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注塑模具.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99982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9.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组合式注塑模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组合式注塑模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组合式注塑模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组合式注塑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注塑模具.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17976.X (22)申请日 2020.03.27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创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 道蚝一松山工业区D栋一楼 (72)发明人 曾德运张瑞宾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585 代理人 钟斌 (51)Int.Cl. B29C 45/26(2006.01) B29C 45/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

2、模具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包括固定装置、 支撑柱 以及压缩装置, 固定装置为正方体结构, 且固定 装置顶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 支撑柱与固定装 置顶部固定连接, 固定装置一侧开设有通孔, 且 制动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 装置活动连接, 制动装置一端设于固定装置内 部, 压缩装置设于固定装置顶部, 且压缩装置设 于固定装置正上方, 液压杆设于压缩装置顶部, 且液压杆底部与压缩装置顶部固定连接, 压缩装 置通过液压杆与固定装置顶部活动连接, 该组合 式注塑模具, 有效的解决了注塑成型产品与注塑 机内壁结合太紧而无法取出的问题, 不仅有效的 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时。

3、, 也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安 全性, 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097305 U 2020.12.08 CN 212097305 U 1.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包括固定装置(1)、 支撑柱(5)以及压缩装置(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1)为正方体结构, 且固定装置(1)顶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5), 支撑柱(5) 与固定装置(1)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1)一侧开设有通孔, 且制动装置(3)通过固定 装置(1)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装置(1)活动连接, 制动装置(3)一端设于固定装置(1)内 部, 所述压缩装置(2)设于固定装置(1)顶部, 且压缩。

4、装置(2)设于固定装置(1)正上方, 液压 杆(4)设于压缩装置(2)顶部, 且液压杆(4)底部与压缩装置(2)顶部固定连接, 压缩装置(2) 通过液压杆(4)与固定装置(1)顶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装置(2)包括第 一外壳(10)以及固定座(6), 所述第一外壳(10)顶部设有液压杆(4), 液压杆(4)与第一外壳 (10)顶部固定连接, 且第一外壳(10)顶部四角分别开设有盲孔(11), 盲孔(11)正对支撑柱 (5)顶部, 盲孔(11)直径长度大于支撑柱(5)直径长度, 所述固定座(6)设于第一外壳(10)底 部, 且固定座(6。

5、)为圆柱形结构, 固定座(6)与第一外壳(10)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第 二外壳(7)以及凹槽(8), 所述第二外壳(7)为内部空腔长方体结构, 且第二外壳(7)顶部开 设有凹槽(8), 凹槽(8)成圆柱形结构, 凹槽(8)与第二外壳(7)之间设有导向槽(9), 导向槽 (9)为环形结构, 所述凹槽(8)直径长度大于固定座(6)直径长度, 且凹槽(8)设于固定座(6) 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装置(3)包括把 手(12)、 齿轮(14)、 挡板(15)以及拉簧(16)。

6、, 所述把手(12)呈L型结构, 且把手(12)L型内侧 朝向固定装置(1)一侧, 所述把手(12)一端穿插固定装置(1)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 且把手 (12)一端设于固定装置(1)内部, 所述把手(12)通过轴承(13)与固定装置(1)内壁活动连 接, 且把手(12)穿插齿轮(14)内部, 所述齿轮(14)设于固定装置(1)内部, 且齿轮(14)与把 手(12)固定连接, 所述把手(12)通过齿轮(14)与挡板(15)活动连接, 且挡板(15)顶部设于 导向槽(9)底部, 所述挡板(15)通过拉簧(16)与第二外壳(7)底部活动连接, 且拉簧(16)一 端与挡板(15)底部固定连接, 拉簧(。

7、16)另一端与第二外壳(7)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12)一端通过齿 轮(14)与挡板(15)一侧活动连接, 且挡板(15)一侧开设的齿槽与齿轮(14)的齿槽相一致, 挡板(15)与齿轮(14)相啮合, 所述把手(12)另一端靠近顶部位置外表面设有防滑垫, 防滑 垫为橡胶材质制作。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97305 U 2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 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

