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pdf
《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901934.3 (22)申请日 2020.05.25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三盛通达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马田街 道合水口社区柏溪路南二巷1栋401 (72)发明人 计艳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紫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602 代理人 沈丹华 (51)Int.Cl. B60R 1/0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反射式 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包括支架、 反射镜和观察镜; 其中, 支架包括固定件、 主臂和侧臂, 固定件用于 与汽车的侧面连接, 主臂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 另一端与观察镜连接, 侧臂的一端与主臂连接, 另一端与反射镜连接, 反射镜为凸面镜, 反射镜 的镜面背向汽车且朝向下方, 观察镜为平面镜, 观察镜的镜面朝向反射镜的镜面, 以地面为参 考, 反射镜低于观察镜。 后视镜结构包括反射镜 和观察镜, 反射镜为凸面镜, 可将汽车的外侧及 下方的物体光线反射至观察镜, 驾驶员可以通过 观察镜看到汽车的外侧及下方的情况, 能够扩大 驾驶员的视野, 减少盲区, 有利于提高行车的安 全。
3、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2098656 U 2020.12.08 CN 212098656 U 1.一种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区后视镜结构包括支架、 反射镜和观察镜; 其中, 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件、 主臂和侧臂, 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汽车的侧面连接, 所述主 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观察镜连接, 所述侧臂的一端与所述主臂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反射镜连接, 所述反射镜为凸面镜, 所述反射镜的镜面背向汽车且朝向下方, 所述观察镜为平面镜, 所述观察镜的镜面朝向所述反射镜的镜面, 以地面为参考, 所述反射 镜低于所述观察镜。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区后视镜结构还包括两个镜框, 两个所述镜框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和所述 观察镜, 所述主臂和所述侧臂分别与两个所述镜框可活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的镜面与与汽车的侧面平行的竖直面形成反射夹角, 所述反射夹角为10 至40 , 所述观察镜的镜面与所述竖直面形成观察夹角, 所述观察夹角为10 至4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臂或所述侧臂的靠近所述镜框的一端设有球头, 所述镜框包括框体和盖体, 所 述框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球头的球面槽, 所述盖体与所。
5、述框体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盖体用 于将所述球头约束在所述球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弹性体, 所述框体的远离镜面的一侧凸设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设有凹槽, 所述 球面槽形成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空腔, 所述弹性体填充于 所述凹槽和所述空腔内, 所述弹性体用于压紧所述球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臂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前段和后段, 所述前段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所述后段的 端部设有所述球头, 所述侧臂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 所述第一折 弯部的端部设有所述球头, 所述第二。
6、折弯部与所述前段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臂还包括第三折弯部, 所述第三折弯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所述前 段连接, 且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前段不共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前段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0毫米至60毫米, 设于所述第一折弯部 的所述球头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毫米至140毫米, 设于所述后段的所述 球头与所述前段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毫米至14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呈平板状且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 所述主臂与。
7、所述固定件垂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臂和所述侧臂均呈管状, 所述主臂与所述固定件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侧臂与所 述主臂通过焊接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98656 U 2 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 后视镜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盲区, 指的是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 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 察到的那部分区域。 汽车盲区对于行车安全是一个较大的危害。 现有的后视镜通常由反光 镜组成, 驾驶员通过反光镜可以看到汽。
