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pdf
《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63577.7 (22)申请日 2020.04.02 (73)专利权人 河南双立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平桥产 业聚集区(新科大道68号) (72)发明人 方登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代理人 边延松 (51)Int.Cl. F16F 9/4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 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 产用真。
2、空拉拔注油机, 属于注油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柜、 第一导轨、 拉拔结构、 抽 真空注油结构、 顶台、 电气控制系统, 第二导轨, 在电气控制系统控制下, 抽真空注油结构下压注 油口, 密封减振器管端后, 抽真空注油系统进行 抽真空及注油操作, 最后, 拉拔装置的拉拔杆在 减振器内进行往复运动, 使油液完全流通, 排出 减振器及电磁阀内残余空气。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 电磁阀式减振器在注油过程中电磁阀内部残存 空气导致电磁阀失效的行业难题, 明显提高了电 磁阀的控制效果, 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055644 U 2020.12.01。
3、 CN 212055644 U 1.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包括控制柜 (1) 、 第一导轨 (2) 、 拉拔结 构 (3) 、 抽真空注油结构 (4) 、 顶台 (6) 、 电气控制系统, 第二导轨 (24)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柜 (1) 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气控制系统参数的电脑显示屏 (12) 以及控 制注油机的运行状态的按钮, 所述按钮包括开始按钮 (13) 、 停止按钮 (14) 、 和急停按钮 (15) ; 所述第一导轨 (2) 水平固定于控制柜 (1) 前侧设置的内凹腔面上端, 所述拉拔结构 (3) 和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 (4) 均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
4、一导轨 (2) 上; 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 (4) 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 (8) 和第二气缸 (9) , 所述第一气缸 (8) 和第二气缸 (9) 的伸缩杆端均向下设置, 第一气缸 (8) 和第二气缸 (9) 的缸体上端通过上 连接板 (21) 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气缸 (9) 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压力块 (22) , 所述压力块 (22) 下端设置有注油口 (18) , 所述压力块 (22) 的一侧通过下连接板 (19) 与第一气缸 (8) 的 伸缩杆连接; 所述注油口 (18) 为顶部封闭结构, 注油口 (18) 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 一侧通孔通过设 置有真空阀 (16) 的管路连接真空泵。
5、, 另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注油阀 (17) 的管路连接油箱; 所述拉拔结构 (3) 包括第三气缸 (10) , 所述第三气缸 (10) 的伸缩杆向下设置, 且在第三 气缸 (10) 的伸缩杆下端同轴连接有拉拔杆 (23) ; 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真空泵、 真空阀 (16) 、 注油阀 (17) 、 第一气缸 (8) 、 第二气缸 (9) 、 第三气缸 (10) 电性连接; 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 (4) 和拉拔结构 (3) 的正投影下方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 (24) , 所述第二导轨 (24) 与第一导轨 (2) 平行, 所述顶台 (6) 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 (24) 上。 2.根据权。
6、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注油口 (18) 下端为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控制柜 (1) 底部设置有工具柜 (7)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控制柜 (1) 顶部设置有三色警示灯 (11) , 所述三色警示灯 (11) 与PLC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 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
7、2055644 U 2 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 真空拉拔注油机。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或摩托车中均安装有减振器, 减振器需要注入定量的减振油以保证减振器的 减振效果。 减振器中的油液数量对减振器的性能影响很大, 对于每一个固定类型的减振器, 其油液数量是预先经过严格计算的, 也就是一个固定量。 如果在减振器的组装过程中, 不能 保证各减振器的油量相同, 那么不同含油量的减振器对车体会造成很大损害。 0003 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定量注油机, 一般采用将减振器油液从减振器上口注入, 。
8、使 油液自行流入减振器筒内, 并实现精准定量; 但该技术因为注油无压力, 不能排尽减振器缸 筒内的空气, 而电磁阀式减振器中的电磁阀与减振器相连并共用油液工作, 因减振器电磁 阀加工精度多, 零件尺寸小, 多部件装配结合, 设计油液流道和孔隙较多, 电磁阀内存在空 气会阻碍油液流通而导致电磁阀失效, 因此现技术方案不适用于近年来兴起的高端电磁阀 式减振器的注油工作。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磁阀式减振器定量注油机的缺点, 解决 注油过程中电磁阀内空气残留致使电磁阀故障的问题, 提高电磁阀的控制效果。 且本实用 新型, 将传统的开放式注油增加了真空抽气加自动拉拔的。
