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块.pdf
《固定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块.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631735.5 (22)申请日 2020.04.23 (73)专利权人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 明光北路1166号 专利权人 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 限公司 (72)发明人 王传恒黄演均苏运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代理人 郭俊霞 (51)Int.Cl. F16L 3/12(2006.01) F24F 13/00(2006.01) F24F 11/89(2018.01) (54)。
2、实用新型名称 固定块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块, 涉及管道固 定技术领域。 固定块包括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 部, 第一弧形部上开设有第一卡槽、 第二卡槽、 第 三卡槽、 并设置有第一卡扣; 第二弧形部与第一 弧形部连接, 第二弧形部上开设有第四卡槽、 第 五卡槽、 第六卡槽、 并设置有第二卡扣; 其中, 第 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卡接后, 第一卡槽与第四卡槽 围成第一卡孔, 第二卡槽与第五卡槽围成第二卡 孔, 第三卡槽与第六卡槽围成第三卡孔。 在不同 场景下, 两个管道的中心距不相等, 通过启动固 定块的不同卡孔, 也能实现两个管道的相对固 定, 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第一弧形部与第二。
3、弧形 部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212178081 U 2020.12.18 CN 212178081 U 1.一种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块包括: 第一弧形部(2), 所述第一弧形部(2)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2)、 第二卡槽(23)、 第三卡槽 (28)、 并设置有第一卡扣(24); 第二弧形部(3), 与所述第一弧形部(2)连接, 所述第二弧形部(3)上开设有第四卡槽 (32)、 第五卡槽(33)、 第六卡槽(38)、 并设置有第二卡扣(34); 其中, 所述第一卡扣(24)与所述第二卡扣(34)卡接后, 所。
4、述第一卡槽(22)与所述第四 卡槽(32)围成第一卡孔(15), 所述第二卡槽(23)与所述第五卡槽(33)围成第二卡孔(16), 所述第三卡槽(28)与所述第六卡槽(38)围成第三卡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孔(15)、 所述第二卡孔(16) 位于所述第一卡扣(24)的同一侧, 所述第三卡孔(17)位于所述第一卡扣(24)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扣(24)包括凹槽(241), 所述 第二卡扣(34)为凸部, 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24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
5、(241)的开口宽度小于其内部 的最大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包括: 收缩段(341); 膨胀段(342), 连接在所述收缩段(341)靠近所述凹槽(241)的一端, 所述膨胀段(342) 的宽度大于所述收缩段(34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段(342)的宽度超出所述凹槽 (241)的开口宽度的大小为: 1.2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部(2)包括第一主体(21) 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21)上的第一弧形段(27), 所述第一弧形段(27)与所述第一主体 (21)。
6、围成所述第三卡槽(28); 所述第二弧形部(3)包括第二主体(31)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31)上的第二弧形段 (37), 所述第二弧形段(37)与所述第二主体(31)围成所述第六卡槽(3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21)上形成有相切的第一 圆弧面(25)和第二圆弧面(26), 所述第一圆弧面(25)、 所述第二圆弧面(26)与所述第一弧 形段(27)的弧面围成所述第三卡槽(28)的弧面; 所述第二主体(31)上形成有相切的第三圆弧面(35)和第四圆弧面(36), 所述第三圆弧 面(35)、 所述第四圆弧面(36)与所述第二弧形段(37)的弧面围成所述。
