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斗和输液器.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9576656 上传时间:2021-05-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5.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滴斗和输液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滴斗和输液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滴斗和输液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滴斗和输液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斗和输液器.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37814.3 (22)申请日 2020.01.08 (73)专利权人 广东安特医疗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花 莲街3号 (72)发明人 王五星于敬军王德忍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关向兰 (51)Int.Cl. A61M 5/14(2006.01) A61M 5/3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滴斗和输液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滴斗和输液器。 其中, 滴斗包。

2、括: 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 穿刺 部, 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穿刺部 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 每一所述通气孔与 所述排液口连通; 以及第一过滤膜, 所述第一过 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 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滴斗可以提升注射操作 的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2016333 U 2020.11.27 CN 212016333 U 1.一种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斗包括: 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 穿刺部, 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 每一 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3、 以及 第一过滤膜, 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 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通气孔 于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斗还包括排盖组件, 所述排盖组件盖 合连接于所述通气孔, 所述第一过滤膜通过所述排盖组件与所述穿刺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盖组件包括安装筒和密封盖, 所述安 装筒嵌设于所述通气孔内, 所述第一过滤膜连接于所述安装筒的一端, 所述密封盖可拆卸 地盖合于所述安装筒远离所述第一过滤膜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斗, 其。

4、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膜为疏水性空气过滤膜。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斗还包括过滤组件, 所述 过滤组件设于所述主体部内, 以过滤经由所述排液口排出的药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架和连接于所述固定 架的第二过滤膜, 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邻近所述排液口的一端, 以使所述第二过 滤膜覆盖所述排液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邻近所述排液口的一端设有第一 安装台阶, 所述固定架嵌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内; 且/或, 所述固定架设有第二安装台阶, 所述第二过滤膜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台阶内。

5、。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斗还包括防护帽, 所述防 护帽可拆卸地罩盖连接于所述穿刺部。 10.一种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滴斗。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16333 U 2 滴斗和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滴斗和应用该滴斗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药液的注射过程中, 例如, 在注射高压造影剂时, 一般都是通过输液器进行注 射, 输液器的穿刺部分刺破造影剂瓶后, 使造影剂进入滴斗内, 而后再通过滴斗吸入患者体 内。 然而, 相关技术中的滴斗。

6、都是设置一个通气端, 这种滴斗在注射高压造影剂的过程中, 每当滴斗内造影剂吸走部分时, 气压就会骤降而不能与大气压保持平衡, 从而导致滴斗内 的造影剂难以被吸入患者体内, 注射过程中十分不便。 0003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 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滴斗, 旨在提升注射操作的便利性。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滴斗, 包括: 0006 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 0007 穿刺部, 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 每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以。

7、及 0008 第一过滤膜, 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 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 0009 可选地, 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 两所述通气孔于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对称设置。 0010 可选地, 所述滴斗还包括排盖组件, 所述排盖组件盖合连接于所述通气孔, 所述第 一过滤膜通过所述排盖组件与所述穿刺部连接。 0011 可选地, 所述排盖组件包括安装筒和密封盖, 所述安装筒嵌设于所述通气孔内, 所 述第一过滤膜连接于所述安装筒的一端, 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安装筒远离所述 第一过滤膜的一端。 0012 可选地, 所述第一过滤膜为疏水性空气过滤膜。 0013 可选地, 所述滴斗还包括过滤组件, 。

8、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主体部内, 以过滤经由 所述排液口排出的药液。 0014 可选地,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架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过滤膜, 所述固定 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邻近所述排液口的一端, 以使所述第二过滤膜覆盖所述排液口。 0015 可选地, 所述主体部邻近所述排液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台阶, 所述固定架嵌接 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内; 0016 且/或, 所述固定架设有第二安装台阶, 所述第二过滤膜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台阶 内。 0017 可选地, 所述滴斗还包括防护帽, 所述防护帽可拆卸地罩盖连接于所述穿刺部。 0018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输液器, 所述输液器包括滴斗, 所述滴斗包括: 。

9、说明书 1/5 页 3 CN 212016333 U 3 0019 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 0020 穿刺部, 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 每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以及 0021 第一过滤膜, 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 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 002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滴斗, 通过将主体部与穿刺部相连, 使得在药液吸取过程 中, 可利用穿刺部穿刺药瓶吸取药液, 并将药液储存于主体部内, 之后再通过主体部的排液 口将药液注射至患者体内; 而通过在穿刺部的侧壁设置至少两与排液口连通的通气孔, 从 而利用排液口注射药液的过程中, 。

10、气流可以通过两个通气孔进入主体部内, 确保在注射高 压药液时, 能够有足够的空气进入主体部内而保持气压平衡, 从而使得药液可以轻易被注 入患者体内, 大大提升了注射操作的便利性。 0023 进一步地,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过滤膜连接于穿刺部, 并通过第一过滤膜覆盖通 气孔, 从而使得从通气孔进入主体部的空气能够由第一过滤膜过滤, 进而有效的防止外界 空气中的尘埃分子进入主体部内, 确保了注射药液的纯净性。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

