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pdf
《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35369.7 (22)申请日 2020.01.08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曹邦建筑有限公司 地址 365500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沙西路6 号商会大厦16层C单元 (72)发明人 赖海霞 (51)Int.Cl. F24F 7/00(2006.01) F24F 1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 置, 包括套筒, 所述套筒顶部设置有顶罩, 所述顶 罩内侧固定有连接杆, 所述。
2、连接杆底端外部套设 有安装筒, 所述安装筒固定在套筒侧壁, 所述连 接杆侧壁开设有滑孔, 所述滑孔内侧贯穿有滑 杆, 所述滑杆固定在安装筒内侧; 本实用新型通 过设计的顶罩, 顶罩通过连接杆活动安装在装置 上, 进而保证其受到热气作用向上浮起, 打开端 口进行通风操作, 待其没有热气浮力作用下, 在 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下降对其端口进行封堵, 避 免本实用新型受到禽类的堵塞, 通过设计的滑 杆, 对连接杆起到限位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029806 U 2020.11.27 CN 212029806 U 1.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包括套筒(7), 其特征在于。
3、: 所述套筒(7)顶部设置有顶罩 (1), 所述顶罩(1)内侧固定有连接杆(4), 所述连接杆(4)底端外部套设有安装筒(6), 所述 安装筒(6)固定在套筒(7)侧壁, 所述连接杆(4)侧壁开设有滑孔(3), 所述滑孔(3)内侧贯穿 有滑杆(5), 所述滑杆(5)固定在安装筒(6)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7)底端内 侧连接有通管(9), 所述通管(9)外壁套接有安装环(8), 所述安装环(8)位于套筒(7)外侧, 所述套筒(7)侧壁开设有固定槽, 所述安装环(8)侧壁开设有螺纹孔, 固定螺钉(10)与螺纹 孔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螺。
4、钉(10)一端插入固定槽内部与套筒(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管(9)为铁质 构件, 所述通管(9)、 套筒(7)和安装环(8)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环(8)与通 管(9)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安装环(8)的横截面为圆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4)表面 开设有球形槽, 所述球形槽内部镶嵌有滚珠(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4)的横 截面为圆形结构, 所述顶。
5、罩(1)的纵截面为扇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罩(1)内壁固 定有陶瓷纤维纸(11), 所述顶罩(1)为复合塑料材质构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29806 U 2 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用通风管主要安装在室内外进行换气的一种通风管, 长用于厨房内, 使其能 够保证厨房内锅炉在产生大量热气及时排出外界的一种通风装置。 0003 现有的建筑用通风管在使用的时候, 将其安装在指定位置, 然后使建筑内锅炉产 生的高。
6、热量气体进入到通管内, 进而排出, 现有的通风管在其顶部都会架设有顶罩, 起到对 通风管保护的作用, 避免极端天气的雨水进入到通风管内而造成不利的影响, 但是现有的 顶罩都是直接固定在通风管顶部, 导致其无法根据需求对其进行高度调整, 进而导致在不 使用的时候, 一些鸟类容易进入到通风管内进行搭建巢穴, 导致其发生堵塞的问题, 为此本 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包括 套筒, 所述套筒顶部设置。
7、有顶罩, 所述顶罩内侧固定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底端外部套设有 安装筒, 所述安装筒固定在套筒侧壁, 所述连接杆侧壁开设有滑孔, 所述滑孔内侧贯穿有滑 杆, 所述滑杆固定在安装筒内侧。 0006 优选的, 所述套筒底端内侧连接有通管, 所述通管外壁套接有安装环, 所述安装环 位于套筒外侧, 所述套筒侧壁开设有固定槽, 所述安装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 固定螺钉与螺 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螺钉一端插入固定槽内部与套筒相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通管为铁质构件, 所述通管、 套筒和安装环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0008 优选的, 所述安装环与通管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安装环的横截面为圆环结构。 。
8、0009 优选的, 所述连接杆表面开设有球形槽, 所述球形槽内部镶嵌有滚珠。 0010 优选的, 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 所述顶罩的纵截面为扇形结构。 0011 优选的, 所述顶罩内壁固定有陶瓷纤维纸, 所述顶罩为复合塑料材质构件。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通过设计的顶罩, 顶罩通过连接杆活动安装在装置上, 进而保证其受到热气作 用向上浮起, 打开端口进行通风操作, 待其没有热气浮力作用下, 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下 降对其端口进行封堵, 避免本实用新型受到禽类的堵塞, 通过设计的滑杆, 对连接杆起到限 位作用, 通过设计的滚珠, 滚珠具有良。
9、好的自转能力, 进而保证连接杆与安装筒侧壁降低摩 擦作用, 使其上下滑动更加顺畅, 通过设计的陶瓷纤维纸, 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隔热性能, 起 到隔离作用, 避免热气与顶罩直接接触而对顶罩造成一定的损坏, 通过设计的顶罩为复合 塑料材质构件, 其质量轻, 耐高温的特性, 进而保证顶罩受到热气作用而向上浮起, 保证装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029806 U 3 置的端口打开进行通风处理。 0014 (2)通过设计的安装环, 安装环套接在通管上, 进而在对安装套筒起到安装限位的 作用, 使其安装更加便捷稳固, 避免传统安装方式将其套筒内侧安装凸环, 导致其安装加工 不易, 增加操作难度。。
