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pdf
《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62632.6 (22)申请日 2020.03.05 (73)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72)发明人 王焕旺刘瑞军赵坤贾迎冬 吴继承倪天蒙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代理人 宋小光 (51)Int.Cl. E04G 1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
2、向可调节框架梁模 板夹具结构, 框架梁模板包括底模和立设于底模 两侧的侧模; 夹具结构包括: 设于底模底部的底 梁, 底梁的设置方向垂直于底模的设置方向, 底 梁的端部凸伸出对应的侧模并于侧模的外侧形 成有调节端, 调节端上开有多个定位孔; 套设于 底梁的调节端上的夹具, 夹具可沿底梁移动调节 通过移动调节夹具的位置使得夹具紧贴于对应 的侧模; 插设于对应的定位孔上的楔子, 通过楔 子限位固定夹具使得夹具紧顶所述侧模。 用于解 决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 设置对拉螺栓耗时 较长且质量控制效果一般, 安装存在不便、 且不 利于及时拆除梁侧模板等问题, 针对不同的框架 梁模板进行快速调整和固定, 。
3、保证了工程质量, 提高了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2002272 U 2020.11.24 CN 212002272 U 1.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所述框架梁模板包括底模和立设于所述底模 两侧的侧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底模底部的底梁, 所述底梁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模的设置方向, 所述底 梁的端部凸伸出对应的侧模并于所述侧模的外侧形成有调节端, 所述调节端上开有多个定 位孔; 套设于所述底梁的调节端上的夹具, 所述夹具可沿所述底梁移动调节通过移动调节所 述夹具的位置使得所述夹具紧贴于对应的所述侧模; 以及 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
4、位孔上的楔子, 通过所述楔子限位固定所述夹具以使得所述夹具 紧顶所述侧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顶 撑于所述底梁底部的支撑架体, 所述支撑架体立设于位于所述框架梁模板下方的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 架体包括支撑立杆和可调顶托, 所述可调顶托螺合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杆的顶部, 通过旋拧 所述可调顶托以调节所述可调顶托的支撑高度, 且所述可调顶托顶撑于所述底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垫 设于所述底模与所述底梁之间以及。
5、所述侧模与所述夹具之间的木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梁 为镀锌方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 包括一底座和一夹持板, 所述夹持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之上, 且所述夹持板的底部的厚 度大于顶部的厚度, 所述夹持板与所述侧模贴合的面为垂直面, 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侧模 的一面为倾斜面, 所述底座套设在所述底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 孔为两排, 且相互错开排布。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02272 U。
6、 2 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框架梁模板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 夹具结构, 尤其是对不同宽度、 高度框架梁进行调整, 可加快框架梁模板安装效率, 提高梁 侧模板加固质量, 可快速实现梁侧模板拆除。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建筑施工领域已出现多种新型模板夹具, 新型模板夹具的使用, 不仅提高了 工程施工效率, 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质量。 框架梁侧模加固, 通常使用对拉螺栓进 行加固, 模板开孔、 设置对拉螺栓耗时较长且质量控制效果一般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现提供一种双向可。
7、调节框架梁模板 夹具结构, 用于解决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 设置完框架梁模板后, 框架梁侧模加固, 通 常使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模板开孔、 设置对拉螺栓耗时较长且质量控制效果一般, 安装存 在不便、 且不利于及时拆除梁侧模板等问题, 针对不同的框架梁模板进行快速调整和固定。 0004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所述框架梁模板包括底模和立设于所述底 模两侧的侧模; 所述夹具结构包括: 0006 设于所述底模底部的底梁, 所述底梁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模的设置方向, 所 述底梁的端部凸伸出对应的侧模并于所述侧模的外侧形成有调节端, 所述调节端上开。
8、有多 个定位孔; 0007 套设于所述底梁的调节端上的夹具, 所述夹具可沿所述底梁移动调节通过移动调 节所述夹具的位置使得所述夹具紧贴于对应的所述侧模; 以及 0008 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上的楔子, 通过所述楔子限位固定所述夹具以使得所述 夹具紧顶所述侧模。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该夹具结构使设置好的框架梁模板两端均使用可 调节可拆卸夹具固定, 同时在底梁上利用楔子穿入定位孔进行精准定位, 楔子将夹具卡紧, 保持固定模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简便, 适用各种规格不同的框架梁模板固定, 同 时两端均可拆卸固定, 能保证框架梁模板使用需求且实用性高。 0010 本实用新。
9、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顶撑 于所述底梁底部的支撑架体, 所述支撑架体立设于位于所述框架梁模板下方的结构上。 0011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支撑架 体包括支撑立杆和可调顶托, 所述可调顶托螺合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杆的顶部, 通过旋拧所 述可调顶托以调节所述可调顶托的支撑高度, 且所述可调顶托顶撑于所述底梁。 0012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还包括垫设 于所述底模与所述底梁之间以及所述侧模与所述夹具之间的木方。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002272 U 3 0013 本。
