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装置.pdf

上传人:没水****6 文档编号:9466227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82.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分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餐装置.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99268.6 (22)申请日 2020.01.16 (73)专利权人 麦夫子食品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 地址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丽泽中一路1号 院1号楼2层202B号南417 (72)发明人 赵暕郑桂民汪伦陈飞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545 代理人 李杰 (51)Int.Cl. B65G 47/24(2006.01) B65G 47/7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分餐装置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

2、了一种分餐装置。 该分餐装置包 括: 主体和第一流利条; 主体上设有进餐口、 撤餐 口和原料导流槽, 进餐口和撤餐口相对设置于主 体的两端, 原料导流槽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用于连通进餐口和撤餐口; 原料导流槽与原料盒 相适配, 原料盒用于放置食材; 主体位于一安装 面上, 进餐口、 撤餐口以及原料导流槽距离安装 面的高度大于等于毫米, 且小于等于毫米; 第一 流利条沿主体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原料导流槽 内, 以使原料盒可以在原料导流槽内滑动。 利用 该装置分餐人员在分餐过程中, 可以水平动作进 行分餐, 不会超过分餐人员的胸口, 减少了分餐 过程中的细菌的传播, 保证了分餐过程中食材的 卫。

3、生安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212150599 U 2020.12.15 CN 212150599 U 1.一种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主体(101)和第一流利条(102); 所述主体(101)上设有进餐口(111)、 撤餐口(121)和原料导流槽(131), 所述进餐口 (111)和所述撤餐口(121)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101)的两端, 所述原料导流槽(131)沿所述 主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 用于连通所述进餐口(111)和所述撤餐口(121); 所述原料导流 槽(131)与原料盒相适配, 所述原料盒用于放置食材; 所述主体(101)位于一安装面上。

4、, 所述 进餐口(111)、 所述撤餐口(121)以及所述原料导流槽(131)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 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所述第一流利条(102)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原料导流槽(131)内, 使所述原料盒可以在所述原料导流槽(131)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利条(102)可拆卸安装在 所述原料导流槽(1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餐盒导流槽(103), 用于放置 空餐盒; 所述餐盒导流槽(103)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主体(101)上, 。

5、位于 所述原料导流槽(131)的上方; 所述餐盒导流槽(103)与所述空餐盒相适配, 所述空餐盒为 准备盛放所述食材的餐盒, 所述空餐盒可在所述餐盒导流槽(103)内移动; 所述餐盒导流槽 (103)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半成品导流槽(104), 用于放 置半成品餐盒; 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主体 (101)上, 位于所述原料导流槽(131)的上方, 且位于所述餐盒导流槽(103)的下方; 所述半 成品导流槽(104)与所述半成品餐盒相适配, 所。

6、述半成品餐盒为盛放部分所述食材的餐盒, 所述半成品餐盒可在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内移动; 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距离所述安 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成品导流槽(105), 用于放置 成品餐盒; 所述成品导流槽(105)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主体(101)上, 位 于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的下方, 且位于所述原料导流槽(131)的上方; 所述成品导流槽 (105)与所述成品餐盒相适配, 所述成品餐盒为已完成盛放所述食材的餐盒, 可在所述成品 导流槽(105)内移动; 所述成。

7、品导流槽(105)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 于等于13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二流利条(106), 所述第二 流利条(106)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餐盒导流槽(103)内, 以使所述空餐 盒可在所述餐盒导流槽(103)内滑动; 和/或, 所述第二流利条(106)沿所述主体(101)的长 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内, 以使所述半成品餐盒可在所述半成品导流槽 (104)内滑动; 和/或, 所述第二流利条(106)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成品 导流槽(105)内, 以使。

8、所述成品餐盒可在所述成品导流槽(105)内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01)上还设有工作 台面(141), 所述工作台面(141)与所述原料导流槽(131)并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面(141)有两个, 相对设置 于所述主体(10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导流槽(131)有两个, 并列设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2150599 U 2 置于两个所述工作台面(14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面(1。

