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pdf
《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pdf(2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49161.5 (22)申请日 2020.03.04 (73)专利权人 上海电力大学 地址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2103号 (72)发明人 李敏李苏李昭君巫文宇 肖瑶赵真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代理人 王晓东 (51)Int.Cl. F24F 3/16(2006.01) F24F 3/14(2006.01) F24F 13/2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
2、)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 化器, 包括进气管道、 吸附单元、 富氧单元、 加湿 单元和出气管道。 进气管道通向吸附单元底部的 储气舱, 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一空气止回阀和送风 组件, 吸附单元与富氧单元相邻且通过顶板与富 氧单元分隔, 富氧单元与吸附单元并列设置于加 湿单元的一侧且通过侧板与加湿单元分隔, 出气 管道与富氧单元相通, 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二空气 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将空气净化器和加湿 器相结合, 并利用过氧化钠产生氧气, 适用于如 健身房等氧气供给不足、 需要除异味的场所; 并 可通过外接电源和手动机械操作两种方。
3、式使用, 也可利用连接健身器材, 如跑步机、 动感单车等, 提供动力。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1页 CN 212057548 U 2020.12.01 CN 212057548 U 1.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进气管道 (100) , 其通向吸附单元 (200) 底部的储气舱 (201) , 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一空气 止回阀 (101) 和送风组件 (102) ; 吸附单元 (200) , 其与富氧单元 (300) 和加湿单元 (400) 均相通且通过顶板 (202) 与所述 富氧单元 (300) 分隔; 富氧单元 (300) , 所述富氧单元 (300) 。
4、通过挡板 (301) 分为第一产氧部 (302) 和第二产氧 部 (303) , 所述第一产氧部 (302) 通向出气管道 (500) ; 加湿单元 (400) , 其通向第二产氧部 (303) , 所述富氧单元 (300) 与所述吸附单元 (200) 并列设置于所述加湿单元 (400) 的一侧且通过侧板 (401) 与所述加湿单元 (400) 分隔; 以及, 出气管道 (500) , 其与所述富氧单元 (300) 相通, 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二空气止回阀 (501)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 (202) 上开设有 第一输送口 (202a) 和第二输。
5、送口 (202b) , 且所述吸附单元 (200) 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口 (202a) 和所述第二输送口 (202b) 分别与所述富氧单元 (300) 和加湿单元 (400) 相通, 所述吸 附单元 (200) 包括所述储气舱 (201) 、 位于底部并与所述储气舱 (201) 相通的滤板 (203) 以及 设置于所述滤板 (203) 上部的活性炭组件 (204) , 所述活性炭组件 (204) 为多组互相交叉的 活性炭板 (204a) 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 (401) 上开设有 第三输送口 (401a) 和第四输送口 (401b) , 所。
6、述加湿单元 (400) 内部的储水舱 (402) 通过所述 第三输送口 (401a) 和所述第四输送口 (401b) 分别与所述吸附单元 (200) 和所述第二产氧部 (303) 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组件 (102) 包括 一端连接多组扇叶 (102a) 的转轴 (102b) 、 固定于所述转轴 (102b) 另一端的小齿轮 (102c) , 与所述小齿轮 (102c) 啮合的大齿轮 (102d) , 以及驱动所述大齿轮 (102d) 转动的伺服电机 (102e) , 且所述伺服电机 (102e) 固定于所述进气管道 (100) 内部且与。
7、所述进气管道 (100) 外 侧壁上设置的插孔 (103) 电连接, 其上设置有覆盖所述插孔 (103) 且与所述进气管道 (100) 侧壁活动连接的插孔盖 (104) , 多组所述扇叶 (102a) 与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 (101) 相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 (101) 设置于与所述储气舱 (201) 连通处壳体的内壁面上, 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 (101) 包括 限位圈 (101a) 和活动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封板 (101b) , 所述限位圈 (101a) 固定于靠近所述 进气管道 (100) 的一侧, 所述限位圈 (101a) 。
