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取放的置物架.pdf
《便于取放的置物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于取放的置物架.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31113.6 (22)申请日 2020.01.20 (73)专利权人 天津皓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00399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开发区一 经路19-2号院内厂房B区 (72)发明人 杨树昌 (51)Int.Cl. B65D 6/08(2006.01) B65D 25/38(2006.01) B65D 25/02(2006.01) B65D 25/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2、 包括 框架组件、 若干插杆和若干支撑板; 所述框架组 件包括方形底框, 所述底框的顶面的四角分别固 定设置有左前腿、 右前腿、 左后腿、 右后腿; 所述 左前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左前 插孔, 所述右前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 若干右前插孔, 所述右后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 通设置有若干右后插孔, 所述左后腿的左侧面和 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左后插孔。 所述的一种便 于取放的置物架, 支撑板后端翘起, 取放后排物 品时, 更方便观察和取放, 不用将前排物品移开, 减少了操作步骤,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低了物品 之间的碰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19700。
3、40 U 2020.11.20 CN 211970040 U 1.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包括框架组件、 若干插杆(7)和若干支撑板(6),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方形底框(1), 所述底框(1)的顶面的四角分别固定设置有左前腿 (2)、 右前腿(3)、 左后腿(4)、 右后腿(5); 所述左前腿(2)和左后腿(4)之间通过设置左连接 杆构成左侧n型框; 所述右前腿(3)和右后腿(5)之间通过设置左连接杆构成右侧n型框; 所述左前腿(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左前插孔(21), 所述右前腿(3)的左 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右前插孔(31), 所述右后腿(5)的左侧面和右侧。
4、面贯通设置 有若干右后插孔(51), 所述左后腿(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左后插孔(41); 所述右后插孔(51)和所述左后插孔(4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右后插孔(51)和所述左后 插孔(41)均和所述插杆(7)相适配; 所述支撑板(6)顶面开设有若干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开口向上的安置槽(61), 所述支 撑板(6)的左侧面的前侧设置有左插头(62), 所述支撑板(6)的右侧面的前侧设置有右插头 (63); 所述左前插孔(21)和所述右前插孔(3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左插头(62)和所述左前插 孔(21)相适配; 所述右插头(63)和所述右前插孔(31)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安置槽(61)设置 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6)设置有 四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70040 U 2 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背景技术 0002 车间或实验室, 在置物时, 为了方便取用和节省空间, 会将物品放在置物架上, 存 在的问题是, 置物架多为平板隔层, 如果置物架上物品前前后后放置了很多的话, 存在的问 题是, 如果想要直接取用后排的物品, 需要将前排物品拿开才能看。
6、到后排物品, 并取用后排 物品, 操作不便。 0003 为此, 设计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 提供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包括框架组件、 若干插 杆和若干支撑板; 0005 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方形底框, 所述底框的顶面的四角分别固定设置有左前腿、 右 前腿、 左后腿、 右后腿; 所述左前腿和左后腿之间通过设置左连接杆构成左侧n型框; 所述右 前腿和右后腿之间通过设置左连接杆构成右侧n型框; 0006 所述左前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左前插孔, 所述右前腿的左侧面和 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右前插孔, 所述右后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
7、设置有若干右后插 孔, 所述左后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左后插孔; 0007 所述右后插孔和所述左后插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右后插孔和所述左后插孔均和 所述插杆相适配; 0008 所述支撑板顶面开设有若干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开口向上的安置槽, 所述支撑板 的左侧面的前侧设置有左插头, 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的前侧设置有右插头; 0009 所述左前插孔和所述右前插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左插头和所述左前插孔相适 配; 所述右插头和所述右前插孔相适配。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安置槽设置有四个。 0011 优选的, 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四层。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
8、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支撑板后端翘起, 取放后排物品时, 更 方便观察和取放, 不用将前排物品移开, 减少了操作步骤,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低了物品之 间的碰撞。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970040 U 3 0017 图4为框架组件的立体图; 0018 图5为支撑板的立体图; 0019 图6为插杆的立体图; 0020 其中: 0021 1-底框; 2-左前腿; 21-左前插孔; 3-右前腿; 31-右前插孔; 4- 左后腿; 41-左后插 孔; 5-。
9、右后腿; 51-右后插孔; 6-支撑板; 61-安置槽; 62-左插头; 63-右插头; 7-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0023 一种便于取放的置物架, 包括框架组件、 若干插杆7和若干支撑板6; 0024 如图4所示, 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方形底框1, 所述底框1的顶面的四角分别固定设置 有左前腿2、 右前腿3、 左后腿4、 右后腿5; 所述左前腿2和左后腿4之间通过设置左连接杆构 成左侧n型框; 所述右前腿3和右后腿5之间通过设置左连接杆构成右侧n型框; 0025 所述左前腿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左前插孔21, 所述右前腿3的。
10、左侧 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右前插孔31, 所述右后腿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 右后插孔51, 所述左后腿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贯通设置有若干左后插孔41; 0026 所述右后插孔51和所述左后插孔4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右后插孔51和所述左后插 孔41均和所述插杆7相适配; 0027 如图5所示, 所述支撑板6顶面开设有若干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开口向上的安置槽 61, 所述支撑板6的左侧面的前侧设置有左插头 62, 所述支撑板6的右侧面的前侧设置有右 插头63; 0028 所述左前插孔21和所述右前插孔3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左插头 62和所述左前插 孔21相适配; 所述右插头63和所述。
11、右前插孔31相适配。 0029 进一步, 如图5所示, 所述的安置槽61设置有四个。 0030 优选的, 所述支撑板6设置有四层。 0031 使用方法: 0032 将所述支撑板6通过左插头62和右插头63分别插入所述左前插孔21和所述右前插 孔31, 所述安置槽61向上, 所述插杆7依次穿过所述右后插孔51和所述左后插孔41, 通过改 变插杆7的位置调整支撑板6的倾斜角度, 插杆7将所述支撑板6的后端托起。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
1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5 以。
13、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970040 U 4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970040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211970040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211970040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211970040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211970040 U 9 图6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211970040 U 10 。
- 内容关键字: 便于 置物架
顶升式芯片脱模结构及芯片固晶设备.pdf
U肋板转运机器人.pdf
农业种植架.pdf
洗水机用松布退卷输送机构.pdf
检测夹具.pdf
低压线圈中的气道撑条.pdf
自动上料调平的无机板切割设备.pdf
高压手动反冲洗过滤装置.pdf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pdf
具有受热均匀结构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pdf
单手操作钢珠锁紧接头.pdf
实验动物大鼠拍摄CBCT的专用支架.pdf
自动检测码垛漏砖系统.pdf
挥发性有机物环保治理回收装置.pdf
消失模壳型精铸模型气化炉的壳型料架.pdf
综合性能好的节能预分支电缆.pdf
微型无阀压电泵.pdf
干式变压器绝缘垫块.pdf
煤粉吊装料仓.pdf
活塞加工用运输承载板.pdf
双目测距导盲装置.pdf
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回收处理装置.pdf
带有脱模机构的塑料瓶注塑机.pdf
粉尘精过滤滤芯.pdf
升降堰门.pdf
生产海绵钛带加热装置的反应器.pdf
炼铁原料白灰消化装置.pdf
塑料瓶用吹塑成形装置.pdf
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消融针尖端限位缓冲结构及其穿刺装置.pdf
光伏储能系统.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封闭母线R-CNN温度故障监测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