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锅.pdf

上传人:姓*** 文档编号:9639055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3.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配料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配料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配料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配料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料锅.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587235.6 (22)申请日 2020.04.18 (73)专利权人 宁波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 泓沪路1号 (自主申报) (72)发明人 王海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70 代理人 杨政委 (51)Int.Cl. B01F 7/18(2006.01) B01F 1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配料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料锅, 包括配料。

2、锅 本体、 搅拌装置以及减震装置, 所述配料锅本体 包括壳体以及配料腔, 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所述 配料腔内, 所述减震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所 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二搅拌装 置,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均 安装于所述配料腔内,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所 述第二搅拌装置得以对所述配料腔内的物料进 行搅拌操作, 且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所述第二 搅拌装置的搅拌方向相反, 使得所述配料腔内的 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所述减震装置能够实现减震 操作, 能够有效地降配料锅本体在搅拌过程中的 震动幅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936608 U 2020.11。

3、.17 CN 211936608 U 1.一种配料锅, 其特征在于, 包括配料锅本体、 搅拌装置以及减震装置, 所述配料锅本 体包括壳体以及配料腔, 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所述配料腔内, 所述减震装置安装于所述壳 体上,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二搅拌装置,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所述第 二搅拌装置均安装于所述配料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电机、 第一搅拌轴以及多个第一搅拌桨, 所述第一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方, 所述第一搅 拌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电机, 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上方伸入所述配料腔内, 多个所述 第一搅拌桨间隔地安装。

4、于所述第一搅拌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料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电机、 第二搅拌轴以及多个第二搅拌桨, 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下方, 所述第二搅 拌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电机, 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下方伸入所述配料腔内, 多个所 述第二搅拌桨间隔地分布于所述第二搅拌桨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料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搅拌轴为U形结构, 所述第二搅 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 所述第一搅拌轴的搅拌方向和所述第二搅拌轴的搅拌 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料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搅拌桨面向所述第一搅拌桨, 所述第一搅拌。

5、桨以及所述第二搅拌桨之间呈交替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料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侧设有第一刮板以 及第二刮板, 所述第一刮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刮板抵接于所述 配料锅本体的内侧壁, 所述第二刮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底部, 所述第二刮板抵接于 所述配料锅本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料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减震弹 簧, 所述壳体外固接有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设有安装槽, 所述减震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内, 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安装架, 另一端 固接于所述支撑座。 权利要求书。

6、 1/1 页 2 CN 211936608 U 2 一种配料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是一种配料锅。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配料锅, 其功能都比较单一, 且大部分配料锅都只能进行单方向搅 拌, 不能实现同时进行双向搅拌, 且其在搅拌过程中都会产生较大的震动, 且易粘附于侧壁 和底部, 使得其搅拌不够均匀, 物料混合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料锅, 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同, 其设计巧 妙合理, 能够有效地实现双向搅拌, 能够对配料锅内的物料进行均匀的搅拌, 同时也能够在 搅拌的同时对配料锅内壁和底。

7、部进行刮除, 从而提高了整个配料锅内的混合效率和混合速 度。 0004 为达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配料锅包括配料锅本体、 搅 拌装置以及减震装置, 所述配料锅本体包括壳体以及配料腔, 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所述配 料腔内, 所述减震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二搅拌 装置,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均安装于所述配料腔内。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电机、 第一搅拌轴 以及多个第一搅拌桨, 所述第一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方, 所述第一搅拌轴一端连 接所述第一搅拌电机, 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上。

8、方伸入所述配料腔内, 多个所述第一搅拌桨 间隔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搅拌轴上。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电机、 第二搅拌轴 以及多个第二搅拌桨, 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下方, 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 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电机, 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下方伸入所述配料腔内, 多个所述第二搅拌 桨间隔地分布于所述第二搅拌桨的内侧。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所述第二搅拌轴为U形结构, 所述第二搅拌轴设置于 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 所述第一搅拌轴的搅拌方向和所述第二搅拌轴的搅拌方向相反。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所述第二搅拌桨面向所述第一。

9、搅拌桨, 所述第一搅 拌桨以及所述第二搅拌桨之间呈交替排列。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侧设有第一刮板以及第二刮 板, 所述第一刮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刮板抵接于所述配料锅本 体的内侧壁, 所述第二刮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底部, 所述第二刮板抵接于所述配料 锅本体的底部。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减震弹簧, 所述壳体 外固接有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设有安装槽, 所述减震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支撑座 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安装架, 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支 说明书 1/3。

