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pdf
《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32517.X (22)申请日 2020.01.07 (73)专利权人 山东文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541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 族镇艾庄 (72)发明人 钟贵水李霞齐文边玉彬 于希亮王勇韩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65 代理人 陶荣州 (51)Int.Cl. E04G 11/06(2006.01) E04G 17/00(2006.01) E04G 17/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便于。
2、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模 板组合,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 包括若干个可拼接 的模板本体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且提供水平支撑 力的固定支架, 模板本体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 设置有用于拼接的凸出部和凹陷部, 凸出部包括 两块连接在模板本体侧边的凸出板, 两块凸出板 的一端相互合拢形成的夹角为拼接夹角, 凹陷部 包括两块位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凹陷板, 两 块凹陷板的一端相互合拢且相互之间形成的夹 角与拼接夹角角度一致, 当一块模板本体的凸出 部插入另一块模板本体的凹陷部时, 紧固螺钉可 贯穿上模板、 凸出板和凹陷板上的螺孔。 本实用 新型能够让拼接位置保持的较。
3、为紧密, 浇注出来 的水泥表面平整度较高且拼接时候可以快速固 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2176535 U 2020.12.18 CN 212176535 U 1.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包括若干个可拼接的模板本体(1)和用于固定在地 面且提供水平支撑力的固定支架(2), 所述模板本体(1)包括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 所 述模板本体(1)为矩形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模板本体(1)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 于拼接的凸出部和凹陷部, 所述凸出部包括两块连接在模板本体(1)侧边的凸出板(14), 两 块凸出板(14)的一端相互合拢形成的夹角为拼接夹角。
4、(16), 两块凸出板(14)另一端分别与 上模板(11)、 下模板(12)连接, 所述凹陷部包括两块位于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之间的 凹陷板(15), 两块凹陷板(15)的一端相互合拢且相互之间形成的夹角与拼接夹角(16)角度 一致; 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若干个可贴合在模板本体(1)表面的固定板(21), 所述固定板 (21)与模板本体(1)的拼接线垂直, 所述固定板(21)上穿设置有紧固螺钉(22), 所述上模板 (11)、 凸出板(14)和凹陷板(15)上均设置有与紧固螺钉(22)配合的螺孔(17), 当一块模板 本体(1)的凸出部插入另一块模板本体(1)的凹陷部时, 紧固螺钉。
5、(22)可贯穿上模板(11)、 凸出板(14)和凹陷板(15)上的螺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其特征是: 所述上模板(11)和下模 板(12)之间分布有加强筋(13), 所述加强筋(13)的截面呈X形状, 所述加强筋(13)与上模板 (11)、 下模板(12)为一体连接结构, 相邻两个加强筋(13)为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其特征是: 所述加强筋(13)横向的 夹角为支撑夹角(131), 所述支撑夹角(131)与拼接夹角(16)角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其特征是: 所述拼接夹角(16。
6、)的角 度在35 至65 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其特征是: 所述凸出板(14)和凹陷 板(15)厚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其特征是: 所述凸出板(14)与凹陷 板(15)的厚度与加强筋(13)的厚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其特征是: 所述紧固螺钉(22)的数 量为多个, 且所述紧固螺钉(22)沿着两块模板本体(1)拼接线的方向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其特征是: 紧固螺钉(22)的螺钉长 度等于固定板(21)厚度、 上模板(11)厚度以及上模板(11)与。
7、下模板(12)间距之和。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76535 U 2 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建筑施工中墙体的混凝土浇铸施工, 通常采用传统钢模板或木模板和竹 胶板, 为较少次周转使用的非永久性的建筑模板, 墙体浇铸施工完成, 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凝 固后, 进行建筑模板的拆卸, 最后再进行建筑外墙保温层的繁琐施工, 施工劳动强度大、 施 工效率低、 施工成本高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0003 塑料模板是一种节能型和绿色环保产品, 塑料模板周转次数能达到30次以上, 还。
8、 能回收再造。 温度适应范围大, 规格适应性强, 可锯、 钻, 使用方便。 模板表面的平整度、 光洁 度高, 且有阻燃、 防腐、 抗水及抗化学品腐蚀的功能, 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能满 足各种建筑支模的要求。 0004 目前, 市场上的塑料模板通常是一块一块在工厂里面生产成型, 然后运到施工现 场组装拼接成墙面结构, 但是通常建筑模板都是呈方形结构, 然后直接堆叠在一起, 这样组 装的时候容易错位等造成拼接部位缝隙较大, 而且拼接起来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 组合,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如何快速且致密的将。
