖 (51)Int.Cl. H01M 2/10(2006.01) H01M 10/613(2014.01) H01M 10/6556(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包 括有箱体、 端盖和多层支架, 箱体内分别转动安 装有左、 右螺柱, 多层支架一方面螺合在左、 右螺 柱上, 另一方面通过连杆与端盖相连接; 每层支 架分别设有前、 后滑槽, 每层支架内转动安装有 转轴, 转轴上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左、 右螺纹段, 并分别螺合有左、 右承托条, 左、 右承托条的两端 分别沿前、 后滑槽滑动; 箱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 多个散热孔, 每个散热孔内分别连接有双金属 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有利于散热, 也有利于 蓄电池的拿取和存放, 操作方便, 能够满足固定 不同尺寸蓄电池的需要, 保证了蓄电池的正常工 作。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929554 U 2020.11.13 CN 211929554 U 1.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包括有箱体, 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通孔并设有端盖,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箱体内的左、 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呈竖向设置的左、 右螺柱, 箱体内设置有多层支 架, 所述多层支架底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的左、 右螺柱上, 多层支架顶端 的两侧与所述端盖底部的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左、 右连杆, 所述箱体底部的左、 右侧分 别设有左、 右横向通孔, 所述的左、 右横向通孔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左、 右横杆, 所述左、 右横 杆的前端分别延伸到所述箱体内且对应。
4、与所述左、 右螺柱的底部之间通过锥齿轮副相传动 连接, 左、 右横杆的后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箱体外; 每层支架的前、 后侧的内侧分别设有前、 后滑槽, 每层支架的左、 右侧之间转动安装有 转轴, 所述转轴的一端分别从所在支架的一侧延伸出, 转轴左、 右半部分的外壁上分别设有 旋向相反的左、 右螺纹段, 并分别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左、 右承托条, 所述左、 右承托条的两 端分别沿所述的前、 后滑槽滑动; 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散热孔, 每个散热孔的上沿分别连接有双金属片, 所 述双金属片的前端与所在散热孔的下沿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孔为台阶。
5、孔, 所 述端盖的截面呈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 右横杆的后端和 转轴的延伸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 右承托条的截面 分别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金属片的主动层分 别朝向所述箱体的内部, 双金属片的主动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其被动层的热膨胀系数。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29554 U 2 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 具体是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化学能。
6、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 一般简称为电池。 放电后, 能够用充电的方 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将电能储存为化学能; 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 也称二次电池。 所谓蓄电池即是贮存化学能量, 于必要时放出电能 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 0003 在使用蓄电池时, 通常将多组蓄电池成行或成列放置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箱体内, 以达到防尘、 防潮等目的, 然后采用紧固件或简易的安装架等实现对蓄电池的固定, 随之而 来的问题就是: 多组蓄电池同时被固定箱体内, 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空隙, 不利于散热, 且 不利于拿取和存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
7、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一种蓄电池固定 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包括有箱体, 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通孔并设有端盖,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箱体内的左、 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呈竖向设置的左、 右螺柱, 箱体内设置有多层 支架, 所述多层支架底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的左、 右螺柱上, 多层支架顶 端的两侧与所述端盖底部的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左、 右连杆, 所述箱体底部的左、 右侧 分别设有左、 右横向通孔, 所述的左、 右横向通孔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左、 右横杆, 所述左、 右 横杆的前端分别延伸到所述箱体内且对应与所述左、 右螺柱的底部。
8、之间通过锥齿轮副相传 动连接, 左、 右横杆的后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箱体外; 0007 每层支架的前、 后侧的内侧分别设有前、 后滑槽, 每层支架的左、 右侧之间转动安 装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一端分别从所在支架的一侧延伸出, 转轴左、 右半部分的外壁上分别 设有旋向相反的左、 右螺纹段, 并分别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左、 右承托条, 所述左、 右承托条 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的前、 后滑槽滑动; 0008 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散热孔, 每个散热孔的上沿分别连接有双金属 片, 所述双金属片的前端与所在散热孔的下沿相接触。 0009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孔为台阶孔, 所述端。
9、盖的截面 呈T形。 0010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 右横杆的后端和转轴的延伸端 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柄。 0011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 右承托条的截面分别呈L形。 0012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金属片的主动层分别朝向所述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929554 U 3 箱体的内部, 双金属片的主动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其被动层的热膨胀系数。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采用多层支架来分别放置和固定多组蓄电池, 使得蓄电池 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利于散热, 多层支架和端。