9、41)距离所述安装面 的高度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150599 U 3 分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分餐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社会, 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尤其是在一些人员密集场所, 比如大型企事 业单位、 学校、 医院等, 普遍采取的是集体就餐的形式, 由分餐人员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分餐, 在此过程中, 保证原料、 食材等的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餐装置, 用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问题。 000。

10、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餐装置, 包括主体和第一流利条; 所述主体上设有进餐口、 撤餐 口和原料导流槽, 所述进餐口和所述撤餐口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 所述原料导流槽 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用于连通所述进餐口和所述撤餐口; 所述原料导流槽与原料 盒相适配, 所述原料盒用于放置食材; 所述主体位于一安装面上, 所述进餐口、 所述撤餐口 以及所述原料导流槽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毫米, 且小于等于毫米; 所述第一流 利条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原料导流槽内, 以使所述原料盒可以在所述原料 导流槽内滑动。 0006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

11、任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流利条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原料导流 槽内。 0007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 还包括: 餐盒导流槽, 用于放置空餐盒; 所述餐 盒导流槽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主体上, 位于所述原料导流槽的上方; 所述餐 盒导流槽与所述空餐盒相适配, 所述空餐盒为准备盛放所述食材的餐盒, 所述空餐盒可在 所述餐盒导流槽内移动; 所述餐盒导流槽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毫米, 且小于等 于毫米。 0008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 还包括: 半成品导流槽, 用于放置半成品餐盒; 所述半成品导流槽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主体上, 位于所述原料导流槽的上 方,。

12、 且位于所述餐盒导流槽的下方; 所述半成品导流槽与所述半成品餐盒相适配, 所述半成 品餐盒为盛放部分所述食材的餐盒, 所述半成品餐盒可在所述半成品导流槽内移动; 所述 半成品导流槽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毫米, 且小于等于毫米。 0009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 还包括: 成品导流槽, 用于放置成品餐盒; 所述 成品导流槽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主体上, 位于所述半成品导流槽的下方, 且 位于所述原料导流槽的上方; 所述成品导流槽与所述成品餐盒相适配, 所述成品餐盒为已 完成盛放所述食材的餐盒, 可在所述成品导流槽内移动; 所述成品导流槽距离所述安装面 的高度大于等于毫米。

13、, 且小于等于毫米。 说明书 1/6 页 4 CN 212150599 U 4 0010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 还包括: 第二流利条, 所述第二流利条沿所述 主体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餐盒导流槽内, 以使所述空餐盒可在所述餐盒导流槽内滑动; 和/或, 所述第二流利条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半成品导流槽内, 以使所述半 成品餐盒可在所述半成品导流槽内滑动; 和/或, 所述第二流利条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成品导流槽内, 以使所述成品餐盒可在所述成品导流槽内滑动。 0011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 所述主体上还设有工作台面, 所述工作台面与 所述原料。

14、导流槽并列设置。 0012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 所述工作台面有两个, 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 两侧。 0013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 所述原料导流槽有两个, 并列设置于两个所述 工作台面之间。 0014 可选地,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 所述工作台面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 于毫米, 且小于等于毫米。 0015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 盛放有食材的原料盒从进餐口进入原料导流槽内, 置于第一流利条上, 在原料导流槽内滑动, 由分餐人员对原料盒内的不同食材进行分餐; 在 原料盒内的食材分餐完毕后, 由撤餐口撤出, 以更换新的原料盒; 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进餐 口。

15、、 撤餐口以及原料导流槽距离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毫米, 且小于等于毫米, 因而, 分餐 人员在对原料盒内的食材进行分餐时, 分餐人员对原料、 餐盒、 食材等进行取放时的操作动 作基本水平, 且不会超过分餐人员的胸口, 减少了分餐过程中的细菌的传播, 保证了分餐过 程中食材的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

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分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0019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 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分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 所示, 该分餐装置 包括: 主体101和第一流利条10。

