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9649747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0.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59096.1 (22)申请日 2020.03.20 (73)专利权人 刘一良 地址 125000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辽宁 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 (72)发明人 刘一良邓飞鸿赵健李鑫 张宇思周军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543 代理人 李斌 (51)Int.Cl. E04H 6/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 层车库, 包括: 下层。

2、载车板、 上层载车板、 底部支 护架和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 所述底部支护架的 一侧具有开口, 所述下层载车板与所述底部支护 架的形状相匹配, 且通过所述开口可伸缩地连接 在所述底部支护架中; 所述底部支护架的两侧相 对称地分别连接有一组所述上层载车板驱动机 构。 本实用新型中, 下层载车板可伸缩地连接在 底部支护架中, 能够驱动下层载车板在下层的泊 车位和出车位之间运动, 起到泊车和出车的作 用; 上层载车板由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驱动, 能 够驱动上层载车板在上层的泊车位与出车位之 间运动, 起到泊车和出车的作用; 由于上层载车 板和下层载车板均独立运转, 停放在上层和下层 车辆能够实现独立出入。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1923712 U 2020.11.13 CN 211923712 U 1.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下层载车板、 上层载车板、 底部支护架和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 所述底部支护架的一侧具有开口, 所述下层载车板与所述底部支护架的形状相匹配, 且通过所述开口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护架中; 所述底部支护架的两侧相对称地分别连接有一组所述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 所述上层 载车板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上层载车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包括动臂液压缸和动臂; 所。

4、述动臂的一端具有动臂液压缸输出轴连接位, 所述动臂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上层载 车板的中间; 所述动臂液压缸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护架上, 所述动臂液压缸的输出 轴连接在所述动臂液压缸输出轴连接位, 所述动臂液压缸驱动连接所述动臂, 以控制所述 上层载车板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还包括摇臂液压缸、 摇臂和连杆; 所述动臂还具有摇臂液压缸连接位, 所述动臂的中部具有摇臂连接位, 所述摇臂液压 缸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摇臂液压缸连接位, 所述摇臂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摇臂的一端相 连, 所述摇臂的中间连接在所述摇臂连接位, 所述摇臂的。

5、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连, 所 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上层载车板的边缘, 所述摇臂液压缸驱动连接所述摇臂, 以调 节所述上层载车板的边缘位置, 使所述上层载车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水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动臂液压缸和摇臂液压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支护架上连接有液压缸, 所述液压缸驱动连接所述下层载车板, 以使所述下 层载车板在所述底部支护架中做伸缩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载车板的底面连接。

6、有滑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外层支护架, 所述外层支护架将所述下层载车板和上层载车板包围, 并在所述底部支 护架的开口一侧留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支护架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底部支护架可拆卸地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支护架还连接有承重柱, 所述承重柱支撑连接所述上层载车板。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载车板和上层载车板的两侧均具有斜坡。 权利要求书 1/1 页 。

7、2 CN 211923712 U 2 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 们选择了汽车出行, 以达到简便的目的。 但是随着汽车的普及, 停车位的需求问题也日渐突 出。 在商场、 街道等公共场所更是出现了停车难, 停车价格飞涨等问题。 同时, 建造传统的停 车库需要巨额投资并且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而双层车库的构想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可以同时停放两辆车, 使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百分之百, 而且节约了土地资源。 对于目。

8、前 已有的双层车库, 其上层车辆的存取需要下层车辆移出, 过程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此,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层和下层车辆能够实现独立出入的 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包括: 下层载车板、 上层载车 板、 底部支护架和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 所述底部支护架的一侧具有开口, 所述下层载车板 与所述底部支护架的形状相匹配, 且通过所述开口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护架中; 所 述底部支护架的两侧相对称地分别连接有一组所述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 所述上层载车板 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上层载车板。 本实用新型中, 下层载车板。

9、和上层载车板上下设置, 下 层载车板可伸缩地连接在底部支护架中, 能够驱动下层载车板在下层的泊车位和出车位之 间运动, 起到泊车和出车的作用; 上层载车板由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驱动, 能够驱动上层载 车板在上层的泊车位与出车位之间运动, 起到泊车和出车的作用; 由于上层载车板和下层 载车板均独立运转, 停放在上层和下层车辆能够实现独立出入。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包括所述动臂液压缸和动臂; 所述动臂的一 端具有动臂液压缸输出轴连接位, 所述动臂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上层载车板的中间; 所述 动臂液压缸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护架上, 所述动臂液压缸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动臂 液压缸。