8、为橡胶圈, 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 (501) 与所述第 一空气止回阀 (101) 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 (501) 设置于与所述富氧单元 (300) 连通处壳体的内壁面上, 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 (501) 的所述限位圈 (101a) 固定于靠近所述 富氧单元 (300) 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 (301) 继续延伸 至所述吸附单元 (200) 将其分隔为两个区域, 所述第一产氧部 (302) 和所述第二产氧部 (303) 均等间距并列设置有多组过氧化钠制成的产氧板 (304) , 所述产氧板 (304) 为截面为 波浪形的柱状结。
9、构, 且相邻的所述产氧板 (304) 之间的峰谷相对设置, 所述产氧板 (304) 可 拆卸设置于所述富氧单元 (300) 内, 且所述富氧单元 (300) 外壁上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舱门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2057548 U 2 (305) 。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单元 (400) 包括 雾化器 (403) , 所述雾化器 (403) 通过隔板 (404) 分割为两部分, 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隔板 (404) 的下部且位于所述储水舱 (402) 内, 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隔板 (404) 的上部且通过通 道 (405) 通向外部。 8。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富氧单元 (300) 通向 所述出气管道 (500) 的部位设置有向出气管道 (500) 倾斜过渡的引导面 (306) , 所述进气管 道 (100) 入口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105) , 所述小齿轮 (102c) 转动连接 于所述进气管道 (100) 内壁上, 所述大齿轮 (102d) 一端延伸至所述进气管道 (100) 外部与把 手 (106) 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舱 (402) 包括, 净水区 (402a) , 其内底端布置有多组与所述雾化器 (。
11、403) 相连通的吸水管 (402a-1) , 且 每组所述吸水管 (402a-1) 的长度不同, 所述净水区 (402a) 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活动连接的 进水口 (402a-2) 和带有盖子的出水口 (402a-3) , 且所述进水口 (402a-2) 位于所述出水口 (402a-3) 的上部, 所述进水口 (402a-2) 的内侧面向内凹陷; 以及 废水区 (402b) , 其位于靠近所述侧板 (401) 的一侧, 且所述侧板 (401) 上均匀开设有多 组排水孔 (401c) , 所述排水孔 (401c) 与所述第二产氧部 (303) 和所述废水区 (402b) 相通, 所 述排水孔 (。
12、401c) 的水平面高度高于所述顶板 (202) , 且所述顶板 (202) 的上端面朝所述侧板 (401) 的方向倾斜, 所述废水区 (402b) 底部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带有盖子的废水口 (402b- 1) 。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 (405) 底部的内 侧面开设有多组导水槽 (405a) , 所述导水槽 (405a) 与所述净水区 (402a) 相通, 且在所述通 道 (405) 出口处转动连接有可拆卸的导向头 (406) 。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057548 U 3 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
13、新型涉及净化器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 人们需要排解来自身体、 生活、 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 利 用生活闲暇,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健身房健身塑形, 排解压力或选择自购健身器材在家 中锻炼, 在运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并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同时会产生各种异味, 因此大多健身房选择安装了空气净化器。 0003 然而即使在健身房内安装了空气净化器, 仍然存在空气不流通、 氧气不足的问题, 缺氧会给人带来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 甚至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各种有氧运动离不 开氧气的供给, 且由于室内大多开着空调, 空气更为干燥。。
14、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 实施例。 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 免使本部分、 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 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的范围。 0005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0006 因此, 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 有效将空 气净化器和加湿器相结合, 并利用过氧化钠产生氧气, 适用于如健身房等氧气供给不足、 需 要除异味的场所。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