10、盖可进行联动升降, 在不影响箱体密封性 能的前提下, 有利于蓄电池的拿取和存放, 且操作方便; 多层支架上起到固定蓄电池作用的 承托条之间的间距能够按需进行调节, 满足了固定不同尺寸蓄电池的需要; 另外, 蓄电池在 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出时, 双金属片受热产生形变, 散热孔导通进行散热, 从而保证了 蓄电池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端盖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端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见附图, 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包括有箱体1, 箱体1的顶端设有通孔2并设有端 盖。
11、3, 箱体1内的左、 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呈竖向设置的左、 右螺柱4, 箱体1内设置有多层支 架5, 多层支架5底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左、 右螺柱4上, 多层支架5顶端的两侧 与端盖3底部的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左、 右连杆6, 箱体1底部的左、 右侧分别设有左、 右 横向通孔, 左、 右横向通孔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左、 右横杆7, 左、 右横杆7的前端分别延伸到箱 体1内且对应与左、 右螺柱4的底部之间通过锥齿轮副8相传动连接, 左、 右横杆7的后端分别 延伸出箱体1外; 0019 每层支架的前、 后侧的内侧分别设有前、 后滑槽9, 每层支架的左、 右侧之间转动安 装有转轴10, 转轴1。
12、0的一端分别从所在支架的一侧延伸出, 转轴10左、 右半部分的外壁上分 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左、 右螺纹段, 并分别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左、 右承托条11, 左、 右承托条 11的两端分别沿前、 后滑槽9滑动; 0020 箱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散热孔12, 每个散热孔的上沿分别连接有双金属片 13, 双金属片13的前端与所在散热孔的下沿相接触。 0021 本实用新型中, 通孔2为台阶孔, 端盖3的截面呈T形。 0022 左、 右横杆7的后端和转轴10的延伸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柄14。 0023 左、 右承托条11的截面分别呈L形。 0024 双金属片13的主动层分别朝向箱体1的内部, 双金属片13。
13、的主动层的热膨胀系数 大于其被动层的热膨胀系数。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 分别正向转动左、 右横杆7, 分别带动左、 右螺柱4正向旋转, 使得多层支架5沿左、 右螺柱4上升, 并带动端盖3离开通孔2并上升, 当多层支架5上升至最大高度时, 基本从箱体 1内露出, 此时将多组蓄电池15分别放置并固定在多层支架5上的左、 右承托条11之间。 在实 际使用过程中, 由于转轴10左、 右半部分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左、 右螺纹段, 转动 转轴10, 使得左、 右承托条11分别沿前、 后滑槽9相向或背向移动, 来调节左、 右承托条11之 说明书 2/3 页 4 。
14、CN 211929554 U 4 间的间距, 从而来满足固定不同尺寸蓄电池的需要; 也可以微调左、 右承托条11之间的间 距, 使二者略微相向移动, 使得多组蓄电池15能够更加可靠的被固定住。 0027 多组蓄电池15被固定好后, 反向转动左、 右横杆7, 分别带动左、 右螺柱4反向旋转, 使得多层支架5沿左、 右螺柱4下降, 并带动端盖3下降, 当多层支架5上升至最低高度时, 端 盖3正好位于通孔2内, 实现对箱体1的密封。 0028 多组蓄电池15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出时, 双金属片13受热产生形变, 由于 其主动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其被动层的热膨胀系数, 即主动层的形变大于被动层的形变。
15、, 双金属片13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 多个散热孔12分别导通进行散热, 能够保证多 组蓄电池15的正常工作。 0029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92955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929554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929554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929554 U 8 。
- 内容关键字: 蓄电池 固定 装置
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管理架.pdf
可自动定时模拟光照的土柱蒸发入渗系统.pdf
起重机用的稳定型起升机构.pdf
氛围灯一体仪表台.pdf
茶叶包装用封口装置.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生产捏合设备.pdf
公路用整平机.pdf
电力线缆安装牵引装置.pdf
压力管道连接结构.pdf
雷达角反射器.pdf
旋转砖装置.pdf
钢渣转运吸尘装置.pdf
非甲烷总烃进样加热装置.pdf
会计票据粉碎装置.pdf
半导体散热装置.pdf
游乐设施安全检测装置.pdf
弯曲机的防摆动机构及弯曲机.pdf
斜顶多方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pdf
手持式超声波成像设备.pdf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控制器、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大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消防轨道机器人.pdf
带有除沫器的气液分离罐.pdf
动物采血器.pdf
质检用金属探伤装置.pdf
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充电装置.pdf
基于扩散生成先验的人脸图像复原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pdf
单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微服务系统根因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纯化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纯化碳棒.pdf
触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钻头水口冷压模具和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一种烧烫伤用中药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治疗非典型肺炎的药物.pdf
川芎油在制备治疗脑血栓及头痛的药中的应用.pdf
一种针对靶的空间变构现象筛选可抑制和/或激活所述靶生物活性的物质的方法.pdf
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可吸收细胞载体支架.pdf
嵌入式多功能眼罩.pdf
瘦身饮的生产工艺.pdf
护腰带.pdf
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制备方法.pdf
沙利度胺的新用途.pdf
一种耳鼻喉科耵聍清理器.pdf
肾盂端外置型儿童输尿管支架管.pdf
一种托腹带.pdf
孕晚期托腹带.pdf
一种柠檬酸对小鼠胰岛素抵抗形成的影响的实验方法.pdf
一种纳米型杀菌止血手术毛巾.pdf
一种用于治疗指掌脱皮的中药汤剂.pdf
一种烫伤止痛贴膏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即刻成型血管内支架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