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空心梁.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591012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6.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预制空心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制空心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制空心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预制空心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空心梁.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65510.8 (22)申请日 2020.01.11 (73)专利权人 天津市泽琪水泥构件有限公司 地址 301800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开发 区十一纬路和十一经路交口处西北侧 (72)发明人 刘新房 (51)Int.Cl. E04C 3/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预制空心梁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空心梁, 属于装配 式建筑的技术领域,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预制 空心梁, 包括梁本体和四根主筋, 梁本体为空腔 设置, 四根主筋。

2、插设于梁本体的边角位置处且主 筋的端部延伸至梁本体外侧设置, 所述四根主筋 上滑移设置有加固件, 加固件置于梁本体的两端 的内部并与梁本体固定连接, 加固件为方形槽状 设置, 且加固件背离梁本体中心的一侧为开口状 设置, 达到增强梁本体的结实度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2001914 U 2020.11.24 CN 212001914 U 1.一种预制空心梁, 包括梁本体(1)和四根主筋(2), 梁本体(1)为空腔设置, 四根主筋 (2)插设于梁本体(1)的边角位置处且主筋(2)的端部延伸至梁本体(1)外侧设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四根主筋(2)上滑移设置有加。

3、固件(3), 加固件(3)置于梁本体(1)的两端的内部并 与梁本体(1)固定连接, 加固件(3)为方形槽状设置, 且加固件(3)背离梁本体(1)中心的一 侧为开口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空心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件(3)正对开口的一 侧开设有散气孔(31), 散气孔(31)将加固件(3)和梁本体(1)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空心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件(3)的顶部开设有 观察口(32), 观察口(32)贯通梁本体(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空心梁, 其特征在于: 四根所述主筋(2)上设置有限 位螺栓(21), 限位螺栓(21)。

4、置于加固件(3)的两侧并对加固件(3)进行限位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空心梁, 其特征在于: 四根所述主筋(2)上套设有多 个支撑架(4), 多个支撑架(4)垂直于主筋(2)的延伸方向设置, 且多个支撑架(4)间隔设置 在梁本体(1)内部并与梁本体(1)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空心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4)的外侧固接有 辅助框(41), 辅助框(41)垂直于支撑架(4)设置, 辅助框(41)嵌设于梁本体(1)内部并与梁 本体(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空心梁,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筋(2)延伸至梁本体(1) 外侧的部分包括弯折。

5、段(22)和平行段(23), 弯折段(22)位于平行段(23)和梁本体(1)之间 并弯向梁本体(1)中心线方向设置, 平行段(23)与主筋(2)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空心梁,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筋(2)置于梁本体(1)外 侧的部分缠有箍筋(5)。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01914 U 2 一种预制空心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空心梁。 背景技术 0002 装配式建筑相较传统建筑最大的优点在于绿色环保和高效率, 因此国家一直在倡 导和推广装配式建筑。 预制构件在工厂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制作, 然后运输至施工。

6、现场, 再由 装配工人进行现场组装, 最后搭建成装配式建筑。 整个过程快速高效, 现场节约用水80以 上, 节约建筑用木模板70以上, 工期缩短40以上。 0003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9244090U的中国专利, 其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 梁, 包括梁本体和伸出筋, 梁本体为空心结构, 空心腔位于混凝土外壳的内部, 四根主筋沿 着梁本体的长度方向被包裹在混凝土外壳中, 主筋两端伸出混凝土外壳的端面形成伸出 筋, 伸出筋包括弯折段和平行段, 平行段与主筋平行, 平行段外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箍筋; 距 离混凝土外壳的端面20cm-80cm位置设有钢板网, 钢板网隔断所述空心腔。 0004 。

7、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该预制混凝土空心梁仅依靠混凝土外壳中 的四根主筋进行支撑, 导致梁本体的结实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空心梁, 通过在梁本体内部的两端设置加固 件和在梁本体内部设置支撑架, 从内部对梁本体进行支撑和加固, 以达到增强梁本体的结 实度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制空心梁, 包括梁本体和四根主筋, 梁本体为空腔设置, 四根主筋插设于梁本体 的边角位置处且主筋的端部延伸至梁本体外侧设置, 所述四根主筋上滑移设置有加固件, 加固件置于梁本体的两端的内部并与梁本体固定连接, 加固。

