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pdf
《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42324.4 (22)申请日 2020.03.18 (73)专利权人 福建帝峰生态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功开 发区一期 (72)发明人 林坤炜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5249 代理人 朱剑虹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包括底板、 主动升降机构、 从动升降。
2、机构、 翻炒 锅、 加热机构, 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所述加热机 构, 所述加热机构上方安装有所述翻炒锅, 所述 翻炒锅一侧安装有所述主动升降机构, 所述翻炒 锅另一侧安装有所述从动升降机构, 还包括翻炒 机构, 所述翻炒机构设置在所述翻炒锅上方, 所 述翻炒机构包括保护箱、 第二电机、 转轴、 安装 板、 排气孔、 铁丝刷, 所述保护箱内部安装有所述 第二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翻炒机构, 可以 实现自动翻炒, 减少工人工作强度, 提高了茶叶 成品的生产效率, 通过设置加热机构, 采用环保 的加热方式为炒茶提供热量, 如此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
3、2035780 U 2020.12.01 CN 212035780 U 1.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包括底板 (1) 、 主动升降机构 (2) 、 从动升降机构 (3) 、 翻炒锅 (5) 、 加热机构 (6) , 所述底板 (1) 上方安装有所述加热机构 (6) , 所述加热机构 (6) 上方安装 有所述翻炒锅 (5) , 所述翻炒锅 (5) 一侧安装有所述主动升降机构 (2) , 所述翻炒锅 (5) 另一 侧安装有所述从动升降机构 (3) ,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翻炒机构 (4) , 所述翻炒机构 (4) 设置 在所述翻炒锅 (5) 上方, 所述翻炒机构 (4) 包括保护箱 (401) 、。
4、 第二电机 (402) 、 转轴 (403) 、 安 装板 (404) 、 排气孔 (405) 、 铁丝刷 (406) , 所述保护箱 (401) 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 (402) , 所述第二电机 (402) 下方安装有所述转轴 (403) , 所述转轴 (403) 下方固定有所述安装板 (404) , 所述安装板 (404) 上设置有所述排气孔 (405) , 所述安装板 (404) 下方固定有所述铁 丝刷 (40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升降机构 (2) 包括第一调节箱 (201) 、 第一电机 (202) 、 螺纹杆 (203) 。
5、、 螺纹套 (204) 、 第一固定杆 (205) 、 轴 承座 (206) , 所述第一调节箱 (201) 上方固定有所述第一电机 (202) , 所述第一调节箱 (201) 内部安装有所述螺纹杆 (203) , 所述螺纹杆 (203) 外侧安装有所述螺纹套 (204) , 所述螺纹套 (204) 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杆 (205) , 所述螺纹杆 (203) 下方安装有所述轴承座 (20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升降机构 (3) 包括第二调节箱 (301) 、 滑杆 (302) 、 升降套 (303) 、 弹簧 (304) 、 第二固。
6、定杆 (305) , 所述第二 调节箱 (301) 内部固定有所述滑杆 (302) , 所述滑杆 (302) 外侧设置有所述升降套 (303) , 所 述升降套 (303) 下方安装有所述弹簧 (304) , 所述升降套 (303) 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二固定杆 (30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 (6) 包括 加热座 (601) 、 加热灯 (602) , 所述加热座 (601) 内部安装有所述加热灯 (602)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 (6) 包括 加热座 (601) 、 加热器 (。
7、603) 、 导热杆 (604) , 所述加热座 (601) 内部安装有所述加热器 (603) , 所述加热器 (603) 上方固定有所述导热杆 (604)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灯 (602) 与所 述加热座 (601) 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加热座 (601) 的厚度为5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杆 (604) 的直 径为4cm, 材质为铜铝合金。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35780 U 2 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制品生产技术领域, 特。
8、别是涉及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炒青是一个术语, 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 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 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 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 的工序, 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 0003 现在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炒茶, 整个过程中占用人员过多, 浪费大量人力, 产量 也因此变低, 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 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 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
9、备, 包括底板、 主动升降机构、 从动升降机构、 翻炒锅、 加热机 构, 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所述加热机构, 所述加热机构上方安装有所述翻炒锅, 所述翻炒锅 一侧安装有所述主动升降机构, 所述翻炒锅另一侧安装有所述从动升降机构, 还包括翻炒 机构, 所述翻炒机构设置在所述翻炒锅上方, 所述翻炒机构包括保护箱、 第二电机、 转轴、 安 装板、 排气孔、 铁丝刷, 所述保护箱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下方安装有所 述转轴, 所述转轴下方固定有所述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排气孔, 所述安装板下 方固定有所述铁丝刷。 0007 优选的, 所述主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箱、 第一电机、 。
