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PPR管.pdf
《增强型PPR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型PPR管.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19842.1 (22)申请日 2020.03.27 (73)专利权人 吉林省松花湖管业有限公司 地址 132500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蛟河市 经济开发区长白山大街西侧(榆江公 路东侧) (72)发明人 李艳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代理人 邢江峰 (51)Int.Cl. F16L 9/14(2006.01) F16L 57/00(2006.01) F16L 57/06(2006.01) F16L 58/10(2006.01) F16。
2、F 15/067(2006.01) F16F 1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增强型PPR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PPR管, 包括 外管和内管, 外管的外侧设有耐磨层, 内管设于 外管的内侧, 内管包括外分管、 内分管以及设于 外分管和内分管之间的增强层, 外管和内管之间 设有缓冲层, 且缓冲层内设有数个分别与外管和 内管活动连接的缓冲组件, 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空 心球体, 其中每个空心球体内均通过弹簧连接有 连接板, 空心球体与连接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 孔, 且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分别贯穿两个空心球 体上的通孔的连接杆相连接, 外管和外分管中相 对应的。
3、位置均设有与空心球体适配的球槽。 本实 用新型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具有抗压性强、 缓冲 效果好、 耐磨、 防腐蚀、 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具有 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1976150 U 2020.11.20 CN 211976150 U 1.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管和内管, 所述的外管的外侧设有耐磨层, 所 述的内管设于外管的内侧, 所述的内管包括外分管、 内分管以及设于外分管和内分管之间 的增强层, 所述的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缓冲层, 且缓冲层内设有数个分别与外管和内管活 动连接的缓冲组件, 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空心球体, 其中每个。
4、空心球体内均通过弹簧 连接有连接板, 空心球体与连接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 且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分别贯 穿两个空心球体上的通孔的连接杆相连接, 所述的外管和外分管中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与 空心球体适配的球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管和耐磨层之间通 过胶黏剂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分管、 增强层和内分 管之间通过胶黏剂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管和外分管均由PPR 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的耐磨层的截面呈花朵 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分管由PTFE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增强层为由金属材料 制成的蜂窝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缓冲层内设有数个通 过胶黏剂分别与外管和外分管相连接的缓冲柱, 且缓冲柱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弹簧、 连接板、 通孔和 连接杆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心球体呈圆球状结 构, 且空。
6、心球体至少有四分之一体积设于球槽的外侧。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76150 U 2 一种增强型PPR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型PPR管。 背景技术 0002 PPR管具有节能节材、 环保、 轻质高强、 耐腐蚀、 内壁光滑不结垢、 施工和维修简便、 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 城乡给排水、 城市燃气、 电力和光缆护套、 工业 流体输送、 农业灌溉等建筑业、 市政、 工业和农业领域。 PPR管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经挤出成 为管材, 注塑成为管件。 但由于其强度不如金属管高, 抗压力较低、 使用寿命短, 也限制了应 用领。
7、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型PPR管,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 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型PPR管, 其结构要点 在于: 包括外管和内管, 外管的外侧设有耐磨层, 内管设于外管的内侧, 内管包括外分管、 内 分管以及设于外分管和内分管之间的增强层, 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缓冲层, 且缓冲层内设 有数个分别与外管和内管活动连接的缓冲组件, 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空心球体, 其中每个空 心球体内均通过弹簧连接有连接板, 空心球体与连接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 且两个连 接板之间通过分别贯穿两个空心球体上的通孔的连接杆。
8、相连接, 外管和外分管中相对应的 位置均设有与空心球体适配的球槽。 0005 作为优选的, 外管和耐磨层之间通过胶黏剂固定在一起。 0006 作为优选的, 外分管、 增强层和内分管之间通过胶黏剂固定在一起。 0007 作为优选的, 外管和外分管均由PPR制成。 0008 作为优选的, 耐磨层为由为聚乙烯粒子、 聚氨酯弹性体、 片层结构的超细云母混合 制成, 且耐磨层的截面呈花朵型。 0009 作为优选的, 内分管由PTFE制成。 0010 作为优选的, 增强层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蜂窝状结构。 0011 作为优选的, 缓冲层内设有数个通过胶黏剂分别与外管和外分管相连接的缓冲 柱, 且缓冲柱由聚氨酯。
9、弹性体制成。 0012 作为优选的, 弹簧、 连接板、 通孔和连接杆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0013 作为优选的, 空心球体呈圆球状结构, 且空心球体至少有四分之一体积设于球槽 的外侧。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具有抗压性强、 缓冲效果好、 耐 磨、 防腐蚀、 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具有推广价值。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976150 U 3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外管, 2-内管, 3-耐磨层, 4-外分管, 5-内分管, 6-增强层, 7-缓冲层, 8-空 心球体, 9-弹簧, 10-连接板, 。
10、11-连接杆, 12-球槽, 13-缓冲柱, 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 然,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 选定实施方式。。
