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pdf
《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308925.X (22)申请日 2020.07.07 (73)专利权人 青岛大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开拓路58号 (72)发明人 曹鑫曹鹏振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李圣梅 (51)Int.Cl. H04N 5/6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视机后壳技术领域, 具体 涉及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该装置。
2、包括壳 体、 加强层、 加强环和金属支架; 所述加强层包括 加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 所述加强环位于第 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之间。 该装置通过第一加 强层、 第二加强层以及加强环的协同作用, 不仅 能提供优异的电视机后壳强化作用, 环形结构还 能避免后壳外侧在加强筋的作用下重点受力, 有 效避免后壳发生形变。 同时, 金属支架能够支撑 加强环稳固定位在壳体中心区域, 还能避免壳体 的外部压力对壳体的影响, 加强壳体的力学强 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2064204 U 2020.12.01 CN 212064204 U 1.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3、包括壳体、 加强层、 加强环和金属支架; 所述加强层包括加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 所述加强环位于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 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支架设置于第二加 强层内侧, 金属支架为十字形金属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支架焊接于第二加 强层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支架的中心与壳体 通过限位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为软性金属结 构, 限位块与壳体活动连接, 限位块与金属支架固定连接。 6.如权利。
4、要求4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壳体的中 心区域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环由第一加强筋和 第二加强筋构成, 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以圆环形相互交错排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环的外径为壳体宽 度的一半, 厚度为2-3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层、 第二加强 层为金属板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与加强环之间为 固定连接, 加强环铆接、 螺纹连接、 粘接或焊接在所述壳体上。 。
5、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64204 U 2 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视机后壳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 而不 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 有技术。 0003 随着电视机尺寸的不断增加, 电视机后壳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证后壳不会轻易变 形且具有一定强度, 一般通常会在后壳内壁设置有加强筋。 但是, 现有技术中, 后壳中加强 筋的厚度一般大于2mm, 在制作时在后壳具有加强筋位置的外壁容易出。
6、现严重变形, 造成产 品不良, 并且由于加强筋厚度较大, 也延长了整个后壳成型的时间, 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中提出将加强筋的厚度缩小, 但该方法难以达到实 际生产应用中对于加强筋强度的要求; 因此, 目前急需一种既能有效发挥加强作用, 又能有 效避免后壳形变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不仅能提供优异的电视机后壳强化作 用, 还能有效避免后壳发生形变。 0006 为实现该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包括壳体、 加强层、 加 强环和金属支架。 0007 所述加强层包括加第一加强层和第二。
7、加强层, 所述加强环位于第一加强层和第二 加强层之间。 0008 有益效果: 0009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加强层、 第二加强层以及加强环的协同作用, 不仅能提供 优异的电视机后壳强化作用, 环形结构还能避免后壳外侧在加强筋的作用下重点受力, 有 效避免后壳发生形变。 0010 2)本实用新型壳体内的金属支架能够支撑加强环稳固定位在壳体上, 同时还能避 免壳体的外部压力对壳体的影响, 加强壳体的力学强度。 附图说明 0011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 定。 001。
8、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加强环切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其中: 1.壳体, 2.第一加强层, 3.加强环, 4.第二加强层, 5金属支架, 6.第一加强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064204 U 3 筋, 7.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 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0016。
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包括壳体、 加强层、 加强环和金属支 架。 0017 所述加强层包括加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 所述加强环位于第一加强层和第二 加强层之间。 其中, 加强环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减小外物对壳体造成的挤压, 另一方面能够对 壳体1形成有效支撑的作用, 防止壳体由于尺寸过大而引起的变形。 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 层分居于加强环的两侧, 对加强环进行保护和限位, 使得加强环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同 时, 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本身也属于一种加强部件, 直接对电视机后壳进行力学强化。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金属支架设置于第二加强层内侧, 金属支架为十字形金属片。 。
10、0019 进一步的, 所述金属支架焊接于第二加强层内侧。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金属支架的中心与壳体通过限位块连接。 0021 金属支架能够支撑加强环稳固定位在壳体上, 同时还能避免壳体的外部压力对壳 体的影响, 加强壳体的力学强度。 0022 更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块为软性金属结构, 限位块与壳体1活动连接, 限位块与金 属支架固定连接。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壳体的中心区域处。 0024 其中, 限位块不仅可以连接壳体1和金属支架5, 还可以作为壳体与金属支架的缓 冲。 0025 进一步的, 所述加强环由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构成, 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 筋以圆环形相互。
11、交错排布。 本实用新型中, 加强筋没有直接固定于壳体上, 而是通过两种加 强筋交错排布形成环形加强环, 再与壳体连接, 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加强筋的加强作用, 还能通过环形结构避免后壳外侧在加强筋的作用下重点受力, 有效避免后壳发生形变。 0026 进一步的, 所述加强环的外径为壳体宽度的一半, 厚度为2-3mm。 0027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加强层、 第二加强层为金属板材。 0028 进一步的, 所述壳体与加强环之间为固定连接, 加强环铆接、 螺纹连接、 粘接或焊 接在所述壳体上。 0029 实施例1 0030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机后壳加强装置, 包括壳体1、 加强层、 。
12、加强 环3和金属支架5。 所述加强层包括加第一加强层2和第二加强层4, 所述加强环3位于第一加 强层2和第二加强层4之间。 所述加强环3的外径为壳体1宽度的一半, 厚度为2.6mm。 所述壳 体1与加强环3之间为固定连接, 加强环铆接、 螺纹连接、 粘接或焊接在所述壳体上。 0031 所述金属支架5焊接于第二加强层4内侧, 金属支架5为十字形金属片。 所述金属支 架5的中心与壳体1通过限位块连接。 所述限位块为软性金属结构, 限位块与壳体1活动连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064204 U 4 接, 限位块与金属支架5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壳体1的中心区域处。 0032 如图2所示, 所述加强环由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构成, 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 加强筋7以圆环形相互交错排布。 0033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 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的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06420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2064204 U 6 。
- 内容关键字: 电视机 加强 装置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用于保护盖板的胶层预成型治具.pdf
一种风电叶片通用腹板模具结构.pdf
一种将铝线剪切成颗粒成品的设备.pdf
手套机中的纠偏装置.pdf
一种收线盘.pdf
工况机车行车安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表现装置、婴幼儿远程教学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平行线缆的包带设备.pdf
一种特殊钢冶炼用钢包透气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缠绕薄膜流延成型生产线.pdf
防区型光纤扰动周界安防系统及入侵扰动快速判定方法.pdf
一种含钛晶须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基于自由落体的位移测量方法及装置.pdf
蔬菜用斗式提升机.pdf
一种用于激光焊接的垂直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pdf
组合凹状立体形.pdf
壁纸印花系统.pdf
一种猕猴桃鲜果保鲜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