10、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底梁为 镀锌方钢管。 0014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夹具包 括一底座和一夹持板, 所述夹持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之上, 且所述夹持板的底部的厚度 大于顶部的厚度, 所述夹持板与所述侧模贴合的面为垂直面, 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侧模的 一面为倾斜面, 所述底座套设在所述底梁上。 0015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定位孔 为两排, 且相互错开排布。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主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
11、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底梁俯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底梁安装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木方安装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工作状态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拆除状态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20、 底梁; 21、 夹具; 22、 楔子; 201、 定位孔; 23、 侧模; 24、 木方; 25、 底模; 26、 夹持板; 27、 底座; 30、 可调顶托; 31、 支撑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
12、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 参阅图1至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本实 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 用于解决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 设置完框架梁模板后, 框架梁 侧模加固, 通常使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模板开孔、 设置对拉螺栓耗时较长且质量控制效果 一般, 其安装存在不便、 且不利于及时拆除梁侧模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其原理是依托原有 夹具, 将夹具底梁兼做框架梁底模板主梁, 通过底梁开设定位孔和夹具两端均可调节可拆 卸进行对框架梁模板的固定, 定位孔楔入楔子固定夹具, 夹具长度根据框架梁模板的高度 可调整规格, 根据载荷框架梁载荷选。
13、用单管梁或者双管, 针对不同的框架梁模板进行快速 调整和固定, 提升了工作效率, 提供了方便。 0026 参阅图1, 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主视图。 参阅 图2, 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底梁俯视图, 参阅图3, 显示 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底梁安装图, 参阅图4, 显示了本实用 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木方安装图, 下面结合图1、 图2、 图3和图4, 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进行说明。 0027 如图1、 图2、 图3和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
14、构用于 夹固框架梁模板, 其中的框架梁模板包括底模25和立设于所述底模25两侧的侧模23; 该夹 具结构包括底梁20、 夹具21、 楔子22; 其中的底梁20设于底模25底部, 该底梁20可兼做底模 25的主梁, 对底模25起到了加固的作用。 所述底梁20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框架梁的设置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002272 U 4 方向, 所述底梁20的端部凸伸出对应的侧模23并于所述侧模23的外侧形成有调节端, 所述 调节端上开有多个定位孔201; 夹具21套设于所述底梁20的调节端上, 该夹具21可沿底梁20 移动调节, 通过移动调节所述夹具21的位置使得所述夹具21紧贴于对。
15、应的所述侧模23。 夹 具21可沿着底梁20的调节端进行移动调节, 使得两个夹具21之间的距离可调, 以适用于不 同宽度的框架梁。 在夹具21紧贴于侧模23后, 利用楔子22插设于对应的定位孔上, 来限位固 定夹具21以使得该夹具21紧顶侧模23。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结构在底梁上设计调节端, 将夹具可移动调节地套设在调节端 上, 从而调节夹具的位置以夹固框架梁的侧模, 进而利用楔子紧固连接夹具与底梁, 实现了 框架梁侧模的固定, 避免了使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提高了框架梁的成型质量。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底梁20底部设有支撑架体, 所述支撑 架体立设于位于。
16、所述框架梁模板下方的结构上, 所述支撑架体包括可调顶托30和支撑立杆 31, 所述可调顶托30顶撑于所述底梁20的底部, 所述可调顶托30螺合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杆 31的顶部, 通过旋拧所述可调顶托30以调节所述可调顶托30的支撑高度, 且所述可调顶托 30顶撑于所述底梁20。 0030 具体地, 在框架梁模板支模时, 先安装底模25, 根据底模25的设置位置支设支撑架 体, 调节可调顶托支撑高度, 而后在可调顶托30上放置底梁20, 接着垫设木方24以及底模 25。 底模25安装完成后, 在底模25的两侧立设侧模23, 侧模23的外侧固定连接木方24, 接着 将夹具21套设底梁20的调节端, 。
17、并移动夹具21的位置使得夹具21紧贴于侧模23外侧的木方 24上, 再利用楔子将夹具21紧固在底梁20上, 就完成了框架梁模板的安装固定, 侧模23和底 模25之间围合形成了框架梁浇筑空间。 进一步地, 在侧模23之上铺设楼板模板, 进而可将楼 板与框架梁一同浇筑成型。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底梁20为镀锌方钢管, 夹具21上开设 有相适配的方形孔, 该夹具21套设在镀锌方钢管上。 所述镀锌方钢管对夹具起到限位作用, 可防止夹具在底梁上转动。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夹具包括有一底座27和一夹持板26, 该夹持板26固定连接于底座27, 夹。
18、持板26的底部厚度大于顶部的厚度, 所述夹持板26与所 述侧模23贴合的面为垂直面, 所述夹持板26远离侧模的一面为倾斜面, 所述底座27套设在 所述底梁20上。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定位孔201为两排, 且相互错开排布, 使得定位更加精密准确。 利用两排相互错开设置的定位孔提高夹具固定位置的精度。 0034 如图1、 图2和5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中, 所述 楔子22对应插设于所述定位孔201中, 所述夹具21通过楔子22固定, 所述定位孔201贯穿所 述底梁20, 楔子作为固定夹具的固定结构, 能够通过双排定位孔错开排布的特点以使。
