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制作冷却装置.pdf
《茶叶制作冷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制作冷却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775251.8 (22)申请日 2020.05.11 (73)专利权人 安徽工业大学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中路59 号 (72)发明人 应万明郑炜晨江雨燕王兴龙 高长江刘先存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代理人 丁剑 (51)Int.Cl. F26B 21/00(2006.01) F26B 5/00(2006.01) F26B 11/14(2006.01) F25D 1/00(2006.01) (5。
2、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包 括固定框, 固定框的顶部嵌入有承载框, 承载框 的外侧开设有通口, 通口的内壁卡接有卡块, 承 载框的内部卡接连接有第一承载板, 第一承载板 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轴和固定块, 弹簧轴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 顶盖顶端的两侧 分别安装有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 第一风机的输 出端开设有送风口, 顶盖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转 动电机, 转动电机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口, 转动电 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机轴, 机轴的底端转动连 接有转轴, 转轴的两侧卡接有扇叶, 本实用新型 通过设置的第一风机与转动电机以及第一。
3、承载 板和通口, 使该种冷却装置提高茶叶的冷却效 率, 实现了茶叶冷却后便于拾取承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2133237 U 2020.12.11 CN 212133237 U 1.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包括固定框(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1)的底部边缘处 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 所述固定框(1)的顶部嵌入有承载框(3), 所述承载框(3)的外侧开 设有通口(301), 所述通口(301)的内壁卡接有卡块(303), 所述承载框(3)的内部卡接连接 有第一承载板(305), 所述第一承载板(30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轴(306)和固定块 (30。
4、7), 所述弹簧轴(3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308), 所述第二承载板(308)的底 部开设有凹槽(302), 所述第二承载板(308)通过凹槽(302)安装有振动电机(8), 所述承载 框(3)的顶端开设有通槽(304), 所述通槽(304)内部卡接有顶盖(4), 所述顶盖(4)顶端的两 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6), 所述第一风机(5)的输出端开设有送风口 (501), 所述顶盖(4)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转动电机(7), 所述转动电机(7)的顶端开设有散 热口(701), 所述转动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机轴(702), 所述机轴(702)的底端转动 连接有转轴。
5、(703), 所述转轴(703)的两侧卡接有扇叶(7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腿(2)设置有 四根, 四根所述支撑腿(2)分别呈等距间隔, 所述支撑腿(2)与固定框(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框(3)的内部 镂空, 所述承载框(3)的内外壁光滑, 所述承载框(3)与固定框(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载板(305) 包括由弹簧轴(306)和固定块(307)以及第二承载板(308)与振动电机(8)组成, 所述第一承 载板(3。
6、05)与固定块(30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叶(704)由橡胶 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扇叶(704)与转轴(703)卡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4)的外径与 通槽(304)的内径相适配, 所述顶盖(4)通过通槽(304)与承载框(3)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33237 U 2 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指茶树的叶子和芽, 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
7、, 以及用这些叶子泡 制的饮料, 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 叶、 种子、 根泡制的草本茶, 如 “菊花茶” 等; 用各种药 材泡制的 “凉茶” 等。 0003 现有的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在对茶叶进行冷却时, 茶叶容易堆积在一起, 使部分茶 叶得不到冷却从而提高不了冷却效率; 当冷却后进行拾取承装时, 需侧翻茶叶冷却装置或 手工进行拾取承装, 这样不仅过于麻烦还会导致承装不便。 0004 因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解决了茶叶的冷却效率得不到提升且茶 叶冷却后承装不便的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包括固定框, 所 述固定框的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嵌入有承载框, 所述承载框 的外侧开设有通口, 所述通口的内壁卡接有卡块, 所述承载框的内部卡接连接有第一承载 板, 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轴和固定块, 所述弹簧轴的底端固定连接 有第二承载板, 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 所述第二承载板通过凹槽安装有振动 电机, 所述承载框的顶端开设有通槽, 所述通槽内部卡接有顶盖, 所述顶盖顶端的两侧分别 安装有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 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出端开设有送风口, 所述顶盖的顶端中心 处安装有转动电机, 所述转动电。
