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pdf
《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03979.8 (22)申请日 2020.03.26 (73)专利权人 天津双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00353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示范镇 高营路8号A区2001-22 (72)发明人 黄文昭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科航尚博专利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2234 代理人 吴疆 (51)Int.Cl. B60H 3/00(2006.01) B60H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
2、化技术领域, 尤其涉 及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是市场上现存的部分空气净化器结 构复杂不便于在空间较小的环境进行使用。 为了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 处理用净化设备, 包括底板, 底板的顶部熔接有 储料环, 且储料环内填充有固体清新剂, 的顶部 固定连接有主磁环, 且主磁环的顶部吸附有次磁 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 通过使用者将本 设备置于汽车驾驶舱的工作台顶部后操作电源 线使其输入端的USB插头与充电宝等传输设备的 输出端进行电连接进行供能便能进行工作, 本设 备内部结构简单保证了其生产成本方便, 且易于 小型化以便于在汽车内部等狭小。
3、环境进行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046803 U 2020.12.01 CN 212046803 U 1.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包括底板(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顶部熔接有储 料环(2), 且储料环(2)内填充有固体清新剂(3), 所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磁环(4), 且主磁 环(4)的顶部吸附有次磁环(5), 所述次磁环(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环(6), 且防护环(6) 内壁的顶部熔接有孔板(7), 所述防护环(6)内固定套接有十字板(8), 且十字板(8)的顶部 固定连接有小型马达(9), 所述小型马达(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
4、, 且转轴(10)的 一端固定套接有扇轮(11), 所述小型马达(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12), 且电源线 (12)的输出端与小型马达(9)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防护环(6)的一侧设置有供能用通口 (13), 且电源线(12)穿插在供能用通口(13)内, 所述防护环(6)内壁的两侧均熔接有支撑环 (14), 且防护环(6)内活动套接有环形滤纸(15), 所述防护环(6)的外壁设置有输出通口 (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滤纸(15)为 空气滤纸, 且两个支撑环(14)相对一侧的间隙与环形滤纸(15)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5、述的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线(12)为 USB电源线, 且电源线(12)的电线直径与供能用通口(13)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轮(11)由转轮 与扇叶组成, 且扇叶以45 倾斜设置在转轮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磁环(4)的顶 部呈正极, 且次磁环(5)的底部呈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通口(16)的 数量为四个, 且四个输出通口(16)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防护环(6)的表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6、 2 CN 212046803 U 2 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是一种将周围空气吸入设备内部后将其进行过滤净化处理 后排除, 并在这个过滤过程中减少周围空气中对使用者体内有害物质的装置, 但市场上现 存的部分空气净化器因设备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导致只能适用于客厅等室内场合, 无法在汽 车内部等空间有限的场合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解决了市场 上现存的部分空气净化器结构复。