17、2; 所述主体101 上设有进餐口111、 撤餐口121和原料导流槽 131, 所述进餐口111和所述撤餐口121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101的两端, 所述原料导流槽131 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 用于连通所述进餐口111和所述撤餐口121; 所述原料导流 槽131与原料盒相适配, 所述原料盒用于放置食材; 所述主体101位于一安装面上, 所述进餐 说明书 2/6 页 5 CN 212150599 U 5 口111、 所述撤餐口 121以及所述原料导流槽131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所述第一流利条102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原。

18、料导 流槽131内, 以使所述原料盒可以在所述原料导流槽131内滑动。 0021 本实施例中, 盛放有食材的原料盒从进餐口111进入原料导流槽131内, 置于第一 流利条102上, 在原料导流槽131内滑动, 直至原料导流槽131内放置满所需食材的原料盒, 然后由分餐人员对原料盒内的不同食材进行分餐。 在原料盒内的食材分餐完毕后, 由撤餐 口 121平行撤出, 以更换新的原料盒。 0022 原料导流槽131沿主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 能够在原料导流槽131内放置最大数 量的原料盒, 以减少原料盒更换的频率和次数; 同时, 沿主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原料导流 槽131, 还可以使配置的分餐人员。

19、的数量增加, 提高分餐的效率, 减少单个分餐人员的工作 强度。 0023 本实施例中, 由于进餐口111、 撤餐口121以及原料导流槽131 距离安装面的高度 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因而, 分餐人员只需要在分餐装置前, 对原料盒内 的食材进行分餐时, 对原料、 餐盒、 食材进行取放的操作动作不会超过分餐人员的胸口, 减 少了分餐过程中细菌的传播, 保证了分餐过程中食材的卫生安全。 同时, 分餐人员在分餐过 程中, 不需要对原料盒进行取放、 移动和更换, 极大的提高了分餐人员的分餐效率, 降低了 分餐人员的工作强度, 减少了分餐人员的工作时间。 0024 为了使分餐装置。

20、的安装维护方便, 所述第一流利条10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原料导 流槽131内。 在此, 通过将第一流利条102沿原料导流槽131的长度方向, 可拆卸安装在原料 导流槽131的底部, 既保证了原料盒在原料导流槽131内的滑动顺畅, 还可以使原料导流槽 131 以及第一流利条102标准化, 减轻安装维护的工作量, 同时降低成本。 在此, 并不具体限 制第一流利条102的安装位置,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流利条102安装在原料导流槽 131的两侧, 使原料盒的上边缘置于第一流利条102上, 在原料导流槽131内滑动。 在此, 并不 对第一流利条102在原料导流槽131内的可拆卸安装的方式进行限定, 。

21、常用的有卡接、 插接 等方式。 0025 本实施例的分餐装置还可以包括: 餐盒导流槽103, 用于放置空餐盒; 所述餐盒导 流槽103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主体101上, 位于所述原料导流槽131的上 方; 所述餐盒导流槽103与所述空餐盒相适配, 所述空餐盒为准备盛放所述食材的餐盒, 所 述空餐盒可沿所述餐盒导流槽103移动; 所述餐盒导流槽103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 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0026 通过在主体101上安装餐盒导流槽103, 使空餐盒沿餐盒导流槽 103移动, 当分餐 人员进行分餐时, 可以随手从餐盒导流槽103中取空餐盒, 不需要再去。

22、从其它地方或装置中 取, 这有利于节约时间, 提高分餐人员的分餐效率。 将餐盒导流槽103设置于原料导流槽131 的上方, 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其它存放空餐盒的装置、 空间, 有效的利用了分餐装置的结构空 间, 节约分餐装置的成本。 0027 通过将餐盒导流槽103距离安装面的高度限制在800毫米至1300毫米之间, 可以使 分餐人员水平取放餐盒, 操作动作不会超过分餐人员的胸口, 减少了分餐过程中细菌的传 播, 有助于构建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 保证了分餐过程中食材的卫生安全。 0028 不同食材在分餐装置中的位置并不相同, 为便于分餐人员进行分餐, 通常, 每位分 说明书 3/6 页 6 CN 。