8、车两侧的小部分区域。 但是现有的反光镜通常是单 次反射, 为了方便驾驶员观看, 其镜面的调整角度有限, 导致盲区较大, 不利于行车安全。 0003 因此, 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驾驶员的盲区的、 用 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 其包括支架、 反射镜和观察镜; 其中, 所 述支架包括固定件、 主臂和侧臂, 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汽车的侧面连接, 所述主臂的一端与所 述固定件连。
9、接, 另一端与所述观察镜连接, 所述侧臂的一端与所述主臂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 反射镜连接, 所述反射镜为凸面镜, 所述反射镜的镜面背向汽车且朝向下方, 所述观察镜为 平面镜, 所述观察镜的镜面朝向所述反射镜的镜面, 以地面为参考, 所述反射镜低于所述观 察镜。 0007 优选地, 所述盲区后视镜结构还包括两个镜框, 两个所述镜框分别用于安装所述 反射镜和所述观察镜, 所述主臂和所述侧臂分别与两个所述镜框可活动地连接。 0008 优选地, 所述反射镜的镜面与与汽车的侧面平行的竖直面形成反射夹角, 所述反 射夹角为10 至40 , 所述观察镜的镜面与所述竖直面形成观察夹角, 所述观察夹角为10 至。
10、 40 。 0009 优选地, 所述主臂或所述侧臂的靠近所述镜框的一端设有球头, 所述镜框包括框 体和盖体, 所述框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球头的球面槽, 所述盖体与所述框体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盖体用于将所述球头约束在所述球面槽内。 0010 优选地, 所述盲区后视镜结构还包括弹性体, 所述框体的远离镜面的一侧凸设有 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设有凹槽, 所述球面槽形成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凹 槽连通的空腔, 所述弹性体填充于所述凹槽和所述空腔内, 所述弹性体用于压紧所述球头。 0011 优选地, 所述主臂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前段和后段, 所述前段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所述后段的端部设有所述球。
11、头, 所述侧臂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 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端部设有所述球头, 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前段垂直连接。 0012 优选地, 所述侧臂还包括第三折弯部, 所述第三折弯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折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098656 U 3 弯部和所述前段连接, 且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前段不共面。 0013 优选地, 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前段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0毫米至60毫米, 设于所 述第一折弯部的所述球头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毫米至140毫米, 设于所 述后段的所述球头与所述前段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毫米至140毫米。 0014 优选地, 所。
12、述固定件呈平板状且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 所述主臂与所述固定件 垂直连接。 0015 优选地, 所述主臂和所述侧臂均呈管状, 所述主臂与所述固定件通过焊接连接, 所 述侧臂与所述主臂通过焊接连接。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所述盲区后视镜结构包括反射镜和观察镜, 所述反射镜为凸面镜, 可将汽车的外 侧及下方的物体光线反射至所述观察镜, 驾驶员可以通过所述观察镜看到汽车的外侧及下 方的情况, 能够扩大驾驶员的视野, 减少盲区, 有利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 个简单。
13、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镜框的剖视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反射镜和观察镜的位置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反射镜和观察镜的角度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汽车盲区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 0026 100-盲区后视镜结构。
14、, 11-固定件, 12-主臂, 121-前段, 122-后段, 13-侧臂, 131-第 一折弯部, 132-第二折弯部, 133-第三折弯部, 14-球头, 20-反射镜, 30-观察镜, 41-框体, 401-球面槽, 411-连接部, 412-凹槽, 42-盖体, 421-空腔, 90-汽车, 91-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 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 的术语 “包括”。
