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pdf
![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1/49bf7574-9988-4f65-a705-a4ceead6fe4b/49bf7574-9988-4f65-a705-a4ceead6fe4b1.gif)
![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1/49bf7574-9988-4f65-a705-a4ceead6fe4b/49bf7574-9988-4f65-a705-a4ceead6fe4b2.gif)
![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1/49bf7574-9988-4f65-a705-a4ceead6fe4b/49bf7574-9988-4f65-a705-a4ceead6fe4b3.gif)
《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99199.0 (22)申请日 2020.03.26 (73)专利权人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地址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15号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72)发明人 龚文姣王丽贤张潇予 (74)专利代理机构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代理人 吴向青 (51)Int.Cl. B01D 53/84(2006.01) B01D 53/38(2006.01) B01D 50/00(2006.01) B01D 46/00(2。
2、006.01) B01D 46/10(2006.01) B01D 29/03(2006.01) F28C 3/06(2006.01) F28D 7/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 化增湿循环装置, 涉及煤化工废气治理技术领 域, 包括循环装置本体和排气管, 所述循环装置 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 且循环装置本体由可 拆卸的废液箱、 净化层、 喷淋机构、 过滤层和雾化 层组成, 所述废液箱设置在循环装置本体的底 部, 且废液箱的顶端设置有净化层。 本实用新型 结构科学合理, 操作方便, 通过设置。
3、的净化层和 喷淋机构, 能够实现煤化工废气的初步净化, 通 过设置的过滤层, 能够利用第二过滤网对废气进 行二次吸附净化处理, 实现生物净化与吸附净化 的有效结合, 通过设置的余热回收箱, 能够实现 喷淋废液余热的回收利用, 节约能源, 从而提高 该装置的节能环保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936374 U 2020.11.17 CN 211936374 U 1.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包括循环装置本体(1)和排气管(7), 所述 循环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7), 且循环装置本体(1)由可拆卸的废液箱(2)、 净 化层(3)、 喷淋机构(。
4、4)、 过滤层(5)和雾化层(6)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液箱(2)设置在循 环装置本体(1)的底部, 且废液箱(2)的顶端设置有净化层(3), 所述废液箱(2)的一侧设置 有喷淋机构(4), 所述净化层(3)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层(5), 所述过滤层(5)的顶端设置有雾 化层(6); 所述废液箱(2)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箱(8), 且废液箱(2)与余热回收箱(8)的连接处 安装有排水管道(9); 所述余热回收箱(8)与喷淋机构(4)的连接处安装有循环管道(10), 所述循环管道(10) 靠近余热回收箱(8)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循环水泵(11); 所述排水管道(9)的上端设置有电磁阀。 2.根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 液箱(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1); 所述废液箱(2)与余热回收箱(8)通过排水管道(9)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 化层(3)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31), 且净化层(3)的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层(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 淋机构(4)包括储水箱(41), 所述储水箱(4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泵(42), 且储水箱(41)的 上端安装有进水管(43), 所述进水管(43)的顶端位于。
6、净化层(3)的内部位置处连接有喷淋 管(44); 所述储水箱(41)与喷淋管(44)通过进水管(43)贯通连接; 所述喷淋管(44)的下端连接有均匀设置的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 滤层(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51), 且过滤层(5)的内壁与第二过滤网(51)的连接处开 设有卡槽(52), 所述第二过滤网(51)的外侧设置有卡块(53); 所述第二过滤网(51)与卡槽(52)通过卡块(53)卡合连接, 且第二过滤网(51)设置的数 量不少于两个; 所述第二过滤网(51)是一种活性炭材质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
