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pdf
《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40394.6 (22)申请日 2020.03.18 (73)专利权人 南安淘之然建材有限公司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霞美镇 霞美村霞光贰壹21号 (72)发明人 陈志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曾捷 (51)Int.Cl. E04G 2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 置, 包括第一横板, 所述第一横板的。
2、左侧中间前 端安装有调节机构, 所述夹板的后端中间固接有 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第一横板的中间 前端。 该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根据建筑的规格 调节夹板在第一横板上的位置, 对建筑进行固 定, 橡胶圈增大了卡块与销轴之间的摩擦力防止 卡块调节完成后转动, 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 支撑装置不便于对不同规格的装配式建筑进行 固定, 使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第一横板通过两侧 的第二滑块在第二横板上两侧的第二滑槽内向 右侧滑动, 第一横板可以收纳回第二横板内, 节 省占地空间, 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在使用完后, 由于尺寸过大, 不便于收纳, 占地面 积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4页 附图2页 CN 212027221 U 2020.11.27 CN 212027221 U 1.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包括第一横板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板 (1) 的左侧 中间前端安装有调节机构 (4) ; 所述调节机构 (4) 包括夹板 (401) 、 第一滑块 (402) 、 第一滑槽 (403) 、 橡胶垫 (404) 、 卡块 (405) 、 销轴 (406) 、 橡胶圈 (407) 和卡槽 (408) ; 所述夹板 (401) 的后端中间固接有第一滑块 (402) , 所述第一滑块 (402) 与第一滑槽 (403) 滑动卡接, 所述第一滑槽 (403) 。
4、开设在第一横板 (1) 的中间前端, 所述夹板 (401) 的右 端中间固接有橡胶垫 (404) , 所述夹板 (401) 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卡块 (405) , 上方所述卡块 (405) 通过销轴 (406) 与夹板 (401) 转动相连, 所述卡块 (405) 的左侧中间内壁固接有橡胶圈 (407) , 所述橡胶圈 (407) 的中间内壁与销轴 (406) 的外壁相贴合, 所述卡块 (405) 的右侧外 壁与卡槽 (408) 的内表面相卡接, 三个所述卡槽 (408) 均开设在第一横板 (1) 的上方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 (408)。
5、 等距 排列在第一横板 (1)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板 (1) 的 左侧底端固接有横块 (2) , 所述横块 (2) 的底端固接有底座 (3)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板 (1) 的 右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机构 (5) ; 所述固定机构 (5) 包括齿轮 (501) 、 转轴 (502) 、 竖板 (503) 、 支撑板 (504) 、 把手 (505) 、 齿 条 (506) 、 竖杆 (507) 、 橡胶块 (508) 和插槽 (509) ; 上方所述齿轮 (501) 通过转。
6、轴 (502) 与竖板 (503) 转动相连, 所述竖板 (503) 的顶端固接 在支撑板 (504) 的左侧底端, 所述齿轮 (501) 的中间前端固接有把手 (505) , 所述齿轮 (501) 与齿条 (506) 啮合相连, 所述齿条 (506) 固接在竖杆 (507) 的下方右端, 所述竖杆 (507) 的上 方外壁与橡胶块 (508) 的中间内壁相贴合, 所述橡胶块 (508) 的外壁固接在支撑板 (504) 的 左侧内壁, 所述竖杆 (507) 的下方外壁与插槽 (509) 的内表面相卡接, 所述插槽 (509) 开设在 第一横板 (1) 的右侧上方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7、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板 (1) 的 右侧安装有滑动机构 (6) ; 所述滑动机构 (6) 包括第二滑块 (601) 、 第二滑槽 (602) 和第二横板 (603) ; 所述第二滑块 (601) 的内侧均固接在第一横板 (1) 的右侧上下两端, 所述第二滑块 (601) 均与第二滑槽 (602) 滑动卡接, 所述第二滑槽 (602) 开设在第二横板 (603) 的上下两侧 内壁, 所述第二横板 (603) 的左侧内壁与第一横板 (1) 的右侧外壁相贴合, 所述第二横板 (603) 的左侧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板 (504) , 所述第二横板 (603) 的右侧底端古。