15、 和 “具有” 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 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申请的说明 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 “第一” 、“第二” 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 而不是用于 描述特定顺序。 0028 在本文中提及 “实施例” 意味着, 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性可以包 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 的实施例, 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 隐式地理解的是,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098656 U 4 002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
16、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 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镜框的剖视图。 0030 如图1至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反射式盲区后视 镜结构100, 其包括:支架、 反射镜20、 观察镜30和两个镜框。 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100用于 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盲区, 特别适合用于货车。 0031 支架包括固定件11、 主臂12和侧臂13, 固定件11用于与汽车的侧面连接, 主臂12的 一端与固定件11连接, 另一端与观察镜30连接, 侧臂13的一端与主臂12连接, 另一端与反射 镜20连接。 主臂12和侧臂13与反射镜20和观察镜30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 两个。
17、镜框分别 用于安装反射镜20和观察镜30, 主臂12和侧臂13分别与两个镜框可活动地连接。 0032 固定件11用于与汽车的侧面连接, 可以是汽车的右侧面或左侧面。 对于左肽车, 驾 驶员坐在驾驶室的左侧, 汽车右侧的盲区较大, 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100可以通过固定架 安装于驾驶室右侧前端或车门的门镜位置。 固定件11可以呈平板状且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通 孔, 主臂12与固定件11垂直连接。 固定件1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例如块状或卷板状, 可以是 金属或塑料。 0033 主臂12和侧臂13均呈管状, 主臂12与固定件11通过焊接连接, 侧臂13与主臂12通 过焊接连接。 固定件11、 主臂12。
18、和侧臂13可以均由钢合金或铝合金制成, 主臂12和侧臂13可 以呈管状、 棒状或其他形状, 管状有利于提供一定的结构强度而质量较轻。 主臂12或侧臂13 的靠近镜框的一端设有球头14, 主臂12和侧臂13可以通过球头14与镜框可活动地连接。 主 臂12可以呈 “L” 形, 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前段121和后段122, 前段121与固定件11连接, 后段 122的端部设有球头14, 侧臂13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折弯部131和第二折弯部132, 第一 折弯部131的端部设有球头14, 第二折弯部132与前段121垂直连接。 优选地, 侧臂13还包括 第三折弯部133, 即侧臂13有两次折弯, 可以。
19、呈 “Z” 形, 第三折弯部13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折 弯部132和前段121连接, 且第二折弯部132与前段121不共面。 0034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反射镜20和观察镜30的位置示意图。 0035 如图3所示, 第二折弯部132与前段121之间的垂直距离L1为30毫米至60毫米, 设于 第一折弯部131的球头14与第二折弯部132之间的垂直距离L2为100毫米至140毫米, 设于后 段122的球头14与前段121之间的垂直距离L3为100毫米至140毫米。 在此尺寸范围内, 可以 减少主臂12或侧臂13对驾驶员视线的阻挡, 且使得结构有立体感, 比较美观。 优选地, L1为 45毫米。
20、, L2为120毫米, L3为120毫米。 由此, 在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下, 驾驶员可以获得较佳 的视野。 0036 镜框包括框体41和盖体42, 框体41设有用于容纳球头14的球面槽401, 盖体42与框 体41可拆卸地连接, 盖体42用于将球头14约束在球面槽401内。 镜框与主臂12和侧臂13为球 形铰接, 镜框可以在主臂12和侧臂13的末端做全方位的角度调整。 盖体42与框体41的连接 可以是螺丝连接或卡接。 框体41和盖体42均设有供主臂12或侧臂13穿过的过孔。 优选地, 镜 框内还设有弹性体, 框体41的远离镜面的一侧凸设有连接部411, 连接部411设有凹槽412, 球面槽40。
21、1形成于凹槽412的槽底, 盖体42具有与凹槽412连通的空腔421, 弹性体填充于凹 槽412和空腔421内, 弹性体用于压紧球头14。 由此, 在镜框的角度调整结束后, 弹性体能够 将主臂12和侧臂13的末端的球头14压紧, 能够保持该角度。 弹性体可以是橡胶或泡棉。 在另 一些示例中, 也可以不需要弹性体, 框体41和盖体42均由塑料制成, 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098656 U 5 球面槽401与球头14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镜框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持。 0037 反射镜20为凸面镜, 反射镜20的镜面背向汽车且朝向下方, 反射镜20可以呈俯。
22、视 的姿态。 0038 观察镜30为平面镜, 观察镜30的镜面朝向反射镜20的镜面, 以地面为参考, 反射镜 20低于观察镜30。 反射镜20的镜面背向汽车, 观察镜30的镜面朝向反射镜20的镜面, 即观察 镜30的镜面朝向汽车, 观察镜30的位置和角度设置为便于驾驶员观看。 反射镜20和观察镜 30的形状均为圆形, 观察镜30的形状还可以是方形, 方便驾驶员观看即可。 反射镜20为凸面 镜, 可将汽车的外侧及下方的物体光线反射至观察镜30, 驾驶员可以通过观察镜30看到汽 车的外侧及下方的情况, 能够扩大驾驶员的视野, 减少盲区, 有利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0039 在本实施例中, 以地面为。
