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pdf
《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76559.5 (22)申请日 2020.03.23 (73)专利权人 吴志顺 地址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新路 16号 (72)发明人 吴志顺 (51)Int.Cl. H02S 20/00(2014.01) F16F 15/067(2006.01) F24S 25/00(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 撑结构, 包括安装板和底座, 安装板底端中心位 置活动连接有支撑。
2、柱, 安装板底端两侧均固定连 接有第一固定块, 支撑柱两侧均设有L型板, 两个 L型板一端均与对应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 两个L 型板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 支撑柱两侧壁 均设有滑槽, 两个滑动板均与对应滑槽内壁滑动 连接, 两个滑动板底端与对应滑槽底壁均通过第 一弹簧连接, 支撑柱下端插设在底座内, 底座为 中空状态, 底座两侧内壁均设有凹槽, 两个凹槽 与支撑柱两侧均通过减震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 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强气流 条件下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很好的防护, 防止太 阳能电池板因强气流而出现损坏现象, 安全性更 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
3、2086106 U 2020.12.04 CN 212086106 U 1.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包括安装板(1)和底座(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 (1)底端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 所述安装板(1)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 块(2), 所述支撑柱(4)两侧均设有L型板(3), 两个所述L型板(3)一端均与对应第一固定块 (2)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L型板(3)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9), 所述支撑柱(4)两侧壁均 设有滑槽(8), 两个所述滑动板(9)均与对应滑槽(8)内壁滑动连接, 两个所述滑动板(9)底 端与对应滑槽(8)底壁均通过第一弹簧(10)连接, 所。
4、述支撑柱(4)下端插设在底座(5)内, 所 述底座(5)为中空状态, 所述底座(5)两侧内壁均设有凹槽(7), 两个所述凹槽(7)与支撑柱 (4)两侧均通过减震装置(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减震装 置(6)均包括第二固定块(61)、 连接板(62)、 挤压板(64)、 第二伸缩杆(63)和第二弹簧(65), 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61)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柱(4)两侧, 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61)上均 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2), 两个所述连接板(62)远离对应第二固定块(6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 有挤压板(64), 两个所述挤压板(64。
5、)均位于对应凹槽(7)内, 两个所述挤压板(64)底端与对 应凹槽(7)底壁均通过第二伸缩杆(63)连接, 两个第二伸缩杆(63)外围均设有第二弹簧 (65),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65)的一端均与对应挤压板(64)底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弹 簧(65)的另一端均与对应凹槽(7)底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5)底 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1), 所述第一伸缩杆(11)伸缩端与支撑柱(4)底端固 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滑槽 (8)均设为 “T” 形结构, 两。
6、个所述滑动板(9)的长度与两个第一弹簧(10)的直径均大于对应 滑槽(8)槽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4) 与底座(5)顶端壳体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一固 定块(2)均位于同一垂直面, 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61)均位于同一垂直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86106 U 2 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属于支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
7、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 术。 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 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 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 成。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 再配合上功率控 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0003 由于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吸收太阳能, 因此太阳能电池板都是长时间置于室外的, 当遇到强力气流时, 太阳能电池板由于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 缺少柔性, 会出现侧翻或损 坏的现象, 安全性较低, 容易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支撑架之间缺 少柔性, 会出现侧翻或损坏的现象, 安全性较低, 容。
8、易造成经济损失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 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设计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包括安装板和底座, 所述安装板底端中心位 置活动连接有支撑柱, 所述安装板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 所述支撑柱两侧均 设有L型板, 两个所述L型板一端均与对应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L型板另一端均固 定连接有滑动板, 所述支撑柱两侧壁均设有滑槽, 两个所述滑动板均与对应滑槽内壁滑动 连接, 两个所述滑动板底端与对应滑槽底壁均通过第一弹簧连接, 所述支撑柱下端插设在 底座内, 所述底座为中空状态, 所述底座两侧内壁。
9、均设有凹槽, 两个所述凹槽与支撑柱两侧 均通过减震装置连接。 0007 优选的, 两个所述减震装置均包括第二固定块、 连接板、 挤压板、 第二伸缩杆和第 二弹簧, 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柱两侧, 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转动 连接有连接板, 两个所述连接板远离对应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 两个所 述挤压板均位于对应凹槽内, 两个所述挤压板底端与对应凹槽底壁均通过第二伸缩杆连 接, 两个第二伸缩杆外围均设有第二弹簧,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均与对应挤压板底端 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对应凹槽底壁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底座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