7、杂不便于小型化在空间较小的环境进行使用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 设备, 包括底板, 所述底板的顶部熔接有储料环, 且储料环内填充有固体清新剂, 所述的顶 部固定连接有主磁环, 且主磁环的顶部吸附有次磁环, 所述次磁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 环, 且防护环内壁的顶部熔接有孔板, 所述防护环内固定套接有十字板, 且十字板的顶部固 定连接有小型马达, 所述小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 且转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扇 轮, 所述小型马达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 且电源线的输出端与小型马达的输入端电 连接, 所。
8、述防护环的一侧设置有供能用通口, 且电源线穿插在供能用通口内, 所述防护环内 壁的两侧均熔接有支撑环, 且防护环内活动套接有环形滤纸, 所述防护环的外壁设置有输 出通口。 0007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环形滤纸为空气滤纸, 且两个支撑环相对一侧的间隙与环形 滤纸的高度相等。 0008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电源线为USB电源线, 且电源线的电线直径与供能用通口的直 径相同。 0009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扇轮由转轮与扇叶组成, 且扇叶以45 倾斜设置在转轮的表 面。 0010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主磁环的顶部呈正极, 且次磁环的底部呈负极。 0011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输出通口的数量为四个, 。
9、且四个输出通口以环形阵列的形式 设置在防护环的表面。 0012 (三)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 (1)、 通过使用者将本设备置于汽车驾驶舱的工作台顶部后操作电源线使其输入 端的USB插头与充电宝等传输设备的输出端进行电连接进行供能便能进行工作, 本设备内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046803 U 3 部结构简单保证了其生产成本方便, 且易于小型化以便于在汽车内部等狭小环境进行使 用, 不仅使用方便且其内部过滤结构均可替换使其能够长时间进行使用。 0015 (2)、 通过扇轮由转轮与扇叶组成使扇轮在其组件发生损坏进行维。
10、修时可以直接 使用新的组件进行替换, 以免整体替换增加维修成本, 且扇叶以45 倾斜设置在转轮的表面 使扇轮在转动过程中使其能够产生向防护环内部吸入的风力以引导外部空气进入设备内 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剖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剖图。 0020 图中: 1底板、 2储料环、 3固体清新剂、 4主磁环、 5次磁环、 6防护环、 7孔板、 8十字板、 9小型马达、 10转轴、 11扇轮、 12电源线、 13供能用通口、 14支撑环、 15环形滤纸、 16输出通口。 具体实。
11、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 包括底 板1, 底板1的顶部熔接有储料环2, 且储料环2内填充有固体清新剂3,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 磁环4, 主磁环4的顶部呈正极, 且次磁环5的底部呈负极, 这样设置使主磁环4的顶部与次磁 环。
12、5的底部进行接触时会互相吸附的同时进行拆装也无需较大力气, 且操作简单以便于使 用者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维护, 且主磁环4的顶部吸附有次磁环5, 次磁环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防护环6, 且防护环6内壁的顶部熔接有孔板7, 防护环6内固定套接有十字板8, 且十字板8的 顶部固定连接有小型马达9, 小型马达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 且转轴10的一端固定 套接有扇轮11, 扇轮11由转轮与扇叶组成, 且扇叶以45 倾斜设置在转轮的表面, 这样设置 使扇轮11在其组件发生损坏进行维修时可以直接使用新的组件进行替换, 以免整体替换增 加维修成本, 且扇叶以45 倾斜设置在转轮的表面使扇轮在转动过程中使其。
13、能够产生向防 护环6内部吸入的风力以引导外部空气进入设备内部, 小型马达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电源 线12, 且电源线12的输出端与小型马达9的输入端电连接, 电源线12为USB电源线, 且电源线 12的电线直径与供能用通口13的直径相同, 这样设置使电源线12能够适配多种供电插头且 即插即用十分便捷, 且电源线12的电线直径与供能用通口13的直径相同保证了电源线12的 电线与供能通口13的接触处不会产生额外的间隙, 以免空气穿过电源线12的电线与供能通 口13相对一侧的间隙未经过滤就进入外部, 防护环6的一侧设置有供能用通口13, 且电源线 12穿插在供能用通口13内, 防护环6内壁的两侧均熔。
14、接有支撑环14, 且防护环6内活动套接 有环形滤纸15, 环形滤纸15为空气滤纸, 且两个支撑环14相对一侧的间隙与环形滤纸15的 高度相等, 这样设置使环形滤纸15表面的小孔在保证空气能够通过的同时也能阻隔空气中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046803 U 4 所携带的病毒颗粒等, 且两个支撑环14相对一侧的间隙与环形滤纸15的高度相等保证了环 形滤纸15与支撑环14的接触处不会产生额外的间隙, 以免空气穿过环形滤纸15与支撑环14 相对一侧的间隙未经过滤就进入外部, 防护环6的外壁设置有输出通口16。 0023 工作原理: 当一种空气处理用净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通过使用者将本设。