23、参考, 反射镜20低于观察镜30, 更有利于反射镜20获取来 自汽车下方的物体发出的光线, 并且, 若将反射镜20设置为高于观察镜30, 则观察镜30会出 现在反射镜20的视野中, 驾驶员通过观察镜30会看到观察镜30本身, 导致视线混乱, 不利于 对盲区的观察。 优选地, 将反射镜20设置在观察镜30的前下方, 即反射镜20更靠近车头, 反 射镜20的镜面朝向汽车的右后方, 由此, 反射镜20能够获取更多的盲区信息, 有利于驾驶员 对汽车右侧情况的观察。 0040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反射镜20和观察镜30的角度示意图; 0041 如图4所示, 反射镜20的镜面与与汽车的侧面平行的竖直。
24、面形成反射夹角 1, 反射 夹角 1为10 至40 , 观察镜30的镜面与所述竖直面形成观察夹角 2, 观察夹角 2为10 至 40 。 反射夹角 1和观察夹角 2在上述范围内, 反射镜20可以在盲区内获得较大的视野, 驾 驶员可以获得对观察镜30的较佳的观察角度。 优选地, 反射夹角 1为18 或37 , 观察夹角 2 为18 。 反射镜20为凸面镜, 本文所说的反射镜20的镜面为与其法线垂直的平面, 通常与反 射镜20的安装面平行。 反射镜20的镜面与观察镜30的镜面可以大致平行。 0042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汽车盲区示意图。 0043 如图5所示, 汽车90是左肽汽车, 驾驶员位。
25、于汽车90的左侧, 区域A代表未安装反射 式盲区后视镜结构100的视觉盲区, 驾驶员看不见盲区内的物体, 行车不安全。 0044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1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45 如图6所示, 驾驶员位于驾驶室91的左侧, 反射式盲区后视镜结构100安装于驾驶 室91的右侧。 区域A内的物体的光线照射至反射镜20, 然后反射镜20将光线反射至观察镜 30, 驾驶员通过观察镜30可以看到物体的正视的影像, 由此, 能够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盲区。 使用中, 观察镜30可以围绕竖直方向旋转, 使驾驶员能够完全观察到映射到观察镜30中的 反射镜20。 反射镜20也可以围绕球。
26、头14微调, 保证驾驶员可以观察到整个车体右侧。 因为是 采用机械式的镜组, 不受环境限制, 安全可靠。 0046 显然,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 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 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 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 的形式来实现, 相反地, 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 全面。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 其 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效替换。 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 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 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098656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12098656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12098656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12098656 U 9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12098656 U 10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汽车 反射 盲区 后视镜 结构
废弃物焚烧装置.pdf
板框过滤器.pdf
建筑外立面绿化安装架.pdf
防反抽气动快速接头.pdf
适用于线末自动装框的上下料运输系统.pdf
地下水灌溉农业深度节水装置.pdf
耐磨板堆焊冷却平台装置.pdf
晶圆承载装置.pdf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模具用打磨装置.pdf
煤粉制备系统.pdf
适用不同飞机机型的垂尾维修平台.pdf
散热器侧板的管孔冲压机.pdf
风力输送撒盐系统.pdf
高效率的清废装置及专用吸头组件.pdf
化工污水处理装置.pdf
各向异性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pdf
异构双模冗余定时器、芯片以及车辆.pdf
静轴肩穿透焊搅拌头.pdf
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点云定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婴童奶制品核心营养成分的膜分离重组方法及其应用.pdf
安全生产的双重预防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用于滤波器的浮点数据处理系统.pdf
易调平的冲压设备工作台及冲压设备.pdf
车辆的相机位姿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钢厂板坯智能倒垛方法与系统.pdf
纱线捻线机.pdf
用于配电柜的操作机器人的分体式地刀结构.pdf
双核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双核设备.pdf
氮化硼钝化增强的砷化镓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网络模型的转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基于反馈控制的聚光集热多级闪蒸工艺装置.pdf
一种ABS粉体的干燥方法.pdf
一种基于任务长宽比的可重构硬件任务放置方法.pdf
用于提供部件的精确的四向对准的弹性孔口对准系统.pdf
防空高炮炮口测速装置连接结构.pdf
基于动文丘里管流量计的热量表.pdf
螺纹连接组合.pdf
自行车智能型存取库.pdf
计算储层模拟器的近似油井泄油压力的系统、计算机实现方法和计算机可读程序产品.pdf
可倾斜的挡土墙砌砖.pdf
基于互为动扇的自动门控制系统.pdf
处理触觉输入.pdf
一种空调.pdf
一种中央空调结合相变材料的节能降温系统.pdf
电动汽车公路行驶防水导轨自动充电装置.pdf
停留持续时间测量装置、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pdf
滚针压装机.pdf
冷藏柜除霜水排泄装置.pdf
一种车辆阻拦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