11、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滴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滴斗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滴斗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0028 附图标号说明: 0029 标号名称标号名称 10主体部11排液口 12第一安装台阶20穿刺部 21通气孔30第一过滤膜 40排盖组件41安装筒 42密封盖50过滤组件 51固定架511第二安装台阶 52第二过滤膜60防护帽 003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 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 参照附图做进一。

12、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需要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 下、 左、 右、 前、 后)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2016333 U 4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 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

13、时, 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连接” 、“固定” 等应做广义理 解, 例如,“固定”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 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4 另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 “第一” 、“第二” 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

14、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 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 全文中出现的 “且/或” 的含义为, 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 以 “A且/或B为例” , 包括A方案, 或B方案, 或A和B同时满足 的方案。 另外,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 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能够实现为基础, 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 的结合不存在, 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滴斗。 0036 参照图1至图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该滴斗包括: 0037 主体部10,。

15、 所述主体部10设有排液口11; 0038 穿刺部20, 所述穿刺部20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0, 所述穿刺部20的侧壁开设有至少 两通气孔21, 每一所述通气孔21与所述排液口11连通; 以及 0039 第一过滤膜30, 所述第一过滤膜30与所述穿刺部20连接, 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21。 0040 具体而言, 本实施例中, 主体部10的材质可以是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三种单体 的三元共聚物(ABS), 其成型加工性好, 可采用注射、 挤出、 热成型等方法成型, 而且易清洁 处理, 尺寸稳定, 便于制作加工; 主体部10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多种, 譬如圆柱体形、 椭圆柱体 形、 方柱体形或其它合理。

16、而有效的形状等等。 可理解地, 主体部10内形成有用以存储药液的 空腔, 而排液口11、 通气孔21均与该空腔相连通, 空腔内的药液经由排液口11注射如患者体 内的同时, 外界空气经由两通气孔21进入, 以维持空腔内的气压平衡, 确保药液的正常输送 过程。 0041 穿刺部20的材质同样可以是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ABS); 穿刺部20与主体部10可以通过热塑成型, 或者加工为一体结构, 以确保穿刺部20能 与主体部10进行稳固连接。 实际应用中, 穿刺部20主要是用于刺破药液瓶的瓶塞, 从而在吸 取药液时可通过穿刺部20吸取药液, 而不必打开瓶塞进行吸取, 有效的。

17、避免了药液瓶内的 药液被污染, 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0042 本申请通气孔21的数量具体可以是2个、 3个、 4个, 或者更多, 通气孔21的形状也可 以设计成多种, 譬如圆形、 方形、 椭圆形等等, 通气孔21的尺寸则可以根据穿刺部20以及主 体部10的具体尺寸进行适应性设定, 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43 本实施例中, 第一过滤膜30于穿刺部20可以是直接连接, 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第一 过滤膜30的外形可以与通气孔21的形状相适配, 以确保第一过滤膜30覆盖通气孔21时, 能 够将通气孔21严密盖合。 004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滴斗, 通过将主体部10与穿刺部20相连, 使得在。

18、药液吸取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2016333 U 5 过程中, 可利用穿刺部20穿刺药瓶吸取药液, 并将药液储存于主体部10内, 之后再通过主体 部10的排液口11将药液注射至患者体内; 而通过在穿刺部20的侧壁设置至少两与排液口11 连通的通气孔21, 从而利用排液口11注射药液的过程中, 气流可以通过两个通气孔21进入 主体部10内, 确保在注射高压药液时, 能够有足够的空气进入主体部10内而保持气压平衡, 从而使得药液可以轻易被注入患者体内, 大大提升了注射操作的便利性。 0045 进一步地,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过滤膜30连接于穿刺部20, 并通过第一过滤膜30 覆盖通气孔。

19、21, 从而使得从通气孔21进入主体部10的空气能够由第一过滤膜30过滤, 进而 有效的防止外界空气中的尘埃分子进入主体部10内, 确保了注射药液的纯净性。 0046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 所述通气孔21的数量为两个, 两所述通气孔21于所述穿 刺部20的侧壁对称设置。 如此设置, 使得外界空气能够由穿刺部20的两侧对称的进入主体 部10内, 从而使进入主体部10内的空气较为匀称, 有利于维持主体部10的气压平衡, 同时, 外界空气经由穿刺部20两侧的通气孔21进入后, 使得在注射药液的过程中, 主体部10内不 会产生负压, 确保药液能够正常输送。 0047 进一步地,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 。