8、的 工具。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 具体指将受热融化 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 经冷却固化后, 得到成形品, 由于现有的注塑机与塑料结合 处于密封状态, 当注塑成型产品冷却固化后, 注塑成型产品与注塑机内壁结合太紧, 使其工 人在取出注塑成型产品时非常吃力, 从而延长制造成品所需要的时间, 导致生产效率低。 0003 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解决了由于注塑 成型产品与注塑机内壁结合太紧而导致的操作工人无法取出注塑成型产品的问题。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9、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包括固定装置、 支撑柱以及压缩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为正方 体结构, 且固定装置顶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 支撑柱与固定装置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 装置一侧开设有通孔, 且制动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装置活动连接, 制 动装置一端设于固定装置内部, 所述压缩装置设于固定装置顶部, 且压缩装置设于固定装 置正上方, 所述液压杆设于压缩装置顶部, 且液压杆底部与压缩装置顶部固定连接, 压缩装 置通过液压杆与固定装置顶部活动连接。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第一外壳以及固定座, 所述第一外壳顶部设有液压 杆, 液。

10、压杆与第一外壳顶部固定连接, 且第一外壳顶部四角分别开设有盲孔, 盲孔正对支撑 柱顶部, 盲孔直径长度大于支撑柱直径长度, 所述固定座设于第一外壳底部, 且固定座为圆 柱形结构, 固定座与第一外壳为一体成型。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外壳以及凹槽, 所述第二外壳为内部空腔长方 体结构, 且第二外壳顶部开设有凹槽, 凹槽成圆柱形结构, 凹槽与第二外壳之间设有导向 槽, 导向槽为环形结构, 所述凹槽直径长度大于固定座直径长度, 且凹槽设于固定座正下 方。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把手、 齿轮、 挡板以及拉簧, 所述把手呈L 型结构, 且 把手L型内侧朝向固定装置一侧。

11、, 所述把手一端穿插固定装置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 且把手 一端设于固定装置内部, 所述把手通过轴承与固定装置内壁活动连接, 且把手穿插齿轮内 部, 所述齿轮设于固定装置内部, 且齿轮与把手固定连接, 所述把手通过齿轮与挡板活动连 接, 且挡板顶部设于导向槽底部, 所述挡板通过拉簧与第二外壳底部活动连接, 且拉簧一端 与挡板底部固定连接, 拉簧另一端与第二外壳底部固定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把手一端通过齿轮与挡板一侧活动连接, 且挡板一侧开设的齿槽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097305 U 3 与齿轮的齿槽相一致, 挡板与齿轮相啮合, 所述把手另一端靠近顶部位置外表面设有防。

12、滑 垫, 防滑垫为橡胶材质制作。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 该实用新型, 通过固定装置与压缩装置的相互配合, 液压杆将压缩装置推向固定 装置顶部, 由于第一外壳顶部开的盲孔正对固定装置顶部设置的支撑柱, 支撑柱将第一外 壳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使其固定装置与压缩装置现成一个塑胶制品模具, 通过向第二外 壳顶部开的凹槽内注入塑料, 从而实现塑胶制品的制造过程, 且通过对固定装置一侧设置 制动装置, 操作人员通过扳动把手, 使其把手一端设置的齿轮旋转, 齿轮带动挡板向上移 动, 挡板将成型后的塑胶制品顶起至第二外壳顶部开的凹槽外, 使其操作工人更加方便的 取出成型后的塑胶制品,。

13、 有效的解决了注塑成型产品与注塑机内壁结合太紧而导致的操作 工人无法取出注塑成型产品的问题, 不仅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时, 也增加了生产过程 的操作安全性, 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和压缩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 固定装置; 2、 压缩装置; 3、 制动装置; 4、 液压杆; 5、 支撑柱; 6、 固定座; 7、 第 二外壳; 8、 凹槽; 9、 导向槽; 10、 第一外壳; 11、 盲孔; 12、 把手; 13、 轴承; 14、 齿轮; 15、 。

14、挡板; 16、 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参看图1-3: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包括固定装置1、 支撑柱5以及压缩装置2, 固定 装置1为正方体结构, 且固定装置1顶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5, 支撑柱5与固定装置1顶部固 定连接。