9、自动化模式, 实现了机械化与自 动化, 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 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包 括控制柜1、 第一导轨2、 拉拔结构3、 抽真空注油结构4、 顶台6、 电气控制系统、 第二导轨24。 0006 所述控制柜1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气控制系统参数的电脑显示屏12以及控 制注油机的运行状态的按钮, 所述按钮包括开始按钮13、 停止按钮14、 和急停按钮15。 0007 所述第一导轨2水平固定于控制柜1前侧设置的内凹腔面上端, 所述拉拔结构3和 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均利用滑块。
10、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2上, 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2滑动, 以 便适应不同类型减振器的横向尺寸要求。 0008 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正投影下方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4, 所 述第二导轨24与第一导轨2平行, 所述顶台6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24上, 顶台可沿 第二导轨24水平移动, 以配合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位置。 0009 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 所述第一气缸8和 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端均向下设置, 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缸体上端通过上连接板21连 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压力块22, 所述压力块22下端设置有注。
11、油口 18, 所述压力块22的一侧通过下连接板19与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连接; 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 缸9启动后可对压力块加压, 迫使注油口下压, 直至密封减振器管端。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055644 U 3 0010 所述注油口18为顶部封闭结构, 注油口18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 一侧通孔通过设 置有真空阀16的管路连接真空泵, 另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注油阀17的管路连接油箱。 0011 所述拉拔结构3包括第三气缸10, 所述第三气缸10的伸缩杆向下设置, 且在第三气 缸10的伸缩杆下端同轴连接有拉拔杆23; 拉拔杆23在第三气缸10驱动下可在减振器5内部 进行往复运动, 使油液。
12、完全流通, 排出减振器5及电磁阀20内残留空气。 0012 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真空泵、 真空阀16、 注油阀17、 第一气缸8、 第二气缸9、 第三气缸10电性连接。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电气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器。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注油口18下端为锥形结构, 锥形结构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 便于密 封减振器5管端。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控制柜1底部设置有工具柜7。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控制柜1顶部设置有三色警示灯11, 所述三色警示灯11与PLC控制 器输出端电性连接, 用以提示设备的工作状态。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增加了真空抽气加自动拉拔的自。
13、动化模式, 解决了电磁 阀式减振器在注油过程中电磁阀内部残存空气导致电磁阀失效的行业难题, 明显提高了电 磁阀的控制效果; 且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 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和一致性; 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18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 电气控制原理图。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包括控制柜1、 第一导轨2、 拉拔结构 3、 抽真空注油结构4、 顶台6、 PLC控制器、 第二导轨24以及用于调节PLC控制参数的电脑显。
14、示 屏12及控制注油机运行状态的开关按钮。 其中, 所述第一导轨2水平固定于控制柜1前侧设 置的内凹腔面上端, 所述拉拔结构3和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均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导 轨2上, 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2滑动, 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减振器的横向尺寸要求。 0023 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正投影下方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4, 所 述第二导轨24与第一导轨2平行, 所述顶台6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24上, 顶台可沿 第二导轨24水平移动, 以配合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位置。 0024 所述减振器5以上端口朝上的方式放置在所述顶台6上。 0025 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包括平行。