7、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 化层(6)的内部安装有雾化器(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 热回收箱(8)的内部安装有回收管(81), 所述回收管(81)的外侧设置有蛇形管(82); 所述蛇形管(82)的上端贯穿余热回收箱(8)连接有入水口(83), 且蛇形管(82)的下端 贯穿余热回收箱(8)设置有出水口(84)。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36374 U 2 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废气治理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 循。
8、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煤化工废气是指在煤化工生产中由工厂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 煤化工废气往往 含有污染物种类很多, 物理和化学性质复杂, 毒性也不尽相同, 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 康, 因此, 煤化工废气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进行排放。 0003 但是, 目前市场上的煤化工废气治理用雾化增湿循环装置不仅结构复杂, 而且功 能单一,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能通过喷淋对废气进行增湿处理, 不能实现喷淋后废液内热 量的回收利用, 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 现有废气治理装置废气处理方式单一, 净化效果不理 想。 因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
9、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 循环装置, 包括循环装置本体和排气管, 所述循环装置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 且循环装 置本体由可拆卸的废液箱、 净化层、 喷淋机构、 过滤层和雾化层组成, 所述废液箱设置在循 环装置本体的底部, 且废液箱的顶端设置有净化层, 所述废液箱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机构, 所 述净化层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层, 所述过滤层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层; 所述废液箱的一侧设置 有余热回收箱, 且废液箱与余热回。
10、收箱的连接处安装有排水管道; 所述余热回收箱与喷淋 机构的连接处安装有循环管道, 所述循环管道靠近余热回收箱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循环水 泵; 所述排水管道的上端设置有电磁阀。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废液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所述废液 箱与余热回收箱通过排水管道贯通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净化层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 且净化层的 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层。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储水箱, 所述储水箱的内部 安装有第一水泵, 且储水箱的上端安装有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的顶端位于净化层的内部位 置处连接有喷淋管; 所。
11、述储水箱与喷淋管通过进水管贯通连接; 所述喷淋管的下端连接有 均匀设置的喷头。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过滤层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且过滤 层的内壁与第二过滤网的连接处开设有卡槽, 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外侧设置有卡块; 所述第 二过滤网与卡槽通过卡块卡合连接, 且第二过滤网设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所述第二过滤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936374 U 3 网是一种活性炭材质的构件。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雾化层的内部安装有雾化器。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部安装有回收管, 所述回 收管的外侧设置有蛇形。
12、管; 所述蛇形管的上端贯穿余热回收箱连接有入水口, 且蛇形管的 下端贯穿余热回收箱设置有出水口。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净化层和喷淋机构, 能够实现废气的增湿, 提高废气的 冷却速度, 实现煤化工废气的初步净化, 将进气口外接煤化工废气, 废气进入净化层内进行 净化处理, 通过第一水泵工作, 将储水箱内部的水体经进水管抽入喷淋管内对废气进行喷 洒处理, 同时通过生物填料层吸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达到废气增湿净化的目的。 0014 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过滤层, 能够利用第二过滤网对废气进行二次吸附净化 处理, 实现生物净化。