10、第一伸缩杆, 所述第一伸缩杆伸缩端 与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 两个所述滑槽均设为 “T” 形结构, 两个所述滑动板的长度与两个第一弹簧 的直径均大于对应滑槽槽口的宽度。 0010 优选的, 所述支撑柱与底座顶端壳体活动连接。 0011 优选的, 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均位于同一垂直面, 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位于同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086106 U 3 一垂直面。 001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有益效果在于: 0013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两个L型板, 两个L型板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 当安装板受到强力气流时, 两个个L型板会。
11、通过滑动板使对应的第一弹簧进行伸缩, 使安装 板与气流方向处于同一水平面, 降低安装板内太阳能电池板受到的冲击力, 气流结束后, 通 过第一弹簧的恢复力使安装板回到初始位置, 能够很好的防止太阳能电池板因受到强力冲 击力而出现损坏的现象, 安全性更高。 0014 2.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内设有两个减震装置, 两个减震装置均包括第二固定块、 连 接板、 挤压板、 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 支撑柱受到压力时, 两个连接板和两个挤压板对对 应第二弹簧和第二伸缩杆进行挤压, 通过两个对应第二弹簧的恢复力, 能够很好的减小支 撑柱受到的冲击力, 从而进一步对安装板内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5。
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的A-A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的B-B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的C-C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安装板1、 第一固定块2、 L型板3、 支撑柱4、 底座5、 减震装置6、 第二固定块61、 连接板62、 第二伸缩杆63、 挤压板64、 第二弹簧65、 凹槽7、 滑槽8、 滑动板9、 第一弹簧10、 第一 伸缩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13、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1 参照图1-4, 一种光伏发电用稳定支撑结构, 包括安装板1和底座5, 安装板1底端中 心位置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 安装板1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 支撑柱4两侧均 设有L型板3, 两个L型板3一端均与对应第一固定块2转动连接, 两个L型板3另一端均固定连 接有滑动板9, 支撑柱4两侧壁均设有滑槽8, 两个滑动板9均与对应滑槽8内壁滑动连接, 两 个滑动板9底端与对应滑槽8底壁均通过第一弹簧10连接, 支撑柱4下端插设在底。
14、座5内, 底 座5为中空状态, 底座5两侧内壁均设有凹槽7, 两个凹槽7与支撑柱4两侧均通过减震装置6 连接, 当安装板1受到强力气流时, 两个个L型板3会通过滑动板9使对应的第一弹簧10进行 伸缩, 使安装板1与气流方向处于同一水平面, 降低安装板1内太阳能电池板受到的冲击力, 气流结束后, 通过第一弹簧10的恢复力使安装板1回到初始位置, 能够很好的防止太阳能电 池板因受到强力冲击力而出现损坏的现象, 通过两个减震装置6能够进一步对安装板1内的 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 安全性更高。 0022 支撑柱4与底座5顶端壳体活动连接, 使支撑柱4能够在底座5内进行升降, 底座5底 壁中心位置固定连。
15、接有第一伸缩杆11, 第一伸缩杆11伸缩端与支撑柱4底端固定连接, 对支 撑柱4进行限位, 防止支撑柱4晃动, 两个减震装置6均包括第二固定块61、 连接板62、 挤压板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086106 U 4 64、 第二伸缩杆63和第二弹簧65, 两个第二固定块61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柱4两侧, 两个第 二固定块61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2, 两个连接板62远离对应第二固定块61的一端均固定 连接有挤压板64, 两个挤压板64均位于对应凹槽7内, 两个挤压板64底端与对应凹槽7底壁 均通过第二伸缩杆63连接, 两个第二伸缩杆63外围均设有第二弹簧65, 两个第二弹簧65的 。
16、一端均与对应挤压板64底端固定连接, 两个第二弹簧65的另一端均与对应凹槽7底壁固定 连接, 支撑柱4受到压力时, 两个连接板62和两个挤压板64对对应第二弹簧65和第二伸缩杆 63进行挤压, 通过两个对应第二弹簧65的恢复力, 能够很好的减小支撑柱4受到的冲击力, 从而对安装板1内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 两个第一固定块2均位于同一垂直面, 两个第 二固定块61均位于同一垂直面, 保证减震效果, 两个滑槽8均设为 “T” 形结构, 两个滑动板9 的长度与两个第一弹簧10的直径均大于对应滑槽8槽口的宽度, 使两个滑动板9和两个第一 弹簧10始终位于对应滑槽8内, 保证伸缩效果。 0023 工作。
17、原理: 在使用时, 当安装板1受到强力气流时, 两个个L型板3会通过滑动板9使 对应的第一弹簧10进行伸缩, 使安装板1与气流方向处于同一水平面, 降低安装板1内太阳 能电池板受到的冲击力, 气流结束后, 通过第一弹簧10的恢复力使安装板1回到初始位置, 能够很好的防止太阳能电池板因受到强力冲击力而出现损坏的现象, 当支撑柱4受到压力 时, 两个连接板62和两个挤压板64对对应第二弹簧65和第二伸缩杆63进行挤压, 通过两个 对应第二弹簧65的恢复力, 能够很好的减小支撑柱4受到的冲击力, 从而能够进一步对安装 板1内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 002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08610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086106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086106 U 7 。
- 内容关键字: 发电 稳定 支撑 结构
输液杆的线缆伸缩结构.pdf
环境大气粉尘采样仪.pdf
降低虾苗孵化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pdf
高压线圈浇注模具.pdf
反应釜控温系统.pdf
金属锂浇铸装置.pdf
医用输液管加热保温装置.pdf
螺杆钻具清洗装置.pdf
多功能布料收卷装置.pdf
用于图书馆的高处夹持取书装置.pdf
智能化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pdf
便携式环境检测仪.pdf
便于安装的防结垢环保矿用管材.pdf
曝气生物滤池除磷装置.pdf
基于睡眠感知的音乐振动理疗仪.pdf
钢板建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装置.pdf
毫米波被动辐射成像测距装置.pdf
医用分叶球囊.pdf
基于波码通信的分层注水执行装置.pdf
折合型保鲜膜切割滑刀.pdf
注塑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智能调控方法.pdf
书本包装设备.pdf
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pdf
作物种植地膜拆除装置.pdf
水平放置的可搬运激光稳频腔的安装结构.pdf
气体静压转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气体静压转台.pdf
数据要素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用于组装气雾剂产品的组装设备.pdf
老年人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pdf
全液晶仪表故障报警存储系统及方法.pdf
木通皂苷D在制备抗骨骼肌萎缩、肌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不依赖地图信息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