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9509357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2.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205825.4 (22)申请日 2020.06.28 (73)专利权人 像航 (上海) 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0436 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238号 1601-141室 (72)发明人 李俊洪增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360 代理人 苗绘 (51)Int.Cl. G07C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队取号装置技术领域, 且 公开了一。

2、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包 括装置本体, 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顶端设置有取 号座, 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底端固定安装有稳定 板, 所述稳定板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气缸的输出 轴, 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顶端, 所述气 缸的输出轴贯穿稳定板并连接有调节板, 所述取 号座的底端设置有出号嘴, 所述出号嘴的背面设 置有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于取号座的底 端, 所述限位板的下方设置有取号板。 该基于无 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通过设置二维码屏、 同步板、 取号板、 气缸、 调节板和调节板内的结 构, 使得能够做到无接触排队取号, 具备无接触 排队取号等优点, 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112613 U 2020.12.08 CN 212112613 U 1.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包括装置本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本 体 (1) 的正面顶端设置有取号座 (2) , 所述装置本体 (1) 的正面底端固定安装有稳定板 (3) , 所述稳定板 (3) 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气缸 (4) 的输出轴, 所述气缸 (4) 固定安装于安装板 (5) 的 顶端, 所述气缸 (4) 的输出轴贯穿稳定板 (3) 并连接有调节板 (6) ; 所述取号座 (2) 的底端设置有出号嘴 (7) , 所述出号嘴 (7) 的背面设置有限位板 (。

4、8) , 所 述限位板 (8) 固定安装于取号座 (2) 的底端, 所述限位板 (8) 的下方设置有取号板 (9) , 所述 取号板 (9) 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取号柱 (10) , 所述取号柱 (10) 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板 (11) , 取号座 (2) 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屏 (12) ; 所述气缸 (4) 输出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齿条 (13) , 所述调节齿条 (13) 贯穿调节板 (6) 的内底壁并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 (14) , 所述调节齿轮 (14) 轴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15) , 所述螺纹套 (15) 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步柱 (16) , 所述同步柱 (16) 的另一端贯。

5、穿调节板 (6) 的内顶壁与同步板 (11) 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 板 (8) 的底端正面固定安装有缓冲垫 (17) , 所述缓冲垫 (17) 的底端与取号板 (9) 的顶端位于 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 板 (11) 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块, 所述稳定块的另一端与调节板 (6) 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 齿轮 (14) 的轴端为螺纹杆结构, 且调节齿轮 (14) 的轴端活动安装于。

6、调节板 (6) 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定 板 (3) 与调节板 (6) 之间设置有稳定柱, 所述稳定柱的一端与稳定板 (3) 固定连接, 所述稳定 柱的另一端与调节板 (6) 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号 座 (2) 的数量为若干个, 所述同步板 (11) 的位置与取号座 (2) 的位置相对应。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12613 U 2 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队取号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基于。

7、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排队取号机” 简称 “取号机” 是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排长队的机器, 为顾客在办理业 务时提供了方便, 同时顾客在办理业务时只需要在排队取号机的触摸屏上取票, 票上面有 号码、 等候人数、 时间、 办理的业务类型等, 这时顾客就可以在休息区去等候了, 在此期间顾 客只需注意显示屏音箱叫号就行, 当顾客听到叫到他的号码时前去办理即可。 0003 而现有的排队取号装置并不能做到无接触取票, 在非常时期下这种取票方式具有 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 题。 发明内容 0004 (一) 解决的技术问题。

8、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具备无接触排队取号等优点, 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0006 (二) 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 号装置, 包括装置本体, 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顶端设置有取号座, 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底端 固定安装有稳定板, 所述稳定板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气缸的输出轴, 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安 装板的顶端, 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贯穿稳定板并连接有调节板。 0008 所述取号座的底端设置有出号嘴, 所述出号嘴的背面设置有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 固定安装于取号座的底端, 所述限位。

9、板的下方设置有取号板, 所述取号板的另一端固定安 装有取号柱, 所述取号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板, 取号座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屏。 0009 二维码屏用于取号者扫码进行排队取号, 同时装置本体内部应还设置有相配套的 设备, 以此保证通过二维码屏扫过码后能通过出号嘴进行出号。 0010 所述气缸输出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齿条, 所述调节齿条贯穿调节板的内底壁 并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 所述调节齿轮轴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所述螺纹套的顶端固定安 装有同步柱, 所述同步柱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的内顶壁与同步板固定连接。 0011 气缸的输出端能够带动调节齿条进行移动, 从而带动调节齿轮进行转动, 螺纹套 。

