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pdf
《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635329.6 (22)申请日 2020.04.24 (73)专利权人 信丰正天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工业园 区诚信大道 (72)发明人 许永章张本汉喻荣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6136 代理人 金一娴 (51)Int.Cl. C25D 17/02(2006.01) C25D 7/04(2006.01) C25D 5/08(2006.01) C25D 17/06(2006.01) (54)。
2、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 槽, 包括填孔槽本体, 所述填孔槽本体上端一侧 设有进液管, 所述进液管下端连接有多个分液 管, 所述分液管下端连接有多根喷液管, 所述喷 液管两侧设有多个喷液孔, 所述填孔槽本体底部 设有滑动夹持装置, 所述滑动夹持装置包括固定 在填孔槽本体底部的导轨和导轨滑动连接的夹 持板, 所述夹持板设有透液孔, 所述导轨中间设 有出口槽。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板可沿导轨滑动, 可以将夹持板移动至适合各种填孔板的位置, 将 填孔板放置于夹持板上的卡槽内; 夹持板两端侧 壁设置的透液孔可以透过电镀液, 减少电镀填孔 的边。
3、缘性; 透液孔可以插入横柱, 将尺寸较小的 填孔板调整到与喷液孔相对均衡的位置, 保证了 填孔的均匀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1972485 U 2020.11.20 CN 211972485 U 1.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包括填孔槽本体(10), 所述填孔槽本体(10) 侧壁设有出液口(11)和排液口(12), 所述填孔槽本体(10)上端一侧设有进液管(13), 所述 进液管(13)下端连接有多个分液管(14), 所述分液管(14)下端均匀分布多个喷液管(15), 所述喷液管(15)两侧均匀分布多个喷液孔(151), 所述填孔槽本体(10)内腔底。
4、部设有滑动 夹持装置(16), 所述滑动夹持装置(16)包括与填孔槽本体(10)底部固定连接的导轨(18)和 位于导轨(18)上的夹持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口(11)位于 填孔槽本体(10)侧壁上端, 所述排液口(12)位于填孔槽本体(10)侧壁下端, 所述排液口 (12)设有排液阀(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13)一端 设有进液口(131), 所述进液管(13)另一端为密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液管(14)与所 。
5、述进液管(13)垂直设置, 且分液管(14)与进液管(13)相连通, 所述分液管(14)与滑动夹持 装置(16)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液管(15)设有 48条, 所述喷液孔(151)设有59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板(17)与导 轨(18)滑动连接, 所述夹持板(17)包括滑块(171)、 支柱(172)、 夹片(173)、 卡槽(17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片(173)有两 块, 所述两块夹片(173)相互平行且一端密闭连接,。
6、 所述两块平行夹片(173)的间隔为卡槽 (174), 所述两块夹片(173)侧端有贯穿夹片(173)的透液孔(17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171)位于 夹持板(17)底部, 所述滑块(171)上端与支柱(172)固定连接, 所述支柱(172)上端伸入卡槽 (174)内并与夹片(17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18)为长条 形结构, 所述导轨(18)中间设有出口槽(181), 所述出口槽(181)将导轨(18)隔断成两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7、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18)内设 有滑槽(182), 所述滑槽(182)为凸字形结构的凹槽, 所述滑槽(182)与滑块(171)和支柱 (172)相匹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72485 U 2 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产品的体积日趋轻薄短小, 通盲孔上直接叠孔是获得高密度互联的设计方 法。 要做好叠孔, 首先应将孔底平坦性做好。 典型的平坦孔面的制作方法有好几种, 电镀填 孔工艺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电镀填孔工艺除了可以减少额外制程开发额必要性, 也与现。