9、建筑模板组装成型。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 筑模板组合, 包括若干个可拼接的模板本体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且提供水平支撑力的固定支 架, 所述模板本体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 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分布有加强筋; 所述模板 本体为矩形结构, 所述模板本体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拼接的凸出部和凹陷 部, 所述凸出部包括两块连接在模板本体侧边的凸出板, 两块凸出板的一端相互合拢形成 的夹角为拼接夹角, 两块凸出板另一端分别与上模板、 下模板连接, 所述凹陷部包括两块位 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凹陷板, 两块凹陷板的一端相互合拢且相互之间形成的夹。
10、角与拼 接夹角角度一致, 两块凸出板另一端分别与上模板、 下模板连接;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若干个 可贴合在模板本体表面的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与模板本体的拼接线垂直, 所述固定板上穿 设置有紧固螺钉, 所述上模板、 凸出板和凹陷板上均设置有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孔, 当一块 模板本体的凸出部插入另一块模板本体的凹陷部时, 紧固螺钉可贯穿上模板、 凸出板和凹 陷板上的螺孔。 000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施工时候模板本体可以通过拼接形成竖直状的面, 而固定 架可以为模板本体水平的固定力使其保持稳定的竖直状态, 两面拼接形成的模板本体之间 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泥浇注空间。 在拼接模板的时候, 由于每块模板本。
11、体上都设置有凸出部 和凹陷部, 这样模板本体相互插合, 然后再将对应位置的螺钉拧上, 拼接即可完成。 关于拼 接过程中水平的缝隙, 通过凸出部和凹陷部的配合保持致密, 基本消除水平拼接缝, 关于竖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176535 U 3 直方向的缝隙, 由于模板本体是固定在固定板上的, 固定板上的孔位设计能够使得相邻模 板本体之间紧密贴合, 这样基本能够基本消除竖直状态下拼接缝, 使得浇注在内部的水泥 不易出现泄漏的情况, 表面平整度高。 0008 同时, 板状的凸出部与凹陷部结构能够让模板本体在拼接过程中能够自行滑动至 紧密拼接部位, 从而使得拼接变得较为方便, 不容易出错。
12、。 整个的建筑模板组合, 模板本体 之间直接插合即可拼接完毕, 然后通过螺钉将固定板与模板本体固定, 这样模板本体内部 之间以及模板本体与固定架之间即可形成稳定的结构, 操作做起来较为快速方便。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呈X形状, 所述加强筋与上模板、 下 模板为一体连接结构, 相邻两个加强筋为一体连接。 00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X形状的加强筋结构稳定, 全部呈一体连接的状态能够将模板 本体表面承受的力均匀分散开, 使得整体结构稳定。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加强筋横向的夹角为支撑夹角, 所述支撑夹角与 拼接夹角角度一致。 0012 通过上述技。
13、术方案, 角度相互一致的结构便于生产, 在生产时候可以直接生产大 块的模板, 然后将需要的地方切开即可形成凸出部或者凹陷部。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拼接夹角的角度在35 至65 之间。 00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上述角度内, 凸出部与凹陷部相互重叠的部位较大, 可以形 成较大的接触面积, 确保拼接部位的结构稳定性。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凸出板和凹陷板厚度一致。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凸出板与凹陷板的厚度与加强筋的厚度一致。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厚度一致的结构能够在便于生产的基础上确保拼接部位的结 构强度足够, 不易出现破损。
14、, 而且与加强筋的厚度一致能够让内部应力分散的较为均匀。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紧固螺钉的数量为多个, 且所述紧固螺钉沿着两 块模板本体拼接线的方向间隔分布。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多个紧固螺钉能够提升拼接线上的结构稳定性。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紧固螺钉的螺钉长度等于固定板厚度、 上模板厚度以 及上模板与下模板间距之和。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螺钉长度加以控制, 能够保证螺钉正好拧齐, 螺钉的两端都能 够得到抵触, 避免螺钉出现晃动。 002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 拼接位置保持的较为紧 密, 浇注出来的水泥。
15、表面平整度较高; 2、 拼接时候可以快速固定; 3、 拼接部位接触面积较 大, 稳定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实施例一中模板本体的结构图; 0024 图2为实施例一模板本体施工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0025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6 图4为实施例一模板本体施工固定板的正视图。 0027 附图标记: 1、 模板本体; 11、 上模板; 12、 下模板; 13、 加强筋; 131、 支撑夹角; 14、 凸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176535 U 4 出板; 15、 凹陷板; 16、 拼接夹角; 17、 螺孔; 2、 固定支架; 21、 固定板; 22、 紧固螺钉。
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实施例一 0030 如图1与图2所示,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包括若干个可拼接的模板本体1 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且提供水平支撑力的固定支架2。 模板本体1可以通过拼接形成竖直状且 较大的面, 固定架底部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 固定支架2包括若干个固定板21, 当固定架固 定在地面上的时候, 固定板21保持竖直状态。 0031 如图2所示, 在需要浇注一面墙的时候, 需要树立起两个相对的固定支架2, 然后在 每个固定支架2上将模板本体1拼接成一面, 两个模板本体1拼接成的面之间形成水泥浇注 的空间, 将水泥浇注在。