10、得以移动带动同步板朝着装置本体的方向移动, 从而达到所取票号下落的效果, 进而达到 无接触取号的效果。 0012 优选的, 所述限位板的底端正面固定安装有缓冲垫, 所述缓冲垫的底端与取号板 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3 缓冲垫用于在同步板进行移动时对所取票号进行保护, 防止卡塞等意外情况的发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112613 U 3 生。 0014 优选的, 所述同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块, 所述稳定块的另一端与调节板滑 动连接。 0015 稳定块用于保证同步板移动时的稳定性, 同时也对同步板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 用, 进而保证取号时同步板的稳定性。 0016 优选的, 所。

11、述调节齿轮的轴端为螺纹杆结构, 且调节齿轮的轴端活动安装于调节 板的内部。 0017 如此设置使得调节齿轮在旋转时能够带动螺纹套进行移动。 0018 优选的, 所述稳定板与调节板之间设置有稳定柱, 所述稳定柱的一端与稳定板固 定连接, 所述稳定柱的另一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 0019 优选的, 所述取号座的数量为若干个, 所述同步板的位置与取号座的位置相对应。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具备 以下有益效果: 0021 1、 该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通过设置二维码屏、 同步板、 取号板、 气缸、 调节板和调节板内的结构, 使得能够做到。

12、无接触排队取号, 具备无接触排队取号等优点, 解 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0022 2、 该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通过设置缓冲垫, 缓冲垫用于在同步板进 行移动时对所取票号进行保护, 防止卡塞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结构的放大图; 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结构的放大图。 0027 其中: 1、 装置本体; 2、 取号座; 3、 稳定板; 4、 气缸; 5、 安装板; 6、 调节板; 7、 出号嘴; 8、 限位板; 9、 取号板; 10、 取号柱; 11、 同步。

13、板; 12、 二维码屏; 13、 调节齿条; 14、 调节齿轮; 15、 螺纹套; 16、 同步柱; 17、 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请参阅图1-4, 一种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 包括装置本体1, 装置本体1 的正面顶端设置有取号座2, 装置本体1的正面底端固定安装有。

14、稳定板3, 稳定板3的底端中 部连接有气缸4的输出轴, 气缸4固定安装于安装板5的顶端, 气缸4的输出轴贯穿稳定板3并 连接有调节板6。 0030 取号座2的底端设置有出号嘴7, 出号嘴7的背面设置有限位板8, 限位板8固定安装 于取号座2的底端, 限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取号板9, 取号板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取号柱10,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112613 U 4 取号柱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板11, 取号座2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屏12, 取号板9的高 度应满足正常人手能接触到的高度, 以此保证取票时取票者能够顺利取票。 003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二维码屏12用于取号者扫码进。

15、行排队取号, 同时装置本体1内 部应还设置有相配套的设备, 以此保证通过二维码屏12扫过码后能通过出号嘴7进行出号, 同时该配套的设备为现有的二维码取票的设备, 为现有技术, 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0032 气缸4输出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齿条13, 调节齿条13贯穿调节板6的内底壁并 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14, 调节齿轮14轴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5, 螺纹套15的顶端固定安装 有同步柱16, 同步柱16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6的内顶壁与同步板11固定连接。 003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气缸4的输出端能够带动调节齿条13进行移动, 从而带动调节 齿轮14进行转动, 螺纹套15得以移动带动同步板11。

16、朝着装置本体1的方向移动, 从而达到所 取票号下落的效果, 进而达到无接触取号的效果。 0034 具体的, 限位板8的底端正面固定安装有缓冲垫17, 缓冲垫17的底端与取号板9的 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003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缓冲垫17用于在同步板11进行移动时对所取票号进行保护, 防止卡塞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0036 具体的, 同步板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块, 稳定块的另一端与调节板6滑动连 接。 003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稳定块用于保证同步板11移动时的稳定性, 同时也对同步板 11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进而保证取号时同步板11的稳定性。 0038 具体的, 调节齿轮14的轴。

17、端为螺纹杆结构, 且调节齿轮14的轴端活动安装于调节 板6的内部。 003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如此设置使得调节齿轮14在旋转时能够带动螺纹套15进行移 动。 0040 具体的, 稳定板3与调节板6之间设置有稳定柱, 稳定柱的一端与稳定板3固定连 接, 稳定柱的另一端与调节板6固定连接。 0041 具体的, 取号座2的数量为若干个, 同步板11的位置与取号座2的位置相对应。 0042 在使用时, 在进行取票时, 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屏12进行排队, 当排到所叫号时, 气缸4会进行手搓, 调节齿条13随之带动调节齿轮14旋转, 螺纹套15随之移动带动同步板11 同步移动, 取号板9随之离开限位板8处, 取票者将手掌放在取号板9的下方, 所取号票下落, 完成取票。 004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112613 U 5 图 1 图 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112613 U 6 图 3 图 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112613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基于 接触 技术 排队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无接触技术的排队取号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5093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