8、件为方形槽状设置, 且加固件 背离梁本体中心的一侧为开口状设置。 000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浇筑该梁本体时, 将四根主筋插设于梁本体的边角位置处并 进行固定, 然后将加固件从梁本体的两端插入, 并将加固件套设在四根主筋上, 然后使得加 固件置于梁本体内部并与梁本体固接, 加固件从梁本体的两端对梁本体进行加固, 相对比 现有技术中的空心梁仅依靠四根主筋对梁本体进行支撑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提高梁 本体的结实度的效果。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加固件正对开口的一侧开设有散气孔, 散气孔将 加固件和梁本体连通设置。 00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加固件为方形槽状设置, 插设于。

9、梁本体的两端后, 为进一步提 高梁本体的整体连接稳定性, 向加固件中添加混凝土进行密封, 添加混凝土时从加固件的 开口端加入, 添加过程中产生的空气从加固件正对开口一侧的散气孔中散出, 减少加固件 内部浇筑混凝土中的空气, 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加强梁本体的浇筑效果。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001914 U 3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加固件的顶部开设有观察口, 观察口贯通梁本体 设置。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加固件上开设观察口, 且观察口贯通梁本体设置, 当向加固 件内部浇筑混凝土时, 通过观察口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观察, 了解混凝土的浇筑状况, 把控。

10、 混凝土浇筑质量, 同时空气也可从观察口中散出, 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和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四根所述主筋上设置有限位螺栓, 限位螺栓置于加固 件的两侧并对加固件进行限位作用。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四根主筋与加固件滑动连接, 根据梁本体的实际长度确定加 固件的放置位置, 当加固件在主筋上的位置确定以后, 使用限位螺栓对加固件进行加固, 限 位螺栓置于加固件的两侧, 两个限位螺栓配合对加固件进行限位和固定, 提高加固件在使 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四根所述主筋上套设有多个支撑架, 多个支撑架垂直 于主筋的延伸方向设置, 且多个支撑架。

11、间隔设置在梁本体内部并与梁本体固定相连。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支撑架置于梁本体的内部并垂直于梁本体设置, 支撑架从两 个加固件之间对梁本体进行支撑, 增强梁本体整体的结实度。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接有辅助框, 辅助框垂直于支撑 架设置, 辅助框嵌设于梁本体内部并与梁本体固定连接。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支撑架的外侧固接辅助框, 辅助框垂直于支撑架设置, 辅助 框嵌设于梁本体内部, 增大支撑架与梁本体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加强辅助框对梁本体的支 撑效果, 增强梁本体整体的结实度。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主筋延伸至梁本体外侧的部。

12、分包括弯折段和平行 段, 弯折段位于平行段和梁本体之间并弯向梁本体中心线方向设置, 平行段与主筋平行设 置。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主筋延伸至梁本体外侧的部分包括弯折段和平行段, 且弯折 段弯向梁本体中心线方向设置, 使得置于梁本体外侧的主筋相对于梁本体内侧的主筋的间 距变小, 增加梁本体与其他构件连接节点的容错性, 施工得到简化。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主筋置于梁本体外侧的部分缠有箍筋。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主筋置于梁本体外侧的部分设置箍筋, 箍筋加强主筋之间 的连接, 提高相邻主筋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提高梁本体的使用效果。 0022 综上所述, 本实用。

13、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 通过在梁本体的端口位置处设置有加固件, 加固件从梁本体的两端对梁本体进行加 固, 增强梁本体的结实度; 2、 通过在加固件正对开口的一侧开设散气孔, 散气孔将加固件和梁本体连通, 向加固 件中添加混凝土进行密封时, 添加过程中产生的空气从散气孔中散出, 减少加固件内部浇 筑混凝土中的空气, 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3、 通过将主筋延伸至梁本体外侧的部分设置成弯折段和平行段, 且弯折段位于平行段 和梁本体之间并弯向梁本体中心线方向设置, 使得置于梁本体外侧的主筋相对于梁本体内 侧的主筋的间距变小, 增加梁本体与其他构件连接节点的容错性, 施工得到简化。 说明书 2/。

14、4 页 4 CN 212001914 U 4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施例的梁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梁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 1、 梁本体; 2、 主筋; 21、 限位螺栓; 22、 弯折段; 23、 平行段; 3、 加固件; 31、 散气孔; 32、 观察口; 4、 支撑架; 41、 辅助框; 5、 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如图1所示, 一种预制空心梁, 包括梁本体1和四根主筋2, 梁本体1为空腔设置, 四 根主筋2插设于梁本体1的边角位置处且主筋2的端。

