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仪.pdf
《柔性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仪.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16814.2 (22)申请日 2020.01.17 (73)专利权人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道高新区社区高新南一道009号中科 研发园三号楼23AF (72)发明人 刘杰黄利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代理人 黎坚怡 (51)Int.Cl. A61N 1/04(2006.01) A61N 1/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柔性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
2、仪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电极组件及颈 部按摩仪, 柔性电极组件包括柔性电极支架、 柔 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极片和柔性 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极支架上, 所述柔性电 极片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电连接; 所述柔性电 极片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内露出, 用于与人体颈 部皮肤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极组件包括柔 性电极片、 柔性电路板和柔性电极支架, 将柔性 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柔性电极支架上, 使 三者形成较稳定的相对位置, 柔性电极片从柔性 电极支架内露出, 柔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之间 的电连接线在柔性电极支架内, 避免产品使用时 损坏内部线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962803 U 2020.11.20 CN 211962803 U 1.一种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柔性电极支架、 柔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 所 述柔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极支架上, 所述柔性电极片和所述柔性电路 板之间电连接; 所述柔性电极片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内露出, 用于与人体颈部皮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极片和所述柔性电路 板均埋设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内, 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柔性电极片与所述柔性电极支 架的内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
4、性电极片埋设于所述柔性 电极支架内, 而所述柔性电路板贴附于所述柔性电极片上或贴附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内 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极支架上开设有容纳 槽, 所述柔性电极片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柔性电路板贴附于所述柔性电极片上或贴附 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极片的边缘轮廓 线为圆滑的曲线, 且相邻的两个边缘轮廓线之间形成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极片的露出 部分凸出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外表面, 凸出的高度范围在0.3-。
5、2.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 发热电阻丝、 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 NTC热敏电阻和NTC连接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电阻丝和所述电脉冲发 生装置连接线横跨所述柔性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极片内设有导电片, 所述导电片在朝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裸露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内表面; 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片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所述电脉冲 发生装置连接线伸出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片焊接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
6、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片为金属片, 厚度位于 0.2-2m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覆盖部和 延伸部, 所述覆盖部覆盖于所述柔性电极片上或覆盖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内表面上, 所 述延伸部向上折弯, 延伸部末端设有所述发热电阻丝、 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和NTC连接线 的接线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NTC热敏电阻设于所述覆 盖部上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所述柔性电极片之间 的距离大于3mm。 14.一种颈部按摩仪,。
7、 其特征在于, 颈部按摩仪包括弹性支架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 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所述柔性电极组件安装在弹性支架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62803 U 2 一种柔性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电极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 仪。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的柔性电极组件通常是柔性电极和柔性电极支架的结合体, 较常使用 线束或者多根连接线进行柔性电极与电脉冲发生装置的连接, 装配复杂, 并且在柔性电极 和柔性电极支架受力发生形变时, 可能会挤压内部连接线使其弯折, 松脱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