8、固接有底 座 (3)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块 (601) 与第二滑槽 (602) 构成滑动结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27221 U 2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 在工厂 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 (如楼板、 墙板、 楼梯、 阳台等) , 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 通过可 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目前装配式建筑需要用支撑座来进行支撑。
9、工 作, 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不便于对不同规格的装配式建筑进行固定, 使用范围 有限的问题, 同时存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在使用完后, 由于尺寸过大, 不便于收 纳, 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不便于对不同规格的装配式建筑进行固定, 使用范围有限 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包括 第一横板, 所述第一横板的左侧中间前端安装有调节机构; 0005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夹板、 第一滑块、 第一滑槽、 橡胶垫、 。
10、卡块、 销轴、 橡胶圈和卡槽; 0006 所述夹板的后端中间固接有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卡接, 所述 第一滑槽开设在第一横板的中间前端, 所述夹板的右端中间固接有橡胶垫, 所述夹板的上 下两侧均设有卡块, 上方所述卡块通过销轴与夹板转动相连, 所述卡块的左侧中间内壁固 接有橡胶圈, 所述橡胶圈的中间内壁与销轴的外壁相贴合, 所述卡块的右侧外壁与卡槽的 内表面相卡接, 三个所述卡槽均开设在第一横板的上方前端。 0007 优选的, 所述卡槽等距排列在第一横板上。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横板的左侧底端固接有横块, 所述横块的底端固接有底座。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横板的右。
11、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机构; 0010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齿轮、 转轴、 竖板、 支撑板、 把手、 齿条、 竖杆、 橡胶块和插槽; 0011 上方所述齿轮通过转轴与竖板转动相连, 所述竖板的顶端固接在支撑板的左侧底 端, 所述齿轮的中间前端固接有把手, 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相连, 所述齿条固接在竖杆的下 方右端, 所述竖杆的上方外壁与橡胶块的中间内壁相贴合, 所述橡胶块的外壁固接在支撑 板的左侧内壁, 所述竖杆的下方外壁与插槽的内表面相卡接, 所述插槽开设在第一横板的 右侧上方内壁。 0012 优选的, 所述第一横板的右侧安装有滑动机构; 0013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 第二滑槽和第二横板;。
12、 0014 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均固接在第一横板的右侧上下两端, 所述第二滑块均与第二 滑槽滑动卡接, 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第二横板的上下两侧内壁, 所述第二横板的左侧内壁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027221 U 3 与第一横板的右侧外壁相贴合, 所述第二横板的左侧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板, 所述第二 横板的右侧底端古固接有底座。 0015 优选的, 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相对比于传 统技术, 具有以下优点: 0017 通过第一横板、 夹板、 第一滑块、 第一滑槽、 橡胶垫、 卡块、 销轴、 。
13、橡胶圈和卡槽之间 的配合, 将夹板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横板上的第一滑槽内向内侧滑动, 向下按压卡块通过 销轴在夹板上转动, 且两侧的卡块插在第一横板两侧的同一竖线不同位置的卡槽内, 根据 建筑的规格调节夹板在第一横板上的位置, 对建筑进行固定, 橡胶圈增大了卡块与销轴之 间的摩擦力防止卡块调节完成后转动, 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不便于对不同规 格的装配式建筑进行固定, 使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0018 通过第一竖板、 齿轮、 转轴、 竖板、 支撑板、 把手、 齿条、 竖杆、 橡胶块、 插槽、 第二滑 块、 第二滑槽和第二横板之间的配合, 向外侧转动两侧的把手带动齿轮通过转轴在竖板上 转动,。