15、设置的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 所述第一气缸8和 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端均向下设置, 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缸体上端通过上连接板21连 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压力块22, 所述压力块22下端设置有注油口 18, 所述压力块22的一侧通过下连接板19与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连接。 0026 抽真空操作开始前, 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启动后可对压力块加压, 迫使注油口 下压, 直至密封减振器管端。 0027 所述注油口18为顶部封闭结构, 注油口18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 一侧通孔通过设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055644 U 4 置有真空阀16的管路连接真空泵, 另。
16、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注油阀17的管路连接油箱。 注油 口的下端设置为锥形结构, 该锥形结构采用聚氨酯材质, 便于密封减振器管端。 0028 所述拉拔结构3包括第三气缸10, 所述第三气缸10的伸缩杆向下设置, 且在第三气 缸10的伸缩杆下端同轴连接有拉拔杆23。 0029 所述控制柜1顶部设置有三色警示灯11。 0030 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真空泵、 真空阀16、 注油阀17、 第一气缸8、 第二气缸9、 第三气缸10、 三色警示灯电性连接。 00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减振器端口朝上置于顶台6上, 然后调整顶台及拉 拔结构、 抽真空注油结构的位置。 通过电脑显示屏12设定注油量。
17、与真空压力, PLC控制第一 气缸8和/或第二气缸9启动带动注油口18下压直至锥形聚氨酯自行密封减振器管端, 此时 注油阀关闭状态。 在PLC控制下, 真空阀16打开, 真空泵启动, 真空泵开始抽取减振器5管内 空气, 直至达到标定压力; 真空阀16关闭保持减振器5管内负压状态, 此时注油阀17打开, 油 液按照标准参数注入减振器5筒内; 注油完成, 将减振器置于第二工位顶台, 即拉拔结构3下 方, 第三气缸10驱动拉拔结构3的拉拔杆23进入减振器5内部进行往复活塞式运动, 使油液 完全流通, 排除减振器5及电磁阀20内残留空气。 003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技术方案明显解决了因减振器电磁阀加工 精度多, 零件尺寸小, 多部件装配结合, 设计油液流道和孔隙较多, 空气残留多, 导致在注油 过程中电磁阀故障的行业难题, 明显提高了电磁阀的控制效果。 将传统的开放式注油增加 了真空抽气加自动拉拔的自动化模式, 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 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 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 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05564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055644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055644 U 7 。
- 内容关键字: 电磁阀 减振器 生产 真空 拉拔 注油
印章弯曲文本行矫正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电缆切断装置.pdf
可调节板仓.pdf
骨料烘干装置.pdf
防停机落尘的分切机双通道吸尘机构.pdf
高精度垂直升降顶升设备.pdf
电池水冷散热器结构.pdf
手机视频采集器.pdf
不锈钢无缝管接头.pdf
棒料折弯装置.pdf
蔬菜温室大棚温湿度检测装置.pdf
铜合金电缆加工用电缆夹持装置.pdf
电路板检测用定位机构.pdf
具有高可靠性的调浆机输送装置.pdf
储能移动电源分体装置.pdf
药学西药碎药器.pdf
水循环喷淋式旋风分离除尘装置.pdf
龙虾扣检测机.pdf
管道连接的机械密封结构.pdf
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pdf
圆筒混料机掘进式清料装置.pdf
低净空安装隔热保冷管托.pdf
PICC导管防压伤连接座.pdf
用于钾肥生产的筛分装置.pdf
基于JDE多任务网络模型的多目标跟踪方法.pdf
基于碳减排的多能源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工地大气污染物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挤出机挤出稳定性测试装置.pdf
沉水植物群落生态系统构建方法.pdf
路网生成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pdf
路由表维护方法、路径选择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照明模组、照明系统及车辆.pdf
发光二极管背光源、液晶显示器及驱动方法.pdf
可实现节电的数通设备及其节电控制装置和方法.pdf
信息设备的扩展设备和扩展方法.pdf
线夹.pdf
一种定位导航门牌.pdf
LED光纤小电筒.pdf
涡轮链条传动二维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pdf
偏振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pdf
光源组及侧光源背光模组.pdf
地球重力发动机主件装置.pdf
航空发动机进气电离器.pdf
一种草铵膦的合成方法.pdf
用于溴化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并去除单氯化季铵或季的方法.pdf
一种LED照明配光系统.pdf
物联网络攻击的预测及预警方法.pdf
单通道信号隔离放大装置.pdf
具有插座和容座的发光装置.pdf
用于软管组件的退化检测系统.pdf
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