8、行的工艺设备兼容, 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可靠性。 电镀填孔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有利 于设计叠孔和盘上孔; 改善电气性能, 有助于高频设计; 有助于散热; 塞孔和电气互连一步 完成; 盲孔内用电镀铜填满, 可靠性更高, 导电性能比导电胶更好。 0003 在实验室做电镀填孔试验是目前的常规做法, 不同公司生产的不同型号的填孔材 料板尺寸不一样, 对此, 我们需要一种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既可以满足电镀填孔的均匀性又 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填孔材料板的模拟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镀填孔效果好, 可以适应 不同尺寸填孔材料板的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0005 本。
9、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包括填孔槽本体, 所述 填孔槽本体侧壁设有出液口和排液口, 所述填孔槽本体上端一侧设有进液管, 所述进液管 下端连接有多个分液管, 所述分液管下端均匀分布多个喷液管, 所述喷液管两侧均匀分布 多个喷液孔, 所述填孔槽本体内腔底部设有滑动夹持装置, 所述滑动夹持装置包括与填孔 槽本体底部固定连接的导轨和位于导轨上的夹持板。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出液口位于填孔槽本体侧壁上端, 所述排液口位于填孔槽本体侧 壁下端, 所述排液口设有排液阀, 排液阀在电镀填孔时为关闭状态。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进液管一端设有进液口, 所述进液管另一端为密。
10、封状态, 电镀液由 进液口进入进液管。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分液管为直角形结构, 垂直向上部分与进液管连通, 所述分液管与 滑动夹持装置间隔分布, 分液管将进液管内的电镀液均匀引流。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喷液管设有48条, 所述喷液孔设有59个, 排布紧密的喷液管和 喷液孔可以配合填孔板的摆放, 使填孔板均可处于电镀液喷流均匀的位置。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夹持板与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夹持板包括滑块、 支柱、 夹片、 卡槽, 填孔板放置于夹持板的卡槽内。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滑块位于夹持板底部, 所述滑块上端与支柱固定连接, 所述支柱上 端伸入卡槽内并与夹片固定连接。 0。
11、012 进一步的, 所述夹片有两块, 所述两块夹片相互平行且一端密闭连接, 所述两块平 行夹片的间隔为卡槽, 所述两块夹片侧端有贯穿夹片的透液孔, 电镀液可以由透液孔透过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972485 U 3 夹片, 使填孔板边缘的电镀液可以分布更均匀。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导轨为长条形结构, 所述导轨中间设有出口槽, 所述出口槽将导轨 隔断成两部分, 夹持板可以由出口槽取出。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导轨内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为凸字形结构的凹槽, 所述滑槽与滑块 和支柱相匹配, 滑槽的结构保证了夹持板的稳定性。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1.。
12、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板可沿导轨滑动, 可以将夹持板移动至适合各种填孔板尺寸 的位置, 将填孔板放置于夹持板上的卡槽内。 0017 2.夹持板两侧的夹片设置的透液孔可以透过电镀液, 电镀填孔时, 不影响填孔板 两侧端电镀液的均匀性, 减弱了电镀填孔的边缘效果。 0018 3.夹片上的透液孔可以插入横柱, 填孔板插入卡槽置于横柱上, 可以将尺寸较小 的填孔板调整到与喷液孔相对均衡的高度, 保证了电镀填孔的质量。 0019 4.夹持板清洗时可以沿着导轨滑至出口槽, 通过出口槽可以将夹持板取出, 方便 了清洗工作。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00。
13、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板正视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板侧视图。 0026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轨剖视图。 0028 图9为本实用新型喷液管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0030 10填孔槽本体、 11出液口、 12排液口、 121排液阀、 13进液管、 131进液口、 14分液管、 15喷液管、 151喷液孔、 16滑动夹持装置、 17夹持板、 171滑块、 172支柱、 173夹片、 174卡槽、 175透液孔、 18导轨、 181出口槽、 。