14、 通过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力带动齿条向外侧移动, 齿条带动竖杆在支撑板上的橡 胶块内向外侧移动, 橡胶块增大了竖杆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 反之竖杆调节完成后移动 位置, 此时两侧的竖杆离开第一横板上的插槽, 第一横板通过两侧的第二滑块在第二横板 上两侧的第二滑槽内向右侧滑动, 第一横板可以收纳回第二横板内, 节省占地空间, 解决了 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在使用完后, 由于尺寸过大, 不便于收纳, 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1 图3为图1中齿轮、 齿条和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1中卡块、 橡胶圈和销。
15、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1、 第一横板, 2、 横块, 3、 底座, 4、 调节机构, 401、 夹板, 402、 第一滑块, 403、 第 一滑槽, 404、 橡胶垫, 405、 卡块, 406、 销轴, 407、 橡胶圈, 508、 卡槽, 5、 固定机构, 501、 齿轮, 502、 转轴, 503、 竖板, 504、 支撑板, 505、 把手, 506、 齿条, 507、 竖杆, 508、 橡胶块, 509、 插槽, 6、 滑动机构, 604、 第二滑块, 605、 第二滑槽, 606、 第二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
16、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包括第 一横板1, 第一横板1的左侧中间前端安装有调节机构4, 调节机构4包括夹板401、 第一滑块 402、 第一滑槽403、 橡胶垫404、 卡块405、 销轴406、 橡胶圈407和卡槽408, 夹板401的后端中 间固接有第一滑块402, 第一滑块402。
17、与第一滑槽403滑动卡接, 第一滑槽403开设在第一横 板1的中间前端, 夹板401通过第一滑块402在第一横板1上的第一滑槽403内左右滑动, 调节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027221 U 4 夹板401在第一横板1上的左右位置, 且第一滑槽403防止第一滑块402脱轨, 夹板401的右端 中间固接有橡胶垫404, 夹板401对橡胶垫404进行支撑, 橡胶垫404防止外接建筑摩擦受损, 夹板40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卡块405, 上方卡块405通过销轴406与夹板401的转动相连, 两侧 的卡块405均通过销轴406在夹板401上转动, 卡块405的左侧中间内壁固接有橡胶圈407,。
18、 橡 胶圈407的中间内壁与销轴406的外壁相贴合, 橡胶圈407增大了卡块405与销轴406之间的 摩擦力防止卡块405调节完成后转动, 卡块405的右侧外壁与卡槽408的内表面相卡接, 三个 卡槽408均开设在第一横板1的上方前端, 两侧的卡块405插在第一横板1两侧的不同的卡槽 408内, 根据建筑的规格调节夹板401在第一横板1上的位置, 卡槽408等距排列在第一横板1 上, 使夹板401固定在第一横板1上的不同位置上。 0026 第一横板1的左侧底端固接有横块2, 横块2对第一横板1进行支撑, 横块2的底端固 接有底座3, 底座3通过横块2对第一横板1进行支撑。 0027 第一横板1。
19、的右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机构5, 固定机构5包括齿轮501、 转轴 502、 竖板503、 支撑板504、 把手505、 齿条506、 竖杆507、 橡胶块508和插槽509, 上方齿轮501 通过转轴502与竖板503转动相连, 齿轮501通过转轴502在竖板503上转动, 竖板503的顶端 固接在支撑板504的左侧底端, 支撑板504对竖板503进行支撑, 齿轮501的中间前端固接有 把手505, 转动把手505带动齿轮501转动, 齿轮501与齿条506啮合相连, 通过齿轮501与齿条 506之间的啮合力带动齿条506上下移动, 齿条506固接在竖杆507的下方右端, 竖杆507的上 。
20、方外壁与橡胶块508的中间内壁相贴合, 橡胶块508的外壁固接在支撑板504的左侧内壁, 齿 条506带动竖杆507在支撑板504上的橡胶块508内上下移动, 橡胶块508增大了竖杆507与支 撑板504之间的摩擦力, 反之竖杆507调节完成后移动位置, 竖杆507的下方外壁与插槽509 的内表面相卡接, 插槽509开设在第一横板1的右侧上方内壁, 竖杆507插在第一横板1上的 插槽509内对第一横板1进行限位。 0028 第一横板1的右侧安装有滑动机构6, 滑动机构6包括第二滑块601、 第二滑槽602和 第二横板603, 第二滑块601的内侧均固接在第一横板1的右侧上下两端, 第二滑块60。
21、1均与 第二滑槽602滑动卡接, 第二滑槽602开设在第二横板603的上下两侧内壁, 第一横板1通过 两侧的第二滑块601在第二横板603上两侧的第二滑槽602内左右滑动, 且第二滑槽602防止 第二滑块601脱轨, 第二横板603的左侧内壁与第一横板1的右侧外壁相贴合, 第一横板1可 以收纳回第二横板603内, 节省占地空间, 第二横板603的左侧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板 504, 第二横板603对两侧的支撑板504进行支撑, 第二横板603的右侧底端古固接有底座3, 底座3对第二横板603进行支撑, 第二滑块601与第二滑槽602构成滑动结构, 第二滑块601在 第二滑槽602内左右滑动, 。
22、第二横板603上也安装有调节机构4。 0029 在使用该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时, 首先人工将夹板401通过第一滑块402在第一横 板1上的第一滑槽403内向内侧滑动, 向下按压卡块405通过销轴406在夹板401上转动, 且两 侧的卡块405插在第一横板1两侧的同一竖线不同位置的卡槽408内, 根据建筑的规格调节 夹板401在第一横板1上的位置, 橡胶圈407增大了卡块405与销轴406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卡 块405调节完成后转动, 同理操作第二横板603上的夹板401, 两侧的夹板401对建筑进行固 定, 橡胶垫404防止外接建筑摩擦受损, 向外侧转动两侧的把手505带动齿轮501通过转轴 50。