8、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仪, 在柔 性电极组件发生形变时内部连接线不松脱, 避免上述缺陷。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柔性电极组 件, 柔性电极组件包括柔性电极支架、 柔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极片和柔性电 路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极支架上, 所述柔性电极片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电连接; 所述柔 性电极片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内露出, 用于与人体颈部皮肤接触。 0005 其中, 所述柔性电极片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均埋设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内, 所述柔 性电路板位于所述柔性电极片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内表面之间。 0006 其中。
9、, 所述柔性电极片埋设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内, 而所述柔性电路板贴附于所 述柔性电极片上或贴附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内表面。 0007 其中, 所述柔性电极支架上开设有容纳槽, 所述柔性电极片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所 述柔性电路板贴附于所述柔性电极片上或贴附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内表面。 0008 其中, 所述柔性电极片的边缘轮廓线为圆滑的曲线, 且相邻的两个边缘轮廓线之 间形成圆角。 0009 其中, 所述柔性电极片的露出部分凸出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外表面, 凸出的高 度范围在0.3-2.5mm之间。 0010 其中, 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发热电阻丝、 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 NTC热敏电阻 和NT。
10、C连接线。 0011 其中, 所述发热电阻丝和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横跨所述柔性电路板。 0012 其中, 所述柔性电极片内设有导电片, 所述导电片在朝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 裸露于所述柔性电极片的表面; 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片的安 装位置相对应, 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伸出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片焊接为一体。 0013 其中, 所述导电片为金属片, 厚度位于0.2-2mm之间。 0014 其中,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覆盖部和延伸部, 所述覆盖部覆盖于所述柔性电极片 上或覆盖于所述柔性电极支架的内表面上, 所述延伸部向上折弯, 延伸部末端设有所述发 热电阻丝、 电脉冲发。
11、生装置连接线和NTC连接线的接线端。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962803 U 3 0015 其中, 所述NTC热敏电阻设于所述覆盖部上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端。 0016 其中, 任意两个所述柔性电极片之间的距离大于3mm。 0017 为解决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 颈部按摩仪包括弹性支架 和上述所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所述柔性电极组件安装在弹性支架上。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仪, 包括柔性电极片、 柔性电路板和柔性 电极支架, 将柔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柔性电极支架上, 使三者形成较稳定的相对 位置, 柔性电极片从柔性电极支架内露出, 柔。
12、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线在柔 性电极支架内, 避免产品使用时损坏内部线路。 附图说明 0019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 例,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电极组件一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柔性电极组件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0022 图3是柔性电极片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
13、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极组件包括柔性电极支架1、 柔性电极片2和柔性电路板3, 柔 性电极片2和柔性电路板3设置在柔性电极支架1上, 柔性电极片2和柔性电路板3之间电连 接; 柔性电极片2从柔性电极支架1内露出, 用于与人体颈部皮肤接触。 柔性电极组件在使用 时, 柔性电极片。
14、2与人体皮肤接触, 对人体进行中低频电疗, 因此柔性电极片2从柔性电极支 架1内露出, 且露出部分凸出于柔性电极支架1。 柔性电极组件在使用时会发生变形, 将柔性 电极支架1、 柔性电极片2和柔性电路板3设置为一体, 在形变时不会分离, 柔性电路板3与柔 性电极片2的电连接、 机械连接不易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极支架1、 柔性电极片2和柔 性电路板3至少包括三种设置方式, 以下将对三种设置方式做详细描述。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极组件结构的第一种设置方式为, 柔性电极片2和柔性电路 板3均埋设于柔性电极支架1内, 柔性电路板3位于柔性电极片2与柔性电极支架1的内表面 之间。 在生产制。
15、造时将柔性电极片2和柔性电路板3放置一体, 外部灌注、 注塑或其它方式形 成柔性电极支架1, 柔性电路板3位于靠内的位置, 柔性电极片2位于靠外的位置, 方便柔性 电极片2从生产完成后的柔性电极支架1内露出, 与人体皮肤接触。 0027 第二种设置方式为, 柔性电极支架1上开设有容纳槽, 柔性电极片2设于容纳槽内, 柔性电路板3贴附于柔性电极片2上或贴附于柔性电极支架1的内表面。 柔性电极支架1上开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962803 U 4 设用于安装柔性电极片2的容纳槽, 容纳槽的形状与柔性电极片2的形状相适配。 柔性电极 片2承载电极组件的所有电连接线, 柔性电路板3覆盖在。
16、柔性电极片2上部, 覆盖的方式可以 为粘贴在柔性电极片2表面, 也可以为粘贴在柔性电极支架1的内表面上。 柔性电极组件的 柔性电极支架1、 柔性电极片2和柔性电路板3均由柔性材质制成, 可以自由转动和变形, 在 转动和变形过程中, 三者始终作为一个整体而不会分离, 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柔性电路板3 与柔性电极片2的电连接、 机械连接不易松脱, 确保产品正常运行。 0028 第三种设置方式为, 柔性电极片2埋设于柔性电极支架1内, 而柔性电路板3贴附于 柔性电极片2上或贴附于柔性电极支架1的内表面。 与第一种设置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 生产制造时, 将柔性电极片2的外部以灌注、 注塑或其它方式。
17、形成柔性电极支架1, 将柔性电 极片2埋设于柔性电极支架1内, 同时柔性电极片2还从柔性电极支架1内露出, 柔性电路板3 设置于柔性电极片2裸露端的对侧, 从而使柔性电极支架1、 柔性电极片2和柔性电路板3三 者形成一个整体, 在变形时三者位置不会改变。 请参阅图1和图2,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电 极组件第三种设置方式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柔性电极组件第三种设置方式的装配结 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将以第三种设置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0029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极片2的边缘轮廓线为圆滑的曲线, 且相邻的两个边缘轮廓 线之间形成圆角。 在将柔性电极片2埋设于柔性电极支架1的过程中, 熔融状态下的。