14、18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实施例1 0033 一种实验室用填孔模拟槽, 包括填孔槽本体10, 填孔槽本体10侧壁设有出液口11 和排液口12, 填孔槽本体10上端一侧设有进液管13, 进液管13下端连接有多个分液管14, 分 液管14下端均匀分布多个喷液管15, 喷液管。
15、15两侧均匀分布多个喷液孔151, 填孔槽本体10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972485 U 4 内腔底部设有滑动夹持装置16, 滑动夹持装置16包括与填孔槽本体10底部固定连接的导轨 18和位于导轨18上的夹持板17。 0034 出液口11位于填孔槽本体10侧壁上端, 排液口12位于填孔槽本体10侧壁下端, 排 液口12设有排液阀121, 排液阀121在电镀填孔时为关闭状态; 进液管13一端设有进液口 131, 进液管13另一端为密封状态, 电镀液由进液口131进入进液管13; 分液管14为直角形结 构, 垂直向上部分与进液管13连通, 分液管14与滑动夹持装置16间隔分布, 分。
16、液管14将进液 管13内的电镀液均匀引流; 喷液管15设有48条, 喷液孔151设有59个, 排布紧密的喷液 管15和喷液孔151可以配合填孔板的摆放, 使填孔板均可处于电镀液喷流均匀的位置。 0035 夹持板17与导轨18滑动连接, 夹持板17包括滑块171、 支柱172、 夹片173、 卡槽174, 填孔板放置于夹持板17的卡槽174内; 滑块171位于夹持板17底部, 滑块171上端与支柱172 固定连接, 支柱172上端伸入卡槽174内并与夹片173固定连接; 夹片173有两块, 两块夹片 173相互平行且一端密闭连接, 两块平行夹片173的间隔为卡槽174, 两块夹片173侧端有贯 。
17、穿夹片173的透液孔175, 电镀液可以由透液孔175透过夹片173, 使填孔板边缘的电镀液可 以分布更均匀; 导轨18为长条形结构, 导轨18中间设有出口槽181, 出口槽181将导轨18隔断 成两部分, 夹持板17可以由出口槽181取出; 导轨18内设有滑槽182, 滑槽182为凸字结构的 凹槽, 滑槽182与滑块171和支柱172相匹配, 滑槽182的结构保证了夹持板17的稳定性。 0036 实施例2 0037 根据图1图9所示, 本实施例的排液口12位于填孔槽本体10的底部, 填孔试验结 束时, 打开排液阀121可以将槽内的电镀液排尽, 出液口11位于填孔槽本体10上端是因为喷 液管1。
18、5不断地喷流电镀液, 槽内电镀液越来越多, 累积到出液口11时就自动流出了, 出液口 11的位置高于夹持板17的高度; 本实施例的喷液管15设置为5条, 喷液孔151设有6个, 喷液 管15和喷液孔151排布紧密, 喷液孔151的喷液覆盖度与喷液孔151数量相匹配, 可以满足不 同尺寸的填孔板的喷液效果; 夹片173上的透液孔175可以为圆形或方形, 本实施例选用了 方形, 总共设有五层, 每层设有三个透液孔175, 可以通过往透液孔175插横柱的方式使填孔 板插入卡槽174时置于横柱上, 从而调节填孔板的高度; 出口槽181位于导轨18正中间, 出口 槽181的长度大于等于滑块171的长度, 使滑块171可以正常通过出口槽181取出, 降低了清 洗工作的难度。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972485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1972485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1972485 U 7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1972485 U 8 图7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1972485 U 9 。
- 内容关键字: 实验室 用填孔 模拟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一种有机废气等离子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pdf
一种以白泥制脱硫剂的改进工艺.pdf
一种贫氧法制硫酸与回收硫酸综合利用联合的工艺.pdf
一种脱硝卸氨防止水泵空转的缓冲装置.pdf
一种脱除含硫尾气中二硫化物的方法.pdf
一种烟气脱硝中NOSUBX/SUB转化成NSUB2/SUB的装置与方法.pdf
复合型船舶压载水及船舶废气处理系统.pdf
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除尘脱硫装置.pdf
一种高原延长分子筛使用寿命的方法.pdf
一种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硫、粉尘及废水协同处理系统.pdf
一种回收HCL和CLSUB2/SUB的装置和方法.pdf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pdf
一种脱硫超净再热排放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方法.pdf
一种改进的湿法脱硫工艺.pdf
一种PTA生产中有机废气的膜分离回收净化技术.pdf
成品液体苯酐装车气体回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pdf
一种干燥剂.pdf
废气处理设备.pdf
组合式电袋除尘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