23、2在竖板503上转动, 通过齿轮501与齿条506之间的啮合力带动齿条506向外侧移动, 齿条 506带动竖杆507在支撑板504上的橡胶块508内向外侧移动, 橡胶块508增大了竖杆506与支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027221 U 5 撑板504之间的摩擦力, 反之竖杆506调节完成后移动位置, 此时两侧的竖杆507离开第一横 板1上的插槽509, 第一横板1通过两侧的第二滑块601在第二横板603上两侧的第二滑槽602 内向右侧滑动, 第一横板1可以收纳回第二横板603内, 节省占地空间, 反之可以将第一横板 1从第二横板603内移出固定。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24、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同轴” 、“底部” 、“一端” 、 “顶部” 、 “中部” 、“另一端” 、“上” 、“一侧” 、“顶部” 、“内” 、“前部” 、“中央” 、“两端”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 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设置” 、 “连接” 、 “固定” 、“旋接”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 。
25、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 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027221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2027221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2027221 U 8 。
- 内容关键字: 装配式 建筑 支撑 装置
用于挤压片状弹簧的压簧装置.pdf
用于回收硫酸装置低温废热的热量回收塔.pdf
汽车零部件冲压定位机构.pdf
弹簧快速弹出的送料装置.pdf
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pdf
农业经济果树种植嫁接用防护装置.pdf
车用尿素溶液水解反应装置.pdf
可自由组合堆叠式户用储能电源.pdf
财务凭证卷绕器.pdf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pdf
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户内多功能储能电源.pdf
多托板自动分离机构.pdf
发动机精密配件加工用稳定支架.pdf
便于清理的橡胶促进剂过滤装置.pdf
防偏移内衣点胶机.pdf
耐插拔动力信号混合式储能防水连接器.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裁判器、对弈棋子及棋类设备.pdf
大杯可脱带两用式文胸.pdf
振动传感器及车载扬声器系统.pdf
无酒精的香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石油勘探用三角异型管电池壳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pdf
耐高温陶瓷纤维毡.pdf
转向器摇臂轴花键相对齿形位置间隙测具.pdf
盐碱土壤改良用松土装置.pdf
铝粉生产线.pdf
用于臭氧催化剂生产的混料器.pdf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效研磨设备及其研磨方法.pdf
地质勘测样品粉碎机.pdf
管道支撑架.pdf
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pdf
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反射膜生产质控的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国密算法的私有云平台数据加解密系统.pdf
基于宠物球的宠物互动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pdf
最小化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旅客拥挤系数的方法及系统.pdf
盲动态的卫星导航信号生成方法和系统.pdf
贴片式电子皮肤单元和贴片式电子皮肤.pdf
多层结构的复合柔性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印刷网版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应用.pdf
制备2-(甲基亚磺酰)苯甲酸的方法.pdf
电力负荷预测中应用分类回归树插补补充缺失值的方法.pdf
基于多线激光数据融合的集装箱定位方法及装置.pdf
利用Ti基MOF原位衍生合成TiO.pdf
箫壁自动打磨机.pdf
将图像转化为声音的可穿戴助盲系统及方法.pdf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模型训练方法及对应装置.pdf
用于金属基板槽孔填孔胶片的制备方法.pdf
沉砂装置.pdf
确定物体移动轨迹分数的方法及装置.pdf
制酸余热利用及尾气综合处理工艺及装置.pdf
栅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