7、第六卡槽(38)的弧 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部(2)与所述第二弧形部 (3)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5), 所述固定槽(5)用于容置扎带(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部(2)和所述第二弧形部 (3)上开设有减压孔(4), 以增加所述第一弧形部(2)和所述第二弧形部(3)的弹性。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78081 U 2 固定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固定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固定块。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空调所用的压力开关与针阀结构相似, 压力开关或针阀结构。
8、焊接到管道上 之后, 需要采用橡胶固定块将压力开关或针阀结构与管道相对固定。 现有的橡胶固定块的 两端开设有安装压力开关或针阀结构与管道的容腔, 容腔的外径是固定的, 而且两个容腔 的中心距也是固定的, 但是, 压力开关或针阀结构与管道的中心距在不同的环境中一般不 相同, 这样, 导致橡胶固定块的通用性较弱, 对于不同场景下, 需要准备不同尺寸规格的橡 胶固定块, 成本较高。 而且, 现有橡胶固定块的安装需要人工撬开橡胶固定块的开口, 再套 设在管道上, 费时费力, 操作不便。 0003 因此, 设计一种固定块, 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而且安装方便, 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 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9、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橡胶固定块通用性较弱、 安装费时费力、 操作不便。 0005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包括: 0006 第一弧形部, 所述第一弧形部上开设有第一卡槽、 第二卡槽、 第三卡槽、 并设置有 第一卡扣; 0007 第二弧形部, 与所述第一弧形部连接, 所述第二弧形部上开设有第四卡槽、 第五卡 槽、 第六卡槽、 并设置有第二卡扣; 0008 其中, 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后, 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围成 第一卡孔, 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五卡槽围成第二卡孔, 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六卡槽围 成第三卡孔。 0009 首先, 所。
10、述固定块上形成有第一卡孔、 第二卡孔和第三卡孔, 对于固定压力开关和 管道, 或者对于固定针阀结构与管道, 采用所述固定块的其中两个卡孔就能实现, 也就是 说, 在不同场景下, 两个管道的中心距不相等, 通过启动所述固定块的不同卡孔, 也能实现 两个管道的相对固定, 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0010 其次, 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在 需要安装固定块时, 解开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 即可套设到管道上, 再卡接第一卡扣与第二 卡扣即完成安装, 操作方便。 001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卡孔、 所述第二卡孔位于所述第一卡扣的同一侧, 所述第三卡孔位于所述。
11、第一卡扣的另一侧。 0012 这样, 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位于固定块的中间位置, 能够充分利用两个管道之间 的富裕位置, 使结构紧凑、 且体积较小。 0013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卡扣包括凹槽, 所述第二卡扣为凸部, 所述凸部与 说明书 1/6 页 3 CN 212178081 U 3 所述凹槽相配合。 0014 这样, 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结构简单, 拆装方便。 001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其内部的最大宽度。 0016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凸部包括: 0017 收缩段; 0018 膨胀段, 连接在所述收缩段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 所述膨胀段的宽度大于所述。
12、收 缩段的宽度。 0019 这样, 能够使第二卡扣稳固地卡接于第一卡扣, 避免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 扣意外分离。 002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膨胀段的宽度超出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的大小为: 1.2mm2mm。 0021 这样, 所述膨胀段的宽度相对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不至于过小, 避免二者卡接 不牢固, 同时, 避免所述膨胀段的宽度相对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过大、 造成所述膨胀段难 于卡入所述凹槽。 002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弧形部包括第一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的 第一弧形段, 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一主体围成所述第三卡槽; 0023 所述第二弧形部包括第二主体和连接。