13、与吸附净化的有效结合, 提高该装置的废气净化效果, 解决了传统废气 治理装置净化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同时, 通过设置的卡槽和卡块便于进行第二过滤网安装 及拆卸工作, 为第二过滤网的后续维护及更换工作提供便利, 经过净化层增湿处理后的废 气进入过滤层内, 经第二过滤网对废气进行二次吸附净化处理, 且第二过滤网与过滤层卡 合连接, 安装时只需要卡块卡入卡槽内即可实现第二过滤网的固定。 0015 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余热回收箱, 能够实现喷淋废液余热的回收利用, 节约 能源, 从而提高该装置的节能环保性能, 喷淋净化后的废水落入废液箱内, 通过第一过滤网 过滤处理后, 经排水管道进入余热回收箱。
14、内进行冷却处理, 此时, 经入水口向蛇形管内注入 冷却水吸收回收管内废液的热量, 吸收热量后的热水经出水口流出以供外用, 同时, 循环水 泵工作, 将冷却后的废液经循环管道送入储水箱内进行循环利用, 达到循环增湿的目的, 解 决了传统循环装置不能实现废液余热的回收, 节能环保效果较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中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中余热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中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0。
15、020 图中: 1、 循环装置本体; 2、 废液箱; 21、 第一过滤网; 3、 净化层; 31、 进气口; 32、 生物 填料层; 4、 喷淋机构; 41、 储水箱; 42、 第一水泵; 43、 进水管; 44、 喷淋管; 5、 过滤层; 51、 第二 过滤网; 52、 卡槽; 53、 卡块; 6、 雾化层; 61、 雾化器; 7、 排气管; 8、 余热回收箱; 81、 回收管; 82、 蛇形管; 83、 入水口; 84、 出水口; 9、 排水管道; 10、 循环管道; 11、 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16、、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煤化工废气治理雾化增湿循环装置, 包括循环装置本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936374 U 4 体1和排气管7, 循环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7, 且循环装置本体1由可拆卸的废液箱 2、 净化层3、 喷淋机构4、 过滤层5和雾化层6组成, 废液箱2设置在循环装置本体1的底部, 且 废液箱2的顶端设置有净化层3, 废液箱2。
17、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机构4, 净化层3的上端设置有过 滤层5, 过滤层5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层6, 废液箱2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箱8, 且废液箱2与余 热回收箱8的连接处安装有排水管道9。 0023 废液箱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1; 废液箱2与余热回收箱8通过排水管道9贯通 连接。 0024 净化层3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31, 且净化层3的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层32。 0025 喷淋机构4包括储水箱41, 储水箱4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泵42, 且储水箱41的上端 安装有进水管43, 进水管43的顶端位于净化层3的内部位置处连接有喷淋管44; 储水箱41与 喷淋管44通过进水管43贯通连接; 喷淋管44。
18、的下端连接有均匀设置的喷头。 0026 请参阅图12, 实施场景具体为: 将进气口31外接煤化工废气, 废气进入净化层3 内进行净化处理, 通过第一水泵42工作, 将储水箱41内部的水体经进水管43抽入喷淋管44 内对废气进行喷洒处理, 同时通过生物填料层32吸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达到废气增湿净 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净化层3和喷淋机构4能够实现废气的增湿, 提高废气的 冷却速度, 实现煤化工废气的初步净化。 0027 过滤层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51, 且过滤层5的内壁与第二过滤网51的连接处 开设有卡槽52, 第二过滤网51的外侧设置有卡块53; 第二过滤网51与卡槽52通过。
19、卡块53卡 合连接, 且第二过滤网51设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第二过滤网51是一种活性炭材质的构件。 0028 雾化层6的内部安装有雾化器61。 0029 请参阅图2、 图4, 实施场景具体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经过净化层3增湿处理后的 废气进入过滤层5内, 经第二过滤网51对废气进行二次吸附净化处理, 且第二过滤网51与过 滤层5卡合连接, 安装时只需要卡块53卡入卡槽52内即可实现第二过滤网51的固定, 操作简 单, 经过过滤层5过滤后的气体进入雾化层6内经过雾化器61雾化处理后, 从排气管7排出, 本设计通过设置的过滤层5能够利用第二过滤网51对废气进行二次吸附净化处理, 实现生 物。
20、净化与吸附净化的有效结合, 提高该装置的废气净化效果, 解决了传统废气治理装置净 化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同时, 通过设置的卡槽52和卡块53便于进行第二过滤网51安装及拆 卸工作, 为第二过滤网51的后续维护及更换工作提供便利。 0030 余热回收箱8与喷淋机构4的连接处安装有循环管道10, 循环管道10靠近余热回收 箱8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循环水泵11; 排水管道9的上端设置有电磁阀。 0031 余热回收箱8的内部安装有回收管81, 回收管81的外侧设置有蛇形管82; 蛇形管82 的上端贯穿余热回收箱8连接有入水口83, 且蛇形管82的下端贯穿余热回收箱8设置有出水 口84。 0032 请参阅。