20、所述滴斗还包括排盖组件40, 所述排盖组件40盖合 连接于所述通气孔21, 所述第一过滤膜30通过所述排盖组件40与所述穿刺部20连接。 0048 上述的实施例中, 第一过滤膜30通过排盖组件40与穿刺部20进行间接连接, 通过 设计排盖组件40盖合通气孔21, 使得滴斗在运输过程中, 或者待输液时, 可利用排盖组件40 将通气孔21盖合, 从而可对第一过滤膜30以及滴斗内部进行保护, 防止落尘和损坏第一过 滤膜30。 0049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 所述排盖组件40包括安装筒41和密封盖42, 所述安装筒41嵌 设于所述通气孔21内, 所述第一过滤膜30连接于所述安装筒41的一端, 所述密封盖。

21、42可拆 卸地盖合于所述安装筒41远离所述第一过滤膜30的一端。 0050 具体而言, 安装筒41可以是圆柱形筒, 能与通气孔21形成适配, 安装筒41和密封盖 42的材质均可以采用质地较硬、 不易发生变形的塑胶材质, 第一过滤膜30可以通过超声波 焊接或者热熔连接于安装筒41的一端, 由此, 当安装筒41嵌入通气孔21后, 第一过滤膜30能 对通气孔21进行覆盖。 密封盖42则可以与安装筒41形成过盈配合, 如此使密封盖42能够稳 固的盖合安装筒41的筒口处, 在运输过程中不会轻易掉落。 0051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过滤膜30为疏水性空气过滤膜。 疏水性的空气过滤 膜可以使空气通过。

22、, 而对水分子排斥, 从而可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水分经穿刺部20进入主体 部10中污染药液, 同时也能避免主体部10内的药液透过第一过滤膜30和通气孔21而散发出 外界。 0052 当然, 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一过滤膜30也可以是其他防水透气膜, 例如第一过滤膜 30由三层构成: PP纺粘无纺布、 PE高分子透气膜和PP纺粘无纺布。 纺粘无纺布的作用主要是 增强拉力和静水压及保护中间层(透气膜), 真正透气主要是靠中间层PE高分子透气膜。 由 于在水汽的状态下, 水颗粒非常细小, 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 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到另一 侧, 从而发生透汽现象。 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 颗粒变大, 由于水。

23、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 子之间互相 “拉扯抗衡” ), 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 也就是防止了水的渗 透发生, 使透汽膜有了防水的功能。 0053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 所述滴斗还包括过滤组件50, 所述过滤组件50设于所述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2016333 U 6 主体部10内, 以过滤经由所述排液口11排出的药液。 通过设置过滤组件50, 使得通过排液口 11注射入患者体内的药液能被过滤, 从而避免药液中的细小的颗粒和杂质被注入, 确保药 液的纯净性。 0054 上述的实施例中, 所述过滤组件50包括固定架51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架51的第二过 滤膜52, 所述。

24、固定架51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0邻近所述排液口11的一端, 以使所述第二过滤 膜52覆盖所述排液口11。 0055 具体地, 固定架51的材质可以是ABS材料, 固定架51的形状应当能与主体部10形成 相适配, 而且固定架51和第二过滤膜52的尺寸应当大于排液口11的口径尺寸, 以使第二过 滤膜52能够完全覆盖住排液口11而进行过滤。 第二过滤膜52可以是微孔过滤膜, 微孔过滤 膜主要由精制硝化棉, 加入适量醋酸纤维素、 丙酮、 正丁醇、 乙醇、 等制成, 亲水, 具有无毒卫 生, 是一种多孔性的薄膜过滤材料, 孔径分布比较均匀穿透性的微孔。 由此, 确保药液通过 第二过滤膜52的同时, 能够对。

25、颗粒杂质进行过滤。 0056 参照图3,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 所述主体部10邻近所述排液口11的一端设有第一 安装台阶12, 所述固定架51嵌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12内; 且/或, 所述固定架51设有第二 安装台阶511, 所述第二过滤膜52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台阶511内。 其中, 第一安装台阶12位 于主体部10内, 并且于主体部10内壁环绕设置, 由此, 在安装固定架51时, 可直接将固定架 51抵接于第一安装台阶12, 完成固定架51的安装, 而且拆卸过程也比较方便。 同理, 固定架 51设置第二安装台阶511, 使得第二过滤膜52嵌入固定架51后, 能够利用超声波焊接固定于 第二安装。

26、台阶511, 安装稳定、 牢靠, 确保在长时间过后也不会轻易松动。 0057 通常为了便于穿刺部20进行穿刺输液袋或者输液瓶的瓶塞, 因此穿刺部20一般是 尖锥状设置, 为了防止尖锥状的穿刺部20在非使用状态下刺伤人体, 产生安全隐患, 本申请 的一实施例中, 所述滴斗还包括防护帽60, 所述防护帽60可拆卸地罩盖连接于所述穿刺部 20。 如此, 通过防护帽60将穿刺部20遮挡起来, 使得滴斗在非使用时更加安全。 0058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输液器, 该输液器包括滴斗, 该滴斗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 实施例, 由于本输液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 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 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 换, 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2016333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212016333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212016333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212016333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输液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滴斗和输液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5766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