15、, 固定装置1一侧开设有通孔, 且制动装置3通过固定装置1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装 置1活动连接, 制动装置3 一端设于固定装置1内部, 压缩装置2设于固定装置1顶部, 且压缩 装置2 设于固定装置1正上方, 液压杆4设于压缩装置2顶部, 且液压杆4底部与压缩装置2顶 部固定连接, 压缩装置2通过液压杆4与固定装置1顶部活动连接, 压缩装置2包括第一外壳 10以及固定座6, 第一外壳10顶部设有液压杆4, 液压杆4与第一外壳10顶部固定连接, 且第 一外壳10顶部四角分别开设有盲孔11, 盲孔11正对支撑柱5顶部, 盲孔11直径长度大于支撑 柱5直径长度, 固定座6设于第一外壳10底部, 且固定。

16、座6为圆柱形结构, 固定座 6与第一外 壳10为一体成型, 固定装置1包括第二外壳7以及凹槽8, 第二外壳7为内部空腔长方体结构, 且第二外壳7顶部开设有凹槽8, 凹槽8成圆柱形结构, 凹槽8与第二外壳7之间设有导向槽9, 导向槽9为环形结构, 凹槽8直径长度大于固定座6直径长度, 且凹槽8设于固定座6正下方,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097305 U 4 通过固定装置1与压缩装置2的相互配合, 液压杆4将压缩装置2推向固定装置1 顶部, 由于 第一外壳10顶部开的盲孔11正对固定装置1顶部设置的支撑柱5, 支撑柱5将第一外壳10与 固定装置1固定连接, 使其固定装置1与压缩装置 。

17、2现成一个塑胶制品模具, 通过向第二外 壳7顶部开的凹槽8内注入塑料, 从而实现塑胶制品的制造过程。 0019 进一步的, 制动装置3包括把手12、 齿轮14、 挡板15以及拉簧16, 把手12呈L型结构, 且把手12L型内侧朝向固定装置1一侧, 把手12一端穿插固定装置1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 且 把手12一端设于固定装置1内部, 把手12通过轴承13与固定装置1内壁活动连接, 且把手12 穿插齿轮14内部, 齿轮14设于固定装置1内部, 且齿轮14与把手12固定连接, 把手12通过齿 轮14与挡板15活动连接, 且挡板15顶部设于导向槽9底部, 挡板15通过拉簧16与第二外壳7 底部活动连接。

18、, 且拉簧16一端与挡板15底部固定连接, 拉簧16另一端与第二外壳7底部固定 连接, 把手12一端通过齿轮14与挡板15一侧活动连接, 且挡板15一侧开设的齿槽与齿轮14 的齿槽相一致, 挡板15与齿轮14相啮合, 把手12另一端靠近顶部位置外表面设有防滑垫, 防 滑垫为橡胶材质制作, 通过对固定装置1一侧设置制动装置3, 操作人员通过扳动把手12, 使 其把手12一端设置的齿轮14旋转, 齿轮14带动挡板15 向上移动, 挡板15将成型后的塑胶制 品顶起至第二外壳7顶部开的凹槽8外, 使其操作工人更加方便的取出成型后的塑胶制品, 有效的解决了注塑成型产品与注塑机内壁结合太紧而导致的操作工人。

19、无法取出注塑成型 产品的问题, 不仅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时, 也增加了生产过程的操作安全性, 结构简 单。 0020 综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通过固定装置1与压缩装置2的相互配合, 液压杆4将 压缩装置2推向固定装置1顶部, 由于第一外壳10顶部开的盲孔 11正对固定装置1顶部设置 的支撑柱5, 支撑柱5将第一外壳10与固定装置 1固定连接, 使其固定装置1与压缩装置2现 成一个塑胶制品模具, 通过向第二外壳7顶部开的凹槽8内注入塑料, 从而实现塑胶制品的 制造过程, 且通过对固定装置1一侧设置制动装置3, 操作人员通过扳动把手12, 使其把手 12一端设置的齿轮14旋转, 齿轮1。

20、4带动挡板15向上移动, 挡板15将成型后的塑胶制品顶起 至第二外壳7顶部开的凹槽8外, 使其操作工人更加方便的取出成型后的塑胶制品, 有效的 解决了注塑成型产品与注塑机内壁结合太紧而导致的操作工人无法取出注塑成型产品的 问题, 不仅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时, 也增加了生产过程的操作安全性, 结构简单。 0021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097305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097305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097305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组合式 注塑 模具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组合式注塑模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4999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