15、术方案: 一种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 器, 其包括, 0008 进气管道, 其通向吸附单元底部的储气舱, 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一空气止回阀和送 风组件; 0009 吸附单元, 其与富氧单元和加湿单元均相通且通过顶板与所述富氧单元分隔; 0010 富氧单元, 所述富氧单元通过挡板分为第一产氧部和第二产氧部, 所述第一产氧 部通向出气管道; 0011 加湿单元, 其通向第二产氧部, 所述富氧单元与所述吸附单元并列设置于所述加 湿单元的一侧且通过侧板与所述加湿单元分隔; 以及, 0012 出气管道, 其与所述富氧单元相通, 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二空气止回阀。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
16、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顶板上 开设有第一输送口和第二输送口, 且所述吸附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口和所述第二输送口 分别与所述富氧单元和加湿单元相通, 所述吸附单元包括所述储气舱、 位于底部并与所述 储气舱相通的滤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滤板上部的活性炭组件, 所述活性炭组件为多组互相交 叉的活性炭板组成。 说明书 1/7 页 4 CN 212057548 U 4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侧板上 开设有第三输送口和第四输送口, 所述加湿单元内部的储水舱通过所述第三输送口和所述 第四输送口分别与所述吸附单元和所述第二产氧部相通。 0015 作为本实用。
17、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送风组 件包括一端连接多组扇叶的转轴、 固定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的小齿轮, 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 大齿轮, 以及驱动所述大齿轮转动的伺服电机, 且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进气管道内部 且与所述进气管道外侧壁上设置的插孔电连接, 其上设置有覆盖所述插孔且与所述进气管 道侧壁活动连接的插孔盖, 多组所述扇叶与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相对。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第一空 气止回阀设置于与所述储气舱连通处壳体的内壁面上, 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包括限位圈和 活动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封板, 所述限位圈固定于靠近。
18、所述进气管道的一侧, 所述限位圈 为橡胶圈, 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与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 设置于与所述富氧单元连通处壳体的内壁面上, 所述第二空气止回阀的所述限位圈固定于 靠近所述富氧单元的一侧。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挡板继 续延伸至所述吸附单元将其分隔为两个区域, 所述第一产氧部和所述第二产氧部均等间距 并列设置有多组过氧化钠制成的产氧板, 所述产氧板为截面为波浪形的柱状结构, 且相邻 的所述产氧板之间的峰谷相对设置, 所述产氧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富氧单元内, 且所述富 氧单元外壁上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舱门。 0。
19、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加湿单 元包括雾化器, 所述雾化器通过隔板分割为两部分, 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下部且位于 所述储水舱内, 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上部且通过通道通向外部。 0019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富氧单 元通向所述出气管道的部位设置有向出气管道倾斜过渡的引导面, 所述进气管道入口处外 壁面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所述小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进气管道内壁上, 所述 大齿轮一端延伸至所述进气管道外部与把手可拆卸连接。 002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20、, 其中: 所述储水舱 包括, 0021 净水区, 其内底端布置有多组与所述雾化器相连通的吸水管, 且每组所述吸水管 的长度不同, 所述净水区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进水口和带有盖子的出水口, 且 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部, 所述进水口的内侧面向内凹陷; 以及 0022 废水区, 其位于靠近所述侧板的一侧, 且所述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多组排水孔, 所述 排水孔与所述第二产氧部和所述废水区相通, 所述排水孔的水平面高度高于所述顶板, 且 所述顶板的上端面朝所述侧板的方向倾斜, 所述废水区底部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带有盖子 的废水口。 0023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的一种优选方。