10、螺纹杆、 螺纹套、 第一固定 杆、 轴承座, 所述第一调节箱上方固定有所述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调节箱内部安装有所述螺 纹杆, 所述螺纹杆外侧安装有所述螺纹套, 所述螺纹套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杆, 所述螺 纹杆下方安装有所述轴承座。 0008 优选的, 所述从动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调节箱、 滑杆、 升降套、 弹簧、 第二固定杆, 所 述第二调节箱内部固定有所述滑杆, 所述滑杆外侧设置有所述升降套, 所述升降套下方安 装有所述弹簧, 所述升降套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二固定杆。 0009 优选的,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座、 加热灯, 所述加热座内部安装有所述加热灯。 0010 优选的,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
11、座、 加热器、 导热杆, 所述加热座内部安装有所述 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上方固定有所述导热杆。 0011 优选的, 所述加热灯与所述加热座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加热座的厚度为5cm。 0012 优选的, 所述导热杆的直径为4cm, 材质为铜铝合金。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 1、 通过设置翻炒机构, 可以实现自动翻炒, 减少工人工作强度, 提高了茶叶成品的 生产效率;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035780 U 3 0015 2、 通过设置加热机构, 采用环保的加热方式为炒茶提供热量, 如此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
12、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的主视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中。
13、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 1、 底板; 2、 主动升降机构; 201、 第一调节箱; 202、 第一电机; 203、 螺纹杆; 204、 螺纹 套; 205、 第一固定杆; 206、 轴承座; 3、 从动升降机构; 301、 第二调节箱; 302、 滑杆; 303、 升降 套; 304、 弹簧; 305、 第二固定杆; 4、 翻炒机构; 401、 保护箱; 402、 第二电机; 403、 转轴; 404、 安 装板; 405、 排气孔; 406、 铁丝刷; 5、 翻炒锅; 6、 加热机构; 601、 加热座; 602、 加热灯; 603、 加热 器; 604。
14、、 导热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上” 、“下” 、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
15、定有 “第一” 、“第二” 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除非另 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
16、进一步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图1、 图2、 图3、 图5所示, 茶制品生产用翻炒设备, 包括底板1、 主动升降机构2、 从 动升降机构3、 翻炒锅5、 加热机构6, 底板1上方安装有加热机构6, 加热机构6上方安装有翻 炒锅5, 翻炒锅5一侧安装有主动升降机构2, 翻炒锅5另一侧安装有从动升降机构3, 还包括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035780 U 4 翻炒机构4, 翻炒机构4设置在翻炒锅5上方, 翻炒机构4包括保护箱401、 第二电机402、 转轴 403、 安装板404、 排气孔405、 铁丝刷406, 保护箱401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402, 第二电机402。
17、 下方安装有转轴403, 转轴403下方焊接固定有安装板404, 安装板404上设置有排气孔405, 安装板404下方固定有铁丝刷406。 0029 主动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调节箱201、 第一电机202、 螺纹杆203、 螺纹套204、 第一固 定杆205、 轴承座206, 第一调节箱201上方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202, 第一调节箱201内部安 装有螺纹杆203, 螺纹杆203外侧安装有螺纹套204, 螺纹套204侧面焊接固定有第一固定杆 205, 螺纹杆203下方安装有轴承座206; 从动升降机构3包括第二调节箱301、 滑杆302、 升降 套303、 弹簧304、 第二固定杆305, 第二。
18、调节箱301内部焊接固定有滑杆302, 滑杆302外侧设 置有升降套303, 升降套303下方安装有弹簧304, 升降套303侧面焊接固定有第二固定杆 305; 加热机构6包括加热座601、 加热灯602, 加热座601内部安装有加热灯602; 加热灯602与 加热座601通过螺钉连接, 加热座601的厚度为5cm。 0030 上述结构中: 使用装置时, 将需要炒制的茶叶放入到翻炒锅5中, 放置完毕后启动 第一电机202、 第二电机402和加热灯602, 加热灯602产生热量对翻炒锅5进行加热, 第一电 机202正转带动螺纹杆203正转, 螺纹杆203正转带动螺纹套204下降, 螺纹套204通。
19、过第一固 定杆205带动第二电机402下降, 当第二电机402下降到相应的位置时, 关闭第一电机202, 第 二电机402带动转轴403转动, 转轴403通过安装板404带动铁丝刷406转动, 铁丝刷406转动 对茶叶进行翻炒。 0031 实施例2 0032 如图1、 图2、 图4、 图5所示, 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将加热灯602替换为加 热器603、 导热杆604, 导热杆604的直径为4cm, 材质为铜铝合金, 使用装置时, 将需要炒制的 茶叶放入到翻炒锅5中, 放置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202、 第二电机402和加热器603, 加热器 603通电产生热量, 导热杆604将热量传递。
20、到翻炒锅5从而对翻炒锅5进行加热, 第一电机202 正转带动螺纹杆203正转, 螺纹杆203正转带动螺纹套204下降, 螺纹套204通过第一固定杆 205带动第二电机402下降, 当第二电机402下降到相应的位置时, 关闭第一电机202, 第二电 机402带动转轴403转动, 转轴403通过安装板404带动铁丝刷406转动, 铁丝刷406转动对茶 叶进行翻炒。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035780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2035780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2035780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2035780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2035780 U 9 。
- 内容关键字: 制品 生产 翻炒 设备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
一种新型甲状腺外科手术拉钩.pdf
动脉可视化装置.pdf
一种医用动力往复锯传动缓冲机构.pdf
椎弓根钉定位调节装置.pdf
一种多功能医用儿科听诊装置.pdf
一种新生儿心电图机导联线.pdf
一种医疗用手术器械的清洗装置.pdf
一种远程血压监控手环.pdf
一种超音波导引及注射方法.pdf
包皮环切缝合器及包皮环切缝合装置.pdf
EEG信号的相位同步度量、耦合特征提取及信号识别方法.pdf
一种软组织冲裁用的多刃切割冲裁刀组.pdf
一种肺气体交换功能光电式检测装置.pdf
X射线探测器和方法.pdf
一种稳定紧凑型颏拖托升降结构.pdf
一种可穿戴或可植入设备评价系统与方法.pdf
一种颅内占位定位尺.pdf
骨科用带限位钻头.pdf
心电信息动态监护方法和动态监护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