15、备置于 汽车驾驶舱的工作台顶部后操作电源线12使其输入端的USB插头与充电宝等传输设备的输 出端进行电连接, 此时电源线12得到电能供给并将电能输送向小型马达9使其通过转轴10 带动扇轮11进行转动, 在扇轮11转动过程中因其表面的扇叶以45 倾斜设置使其产生向防 护环6内部吸入的风力, 此时周围空气被引导穿过孔板7进入防护环6内, 此时因扇轮11在持 续产生向下的吸力导致内部的空气无法向上飘升且内部空气逐渐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被挤 压的空气与环形滤纸15进行接触并被挤压穿过环形滤纸15后通过输出通口16进入设备外 部, 此时固体清新剂3也向周围散发薄荷油的清香并随着空气的挤压穿过环形滤纸15。
16、后通 过输出通口16进入设备外部, 且这部分空气与散发清香的气体在穿过环形滤纸15时其内部 含有的部分杂质会被环形滤纸15进行过滤以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且排出的带 有清香的空气会给予车内舒适的呼吸体验, 当本设备使用时长较久时可以握持底板1与防 护环6进行拉动使主磁环4与次磁环5的接触面脱离, 此时设备内部结构完全暴露在外部使 用者仅需对固体清新剂3进行替换, 并使用手指按压入供能用通口13内使环形滤纸15向内 进行形变后取下环形滤纸15并使用新的环形滤纸15进行替换, 本设备内部结构简单保证了 其生产成本方便, 且易于小型化以便于在汽车内部等狭小环境进行使用, 不仅使用方便且 其内部过滤结构均可替换使其能够长时间进行使用。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046803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046803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046803 U 7 。
- 内容关键字: 空气 处理 净化 设备
输液杆的线缆伸缩结构.pdf
环境大气粉尘采样仪.pdf
降低虾苗孵化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pdf
高压线圈浇注模具.pdf
反应釜控温系统.pdf
金属锂浇铸装置.pdf
医用输液管加热保温装置.pdf
螺杆钻具清洗装置.pdf
多功能布料收卷装置.pdf
用于图书馆的高处夹持取书装置.pdf
智能化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pdf
便携式环境检测仪.pdf
便于安装的防结垢环保矿用管材.pdf
曝气生物滤池除磷装置.pdf
基于睡眠感知的音乐振动理疗仪.pdf
钢板建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装置.pdf
毫米波被动辐射成像测距装置.pdf
医用分叶球囊.pdf
基于波码通信的分层注水执行装置.pdf
折合型保鲜膜切割滑刀.pdf
注塑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智能调控方法.pdf
书本包装设备.pdf
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pdf
作物种植地膜拆除装置.pdf
水平放置的可搬运激光稳频腔的安装结构.pdf
气体静压转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气体静压转台.pdf
数据要素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用于组装气雾剂产品的组装设备.pdf
老年人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pdf
全液晶仪表故障报警存储系统及方法.pdf
木通皂苷D在制备抗骨骼肌萎缩、肌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不依赖地图信息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pdf
一种双层复合鞋底及其制备方法.pdf
丁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方法.pdf
一锅法制备联苯苄唑.pdf
简易摇床超净台.pdf
聚丙烯超细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有机碱催化巴比妥酸与二烯二腈加成反应的方法.pdf
具有中空柱状结构的复合微波吸收材料.pdf
一种促结晶母粒、使用其的高刚性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烯烃聚合方法.pdf
一种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技术.pdf
具有良好的拉伸和落镖性质的光可降解的膜.pdf
羊膜消化液灭菌杯.pdf
用HLA等位基因评估抗癫痫药物苯妥英引发药物过敏反应的方法.pdf
一种多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一种用于熊果酸提取的萃取剂及提取方法.pdf
一种抗人肺癌干细胞的单克隆抗体.pdf
一种2羰基丁酸对甲氧基苯甲酰腙二正丁基锡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对羟基苯甲酸的提取方法及应用.pdf
有益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病症的化合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