21、案, 其中: 所述通道底 部的内侧面开设有多组导水槽, 所述导水槽与所述净水区相通, 且在所述通道出口处转动 连接有可拆卸的导向头。 00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说明书 2/7 页 5 CN 212057548 U 5 0025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将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相结合, 并利用过氧化钠产生氧气, 适 用于如健身房等氧气供给不足、 需要除异味的场所; 并可通过外接电源和手动机械操作两 种方式使用, 适合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也可利用连接健身器材, 如跑步机、 动感单车等, 提供 动力; 通过在储水舱中设立净水区和废水区, 便于处理净水器中产生的废水杂物等物质。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
22、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 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它的附图。 其中: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28 图2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30 图4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为图3种A-A的剖视图。 0033 图7为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的局部结构剖视。
23、图。 0034 图8为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为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6 图10为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道的局部示意图。 0037 图11为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2为第三种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39 图13为第三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40 图14为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5为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6为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
24、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44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是本实用新 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 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5 其次, 此处所称的 “一个实施例” 或 “实施例” 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 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性。 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 并非 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46 在健身。
25、房内安装了空气净化器, 仍然存在空气不流通、 氧气不足的问题, 缺氧会给 人带来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 甚至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各种有氧运动离不开氧气的 供给, 且由于室内大多开着空调, 空气更为干燥。 说明书 3/7 页 6 CN 212057548 U 6 0047 实施例1 0048 参照图26,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富氧空 气净化器, 有效将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相结合, 并利用过氧化钠产生氧气, 适用于多种场 景, 如健身房等氧气供给不足、 需要除异味的场所。 0049 具体的, 所述简易的富氧空气净化器包括进气管道100、 吸附单元200、 富氧单。
26、元 300、 加湿单元400和出气管道500, 进气管道100通向吸附单元200, 吸附单元200与富氧单元 300相邻, 且通过顶板202与富氧单元300分隔开, 富氧单元300与吸附单元200并列设置于加 湿单元400的一侧且通过侧板401 与加湿单元400分隔, 吸附单元200与富氧单元300和加湿 单元400相通, 且富氧单元300通向出气管道500, 加湿单元400可通向外部。 0050 具体的, 进气管道100与储气舱201连通处设置有第一空气止回阀101和送风组件 102, 第一空气止回阀101将空气阻隔在进气管道100内, 防止在不工作时空气进入, 消耗能 源, 送风组件102。
27、控制第一空气止回阀101的工作, 送风组件102 可为带有动力机构的排风 扇, 通过排风扇作用使空气流动, 并在达到一定的空气压力后, 促使第一空气止回阀101工 作, 将空气送入该净化器内部, 以开始内部工作。 0051 进一步的, 吸附单元200包括储气舱201、 位于底部并与储气舱201相通的滤板203 以及设置于滤板203上部的活性炭组件204, 进气管道100即通向吸附单元 200底部的储气 舱201, 储气舱201内的空气经过滤板203的作用过滤部分大颗粒杂质, 后经过活性炭组件 204吸附其中异味、 硫化物及微生物等其他杂质, 对空气进行净化。 0052 基于上述, 滤板203可。