10、输出轴连接位, 所述动臂液压缸驱动连接所述动臂, 以控制所述上层载车板移动。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还包括摇臂液压缸、 摇臂和连杆; 所述动臂还 具有摇臂液压缸连接位, 所述动臂的中部具有摇臂连接位, 所述摇臂液压缸可转动地连接 在所述摇臂液压缸连接位, 所述摇臂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摇臂的一端相连, 所述摇臂的 中间连接在所述摇臂连接位, 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连, 所述连杆的另一 端连接在所述上层载车板的边缘, 所述摇臂液压缸驱动连接所述摇臂, 以调节所述上层载 车板的边缘位置, 使所述上层载车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水平。 0007 进一步地, 还包括控制器,。

11、 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动臂液压缸和摇臂液压 缸。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底部支护架上连接有液压缸, 所述液压缸驱动连接所述下层载车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923712 U 3 板, 以使所述下层载车板在所述底部支护架中做伸缩运动。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下层载车板的底面连接有滑轮。 0010 进一步地, 还包括: 外层支护架, 所述外层支护架将所述下层载车板和上层载车板 包围, 并在所述底部支护架的开口一侧留空。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外层支护架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底部支护架可拆卸地连接。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底部支护架还连接有承重柱, 所述承重柱支撑连。

12、接所述上层载车 板。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下层载车板和上层载车板的两侧均具有斜坡。 0014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 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绘示了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的立体结构图; 00。

13、17 图2绘示了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的侧视图; 0018 图3绘示了图2中A部分的结构图; 0019 图4绘示了下层载车板的安装结构图; 0020 图5绘示了图4中B部分的结构图; 0021 图6绘示了上层载车板支撑状态的结构图; 0022 图7绘示了上层载车板下放状态的结构图。 0023 附图中标记为: 0024 1 固定支座 0025 2 外层支护架 0026 3 雨棚 0027 4 滑轮 0028 5 下层载车板 0029 6 上层载车板 0030 7 第一承重柱 0031 8 第二承重柱 0032 9 底部支护架 0033 10 动臂液压缸 0034 11 摇臂液压缸 0035 。

14、12 摇臂 0036 13 连杆 0037 14 动臂 0038 15 控制器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923712 U 4 0039 16 右液压缸 0040 17 左液压缸 0041 18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 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

15、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坚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 “顺时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4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

16、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 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 如图1和图2所示, 包括: 下层载车板5、 上层载车板6、 底部支护架9和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

17、; 底部支护架9的一侧具有 开口, 下层载车板5与底部支护架9的形状相匹配, 且通过开口可伸缩地连接在底部支护架9 中, 下层载车板6可伸缩地连接在底部支护架9中, 能够驱动下层载车板6在下层的泊车位和 出车位之间运动, 起到下层泊车和出车的作用。 0046 底部支护架9的两侧相对称地分别连接有一组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 上层载车板 驱动机构包括动臂液压缸10、 摇臂液压缸11、 摇臂12、 连杆13和动臂14; 其中, 动臂14的一端 具有动臂液压缸输出轴连接位和摇臂液压缸连接位, 动臂14的中部具有摇臂连接位, 动臂 14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层载车板6的中间; 动臂液压缸10可转动地连接在底部支。

18、护架9上, 动 臂液压缸10的输出轴连接在动臂液压缸输出轴连接位, 动臂液压缸10驱动连接动臂14, 以 控制上层载车板6移动, 通过动臂液压缸10对动臂14的驱动, 可以实现上层载车板6的平移 或者转动, 实现上层载车板6在上层的泊车位与出车位之间运动, 起到泊车和出车的作用。 0047 但是, 上层载车板6在运动的过程中, 需要保持水平, 以防止停在上面的汽车中途 滑落, 为此,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能够保持上层载车板6水平的机构: 摇臂液压缸11可转动地 连接在摇臂液压缸连接位, 摇臂液压缸11的输出轴与摇臂12的一端相连, 摇臂12的中间连 接在摇臂连接位, 摇臂12的另一端与连杆13的一。