19、得夹 具紧顶侧模。 0035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还包括垫设于所述底模25与 所述底梁20之间以及所述侧模23与所述夹具之间的木方24。 0036 如图5、 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的具体实施方 式, 所述底模25和所述侧模23安装完成后, 钢筋安装后, 在浇筑所述框架梁时, 通过所述楔 子22固定所述夹具21, 支撑架体支撑固定底梁20, 所述底梁20固定所述木方24保持模板固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002272 U 5 定,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达到拆除条件后拆除固定所述夹具21的所述楔子22、 所述夹具21及 所述木方2。
20、4和所述框架梁模板23。 0037 因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 设置完框架梁模板后, 框架梁侧模加固, 通常使用 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模板开孔、 设置对拉螺栓耗时较长且质量控制效果一般, 安装存在不 便、 且不利于及时拆除梁侧模板等问题, 针对不同的框架梁模板进行快速调整和固定, 使用 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工程质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本结构如图1、 图2和图5所示。 0039 较佳地, 底梁可为方钢管, 选用外径为40*40*3mm的镀锌方钢管, 或根据实际载荷 采用两根40*40*3mm。 0040 较佳地, 夹具可为钢材, 夹具上部边缘加厚选用。
21、底部内径40*40mm的方钢管, (或 80*40*3mm, 采用双钢管时使用)。 0041 较佳地, 楔子可为钢板, 选用5mm厚楔形钢板。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底梁作为底模支撑主龙骨置于底模底部, 底梁底部设有支撑架体, 支撑架体中立杆与顶托螺合连接, 通过旋拧调节顶撑底梁; 在预先 设置好框架梁模板放线, 根据框架梁定位放线, 确定框架梁底模安装位置, 安装底模木方、 模板及侧模模板木方; 夹具安装, 底模及侧模模板、 木方安装完成后, 将夹具套入底梁, 调整 位置后将楔子打入底梁开孔, 确保夹具安装牢固。 混凝土浇筑, 完成底模和侧模安装、 钢筋 安装后, 进。
22、行混凝土浇筑。 拆除底模和侧模模板: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侧模拆模条件时, 拆除 楔子、 夹具, 进而拆除梁侧木方、 模板。 夹具套设在底梁上且均可自由调整及拆卸, 根据模板 位置楔入楔子固定, 达到双向夹具调节固定目的。 整个过程快速进行, 在保证模板固定浇筑 的同时, 同样要求快速完成。 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 0043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 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 因而, 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002272 U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12002272 U 7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12002272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12002272 U 9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12002272 U 10 。
- 内容关键字: 双向 调节 框架 模板 夹具 结构
防水接线结构.pdf
在线测量散状物料真密度的装置.pdf
适用于室内装修的工作架.pdf
套管施工辅助装置.pdf
防水开关.pdf
水循环增氧轮虫培养池.pdf
新型的包装袋.pdf
建筑涂料搅拌设备.pdf
薄膜生产用加热定型装置.pdf
电机转子线圈绕线机.pdf
激光器保护电路、激光器驱动电源和电子设备.pdf
养殖场通风管道生产用法兰冲孔机.pdf
分子筛吸附分离能力检测系统.pdf
寄存器、寄存器配置方法及芯片.pdf
信号质量检测方法及信号质量检测电路.pdf
基于自适应卷积核和级联检测头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pdf
运梁炮车自动化调姿系统和方法.pdf
RPA流程操作异常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pdf
适用于PEEK材料的高温3D打印机高温舱结构.pdf
户用电池储能系统.pdf
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环境嵌入的分布式光纤入侵预警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模组拆解装置和显示模组拆解方法.pdf
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自清洁式铝合金门窗及清洁方法.pdf
基于pipeline流程的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pdf
警力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pdf
离子氮化炉罩自动升降行走机构.pdf
蓝牙耳机及其存储收纳充电装置.pdf
X射线管.pdf
用于飞机蒙皮精密激光焊接工艺的快速冷却装置.pdf
生物资产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表面改性增粘挤出管道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检测泌尿生殖道致病微生物的LAMP引物组合物及其相关应用.pdf
催化组合物及其制备以及在从烯键不饱和单体制备聚合物中的应用.pdf
一种应用于燃料油中含硫杂环化合物脱硫的分枝杆菌及其用途.pdf
制备尿素的方法.pdf
一种白兰地节能连续蒸馏系统.pdf
一种抗菌的PVC地板.pdf
纯的5甲酰戊酸酯的连续制备.pdf
一种橡胶制品补强用改性粉煤灰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抗静电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和抗静电医疗用线.pdf
提高乙烯回收率的轻烃分离方法.pdf
一种橡塑混炼胶EP50A.pdf
一种裸藻多糖的提取方法.pdf
一种基于光催化淬灭群体感应信号的生物膜控制方法.pdf
微环DNA表达抗HPV治疗性工程抗体及其应用.pdf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pdf
一种可食用餐具免洗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建筑脚踏板的聚酯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结核菌检测用的引物和探针以及使用它们检测人型结核菌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