28、为HEPA滤网、 静电驻极滤网等吸附材料制成, 活性炭组件204 为多组互相交叉的活性炭板204a组成, 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且活性炭组件204为由活 性炭类型材制成的网板, 0053 具体的, 顶板202上开设有第一输送口202a和第二输送口202b, 吸附单元200 通过 第一输送口202a和第二输送口202b分别与富氧单元300和加湿单元400相通, 使被净化的空 气一部分流入富氧单元300, 准备进行后续的产氧工作, 另一部分流入加湿单元400, 准备后 期的空气加湿工作。 0054 进一步的, 富氧单元300通过挡板301分为第一产氧部302和第二产氧部303, 吸附 单元20。
29、0通过第一输送口202a通向第一产氧部302, 挡板301继续延伸至吸附单元200将其分 隔为两个区域, 进一步隔断第一产氧部302和第二产氧部303, 防止内部空气互通, 以达到更 好的效果, 第一产氧部302和第二产氧部303均等间距并列设置有多组过氧化钠制成的产氧 板304, 相邻的产氧板304之间平行交错设置, 相互交错的结构给流动的空气留出S型的弯折 通道, 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 2Na2CO3+O2。 0055 基上所述, 产氧板304为截面为波浪形的柱状结构, 且相邻的产氧板304之间的峰 谷相对设置, 形成一组组。
30、内部中空的弧形通道, 增大了空气与产氧板304的接触面积, 提高 了产氧效率, 产氧板304可拆卸设置于富氧单元300内, 且富氧单元300外壁上设置有活动连 接的舱门305, 便于根据需要更换拆卸产氧板304。 0056 较佳的, 侧板401上开设第三输送口401a和第四输送口401b, 吸附单元200通过第 二输送口202b和第三输送口401a通向加湿单元400内部的储水舱402, 并通过第四输送口 401b通向第二产氧部303, 加湿单元400还包括雾化器403, 雾化器403 可采用超声波雾化 说明书 4/7 页 7 CN 212057548 U 7 器、 压缩雾化器、 网式雾化器等,。
31、 雾化器403通过隔板404分割为两部分, 一部分设置于隔板 404的下部且位于储水舱402内, 另一部分设置于隔板404的上部且通过通道405通向外部, 雾化器403可设置一组被隔板404分割为两部分, 也可在隔板404两侧分别设置。 0057 具体的, 出气管道500与富氧单元300连通处设置有第二空气止回阀501, 第二空气 止回阀501与第一空气止回阀101的结构相同, 均可采用烟道止回阀的结构, 防止净化器内 物质随意与外界空气反应。 0058 较佳的, 富氧单元300通向出气管道500的部位设置有向出气管道500倾斜过渡的 引导面306, 引导面306将空气压力集中至第二空气止回阀。
32、501前, 便于推开第二空气止回阀 501。 在工作时, 送风组件102工作使空气流动, 在达到一定的空气压力后, 促使第一空气止 回阀101打开, 空气进入储气舱201, 经过滤板203的作用过滤部分大颗粒杂质, 后经过活性 炭组件204吸附其中异味、 硫化物及微生物等其他杂质。 0059 进一步的, 净化后的空气一部分通过第一输送口202a流入富氧单元300 的第一产 氧部302, 在交错设置的产氧板304内流动, 经过产氧板304内过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作用, 产生氧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在达到一定压力后, 推 开第二空气止回阀5。
33、01, 从出气管道500流出至外部。 0060 进一步的, 净化后的空气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二输送口202b和第三输送口401a流 向加湿单元400内部的储水舱402, 雾化器403将储水舱402中的纯净水雾化, 处于隔板404上 部的雾化水通过通道405通向外部, 处于隔板404 下部的雾化水使流入储水舱402的空气湿 润, 湿润的空气通过第四输送口401b 流向第二产氧部303, 并经过交错设置的产氧板304中 的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产生氧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 在达到 一定压力后, 推开第二空气止回阀501, 从出气管道500流出至外部。 0。
34、061 实施例2 0062 参照图1、 711,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 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 该实 施例进气管道100中的送风组件102可外接电源, 也可手动机械操作, 适合在多种场景下使 用, 也可利用连接健身器材, 如跑步机、 动感单车等, 给本实用新型提供动力能源。 0063 具体的, 送风组件102包括一端连接多组扇叶102a的转轴102b、 固定于转轴102b另 一端的小齿轮102c, 与小齿轮102c啮合的大齿轮102d, 以及驱动大齿轮102d转动的伺服电 机102e, 伺服电机102e固定于进气管道100内部且与进气管道100外侧壁上设置的插孔103 电连接, 其上。
35、设置有覆盖插孔103且与进气管道100侧壁活动连接的插孔盖104, 多组扇叶 102a与第一空气止回阀 101相对, 打开插孔盖104给插孔103通电后, 伺服电机102e带动大 齿轮102d 转动, 与大齿轮102d啮合的小齿轮102c跟随转动, 带动转轴102b上的扇叶 102a 转动, 形成空气流动, 从而推动正对的第一空气止回阀101打开, 让空气流入。 0064 进一步的, 第一空气止回阀101设置于与储气舱201连通处壳体的内壁面上, 第一 空气止回阀101包括限位圈101a和活动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封板 101b, 限位圈101a固定于 靠近进气管道100的一侧, 限位圈101a为。
36、橡胶圈, 当空气压达到一定值后, 推动活动连接的 封板101b打开, 当无空气压后, 封板101b归位至限位圈101a处。 0065 基上所述, 第二空气止回阀501设置于与富氧单元300连通处壳体的内壁面上, 第 二空气止回阀501与第一空气止回阀101的结构相同, 且第二空气止回阀501的限位圈101a 固定于靠近富氧单元300的一侧, 第二空气止回阀501 控制富氧单元300内的空气通过。 说明书 5/7 页 8 CN 212057548 U 8 0066 进一步的, 进气管道100入口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105, 二氧 化碳气体检测仪105可测量进气管道100入口处的。