19、端相连, 连杆13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层载车 板6的边缘, 摇臂液压缸11驱动连接摇臂12, 以调节上层载车板6的边缘位置, 使上层载车板 6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水平。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923712 U 5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下层载车板5的存取车, 参照图4, 底部支护架9上 连接有液压缸, 液压缸驱动连接下层载车板5, 以使下层载车板5在底部支护架9中做伸缩运 动。 液压缸包括并列设置的左液压缸17、 右液压缸16, 下层载车板5底部装有四个滑轮4。 在 下层载车板5未移出的状态下, 左液压缸17、 右液压缸16处于收缩状态, 可防止其活塞杆因 长时间暴露。

20、于空气中而吸附大量粉尘, 影响缸体内密封圈的寿命。 在使用下层载车板5存车 使其移出过程中, 左液压缸17、 右液压缸16的活塞杆伸出, 驱动下层载车板5的移出。 在此过 程中, 下层载车板5底部的滑轮4起到辅助滑动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减小左液压缸17、 右液压 缸16的输出功率并且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同时, 下层载车板5进出车方向均设置一斜 坡, 方便车辆的驶入和驶出。 下层载车板5移出, 司机将车辆停放后, 左液压缸17、 右液压缸 16的活塞杆收缩, 使得下层载车板5回到原位。 同理, 取车也是相同步骤。 0049 上层载车板6的存取车, 参照图6, 上层载车板驱动机构包括动臂液压。

21、缸10、 转臂液 压缸11、 摇臂12、 连杆13、 动臂14。 上层载车板6与摇臂12和连杆13连接, 连杆13与摇臂14连 接, 摇臂12的中部与动臂14连接, 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 摇臂12与摇臂液压缸11连接, 动臂14 与动臂液压缸10连接。 在使用上层载车板6存车使其下放过程中, 动臂液压缸10的活塞杆收 缩使得动臂14及上层载车板6向着车库敞口的出车位转动, 同时, 摇臂液压缸11的活塞杆收 缩使得摇臂12围绕着A处转动, 进而使得连杆13牵引上层载车板6进行适当转动, 从而保持 上层载车板6始终与地面平行, 防止出现由于摆动造成车辆磕碰或坠落的情况。 上层载车板 6下放后如图7。

22、所示。 此外, 上层载车板6进出车方向均设置一斜坡, 方便车辆驶入和驶出。 上 层载车板6下放, 司机将车辆停放后, 动臂液压缸10的活塞杆伸出, 使得动臂14及上层载车 板逆着车库敞口方向转动, 同时, 转臂液压缸11的活塞杆伸出, 使得转臂12及连杆13转动, 将上层载车板6恢复至原处。 同理, 取车也是相同步骤。 005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还包括: 外层支护架2, 外层支护架2将下层载车 板5和上层载车板6包围, 并在底部支护架9的开口一侧留空, 用于汽车的出入。 参照图1, 如 果此装置在露天场所使用, 可以在外层支护架2的顶部安装雨棚3或其他防护装置, 以便在 下雨天。

23、或者下雪天起到防护作用, 不仅可以避免车辆被弄脏, 还可以保护装置零件不被腐 蚀。 优选地, 在外层防护架2的底部安装四个固定支座1, 固定支座1可调节高度, 以此适应非 水平地面上装置的安放和使用, 确保稳定性。 优选地, 外层支护架2与车库可通过连接杆18 可拆卸地连接, 连接结构如图5所示, 以实现可拆卸的目的, 适用于露天场所及地下车库的 使用。 005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底部支护架9还连接有承重柱, 承重柱支撑连接 上层载车板6。 参照图1, 承重柱包括第一承重柱7和第二承重柱8, 第一承重柱7和第二承重 柱8与底部支护架9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 起到对上层载车板6辅。

24、助支撑的作用。 需要说明 的是, 当有承重结构时, 在上层载车板6出车或者进车的过程中, 需要有一段水平移动的距 离, 以使上层载车板6在做升降运动的过程中与承重柱错开。 0052 优选地,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15, 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动臂液压缸10和摇臂 液压缸11, 将存取车过程接入控制系统, 由控制器15实现控制。 其中, 控制器15可以设置四 个按钮, 其中两个分别为上层载车板6的存车按钮和取车按钮, 另外两个分别为下层载车板 5存车按钮和取车按钮。 0053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923712 U 6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923712 U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211923712 U 8 图3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211923712 U 9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211923712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升降 平移 立体 双层 车库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升降平移式立体双层车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6497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