13、在所述第二主体上的第二弧形段, 所述第二 弧形段与所述第二主体围成所述第六卡槽。 0024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主体上形成有相切的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 所述第一圆弧面、 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弧面围成所述第三卡槽的弧面; 0025 所述第二主体上形成有相切的第三圆弧面和第四圆弧面, 所述第三圆弧面、 所述 第四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弧面围成所述第六卡槽的弧面。 0026 这样, 第三卡槽与第六卡槽围成的第三卡孔本身为半封闭式卡孔, 再设计成圆弧 相切的形式, 能够套设在多种外径的管道上, 提高固定块的通用性。 0027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弧形部与所述第二弧。
14、形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 槽, 所述固定槽用于容置扎带。 0028 这样, 所述第一弧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部采用扎带紧固, 并对扎带起到固定作用, 防止扎带意外滑落。 0029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上开设有减压孔, 以增 加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弹性。 0030 这样, 开设减压孔能够增加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弹性, 更方便利 用各个卡孔去套设在不同外径的管道上, 提高固定块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未卡合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未卡合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15、; 003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未卡合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卡合时的第一种装配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卡合时的第二种装配示意图; 说明书 2/6 页 4 CN 212178081 U 4 0036 图6为固定块固定针阀的装配示意图; 0037 图7为固定块固定压力开关的装配示意图; 0038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未卡合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9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卡合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16、。 0041 附图标记说明: 0042 1-固定块; 2-第一弧形部; 21-第一主体; 22-第一卡槽; 23-第二卡槽; 24-第一卡 扣; 241-凹槽; 25-第一圆弧面; 26-第二圆弧面; 27-第一弧形段; 28-第三卡槽; 3-第二弧形 部; 31-第二主体; 32-第四卡槽; 33-第五卡槽; 34-第二卡扣; 341-收缩段; 342-膨胀段; 35- 第三圆弧面; 36-第四圆弧面; 37-第二弧形段; 38-第六卡槽; 4-减压孔; 5-固定槽; 6-扎带; 7-第一卡合腔; 8-第二卡合腔; 9-卡合孔; 10-转轴; 11-针阀; 12-压力开关; 13-管道; 1。
17、4-卡 齿; 15-第一卡孔; 16-第二卡孔; 17-第三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44 空调所用的压力开关与针阀结构相似, 但是, 压力开关或针阀结构与管道的中心 距在不同的环境中一般不相同, 需要准备不同尺寸规格的橡胶固定块, 成本较高。 而且, 现 有橡胶固定块的安装需要人工撬开橡胶固定块的开口, 再套设在管道上, 费时费力, 操作不 便。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块, 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而且安装方便。 0045 第一实施例 0046 请查阅图1和图。
18、2, 固定块1包括第一弧形部2和第二弧形部3, 第一弧形部2和第二 弧形部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或塑料, 制作工艺可以是注塑一体成型。 0047 第一弧形部2包括第一主体21和连接在第一主体21上的第一弧形段27。 0048 第一主体21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2、 第二卡槽23、 并设置有第一卡扣24。 第一卡槽 22、 第二卡槽23、 第一卡扣24依次设置在第一主体21的边缘。 0049 第一卡扣24包括凹槽241, 凹槽241的开口宽度小于其内部的最大宽度, 使凹槽241 整体呈开口小、 内部大的形式。 0050 第一弧形部2上开设有减压孔4, 以增加第一弧形部2的弹性, 方。