37、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含量多少控制送风组 件102的工作, 小齿轮102c转动连接于进气管道100 内壁上, 大齿轮102d一端延伸至进气管 道100外部与把手106可拆卸连接, 从而可通过直接机械运动带动送风组件102工作。 二氧化 碳气体检测仪105测量进气管道100入口处的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含量多少控制送风组件 102工作, 当二氧化碳含量达到一定值后, 送风组件102开始工作, 伺服电机102e带动大齿轮 102d转动, 与大齿轮102d啮合的小齿轮102c跟随转动, 带动转轴102b 上的扇叶102a转动, 也可通过转动安装的把手106, 带动送风组件102工作, 形成空气流动, 从。
38、而推动正对的第一 空气止回阀101上活动连接的封板101b 打开, 让空气流过, 当无空气压后, 封板101b归位至 限位圈101a处, 同样, 当富氧单元300内空气压达到一定值后, 推动第二空气止回阀501上的 封板 101b打开, 让富氧单元300内的空气通过。 0067 实施例3 0068 参照图1216,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 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 该实施 例储水舱402分为净水区402a和废水区402b, 便于处理净水器中产生的废水杂物等物质。 0069 具体的, 净水区402a内底端布置有多组与雾化器403相连通的吸水管 402a-1, 且 每组吸水管402a-1的长。
39、度不同, 能充分吸收净水区402a内的纯净水, 净水区402a一侧的侧 壁上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进水口402a-2和带有盖子的出水口402a-3, 且进水口402a-2位于出 水口402a-3的上部, 进水口402a-2的内侧面向内凹陷。 0070 基上所述, 将进水口402a-2活动连接于净水区402a一侧的侧壁上, 连接方式可为 底部铰接, 在注水时, 可将进水口402a-2旋转展开, 向其内灌水, 水流沿着内侧面凹陷的部 位向内流入。 0071 具体的, 废水区402b位于靠近侧板401的一侧, 且侧板401上均匀开设有多组排水 孔401c, 排水孔401c与第二产氧部303和废水区402b。
40、相通, 排水孔 401c的水平面高度高于 顶板202, 且顶板202的上端面朝侧板401的方向倾斜, 由于空气湿润, 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在 接触产氧板304后液化, 沿着产氧板304 向下流动, 朝侧板401方向倾斜的顶板202和排水孔 401c引导废水流入废水区 402b, 废水区402b底部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带有盖子的废水口 402b-1。 0072 进一步的, 通道405底部的内侧面开设有多组导水槽405a, 导水槽405a 与净水区 402a相通, 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在经过通道405液化, 导水槽405a引导液化的纯净水流入净水 区402a, 在通道405出口处转动连接有可拆卸的导向头40。
41、6, 转动导向头406以调节雾化纯净 水的喷洒方向。 在注水时, 旋转展开进水口402a-2, 向其内灌水, 水流沿着内侧面凹陷的部 位向内流入, 关闭进水口402a-2, 净水器开始工作, 吸水管402a-1将净水区402a中的水吸入 至雾化器 403内经过雾化, 隔板404下侧雾化的水散入至空气中, 流入第二产氧部303, 与产 氧板304中的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产生氧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 O2 , 同时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在接触产氧板304后液化, 携带着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顺着朝 侧板401方向倾斜的顶板202和排水孔 401c的引导, 流入废水区4。
42、02b, 打开废水口402b-1, 放出废水, 隔板404上部雾化的水经过通道405从导向头406散发至外部, 转动导向头406以 调节雾化纯净水的喷洒方向, 同时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在接触通道405后液化, 导水槽405a 引导液化的纯净水流入净水区402a, 进行再次利用, 工作完成后, 打开出水口 402a-3, 倒出 说明书 6/7 页 9 CN 212057548 U 9 净水区402a中剩余的水。 0073 具体原理为: 0074 在工作前需要向净水区402a中注水, 旋转展开进水口402a-2, 向其内灌水, 水流沿 着内侧面凹陷的部位向内流入, 关闭进水口402a-2, 二氧化碳气。
43、体检测仪105测量进气管道 100入口处的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含量多少控制送风组件 102工作, 当二氧化碳含量达到一 定值后, 送风组件102开始工作, 伺服电机 102e带动大齿轮102d转动, 与大齿轮102d啮合的 小齿轮102c跟随转动, 带动转轴102b上的扇叶102a转动, 也可通过转动安装的把手106, 带 动送风组件 102工作, 形成空气流动, 从而推动正对的第一空气止回阀101上活动连接的封 板101b打开, 空气进入储气舱201, 经过滤板203的作用过滤部分大颗粒杂质, 后经过活性炭 组件204吸附其中异味、 硫化物及微生物等其他杂质。 0075 具体的, 净化后的空。
44、气一部分通过第一输送口202a流入富氧单元300的第一产氧 部302, 在交错设置的产氧板304内流动, 经过产氧板304内过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 用, 产生氧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在达到一定压力后, 推开 第二空气止回阀501 上的封板101b打开, 从出气管道500流出至外部。 0076 进一步的, 净化后的空气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二输送口202b和第三输送口401a流 向加湿单元400内部的储水舱402, 雾化器403将储水舱402中的纯净水雾化, 处于隔板404上 部的雾化水从导向头406散发至外部, 转动导向头 406以调节雾化。
