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pdf

上传人:汲墨****o 文档编号:9497122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9.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514763.9 (22)申请日 2020.04.09 (73)专利权人 浙江天台华宇工业用布有限公司 地址 317200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 花前园区园北路3号 (72)发明人 庞邦通 (74)专利代理机构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282 代理人 龚洋洋 (51)Int.Cl. B32B 27/02(2006.01) B32B 27/36(2006.01) B32B 27/12(2006.01) B32B 5/02(2006.01) B3。

2、2B 9/00(2006.01) B32B 9/04(2006.01) B32B 15/02(2006.01) B32B 15/14(2006.01) B32B 15/18(2006.01) B32B 17/02(2006.01) B32B 17/12(2006.01) B32B 7/12(2006.01) B32B 5/06(2006.01) D04C 1/02(2006.01) B01D 39/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 滤布, 包括过滤基层, 在所述的过滤基层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上加强层与下加强。

3、层, 所述的上加强 层由金属纤维合金丝与在载银碳纤维束混纺编 织制成; 所述的下加强层由306型不锈钢金属纺 织纤维制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12097855 U 2020.12.08 CN 212097855 U 1.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包括过滤基层(1), 其特征是: 在所述的过滤基层(1)的 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加强层(2)与下加强层(3), 所述的上加强层(2)由金属纤维合金丝与载 银碳纤维混纺编织制成; 所述的下加强层(3)由306型不锈钢金属纺织纤维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其特征是: 在所述的上加强层 (2)与过滤。

4、基层(1)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层(4), 所述无纺布层(4)为纤维网结构的无纺布; 所 述无纺布层(4)的纤维网为0.35mm纤维组成的纤维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其特征是: 在所述的下加强层 (3)与过滤基层(1)之间设置有无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其特征是: 所述的过滤基层(1) 由涤纶单丝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其特征是: 所述的上加强层(2)、 无纺布层(4)、 过滤基层(1)、 无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5)、 与下加强层(3)的各层之间通过粘 合或针刺连接复合为一体。

5、。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97855 U 2 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布技术领域, 特指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加强, 越来越多的人非常重视 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 然而, 现有工业除尘或滤渣等中使用的过滤布一般 为单层结构, 过滤效果单一, 且强度不高, 从而大大降低了过滤布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强度高的 涤纶单丝过滤布。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 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包括过滤基层, 在所述的过滤基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加强层与下加强层, 所述的上加强 层由金属纤维合金丝与在载银碳纤维束混纺编织制成; 所述的下加强层由306型不锈钢金 属纺织纤维制成。 0005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过滤基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加强层与下加强层, 上加 强层由金属纤维合金丝与在载银碳纤维束混纺编织制成, 从而能确保过滤布的强度、 弹性、 柔软性、 耐磨防腐性和耐高温性, 同时具备不易产生静电效应特性, 并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 用; 下加强层由306型不锈钢金属纺织纤维制成, 从而能进一步确保过滤布整体的结构强 度。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7、 在所述的上加强层与过滤基层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层, 所述无纺布为纤维网结构的无纺布; 所述无纺布层的纤维网为0.35mm纤维组成的纤维网。 0007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在所述的上加强层与过滤基层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层, 所述无纺布层为纤维网结构的无纺布, 从而能确保过滤布的柔性以及不阻燃性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在所述的下加强层与过滤基层之间设置有无碱玻璃纤 维网格布层。 0009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在下加强层与过滤基层之间设置有无碱玻璃纤维网格 布层, 从而能确保过滤布整体的电绝缘性能、 和强度。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的过滤基层由17丝的涤纶单丝制。

8、成。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的上加强层、 无纺布层、 过滤基层、 无碱玻璃纤维 网格布层、 与下加强层的各层之间通过粘合或针刺连接复合为一体。 0012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各层之间通过粘合或针刺连接复合为一体, 从而能确 保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与稳定性, 从而确保过滤布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2097855 U 3 0014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 1-过滤基层、 2-上加强层、 3-下加强层、 4-无纺布 层、 5-无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

9、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6 一种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 包括过滤基层1, 在所述的过滤基层1的两侧分别设 置有上加强层2与下加强层3, 所述的上加强层2由金属纤维合金丝与在载银碳纤维束混纺 编织制成; 所述的下加强层3由306型不锈钢金属纺织纤维制成。 0017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过滤基层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加强层2与下加强层3, 上加强层2由金属纤维合金丝与在载银碳纤维束混纺编织制成, 从而能确保过滤布的强度、 弹性、 柔软性、 耐磨防腐性和耐高温性, 同时具备不易产生静电效应特性, 并能起到一定的 杀菌作用; 下加强层3由306型不锈钢金属纺织纤维制成, 从而能进一步确保过滤布。

10、整体的 结构强度。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在所述的上加强层2与过滤基层1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层 4, 所述无纺布为纤维网结构的无纺布; 所述无纺布层4的纤维网为0.35mm纤维组成的纤维 网。 0019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在所述的上加强层2与过滤基层1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层 4, 所述无纺布层4为纤维网结构的无纺布, 从而能确保过滤布的柔性以及不阻燃性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在所述的下加强层3与过滤基层1之间设置有无碱玻璃 纤维网格布层5。 0021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在下加强层3与过滤基层1之间设置有无碱玻璃纤维网 格布层5, 从而能确保过滤布整体的电绝缘。

11、性能、 和强度。 00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的过滤基层1由17丝的涤纶单丝制成。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的上加强层2、 无纺布层4、 过滤基层1、 无碱玻璃纤 维网格布层5、 与下加强层3的各层之间通过粘合或针刺连接复合为一体。 0024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各层之间通过粘合或针刺连接复合为一体, 从而能确 保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与稳定性, 从而确保过滤布整体的实用性。 0025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2097855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209785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强度 涤纶 单丝 过滤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强度涤纶单丝过滤布.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4971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