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pdf
《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883421.4 (22)申请日 2020.05.22 (73)专利权人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 大道三段359号 (72)发明人 李晓辉盛卫中许涛何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124 代理人 敬川 (51)Int.Cl. G01N 1/32(2006.01) G01N 1/2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
2、玻璃装夹工装领域, 具体公 开了一种能够装夹定位待加工样品并可与加工 设备配合连接, 以便于对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 品进行机加工的装夹工装。 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 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包括工装基体, 通过在工 装基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样品夹持部, 利用样品夹 持部的样品通孔可装放待加工样品, 并使样品待 加工的两端露在孔外; 同时, 通过样品固定件能 够将待加工样品有效夹持固定在样品通孔中, 并 通过样品定位面可对待加工样品进行定位, 保证 加工后样品端面与其侧面的垂直度; 另外, 通过 在工装基体上设置的定位配合部, 使得该装夹工 装能够与加工设备配合连接, 以便利用加工设备 对装夹在其上的待加。
3、工样品的两个端面进行粗 磨、 精磨和抛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2059610 U 2020.12.01 CN 212059610 U 1.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包括工装基体(100), 所述 工装基体(100)上设有用于与加工设备配合连接的定位配合部、 以及至少一个样品夹持部, 所述样品夹持部包括设于工装基体(100)上的样品通孔(111), 所述样品通孔(111)的内壁 上设有样品定位面(112), 与样品定位面(112)相对应的样品通孔(111)内壁部位处设置有 样品固定件(1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
4、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 装基体(100)由硬铝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 装基体(100)呈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 品夹持部至少为两个, 并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工装基体(10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 品固定件(113)为螺纹安装在工装基体(100)侧壁上的固定螺钉, 所述固定螺钉的端部伸入 样品通孔(111)中并与样品定位面(112)正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
5、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每个样 品夹持部包括至少两颗沿工装基体(10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固定螺钉。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 品定位面(112)与相邻的样品通孔(111)内壁部位之间设有让位结构(114)。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定位配合部包括设置在工装基体(100)顶部的第一受力槽(121)和设置在工装 基体(100)底部的第二受力槽(122), 所述第一受力槽(121)和第二受力槽(122)均处于样品 夹持部环形阵列的中心轴线上。 9.如。
6、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受力槽(121)和第二受力槽(122)的槽壁面上均设有硬质合金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工装基体(100)的高度为H, 所述第一受力槽(121)的槽底部比工装基体(100)的顶面低L, 所 述第二受力槽(122)的槽顶部比工装基体(100)的底面高L, H/3LH/2。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59610 U 2 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装夹工装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
7、样品加工 用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光吸收参数是光学玻璃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在日常生产中必须对其进行监控。 一般将光学玻璃加工为长120mm宽25mm高25mm、 且两端面抛光的样品, 进行光吸收测 试。 目前, 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受限于样品规格、 加工要求、 装夹方式及不同牌号的影 响, 一直采用手工研磨、 抛光的方式进行加工; 主要的过程如下: 先将需加工出的光学玻璃 块料切割成样品测试毛坯, 再对其六面进行初步整形, 使其外观基本一致后, 对待加工样品 进行加热, 并用石蜡粘成一排, 冷却后手持一排待加工样品在单轴机上进行两端面的粗磨、 精磨和抛光, 在精磨过程中需要不断用。