45、纯净水的喷洒方向, 同时 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在接触通道405后液化, 导水槽405a引导液化的纯净水流入净水区402a, 进行再次利用; 处于隔板404下部的雾化水使流入储水舱402的空气湿润, 湿润的空气通过 第四输送口401b流向第二产氧部303, 并经过交错设置的产氧板304中的过氧化钠和水反 应, 产生氧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 在达到一定压力后, 推开第 二空气止回阀501上的封板101b打开, 从出气管道500流出至外部, 同时部分空气中的水分 在接触产氧板304后液化, 携带着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顺着朝侧板401方向倾斜的顶板202 和排。
46、水孔401c的引导, 流入废水区402b, 工作完成后, 打开出水口402a-3和废水口402b-1, 倒出净水区402a中剩余的水以及废水区402b中的废水。 0077 综上所述, 有效将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相结合, 并利用过氧化钠产生氧气, 适用于 如健身房等氧气供给不足、 需要除异味的场所; 并可通过外接电源和手动机械操作两种方 式使用, 适合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也可利用连接健身器材, 如跑步机、 动感单车等, 提供动 力; 通过在储水舱402中设立净水区402a和废水区402b, 便于处理净水器中产生的废水杂物 等物质。 0078 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
47、非限制, 尽管参照 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明书 7/7 页 10 CN 212057548 U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11 页 11 CN 212057548 U 11 图2 说明书附图 2/11 页 12 CN 212057548 U 12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11 页 13 CN 212057548 U 13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4/11 页 14 CN 212057548 U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5/11 页 15 CN 212057548 U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6/11 页 16 CN 212057548 U 16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7/11 页 17 CN 212057548 U 17 图11 图12 说明书附图 8/11 页 18 CN 212057548 U 18 图13 说明书附图 9/11 页 19 CN 212057548 U 19 图14 图15 说明书附图 10/11 页 20 CN 212057548 U 20 图16 说明书附图 11/11 页 21 CN 212057548 U 21 。
- 内容关键字: 简易 空气 净化器
集成热烟雾激发模块的超低容喷雾机构.pdf
射孔弹用药型罩压制防护装置.pdf
摆动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片材送片装置.pdf
园林节水灌溉装置.pdf
液液非均相物料混合装置.pdf
茶叶包装用的称量装置.pdf
新型的托料块的调节结构.pdf
寡核苷酸检测用振荡混合装置.pdf
钢筋弯曲装置.pdf
建筑检测用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pdf
西药剂分类存放装置.pdf
具有辅助支撑结构的绘图尺.pdf
建筑工程基桩检测装置.pdf
水利施工用挖方设备.pdf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结构.pdf
便于布线的智能化弱电箱.pdf
二氧化碳排放用定期采样监测装置.pdf
钢丝网架固定结构.pdf
高精度高压力气体安全阀.pdf
茶叶加工用滚筒干燥装置.pdf
活塞加工用夹持工装.pdf
生活垃圾发酵堆肥处理设备.pdf
刀塔旋转分度摆线马达.pdf
基于自适应周期发现的工业母机加工工件质量预测方法.pdf
烹饪信息的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厚壁球壳内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芬顿法预处理水环境微塑料样品的装置.pdf
扩膜后晶圆检查测试一体机及检查方法.pdf
基于量子密码设备的文件系统流加解密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pdf
高收率节能球形石墨深加工设备.pdf
超临界COSUB2/SUB发泡制备介孔二氧化硅/聚乳酸发泡材料的方法.pdf
高粘度抗分散注浆材料.pdf
从浙江枝吻纽虫中制备凝溶胶蛋白的方法.pdf
一种制备4叔丁基2Α甲苄基苯酚的方法.pdf
猪体细胞的重组蛋白诱变方法.pdf
一种投影式车载导航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果树富锌叶面肥.pdf
一种废塑料生产的玻璃纤维布.pdf
自动化菌落拣选装置.pdf
人抗凝血酶Ⅲ转基因羊的外源基因漂移风险的分析方法.pdf
对包括结肠直肠癌细胞的样品进行分型的方法和装置.pdf
羽毛角蛋白厌氧降解菌株18DTA.pdf
芽孢杆菌L型诱导培养基.pdf
基于强流脉冲离子束技术降低超硬多层薄膜残余应力的方法.pdf
包含2氯3,3,3三氟丙烯和至少一种氢氟烯烃的混合物的泡沫形成组合物以及它们在基于多异氰酸酯的泡沫制备中的用途.pdf
一种从女贞子中制备红景天苷的新方法.pdf
一种双重核壳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6氟水杨酸的制备方法.pdf
脲醛树脂胶黏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