18、硅胶具 有较强的黏度, 流动性较差, 若采用直角边角, 或者柔性电极片2的外表面采用曲率变化率 较大的曲线时, 边角和外表面末端容易出现缺胶, 造成较高的不良率, 并且成型时间长, 成 本增大。 因此, 本实施例中将柔性电极片2的边缘轮廓及边缘连接处均形成曲线, 保障柔性 电极片2的生产质量。 0030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极片2的露出部分凸出于柔性电极支架1的外表面, 凸出的高 度范围在0.3-2.5mm之间。 凸出高度可以为0.3mm、 0.5mm、 0.8mm、 1.2mm、 1.5mm、 1.8mm、 2.3mm 或2.5mm其中的任一数值, 其中2.3mm为最优数值, 容易接触到用户的。
19、颈部皮肤, 又不会突出 太多影响使用体验。 0031 请参阅图3,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3上设有发热电阻丝31、 电脉冲发生装置连 接线32、 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33和NTC连接线34; 发热电阻 丝31和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32横跨柔性电路板3。 柔性电路板3与柔性电极片2电连接, 本 实施例中在柔性电路板3上集成了与柔性电极片2相关的所有连接线, 方便理线, 并且无需 额外设置理线夹具、 部件, 还节省走线空间。 将柔性电极片2设于容纳槽11内, 柔性电路板3 贴附于柔性电极片2表面或贴附于柔性电极支架1上, 可以使柔性电路。
20、板3与柔性电极片2扭 曲变形时两者能够同步随形, 使发热电阻丝31和NTC热敏电阻33始终紧贴着柔性电极支架1 内表面, 确保加热和温度检测功能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正常运行。 0032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极片2内设有导电片4, 导电片4在朝向柔性电路板3的一侧裸 露于柔性柔性电极支架1的内表面, 以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 柔性电路板3上设有通孔35, 通孔35与导电片4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32伸出通孔35与导电片4焊接 为一体。 导电片4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3中的连接线, 具体地, 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32从通 孔35内伸出, 作为焊接点。 导电片4从通孔35中裸露, 与位于上方。
21、的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 32焊接为一体, 从而实现电脉冲发生装置与柔性电极片2的电连接。 0033 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片4为金属片, 厚度位于0.2-2mm之间。 导电片4太薄则不易成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962803 U 5 型, 并且在埋设在柔性电极片2过程中容易受热变形; 导电片4太厚则在柔性电极片2佩戴使 用过程中, 金属片会造成异物感, 影响用户的佩戴体验, 并且成本也有所增加。 0034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3包括覆盖部100和延伸部200, 覆盖部100覆盖于柔性电 极片2上或覆盖于柔性电极支架1的内表面上, 延伸部200向上折弯, 延伸部200末端设有发 热电阻。
22、丝31、 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线32和NTC连接线34的接线端, 用于连接电子元件, 包括 电池、 主控电路板等; NTC热敏电阻33设于覆盖部100上靠近延伸部200的一端, 优选地设置 在靠近延伸部200的柔性电极片2的上部, NTC连接线34设于延伸部200与NTC热敏电阻33之 间, 从而能够缩短NTC连接线34, 节约成本。 覆盖部100粘贴在柔性电极片2上或粘贴于柔性 电极支架1内表面, 用于承载连接线, 同时包覆柔性电极片2。 延伸部200位于覆盖部100的一 端, NTC热敏电阻33设于覆盖部100和延伸部200连接处。 延伸部200在使用时折弯, 位于覆盖 部100的一侧。 0。
23、035 本实施例中的任意两个柔性电极片2之间的距离大于3mm。 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两个 柔性电极片2为例, 柔性电极片2由导电硅胶制成, 柔性电极支架1由硅胶制成, 在将柔性电 极片2埋设于柔性电极支架1的过程, 是将成型的柔性电极片2放置于柔性电极支架1的模具 中, 然后倒入熔融状态的硅胶, 硅胶支架的熔融温度会导致两个柔性电极片2的边缘部分融 化, 而保持两个柔性电极片2之间的距离大于3mm, 即使两个柔性电极片2的边缘部分融化, 该距离也能确保两个柔性电极片2彼此绝缘不导通。 如果是在柔性电极支架1上设置容纳槽 11, 将柔性电极片2设于容纳槽11内时, 将两个容纳槽1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
24、于3mm, 确保两 个柔性电极片2彼此绝缘不导通。 0036 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 颈部按摩仪包括弹性支架 5和上述的柔性电极组件; 弹性支架5包括上壳51和安装于上壳51两端的夹臂52, 用于套设 于用户的颈部外围; 柔性电极组件安装在弹性支架5上, 用于对用户的颈部进行按摩。 用户 在使用颈部按摩仪时, 柔性电极组件弯曲变形, 由于内部的柔性电极片、 柔性电路板和柔性 电极支架设置为一体, 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柔性电路板与柔性电极片的电连接、 机械连接不 易松脱, 避免产品使用时损坏内部线路, 从而保障了颈部按摩仪的耐用性。 0037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
25、极组件及颈部按摩仪, 包括柔性电极片、 柔性电路板和 柔性电极支架, 将柔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柔性电极支架上, 使三者形成较稳定的 相对位置, 柔性电极片从柔性电极支架内露出, 柔性电极片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线 在柔性电极支架内, 避免产品使用时损坏内部线路。 003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 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 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962803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962803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962803 U 8 。
- 内容关键字: 柔性 电极 组件 颈部 按摩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基于稳压电源电路的热保护型焦炉余热发电系统.pdf
石材转角短边安装机械加固结构.pdf
一种架桥机导梁坡度调节装置.pdf
多功能节水坐便器.pdf
一种新型煤矿注水器.pdf
一种多通道微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用信号处理单元.pdf
一种建筑地板结构.pdf
一种耐高温高盐卤水腐蚀的采输卤管.pdf
适用于岩心钻机的钻杆自动排放机械手.pdf
一种带有饮水功能的移动式矿井压风自救装置.pdf
一种可均匀加热太阳能硅电池浆料的容器.pdf
磁性机械锁具.pdf
一种用于保险箱的弹子锁拨动机构.pdf
用于超深井石油钻机的多液压马达同步驱动转盘结构.pdf
撤除工作面轻型掩护架.pdf
基于升压电源电路的保护型焦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pdf
悬臂梁式定面结构.pdf
一种通风竖井.pdf
自动清洁喷洒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