23、212150599 U 6 餐人员只需要对一个或两个原料盒内的食材进行分餐。 但是, 一个餐盒中可能需要放入不 同的食材, 这就需要不同的分餐人员之间相互协作, 以完成分餐工作。 在本实施例的分餐装 置中, 通过设置半成品导流槽104来协助不同的分餐人员完成一个餐盒的分餐工作。 具体 的, 半成品导流槽104用于放置半成品餐盒; 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 向安装于所述主体101上, 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上方, 且位于所述餐盒导流槽103的下方; 所述 半成品导流槽104与所述半成品餐盒相适配, 所述半成品餐盒为盛放部分所述食材的餐盒, 所述半成品餐盒可在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

24、内移动。 同时, 为了保证分餐过程中食材的卫生 安全, 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 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 米。 0029 在分餐人员从餐盒导流槽103中取出空餐盒进行分餐时, 若一个分餐人员只能完 成一个餐盒中部分食材的盛放, 该分餐人员在盛放完成部分食材后, 将半成品餐盒放入半 成品导流槽104内。 当半成品餐盒在半成品导流槽104内移动至下一位分餐人员面前时, 由 下一位分餐人员从半成品导流槽104内取出半成品餐盒, 完成相应的分餐工作, 以此类推, 直至分餐完成。 通过半成品导流槽104将不同的分餐人员联系起来, 完成分餐工作, 简化了 分餐流程, 。

25、可以使各分餐人员专注于自己的分餐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0030 本实施例的分餐装置中, 还可以包括成品导流槽105, 用于放置成品餐盒; 所述成 品导流槽105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主体101上, 位于所述半成品导流槽104 的下方, 且位于所述原料导流槽131的上方; 所述成品导流槽105与所述成品餐盒相适配, 所 述成品餐盒为已完成盛放所述食材的餐盒, 可在所述成品导流槽105 内移动; 所述成品导 流槽105距离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通过设置成品导 流槽105, 将分餐人员完成分餐的成品餐盒输送出去, 将分餐人员从分餐的存放工作中。

26、解放 出来, 简化了分餐人员的分餐工作, 降低了分餐人员的工作强度。 0031 将成品导流槽105安装在原料导流槽131的上方, 半成品导流槽104安装在成品导 流槽105的上方, 餐盒导流槽103安装在半成品导流槽104的上方, 这样在主体101的高度方 向上, 从上到下依次设计餐盒导流槽103、 半成品导流槽104、 成品导流槽105和原料导流槽 131, 符合分餐人员的工作习惯, 可以减少分餐人员的出错概率; 同时, 将原料导流槽131、 半 成品导流槽104、 成品导流槽105、 以及餐盒导流槽103距离安装面的高度设置在大于等于 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 毫米之间, 不但使分。

27、餐人员在分餐过程, 可以水平进行分餐动 作, 而且分餐动作不会超过分餐人员的胸口, 减少了分餐过程中细菌的传播, 有助于构建一 个相对无菌的环境, 保证了分餐过程中食材的卫生安全。 此外, 如此设计, 还充分利用了主 体101在高度方向的结构空间, 使整个分餐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 0032 为了能够使空餐盒在餐盒导流槽103内顺畅移动, 该分餐装置还包括: 第二流利条 106, 所述第二流利条106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餐盒导流槽103内, 以使所 述空餐盒可在所述餐盒导流槽103内滑动。 同样的, 还可以将所述第二流利条106沿所述主 体101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半成品。