19、便利用各个卡槽去 套设在不同外径的管道13上, 提高固定块1的通用性。 0051 第一弧形段27连接在第一主体21远离第一卡槽22的一端, 第一弧形段27与第一主 体21围成第三卡槽28。 具体的, 第一主体21上形成有相切的第一圆弧面25和第二圆弧面26, 第一圆弧面25、 第二圆弧面26与第一弧形段27的弧面围成第三卡槽28的弧面。 其中, 第一圆 弧面25的圆心与第一弧形段27的弧面的圆心相对于第二圆弧面26的圆心同侧设置。 0052 第二弧形部3包括第二主体31和连接在第二主体31上的第二弧形段37。 第二主体 31上开设有第四卡槽32、 第五卡槽33、 并设置有第二卡扣34。 第四卡。
20、槽32、 第五卡槽33、 第二 卡扣34依次设置在第二主体31的边缘。 0053 第二卡扣34为凸部, 凸部用于与凹槽241相配合。 这样, 第一卡扣24与第二卡扣34 的结构简单, 拆装方便。 在其它实施例中, 也可以是第一卡扣24为凸部, 第二卡扣34包括凹 说明书 3/6 页 5 CN 212178081 U 5 槽241。 0054 具体的, 凸部包括收缩段341和膨胀段342, 收缩段341连接在第二主体31上, 膨胀 段342连接在收缩段341远离第二主体31的一端, 也就是说, 膨胀段342连接在收缩段341上 靠近凹槽241的一端。 膨胀段342的宽度大于收缩段341的宽度, 。
21、使凸部的整体呈现端部大、 内部小的形式。 这样, 能够使第二卡扣34稳固地卡接于第一卡扣24, 避免第一卡扣24与第二 卡扣34意外分离。 0055 具体的, 请查阅图3, 膨胀段342的宽度L1超出凹槽241的开口宽度L2的大小为: 1.2mm2mm。 这样, 膨胀段342的宽度相对于凹槽241的开口宽度不至于过小, 避免二者卡接 不牢固, 同时, 避免膨胀段342的宽度相对于凹槽241的开口宽度过大、 造成膨胀段342难于 卡入凹槽241。 0056 第二弧形部3上开设有减压孔4, 以增加第二弧形部3的弹性, 方便利用各个卡槽去 套设在不同外径的管道13上, 提高固定块1的通用性。 005。
22、7 第二弧形段37连接在第二主体31远离第四卡槽32的一端, 第二弧形段37与第二主 体31围成第六卡槽38。 具体的, 第二主体31上形成有相切的第三圆弧面35和第四圆弧面36, 第三圆弧面35、 第四圆弧面36与第二弧形段37的弧面围成第六卡槽38的弧面。 其中, 第三圆 弧面35的圆心与第二弧形段37的弧面的圆心相对于第四圆弧面36的圆心同侧设置。 0058 请参阅图4, 第三卡槽28与第六卡槽38围成的第三卡孔17本身为半封闭式卡孔, 再 设计成圆弧相切的形式, 能够套设在多种外径的管道13上, 提高固定块1的通用性。 0059 请参阅图5, 第一卡扣24与第二卡扣34卡接后, 第一卡。
23、槽22与第四卡槽32围成第一 卡孔15, 第二卡槽23与第五卡槽33围成第二卡孔16, 第三卡槽28与第六卡槽38围成第三卡 孔17。 其中, 第一卡孔15、 第二卡孔16位于第一卡扣24的同一侧, 第三卡孔17位于第一卡扣 24的另一侧。 这样, 第一卡扣24与第二卡扣34位于固定块1的中间位置, 能够充分利用两个 管道13之间的富裕位置, 使结构紧凑、 且体积较小。 0060 其中, 第一卡孔15可以预先设计成卡持压力开关12, 这样, 第一卡孔15的孔径在不 受力的情况可以小于或等于压力开关12的外径。 第二卡孔16可以预先设计成卡持针阀11, 这样, 第二卡孔16的孔径在不受力的情况可。
24、以小于或等于针阀11的外径。 第三卡孔17可以 预先设计成卡持管道13, 这样, 第三卡孔17的孔径在不受力的情况可以小于或等于管道13 的外径。 0061 第一弧形部2与第二弧形部3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5, 固定槽5用于容置扎带6。 这 样, 第一弧形部2与第二弧形部3采用扎带6紧固, 并对扎带6起到固定作用, 防止扎带6意外 滑落。 0062 第一弧形段27和第二弧形段37的厚度的范围可以是: 1.5mm2.5mm, 优选为2mm。 这样, 可以保证扎带6与管道13相对间隔, 防止因为管道13温度过高, 导致扎带6的固定效果 不佳。 0063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1的工作原理: 0064 。
25、请参阅图6, 在需要固定针阀11时, 首先, 将针阀11卡持在第一卡槽22与第四卡槽 32之间, 同时, 将管道13卡持在第三卡槽28与第六卡槽38之间, 其次, 将第一卡扣24与第二 卡扣34卡接, 从而使针阀11卡持在第一卡孔15内、 管道13卡持在第三卡孔17内。 0065 请参阅图7, 在需要固定压力开关12时, 首先, 将压力开关12卡持在第二卡槽23与 说明书 4/6 页 6 CN 212178081 U 6 第五卡槽33之间, 同时, 将管道13卡持在第三卡槽28与第六卡槽38之间, 其次, 将第一卡扣 24与第二卡扣34卡接, 从而使压力开关12卡持在第二卡孔16内、 管道13。
26、卡持在第三卡孔17 内。 0066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1的有益效果: 0067 1.固定块1上形成有第一卡孔15、 第二卡孔16和第三卡孔17, 对于固定压力开关12 和管道13, 或者对于固定针阀11结构与管道13, 采用固定块1的其中两个卡孔就能实现, 也 就是说, 在不同场景下, 两个管道13的中心距不相等, 通过启动固定块1的不同卡孔, 也能实 现两个管道13的相对固定, 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0068 2.第一弧形部2与第二弧形部3通过第一卡扣24与第二卡扣34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在需要安装固定块1时, 解开第一卡扣24与第二卡扣34, 即可套设到管道13上, 再卡接第一 卡扣24与。