11、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 “顺时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
12、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9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 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 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
13、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1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 或之 “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包括第一特征在第。
14、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上” 、“下” 、“左” 、“右” 、“内” 、“外” 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请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型PPR管, 包括外管1和内管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976150 U 4 2, 所述的外管1的外侧设有耐磨层3, 所述的内。
15、管2设于外管1的内侧, 所述的内管2包括外分 管4、 内分管5以及设于外分管4和内分管5之间的增强层6, 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之间设有缓 冲层7, 且缓冲层7内设有数个分别与外管1和内管2活动连接的缓冲组件, 所述的缓冲组件 包括两个空心球体8, 其中每个空心球体8内均通过弹簧9连接有连接板10, 空心球体8与连 接板10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14, 且两个连接板10之间通过分别贯穿两个空心球体8上的 通孔14的连接杆11相连接, 所述的外管1和外分管4中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与空心球体8适 配的球槽12。 0024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外管1和耐磨层3之间通过胶黏剂固定在一起。 0025。
16、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外分管4、 增强层6和内分管5之间通过胶黏剂固定在 一起。 0026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外管1和外分管4均由PPR制成。 0027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耐磨层3为由为聚乙烯粒子、 聚氨酯弹性体、 片层结构 的超细云母混合制成, 且耐磨层3的截面呈花朵型。 0028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内分管5由PTFE制成。 0029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增强层6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蜂窝状结构。 0030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缓冲层7内设有数个通过胶黏剂分别与外管1和外分 管4相连接的缓冲柱13, 且缓冲柱13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
17、。 0031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弹簧9、 连接板10、 通孔14和连接杆11位于同一条轴线 上。 0032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空心球体8呈圆球状结构, 且空心球体8至少有四分之 一体积设于球槽12的外侧。 0033 外管1和耐磨层3通过胶黏剂固定, 可以提高管件整体的耐磨性能; 外分管4、 增强 层6和内分管5通过胶黏剂固定, 增强层6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蜂窝状结构, 可以提高内管2 的整体强度, 内分管5由PTFE制成, 由于PTFE材料的自身性质使内分管5的表面不易沉积杂 质和腐蚀, 避免管内堵塞; 缓冲层7内设置用于连接外管1和外分管4的缓冲柱13, 可以起到 支撑。
18、内管2的作用, 在管体受到压力时, 可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 避免或减少外力对内管2 产生冲击; 设置缓冲组件, 在管体受到压力时, 连接杆11的两端分别压缩两个弹簧9伸入空 心球体8内部, 此外, 两个空心球体8也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分别在两个球槽12内转动, 从而 进一步缓解外力对内管2的影响。 0034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具有抗压性强、 缓冲效果好、 耐磨、 防腐蚀、 使用 寿命长的特点, 具有推广价值。 003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19、。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6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976150 U 5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976150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211976150 U 7 。
- 内容关键字: 增强 PPR
管材冷轧机.pdf
禽畜养殖圈舍环境治理消杀机构.pdf
自动排屑的木工机床用顶针.pdf
用于油气井液面测试的声波采集装置.pdf
化工管道快速对接接头.pdf
新型咪头粘网机.pdf
麦克风生产用烘干装置.pdf
隐形眼镜助戴器.pdf
混合料制备系统.pdf
非遗用品存放柜用消毒装置.pdf
光伏逆变器用增压散热风扇.pdf
集线器.pdf
护理床抬升角测量仪.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方块及棋类设备.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耕深监测装置.pdf
大口径平推阀.pdf
水利工程防汛浮标.pdf
自动锁螺丝机锁紧力调节装置.pdf
数据交换装置.pdf
高效羊粪有机肥发酵罐.pdf
应用于船首的船舶防撞结构.pdf
渔光互补的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适应于高污泥浓度的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清洁效果的真空镀铝丝复绕设备.pdf
影像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涵管的实时压力测试方法.pdf
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及其制造方法.pdf
复合电缆生产用全自动绞线装置及方法.pdf
机载双站雷达间载波频率差高精度测量与补偿方法.pdf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负载均衡的分布式路由方法及系统.pdf
无线路由器间加密通讯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快递包裹收录的操作盒以及快递包裹识别与分拣方法.pdf
一种加强式阴极振打砧.pdf
一种磨煤机钢球的级配方法及其应用.pdf
棒垒球投手板.pdf
一种滤清器用滤芯及制造方法.pdf
一种可自动灭火的发电机箱.pdf
压缩机.pdf
一种低阻高效旋风除尘器.pdf
一种拉伸模具.pdf
金属坯料多向复合多通道螺旋挤压模具.pdf
一种苯酚载体吸附材料.pdf
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LI3BI5O9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全封闭洗涤ADC发泡剂的复合抽滤槽.pdf
一种新型旋风分离器.pdf
一种高效率尼龙涂敷机.pdf
一种蛋壳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该催化剂的使用方法.pdf
一种木塑立柱.pdf
经编针织物染整工艺.pdf
负离子聚氯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