8、直角尺对样品两端面与侧面的垂直度进行检测。 整 个加工过程, 全程是操作者手持样品进行加工, 特别是抛光环节, 抛光过程中样品与抛光膜 之间的摩擦力大, 需要操作者用较大的力将样品按在抛光膜上, 一个面抛光1小时左右, 劳 动强度非常大, 抛光质量一般; 另外, 由于加工设备的主轴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 离心力, 因此稍不留意样品可能会被甩出, 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装夹定位待加工样品并可与加工 设备配合连接, 以便于对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进行机加工的装夹工装。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光学玻璃光。
9、吸收测试样品加工 用装夹工装, 包括工装基体, 所述工装基体上设有用于与加工设备配合连接的定位配合部、 以及至少一个样品夹持部, 所述样品夹持部包括设于工装基体上的样品通孔, 所述样品通 孔的内壁上设有样品定位面, 与样品定位面相对应的样品通孔内壁部位处设置有样品固定 件。 0005 进一步的是, 所述工装基体由硬铝材料制成。 0006 进一步的是, 所述工装基体呈圆柱形。 0007 进一步的是, 所述样品夹持部至少为两个, 并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工装基体上。 0008 进一步的是, 所述样品固定件为螺纹安装在工装基体侧壁上的固定螺钉, 所述固 定螺钉的端部伸入样品通孔中并与样品定位面正对应。 0。
10、009 进一步的是, 每个样品夹持部包括至少两颗沿工装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固 定螺钉。 0010 进一步的是, 所述样品定位面与相邻的样品通孔内壁部位之间设有让位结构。 0011 进一步的是, 所述定位配合部包括设置在工装基体顶部的第一受力槽和设置在工 装基体底部的第二受力槽, 所述第一受力槽和第二受力槽均处于样品夹持部环形阵列的中 心轴线上。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059610 U 3 0012 进一步的是, 所述第一受力槽和第二受力槽的槽壁面上均设有硬质合金层。 0013 进一步的是, 所述工装基体的高度为H, 所述第一受力槽的槽底部比工装基体的顶 面低L, 所述第二受力。
11、槽的槽顶部比工装基体的底面高L, H/3LH/2。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夹工装通过在工装基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样品夹持 部, 利用样品夹持部的样品通孔可装放待加工样品, 并使样品待加工的两端露在孔外; 同 时, 通过样品固定件能够将待加工样品有效夹持固定在样品通孔中, 并通过样品定位面可 对待加工样品进行定位, 保证加工后样品端面与其侧面的垂直度; 另外, 通过在工装基体上 设置的定位配合部, 使得该装夹工装能够与加工设备配合连接, 以便利用加工设备对装夹 在其上的待加工样品的两个端面进行粗磨、 精磨和抛光, 来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提高生 产效率, 并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
12、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7 图中标记为: 工装基体100、 样品通孔111、 样品定位面112、 样品固定件113、 让位结 构114、 第一受力槽121、 第二受力槽122、 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 结合图1和图2所示, 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加工用装夹工装, 包括工装基体 100, 所述工装基体100上设有用于与加工设备配合连接的定位配合部、 以及至少一个样品 夹持部, 所述样品夹持部包括设于工装基体100上的样品通孔111, 所述。
13、样品通孔111的内壁 上设有样品定位面112, 与样品定位面112相对应的样品通孔111内壁部位处设置有样品固 定件113。 0020 其中, 工装基体100为该装夹工装的基体部件, 主要用于其他零部件结构的布设及 与加工设备配合连接; 工装基体100可以为多种结构, 例如: 正方体形、 棱柱形、 圆柱形等, 优 选为中心对称式结构; 工装基体100一般根据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200的规格进行设 计, 其高度需低于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200的高度, 以保证样品待加工的两端露在样品 通孔111外, 其横截面尺寸根据每天加工样品的数量和加工过程中装夹工装与加工设备匹 配的稳定性进行确定; 工装。
14、基体100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 优选由硬铝材料制成; 硬铝为现 有材料, 是指铝合金中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的一类铝合金, 其含2.24.9Cu、 0.2 1.8Mg、 0.30.9Mn、 少量的硅, 其余部分是铝。 0021 样品夹持部主要用于装夹定位待加工样品, 其通常根据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 200的规格进行设计; 样品夹持部的样品通孔111用于装放待加工样品, 其深度小于光学玻 璃光吸收测试样品200的高度, 其横截面尺寸略大于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200的横截面 尺寸; 样品定位面112主要用于定位待加工样品, 以确保加工后样品端面与其侧面的垂直 度; 样品定位面112一般垂直于工装。