15、部延伸至梁本体1外侧设置, 四根主筋2 上滑移设置有加固件3, 加固件3置于梁本体1的两端的内部并与梁本体1固定连接, 加固件3 从梁本体1的两端对梁本体1进行加固, 相对比现有技术中的梁本体1仅依靠四根主筋2对梁 本体1进行支撑的情况, 本实施例达到了增强梁本体1的结实度的效果。 0027 如图1所示, 加固件3为方形槽状设置, 且加固件3背离梁本体1中心的一侧为开口 状设置, 加固件3正对开口的一侧开设有散气孔31, 散气孔31将加固件3和梁本体1连通设 置, 为进一步增强梁本体1的整体连接稳定性, 向方形槽状的加固件3中添加混凝土进行密 封, 添加混凝土时从加固件3的开口端加入, 添加过。

16、程中产生的空气从加固件3正对开口一 侧的散气孔31中散出, 减少加固件3内部浇筑混凝土中的空气, 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加 强梁本体1的浇筑效果; 加固件3的顶部开设有观察口32, 观察口32贯通梁本体1设置, 当向 加固件3内部浇筑混凝土时, 通过观察口32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观察, 了解混凝土的浇筑状 况, 把控混凝土浇筑质量, 同时空气也可从观察口32中散出, 进一步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和效果。 0028 结合图2和图3, 四根主筋2与加固件3滑动连接, 四根主筋2上设置有限位螺栓21, 根据梁本体1的实际长度确定加固件3的放置位置, 当加固件3在主筋2上的位置确定以后, 使用限位螺栓。

17、21对加固件3进行加固, 限位螺栓21置于加固件3的两侧, 两个限位螺栓21配 合对加固件3进行限位和固定, 提高加固件3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四根主筋2上套设有多 个支撑架4, 多个支撑架4垂直于主筋2的延伸方向设置, 且多个支撑架4间隔设置在梁本体1 内部并与梁本体1固定相连, 支撑架4从两个加固件3之间对梁本体1进行支撑, 增强梁本体1 整体的结实度; 支撑架4的外侧固接有辅助框41, 辅助框41垂直于支撑架4设置, 辅助框41嵌 设于梁本体1内部并与梁本体1固定连接, 辅助框41增大支撑架4与梁本体1的接触面积, 进 一步加强辅助框41对梁本体1的支撑效果, 增强梁本体1整体的结实度。

18、。 0029 如图1所示, 主筋2延伸至梁本体1外侧的部分包括弯折段22和平行段23, 弯折段22 位于平行段23和梁本体1之间并弯向梁本体1中心线方向设置, 平行段23与主筋2平行设置, 使得置于梁本体1外侧的主筋2相对于梁本体1内侧的主筋2的间距变小, 增加梁本体1与其 他构件连接节点的容错性, 施工得到简化; 主筋2置于梁本体1外侧的部分缠有箍筋5, 箍筋5 加强主筋2之间的连接, 提高相邻主筋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增强梁本体1的使用效果。 0030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浇筑该梁本体1时, 将辅助框41焊接在支撑架4的外侧, 并 令辅助框41和支撑架4垂直设置, 然后将多个支撑架4套。

19、设在四根主筋2上, 并肩支撑架4置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001914 U 5 于主筋2的中间位置处; 然后分别将两个加固件3套设在四根主筋2上, 并令两个加固件3置 于支撑架4的两侧, 且两个加固件3的开口端背离主筋2的中间方向放置; 接着对主筋2、 支撑 架4和加固件3进行浇筑, 形成空心梁本体1; 然后向加固件3内部填充混凝土, 加固件3内部 的空气从加固件3的散气孔31中散出, 提高加固件3内部的浇筑效果; 最后将置于梁本体1外 侧的主筋2进行弯折, 并使弯折部分弯向靠近梁本体1中心线的方向设置, 同时对延伸至梁 本体1外侧的主筋2进行箍筋5, 加强相邻主筋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 增强梁本体1整体 的使用稳定性。 003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故: 凡依本发明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00191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2001914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2001914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2001914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预制 空心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预制空心梁.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5910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