21、图1、 图3, 实施场景具体为: 喷淋净化后的废水落入废液箱2内, 通过第一过 滤网21过滤处理后, 经排水管道9进入余热回收箱8内进行冷却处理, 此时, 经入水口83向蛇 形管82内注入冷却水吸收回收管81内废液的热量, 吸收热量后的热水经出水口84流出以供 外用, 同时, 循环水泵11工作, 将冷却后的废液经循环管道10送入储水箱41内进行循环利 用, 达到循环增湿的目的, 解决了传统循环装置不能实现废液余热的回收, 节能环保效果较 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余热回收箱8能够实现喷淋废液余热的回收利用, 节约能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936374 U 5 源, 从而提高。
22、该装置的节能环保性能。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34 请参阅图12, 通过设置的净化层3和喷淋机构4能够实现废气的增湿, 提高废气 的冷却速度, 实现煤化工废气的初步净化, 将进气口31外接煤化工废气, 废气进入净化层3 内进行净化处理, 通过第一水泵42工作, 将储水箱41内部的水体经进水管43抽入喷淋管44 内对废气进行喷洒处理, 同时通过生物填料层32吸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达到废气增湿净 化的目的。 0035 请参阅图2、 图4, 通过设置的过滤层5能够利用第二过滤网51对废气进行二次吸附 净化处理, 实现生物净化与吸附净化的有效结合, 提高该装置的废气净化效果, 解决了。
23、传统 废气治理装置净化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同时, 通过设置的卡槽52和卡块53便于进行第二过 滤网51安装及拆卸工作, 为第二过滤网51的后续维护及更换工作提供便利, 经过净化层3增 湿处理后的废气进入过滤层5内, 经第二过滤网51对废气进行二次吸附净化处理, 且第二过 滤网51与过滤层5卡合连接, 安装时只需要卡块53卡入卡槽52内即可实现第二过滤网51的 固定, 经过过滤层5过滤后的气体进入雾化层6内经过雾化器61雾化处理后, 从排气管7排 出。 0036 请参阅图1、 图3, 通过设置的余热回收箱8能够实现喷淋废液余热的回收利用, 节 约能源, 从而提高该装置的节能环保性能, 喷淋净化后。
24、的废水落入废液箱2内, 通过第一过 滤网21过滤处理后, 经排水管道9进入余热回收箱8内进行冷却处理, 此时, 经入水口83向蛇 形管82内注入冷却水吸收回收管81内废液的热量, 吸收热量后的热水经出水口84流出以供 外用, 同时, 循环水泵11工作, 将冷却后的废液经循环管道10送入储水箱41内进行循环利 用, 达到循环增湿的目的, 解决了传统循环装置不能实现废液余热的回收, 节能环保效果较 差的缺陷。 0037 最后: 以上所述的,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93637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936374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936374 U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936374 U 9 。
- 内容关键字: 煤化工 废气 治理 雾化 循环 装置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多点按压的心血管介入术后桡动脉压迫器.pdf
干垃圾破碎装置.pdf
双组份医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pdf
双通道高压光热催化反应装置.pdf
BTK抑制剂作为治疗复发/难治的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的应用.pdf
用于乙肝的抗毒免疫剂合成方法.pdf
医用胰岛素注射防污染自助定位标记装置.pdf
基于非匀速搅拌技术的杀蟑胶饵剂反应釜及混合方法.pdf
可调节的具有束腰功能的女性保健内裤及其使用方法.pdf
基于连杆传动的防散落支撑型文具盒.pdf
适用于输尿管碎石软镜手术的机械臂装置.pdf
梨膏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HPB300-Z圆钢煨弯器.pdf
烘烤设备及其操作方法.pdf
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制作方法以及超声设备.pdf
加热不燃烧烟植物固型段的制作设备及其工作方法.pdf
含艾草提取物的免洗手部消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心血管内科用叩诊装置.pdf
涡流式膜分离装置及应用.pdf
相关文档
更多![冷凝器用换热管.pdf](/Images/s.gif)
![多工位汽车传动部件加工中心.pdf](/Images/s.gif)
![可调喷头节约型水肥药一体化机.pdf](/Images/s.gif)
![用于火花塞泡沫包装生产的注塑模具.pdf](/Images/s.gif)
![CNC三维雕刻设备.pdf](/Images/s.gif)
![后卸式装载机.pdf](/Images/s.gif)
![空调壳体及空调器.pdf](/Images/s.gif)
![桥壳清洗机.pdf](/Images/s.gif)
![连杆精镗孔及油槽加工定位装置.pdf](/Images/s.gif)
![用于链条生产的张紧装置.pdf](/Images/s.gif)
![角式阀门.pdf](/Images/s.gif)
![快速响应高强度电磁铁.pdf](/Images/s.gif)
![可调节舒适度的智能记忆枕头.pdf](/Images/s.gif)
![紧急救援船的多方位防撞结构.pdf](/Images/s.gif)
![立体停车设备用双旋滚珠丝杆装置.pdf](/Images/s.gif)
![显示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设备.pdf](/Images/s.gif)
![大口径钢管接头自动套丝加工设备.pdf](/Images/s.gif)
![大米灌装设备.pdf](/Images/s.gif)
![雨水分流收集系统.pdf](/Images/s.gif)
![主动双驱式模块化多传感器融合蛇形机器人.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