9、机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口, 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有机轴, 所述机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两侧卡接有扇叶。 0007 优选的, 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根, 四根所述支撑腿分别呈等距间隔, 所述支撑腿与 固定框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承载框的内部镂空, 所述承载框内外壁光滑, 所述承载框与固定框固 定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承载板包括由弹簧轴和固定块以及第二承载板与振动电机组 成, 所述第一承载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扇叶由橡胶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扇叶与转轴卡接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顶盖的外径与通槽的内径相适配, 所述顶盖通过通。
10、槽与承载框固定 连接。 0012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通过设置的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以及转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133237 U 3 动电机和振动电机, 使用前, 将顶盖打开, 再将制作后需冷却的茶叶通过通槽倒入承载框 内, 而后将顶盖卡接固定在承载框顶部的通槽内, 使用时, 为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以及转动 电机和振动电机均接通外接电源, 当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以及转动电机和振动电机正常运 行后, 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即可分别通过其输出端的送风口进行送风, 使得承载框内部的 茶叶冷。
11、却加快, 而后当转动电机启动后, 转动电机输出端的机轴将带动底端的转轴与转轴 两侧的扇叶同时转动, 这样可以为承载框内部的茶叶进行搅拌, 当振动电机启动后, 振动电 机发出的振动会使得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承载板共振, 当第二承载板发出振动后, 第二承 载板会通过弹簧轴使第一承载板共振, 这样茶叶能够得到颠簸进而使得茶叶全面能够被第 一风机与第二风机风干, 这样该种冷却装置就能够提高茶叶的冷却效率。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采用的卡块和第一承载板以及弹簧轴与 固定块, 当茶叶冷却后进行承装时, 断开该装置的外接电源, 再分别拔出两个通口内的两个 卡块, 而后从通口将固定块往。
12、上推动, 推动时, 弹簧轴会一边进行延长一边进行收缩, 这样 能够使得第一承载板呈斜角, 当第一承载板倾斜到一定的角度, 冷却后的茶叶将会从第一 承载板上通过另一个通口流至在外, 而后用盛器承装即可, 这样该种冷却装置就能够实现 便于茶叶冷却后的拾取承装。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的剖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承载板的剖视图。 0018 图中标号: 1、 固定框; 2、 支撑腿; 3、 承载框; 301、 通口; 302、 凹槽; 303、 卡块; 304、 通 槽; 305、 第一承载板; 。
13、306、 弹簧轴; 307、 固定块; 308、 第二承载板; 4、 顶盖; 5、 第一风机; 501、 送风口; 6、 第二风机; 7、 转动电机; 701、 散热口; 702、 机轴; 703、 转轴; 704、 扇叶; 8、 振动电 机。 0019 本实用新型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 0020 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 KHG-150; 0021 转动电机: 44444209993; 0022 振动电机: YZS。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14、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 请结合参阅图1、 图2、 图3, (请结合参阅图1。
15、、 图2和图3,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133237 U 4 供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的剖视图; 图3为 本实用新型第一承载板的剖视图。 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包括固定框1, 固定框1的底部边 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 固定框1的顶部嵌入有承载框3, 承载框3的外侧开设有通口301, 通口301的内壁卡接有卡块303, 承载框3的内部卡接连接有第一承载板305, 第一承载板305 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轴306和固定块307, 弹簧轴3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 308, 第二承载板308的底部开设有。
16、凹槽302, 第二承载板308通过凹槽302安装有振动电机8, 承载框3的顶端开设有通槽304, 通槽304内部卡接有顶盖4, 顶盖4顶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 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6, 第一风机5的输出端开设有送风口501, 顶盖4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转 动电机7, 转动电机7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口701, 转动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机轴702, 机 轴70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03, 转轴703的两侧卡接有扇叶704。 0026 进一步的, 支撑腿2设置有四根, 四根支撑腿2分别呈等距间隔, 支撑腿2与固定框1 固定连接, 这样通过四根呈等距间隔的支撑腿2可以作为支撑点, 更好的支撑起该种冷却装 。