17、该空间内, 等待其冷却即可。 0032 如图1所示, 模板本体1包括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 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之间分布 有加强筋13, 上模板11、 下模板12为5-8mm厚。 加强筋13的截面呈X形状, 加强筋13与上模板 11、 下模板12为一体连接结构, 相邻两个加强筋13为一体连接。 0033 模板本体1呈矩形结构, 模板本体1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拼接的凸出 部和凹陷部, 凹陷部和凸出部呈折角结构, 凸出部包括两块连接在模板本体1侧边的凸出板 14, 两块凸出板14的一端相互合拢形成的夹角为拼接夹角16, 两块凸出板14另一端分别与 上模板11、 下模板12连接, 凹陷。
18、部包括两块位于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之间的凹陷板15, 两块 凹陷板15的一端相互合拢且相互之间形成的夹角与拼接夹角16角度一致, 两块凸出板14另 一端分别与上模板11、 下模板12连接。 0034 其中, 拼接夹角16的角度在35 至65 之间, 通常优选在55 左右。 同时, 将加强筋13 横向的夹角定位支撑夹角131, 支撑夹角131与拼接夹角16角度一致。 0035 在整体结构厚度上, 凸出板14和凹陷板15厚度一致, 同时凸出板14与凹陷板15的 厚度与加强筋13的厚度一致, 均为1-3mm。 0036 如图2和图3所示, 固定板21上穿设置有紧固螺钉22, 上模板11、 凸出板1。
19、4和凹陷板 15上均设置有与紧固螺钉22配合的螺孔17, 紧固螺钉22的数量为多个, 且紧固螺钉22沿着 两块模板本体1拼接线的方向间隔分布。 0037 如图2至图4所示, 当一块模板本体1的凸出部插入另一块模板本体1的凹陷部时, 紧固螺钉22可贯穿上模板11、 凸出板14和凹陷板15上的螺孔17。 紧固螺钉22能够通过插入 螺孔17使得模板本体1之间相互固定且模板本体1与固定板21之间也保持相互固定, 且紧固 螺钉22的螺钉长度等于固定板21厚度、 上模板11厚度以及上模板11与下模板12间距之和, 当紧固螺钉22插入到螺孔17内的时候, 紧固螺钉22顶部正好与下模板12内壁贴合, 紧固螺 。
20、钉22的螺母正好和上模板11外壁贴合。 0038 建筑模板的拼接过程如下: 1、 将两个模板本体1的凸出部与凹陷部相互对接平成 一块, 拼接的时候凸出部朝上, 凹陷部朝下, 这样最底部那块也能够保持地面的密封; 2、 将 紧固螺钉22贯穿固定板21、 上模板11、 凸出板14和凹陷板15的螺孔17, 进而形成稳定的拧紧 至最深处; 3、 逐步重复上述两步直至整块板面拼接完成。 0039 建筑模板的拆卸过程如下: 将紧固螺钉22拧开, 所有的模板本体1即可自行散落,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176535 U 5 然后将起收集起来重新利用便可。 0040 实施例二 0041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组合,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一致, 区别点在 于, 在本实施例中, 凸出板14之间的拼接夹角16角度与加强筋13内部支撑夹角131角度不一 致。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176535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2176535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2176535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2176535 U 9 。
- 内容关键字: 便于 组装 建筑 模板 组合
立体均温板.pdf
旋塞阀卡套压装机.pdf
干式变压器的风机底座.pdf
汽车电致光变色器件.pdf
电力巡检机器人.pdf
熔体和包含该熔体的熔断器.pdf
迷宫高压差流量调节角阀.pdf
麦克风.pdf
避雷器试验设备.pdf
具有喷射功能的薄膜冷却水槽.pdf
肠镜活检器.pdf
旋转式玩具泡泡机.pdf
用于市输水管道的采集终端装置.pdf
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装置.pdf
混砂前降阻剂筛分装置.pdf
具有防护功能的分支电缆.pdf
仓储机器人视觉识别的设备智能调度方法.pdf
可移动发电机组配电柜.pdf
带有辅助张嘴结构的儿童雾化器.pdf
污泥处理装置.pdf
垃圾桶抓举收集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pdf
微流控芯片及核酸扩增分析仪.pdf
雷达产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压缩空气管路的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SSPP结构的SIW带通滤波器.pdf
遥感模糊图像复原方法及系统.pdf
果树施肥量计算方法及系统.pdf
胃黏膜上皮细胞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面向多样性的代码审查者推荐方法及存储介质、设备.pdf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节能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矿井用智能应急电源系统.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个性化人机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一种基于微波照射的低噪低尘混凝土破碎装置.pdf
一种共挤塑木内墙板.pdf
一种聚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新的多肽人Β-葡萄糖苷酸酶1188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pdf
一种钢束张拉防护装置.pdf
一种聚氨酯冷库板.pdf
高耐磨工程塑料的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方法.pdf
收集并分离环境空气中出现的颗粒和微生物的设备.pdf
一种旧屋加强拓展结构.pdf
砌筑型采光单元.pdf
钛催化渗氮工艺.pdf
一种新型多功能混凝土砌块.pdf
一种冷却塔外围安全防护装置.pdf
一种新的多肽二氢吡咯-5-羧酸还原酶15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pdf
一种新型吊顶.pdf
一种船用电梯井的施工安全护栏.pdf
高滴点二脲润滑脂的制备方法.pdf
装配式构件用轻质实心芯模.pdf
一种装配式建筑工地用临边洞口防护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