10、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罩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与通管的安装俯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环的正面剖视图; 0019 图中: 1、 顶罩; 2、 滚珠; 3、 滑孔; 4、 连接杆; 5、 滑杆; 6、 安装筒; 7、 套筒; 8、 安装环; 9、 通管; 10、 固定螺钉; 11、 陶瓷纤维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
11、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实施例1 0022 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包括 套筒7, 套筒7顶部设置有顶罩1, 通过设计的顶罩1, 顶罩1通过连接杆4活动安装在装置上, 进而保证其受到热气作用向上浮起, 打开端口进行通风操作, 待其没有热气浮力作用下, 在 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下降对其端口进行封堵, 避免本实用新型受到禽类的堵塞, 顶罩1内侧 固定有连接杆4, 连接杆 4底端外部套设有安装筒6, 安装筒6固定在套筒7侧壁, 连接杆4侧 壁。
12、开设有滑孔3, 滑孔3内侧贯穿有滑杆5, 通过设计的滑杆5, 对连接杆4起到限位作用, 滑杆 5固定在安装筒6内侧, 连接杆4表面开设有球形槽, 球形槽内部镶嵌有滚珠2, 通过设计的滚 珠2, 滚珠2具有良好的自转能力, 进而保证连接杆 4与安装筒6侧壁降低摩擦作用, 使其上 下滑动更加顺畅, 连接杆4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 顶罩1的纵截面为扇形结构, 顶罩1内壁固 定有陶瓷纤维纸11, 通过设计的陶瓷纤维纸11, 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隔热性能, 起到隔离作 用, 避免热气与顶罩1直接接触而对顶罩1造成一定的损坏, 顶罩1为复合塑料材质构件, 通 过设计的顶罩1为复合塑料材质构件, 其质量轻, 耐高。
13、温的特性, 进而保证顶罩1受到热气作 用而向上浮起, 保证装置的端口打开进行通风处理。 0023 实施例2 0024 请参阅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自然通风装置, 包括 套筒7, 套筒7顶部设置有顶罩1, 通过设计的顶罩1, 顶罩1通过连接杆4活动安装在装置上, 进而保证其受到热气作用向上浮起, 打开端口进行通风操作, 待其没有热气浮力作用下, 在 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下降对其端口进行封堵, 避免本实用新型受到禽类的堵塞, 顶罩1内侧 固定有连接杆4, 连接杆 4底端外部套设有安装筒6, 安装筒6固定在套筒7侧壁, 连接杆4侧 壁开设有滑孔3, 滑孔3内侧贯穿有滑杆。
14、5, 通过设计的滑杆5, 对连接杆4起到限位作用, 滑杆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029806 U 4 5固定在安装筒6内侧, 连接杆4表面开设有球形槽, 球形槽内部镶嵌有滚珠2, 通过设计的滚 珠2, 滚珠2具有良好的自转能力, 进而保证连接杆 4与安装筒6侧壁降低摩擦作用, 使其上 下滑动更加顺畅, 连接杆4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 顶罩1的纵截面为扇形结构, 顶罩1内壁固 定有陶瓷纤维纸11, 通过设计的陶瓷纤维纸11, 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隔热性能, 起到隔离作 用, 避免热气与顶罩1直接接触而对顶罩1造成一定的损坏, 顶罩1为复合塑料材质构件, 通 过设计的顶罩1为复合塑料材质构。
15、件, 其质量轻, 耐高温的特性, 进而保证顶罩1受到热气作 用而向上浮起, 保证装置的端口打开进行通风处理。 0025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套筒7底端内侧连接有通管9, 通管9外壁套接有安装环8, 通 过设计的安装环8, 安装环8套接在通管9上, 进而在对安装套筒7 起到安装限位的作用, 使 其安装更加便捷稳固, 避免传统安装方式将其套筒内侧安装凸环, 导致其安装加工不易, 增 加操作难度, 安装环8位于套筒7外侧, 套筒7侧壁开设有固定槽, 安装环8侧壁开设有螺纹 孔, 固定螺钉10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固定螺钉10一端插入固定槽内部与套筒7相连接, 通管9为铁质构件, 通管9、 套筒。
16、7和安装环8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安装环8与通管9通过焊接连 接, 安装环8的横截面为圆环结构。 002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热气进行处理通风的时 候, 使热气进入到通管9内, 在其内部传输到套筒7端部, 此时热气对顶罩1产生热气浮力作 用, 进而使顶罩1向上浮起, 进而将套筒7的端口打开, 此时热气即可排出进行通风, 在其通 风结束后, 此时顶罩1没有热气产生的浮力作用, 进而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 在滑 动中, 其谅解杆4侧壁的滚珠2在安装筒6内侧滚动, 从而起到避免摩擦作用, 使其最总下降 到套筒7端口处, 对其端口进行封堵, 有效的避免飞禽进入内部。
17、筑巢而发生堵塞问题, 本实 用新型在对套筒7进行安装的时候, 只需要将套筒7快速套接在通管9上, 使其底部置于安装 环8内侧, 从而对其套接深度进行限定, 再次使用固定螺钉 10对其进行紧固安装即可。 002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02980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029806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029806 U 7 。
- 内容关键字: 建筑 自然通风 装置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
一种豆豉及其制作方法.pdf
一种具有治疗风湿功效的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多功能避障园林修剪车.pdf
阻燃服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安全型的车载灭火器.pdf
一种内有蚂蚁的牛蒡酱加工方法.pdf
一种公交车灭火管道布局结构.pdf
供胃肠道吸收障碍、胰腺炎患者食用的五谷杂粮全营养配方食品.pdf
基于方舱的抢险救援消防车.pdf
电动甘蔗榨汁切块二合一机.pdf
一种针对敏感类昆虫的声波驱虫器.pdf
脆弱拟杆菌在制备预防动物肠道疾病的组合物中的应用.pdf
一种适用于高血糖病人食用的保健面粉.pdf
一种恰玛古红花醋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桄榔树套种方法.pdf
一种双涡道工业送风防护口罩.pdf
一种绿化岩质边坡的装置.pdf
高楼救援缆梯装置.pdf
一种生态立体绿化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