10、 页 3 CN 211936608 U 3 撑座。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其设有第一搅拌装 置以及第二搅拌装置, 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二搅拌装置的搅拌方向相反, 能够有效地实现 对配料腔内物料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 不仅提高了搅拌速度也提高了搅拌效果; 其设有减 震装置, 能够有效地降低搅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从而保留设备,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设有第一刮板以及第二刮板, 能够实现在搅拌的同时对配料锅本体的内壁和底部进行刮 除,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料易粘附于配料锅本体的内壁和底部的问题, 同时其 也能够在后期清洗时, 实现了对配料腔进行。

11、彻底的清洗。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 以下描 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5 如图1至图2所示的是一种配料锅包1括配料锅本体10、 搅拌装置20以及减震装置 30, 所述配料锅本体10包括壳体11以及配料腔12, 所述搅拌装置20安装于所述配料腔12内, 所述减震装置30安装于所述壳体11上, 所述搅拌装置20包括第一搅拌装置21以及第二搅拌 装置22。

12、,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21以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22均安装于所述配料腔12内, 所述第 一搅拌装置21以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22得以对所述配料腔1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操作, 使得 所述配料腔12内的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所述减震装置30能够实现减震操作, 能够有效地降 配料锅本体10在搅拌过程中的震动幅度。 0016 其中,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21包括第一搅拌电机211、 第一搅拌轴212以及多个第一 搅拌桨213, 所述第一搅拌电机211安装于所述壳体11的上方, 所述第一搅拌轴212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电机211, 另一端从所述壳体11的上方伸入所述配料腔12内, 多个所述第一搅 拌桨213间隔地安。

13、装于所述第一搅拌轴212上, 所述第一搅拌电机211得以带动所述第一搅 拌轴212转动, 所述第一搅拌桨213得以在所述第一搅拌轴212的转动下, 实现对所述配料腔 1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操作, 从而使得配料腔12内的各种物料之间混合均匀。 0017 其中, 所述第二搅拌装置22包括第二搅拌电机221、 第二搅拌轴222以及多个第二 搅拌桨223, 所述第二搅拌电机221安装于所述壳体11的下方, 所述第二搅拌轴222的一端连 接所述第二搅拌电机221, 另一端从所述壳体11的下方伸入所述配料腔12内, 多个所述第二 搅拌桨223间隔地分布于所述第二搅拌桨223的内侧, 所述第二搅拌电机221得。

14、以带动所述 第二搅拌轴222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搅拌桨223在所述第二搅拌轴222的转动下, 得以对所述 配料腔12内的各种物料之间进行搅拌操作, 从而使得各种物料之间混合均匀。 0018 其中, 所述第二搅拌轴222为U形结构, 所述第二搅拌轴222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轴 212的外侧, 所述第一搅拌轴212的搅拌方向和所述第二搅拌轴222的搅拌方向相反, 从而在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21以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22的搅拌下, 得以有效地对所述配料腔12内各 处的物料进行充分地搅拌, 不留死角, 使得各部分物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 同时也加快了搅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936608 U 4。

15、 拌速度。 0019 其中, 所述第二搅拌桨223面向所述第一搅拌桨213, 所述第一搅拌桨213以及所述 第二搅拌桨223之间呈交替排列, 交替排列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搅拌桨213以及所述第二搅 拌桨223相互之间不会干扰, 同时, 也能对所述配料腔12内各个地方都能进行搅拌, 不留死 角, 使得物料之间混合得更加均匀彻底。 0020 其中, 所述第二搅拌轴222的外侧设有第一刮板224以及第二刮板225, 所述第一刮 板224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轴222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刮板224抵接于所述配料锅本体10 的内侧壁, 所述第二刮板225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轴222的底部, 所述第二刮板225。

16、抵接于所 述配料锅本体10的底部, 在所述第二搅拌装置22进行搅拌时, 所述第一刮板224得以对所述 配料锅本体10的内侧壁进行刮除操作, 使得物料不会粘附于所述配料锅本体10的内侧壁 上, 所述第二刮板225得以对所述配料锅本体10的底部进行刮除操作, 由此使得在搅拌过程 中, 物料不会粘附于所述配料锅本体10的内侧壁和底部, 由此使得其混合更加均匀、 混合效 果更好; 此外所述第一刮板224以及所述第二刮板225得以在后期进行清洗时能够实现对其 内壁和底部进行清洗, 使得其清洗得更加干净。 0021 其中, 所述减震装置30包括支撑座31以及减震弹簧32, 所述壳体11外固接有安装 架11。

17、1, 所述安装架111设有安装槽112, 所述减震弹簧3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2内, 所述支撑 座31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槽112内, 所述减震弹簧32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安装架111, 另一端 固接于所述支撑座31, 所述支撑座31得以对所述配料锅本体10进行支撑操作, 所述减震弹 簧32得以有效地减缓所述配料锅本体10与所述支撑座31之间的震动, 由此延长了整个装置 的使用寿命。 002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 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936608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936608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936608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配料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配料锅.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63905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