15、基体100的顶面和底面; 样品固定件113主要用于将待加 工样品固定在样品通孔111中, 其可以为多种, 例如: 楔子、 顶紧气缸、 卡扣等。 0022 优选的, 样品固定件113为螺纹安装在工装基体100侧壁上的固定螺钉, 所述固定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059610 U 4 螺钉的端部伸入样品通孔111中并与样品定位面112正对应; 待加工样品装放入样品通孔 111中后, 通过旋拧固定螺钉将待加工样品顶紧在样品定位面112上, 即可将待加工样品定 位固定在样品通孔111中。 0023 在上述基础上, 为了避免顶紧力集中, 再如图2所示, 优选使每个样品夹持部包括 至少两颗沿工。
16、装基体10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固定螺钉。 为使待加工样品在装夹紧后受 力均匀, 不被夹烂, 需根据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200的规格选择合适的螺孔间距及大小 长度适宜的固定螺钉。 0024 为了防止装夹过程中将待加工样品的棱角挤烂, 再如图1所示, 通常在样品定位面 112与相邻的样品通孔111内壁部位之间设有让位结构114。 让位结构114可以为多种, 优选 为工艺圆槽。 0025 为了同时加工多个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200, 保证加工的一致性, 如图1所示, 样品夹持部至少为两个, 并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工装基体100上。 0026 定位配合部主要用于与加工设备配合连接, 其通常根据加工设。
17、备的装夹配合部位 设计; 为了便于与笔尖结构、 顶压形式的装夹配合部位适配, 并避免加工过程中装夹了待加 工样品的工装基体100侧翻, 再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定位配合部包括设置在工装基体100 顶部的第一受力槽121和设置在工装基体100底部的第二受力槽122, 所述第一受力槽121和 第二受力槽122均处于样品夹持部环形阵列的中心轴线上。 通过同时设置第一受力槽121和 第二受力槽122, 待加工样品的一个端面加工完后, 翻转工装基体100即可对待加工样品的 另一个端面进行加工, 减少了二次装夹的时间, 且可减小二次装夹造成的加工误差。 0027 由于第一受力槽121和第二受力槽122是。
18、该装夹工装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受力点, 为 提高该装夹工装的使用寿命, 优选在第一受力槽121和第二受力槽122的槽壁面上均设置硬 质合金层。 0028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装夹工装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一般使第一受力槽121的槽底 部低于工装基体100的顶面, 使第二受力槽122的槽顶部高于工装基体100的底面; 优选的, 再如图2所示, 所述工装基体100的高度为H, 所述第一受力槽121的槽底部比工装基体100的 顶面低L, 所述第二受力槽122的槽顶部比工装基体100的底面高L, H/3LH/2。 如此, 既能 保证该装夹工装使用过程中受到有效的垂直压力, 提高加工效率, 又能避免因受力点过高。
19、 导致侧翻。 0029 将待加工样品装夹在上述装夹工装上, 并利用加工设备将其加工为光学玻璃光吸 收测试样品200的过程如下: 先将切割好的样品测试毛坯整形为待加工样品, 再将定位基板 放置在水平台面上, 并将装夹工装放置在定位基板上, 之后将待加工样品放入样品通孔111 中, 注意: 不同牌号的待加工样品应间隔放置, 防止因磨耗度不同, 影响面形加工的一致性; 然后, 通过样品固定件113将待加工样品紧贴样品定位面112固定在样品通孔111中, 注意: 紧固时力度要适宜, 确保待加工样品夹紧不松动即可, 避免夹烂样品; 装夹好样品后, 将装 夹工装放置在平面粗磨机床工作台上, 用专用固定工装。
20、夹紧, 根据加工两端面余量对样品 待加工的两个端面分别进行铣磨; 铣磨完成后, 将装有样品的装夹工装放置于双轴机的磨 盘上, 同时将双轴机的笔尖伸入第一受力槽121或第二受力槽122中, 增加适当配重压力, 以 提高磨削效率, 用不同粒度的金刚砂对待加工样品的两个端面先后进行粗磨和精磨, 直至 端面的粗糙度满足抛光前的要求; 精磨完成后, 将装有样品的装夹工装放置于双轴机的抛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059610 U 5 光盘上, 并将双轴机的笔尖伸入第一受力槽121或第二受力槽122中, 增加适当配重, 先后对 待加工样品的两个端面进行抛光, 同时循环供给抛光液; 抛光完成后, 。
21、需检验人员对抛光面 的表面光洁度进行检测, 达到测试精度后方可下盘。 0030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夹工装能够装夹定位待加工样品并可与加工设备配合 连接, 便于对光学玻璃光吸收测试样品进行机加工, 操作者只需进行简单的装夹、 开动设备 及部分工序的辅料添加等操作即可, 消除了手工研磨、 抛光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同的 加工量, 将加工周期由原来的四小时缩短至三小时内, 加工效率提高了25以上, 并极大的 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059610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2059610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2059610 U 8 。
- 内容关键字: 光学玻璃 光吸收 测试 样品 工用 工装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