28、导流槽104内, 以使所述半成品餐盒可在所述半成品 导流槽104内滑动。 以及, 将所述第二流利条106沿所述主体101的长度方向, 安装于所述成 品导流槽105内, 以使所述成品餐盒可在所述成品导流槽105内滑动。 需要说明的时, 可以在 餐盒导流槽103内、 半成品导流槽104内以及成品导流槽105内同时安装第二流利条106; 也 可以在餐盒导流槽103内、 半成品导流槽 104内以及成品导流槽105内选择安装第二流利条 说明书 4/6 页 7 CN 212150599 U 7 106, 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0033 第二流利条106在餐盒导流槽103、 半成品导流槽104、 成品导流槽1。

29、05内的安装可 采用可拆卸连接, 比如卡接、 插接等, 以便于对其进行维护安装。 0034 为了利于分餐人员的分餐工作, 该分餐装置中, 所述主体101 上还设有工作台面 141, 所述工作台面141与所述原料导流槽131并列设置, 所述工作台面141距离所述安装面 的高度大于等于800毫米, 且小于等于1300毫米。 通过将工作台面141与原料导流槽131并列 设置, 使每一位分餐人员都能够正面面对原料盒, 避免分餐时的相互干扰。 0035 工作台面141的数量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可以有两个, 两个所述工作台面141, 分别 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101的两侧, 以此来增加分餐人员的数量, 提高。

30、分餐效率。 相应的, 原料 导流槽13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个, 两个所述原料导流槽131并列设置于两个所述工作台 面141之间。 本实施例中, 两个并列设置的原料导流槽131相互独立, 连通主体101两端不同 的进餐口111和撤餐口121, 避免了主体101 两侧的分餐人员工作的相互影响。 0036 由于分餐工作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 为了使分餐人员的工作相对舒适, 该分餐装 置的工作台面141的高度按照人机工程学进行设计, 使分餐人员在进行分餐工作时, 便于操 作。 具体的, 所述工作台面141 距离分餐人员的站立面(即主体101的安装面)的高度为800 毫米。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餐工作时操作。

31、的便利, 该分餐装置中, 工作台面141 的高度位于分 餐人员的胸口部位以下, 通常, 所述工作台面141距离分餐人员的站立面的高度不超过1300 毫米。 0037 为了卫生及安全考虑, 在分餐装置中设计有遮挡罩107, 用以遮挡分餐装置以外的 灰尘、 细菌等进入食材。 在此, 遮挡罩107可以沿分餐装置的四周及顶部设置, 以使分餐装置 相比外界, 具有一个相对的无菌环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从经济性、 实用性的角度出发, 将 遮挡罩107设为隔离玻璃顶。 0038 为了储存分餐用工具或其它物品(比如消毒酒精), 在工作台面 141的下部还设计 有储物柜151, 以便于存取分餐用工具, 或者。

32、对分餐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0039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空餐盒、 半成品餐盒以及成品餐盒表征的 是分餐过程中, 同一个餐盒在分餐不同阶段的状态。 空餐盒表征的是准备盛放所述食材时 的餐盒状态, 半成品餐盒表征的是盛放部分所述食材的餐盒状态, 成品餐盒表征的是已完 成盛放所述食材的餐盒状态。 0040 此外, 该分餐装置的主体101、 餐盒导流槽103、 半成品导流槽 104以及成品导流槽 105采用食品级材料, 如食品级的304不锈钢; 主体101的长度为7个原料盒的长度(原料盒的 长度为325毫米); 在分餐装置中每一侧可配备3个分餐人员, 每个分餐人员分管两个原料 盒, 相。

33、应的工作台面141的长度就为6个原料盒的长度, 剩余的长度尺寸预留为撤餐口121的 尺寸。 由于在工作台面141上需要放置电子秤等分餐工具, 因而, 对工作台面141的宽度尺寸 也有要求, 在该分餐装置中, 工作台面141的宽度设计为120毫米。 0041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各个实施例之 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 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 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 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 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 的, 其中作为。

34、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为单元提示的 说明书 5/6 页 8 CN 212150599 U 8 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 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 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042 以上所述, 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准。 说明书 6/6 页 9 CN 212150599 U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0 CN 212150599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分餐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分餐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4662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