17、置。 0027 进一步的, 承载框3的内部镂空, 承载框3内外壁光滑, 承载框3与固定框1固定连 接, 这样的内部镂空的承载框3可以承装茶叶来进行冷却, 且通过承载框3内外壁光滑, 使得 工作人员使用时不会造成损伤且茶叶不会造成损坏。 0028 进一步的, 第一承载板305包括由弹簧轴306和固定块307以及第二承载板308与振 动电机8组成, 第一承载板305与固定块307固定连接, 将制作后需冷却的茶叶通过通槽304 倒入承载框3内, 倒入后茶叶将会掉至在第一承载板305上, 当振动电机8启动后, 振动电机 发出的振动会使得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承载板308共振, 当第二承载板308发出振动后。
18、, 第 二承载板308会通过弹簧轴306使第一承载板305共振, 这样茶叶能够得到颠簸进而使得茶 叶全面能够被第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6风干, 从而提高茶叶的冷却效率。 0029 进一步的, 扇叶704由橡胶材料加工而成, 扇叶704与转轴703卡接连接, 这样由橡 胶材料加工而成的扇叶704转动后, 因特性使得茶叶不会在搅拌时被损坏。 0030 进一步的, 顶盖4的外径与通槽304的内径相适配, 顶盖4通过通槽304与承载框3固 定连接, 这样与通槽304相适配的顶盖4卡接固定后, 方便第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6以及转动 电机7接通电源后的使用, 不会因启动后产生的动力导致该种冷却装置倾斜摇晃。 0。
19、0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制作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 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 使用前, 将顶盖4打开, 再将制作后需冷却的茶叶通过通槽304倒 入承载框3内, 而后将顶盖4卡接固定在承载框3顶部的通槽304内, 使用时, 为第一风机5与 第二风机6以及转动电机7和振动电机8均接通外接电源, 当第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6以及转 动电机7和振动电机8正常运行后, 第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6即可分别通过其输出端的送风口 501进行送风, 使得承载框3内部的茶叶冷却加快, 而后当转动电机7启动后, 转动电机7输出 端的机轴702将带动底端的转轴703与转轴703两侧的扇叶704同。
20、时转动, 这样可以为承载框 3内部的茶叶进行搅拌, 当振动电机8启动后, 振动电机发出的振动会使得与之固定连接的 第二承载板308共振, 当第二承载板308发出振动后, 第二承载板308会通过弹簧轴306使第 一承载板305共振, 这样茶叶能够得到颠簸进而使得茶叶全面能够被第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 6风干, 这样该种冷却装置就能够提高茶叶的冷却效率, 当茶叶冷却后进行承装时, 断开该 装置的外接电源, 再分别拔出两个通口301内的两个卡块303, 而后从通口301将固定块307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133237 U 5 往上推动, 推动时, 弹簧轴306会一边进行延长一边进行收缩,。
21、 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承载板305 呈斜角, 当第一承载板305倾斜到一定的角度, 冷却后的茶叶将会从第一承载板305上通过 另一个通口301流至在外, 而后用盛器承装即可, 这样就完成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安全方便。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133237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2133237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2133237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2133237 U 9 。
- 内容关键字: 茶叶 制作 冷却 装置
馈纸式文档扫描仪.pdf
植物补光灯控制电路和植物补光灯.pdf
冷却装置.pdf
储能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pdf
交直流高压电容器放电电路.pdf
带有中位锁止和提升回位功能的液压多路阀.pdf
输液杆外设供电线缆的收纳结构.pdf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的投料装置.pdf
复合外墙保温板和方便拼接的复合外墙.pdf
高硬度石材表面抛光装置.pdf
文胸模杯打孔装置.pdf
电磁干粉除铁器用布料装置.pdf
立体式离心筛.pdf
车底.pdf
用于树状空间节点试验的反力架装置.pdf
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装饰板结构.pdf
便于温度调整的微生物离心设备.pdf
应用于钻柱内孔的泥浆过滤设备.pdf
铝合金门窗尺寸检测装置.pdf
肥料快速发酵装置.pdf
侧斜防撞型充电桩.pdf
柑橘栽种装置.pdf
用于高压传感器连接器的激光焊接工装.pdf
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pdf
铝塑废料中铝箔分离设备以及方法.pdf
视频转码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有机液体存储罐脱氢反应器.pdf
地坪研磨机齿轮箱多驱系统.pdf
溜槽防堵及检测装置.pdf
用于换热器铜管扩口机构.pdf
衣柜板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方法.pdf
乳清蛋白的制备方法和乳清蛋白饮料.pdf
一种含植物秸杆保温砖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锰锌铁氧体的掺杂工艺.pdf
一种PVDF基有机铁电聚合物纳米线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自动雨刷控制方法.pdf
一种粉末冶金复合轴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去除邻硝基苯甲醛的酶制剂及其应用.pdf
综采工作面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人工砂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页岩砖及其烧制方法.pdf
吻合器及其指针调节装置.pdf
一种粉末冶金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门窗加工的可调节传送装置.pdf
失效保护阀.pdf
一种新型高冲击韧性非晶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磁力膨胀成型方法及模具.pdf
一种高精度风力发电轴类专用检具工装的制造方法及装置.pdf
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光缆金具更换支架.pdf
一种人工晶体包裹体控制方法.pdf
一种焊接式平衡轴总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