27、第二卡扣34即完成安装, 操作方便; 0069 3.第三卡槽28与第六卡槽38围成的第三卡孔17本身为半封闭式卡孔, 再设计成圆 弧相切的形式, 能够套设在多种外径的管道13上, 提高固定块1的通用性; 0070 4.第一卡扣24与第二卡扣34位于固定块1的中间位置, 能够充分利用两个管道13 之间的富裕位置, 使结构紧凑、 且体积较小。 0071 第二实施例 007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块1, 其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1结构相近, 不同之处 在于, 本实施例中, 第一卡孔15与第二卡孔16为连通的、 并由一个较大尺寸的卡孔分割形 成。 0073 请参阅图8, 第一弧形部2上开设有第一卡合。
28、腔7, 第一卡合腔7占据的空间包括第 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3的空间, 或者说, 第一卡槽22与第二卡槽23连通、 合并 形成了第一卡合腔7。 第一卡合腔7的底部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卡齿14, 卡齿14的作用在于提 高第一卡合腔7底部的摩擦力。 0074 第二弧形部3上开设有第二卡合腔8, 第二卡合腔8占据的空间包括第一实施例中 第四卡槽32和第五卡槽33的空间, 或者说, 第四卡槽32与第五卡槽33连通、 合并形成了第二 卡合腔8。 第二卡合腔8的底部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卡齿14, 卡齿14的作用在于提高第二卡合 腔8底部的摩擦力。 0075 请参阅图9, 第一卡扣24与第二卡扣34卡接。
29、后, 第一卡合腔7与第二卡合腔8围成卡 合孔9, 卡合孔9相当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卡孔15与第二卡孔16连通形成。 0076 针阀11和压力开关12中的任一个都可以卡持在卡合孔9内、 并抵触在卡齿14上, 使 针阀11或压力开关12相对管道13固定。 0077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1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块1相同, 这里不再赘 述。 0078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1不仅具有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块1的有益效果, 还具有有益 效果: 用于卡持针阀11和压力开关12的卡合孔9不仅形式简单、 制造方便, 而且还能够用于 卡持针阀11和压力开关12之外的其它物件, 通用性更好。 0079 第三实施例 。
30、008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块1, 其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1结构相近, 不同之处 在于, 本实施例中, 第一弧形部2与第二弧形部3铰接连接。 说明书 5/6 页 7 CN 212178081 U 7 0081 请参阅图10, 第一弧形部2与第二弧形部3通过转轴10实现铰接连接。 本实施例提 供的固定块1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块1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0082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1不仅具有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块1的有益效果, 还具有有益 效果: 采用转轴10实现铰接连接, 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一体成型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弧 形部2与第二弧形部3相对转动的过程中, 内部的应力较小, 。
31、产生的形变较小, 各个卡孔产生 的变形较小, 使用寿命较长。 0083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 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 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说明书 6/6 页 8 CN 212178081 U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9 CN 212178081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5 页 10 CN 212178081 U 10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1 CN 212178081 U 11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2 CN 212178081 U 12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3 CN 212178081 U 13 。
- 内容关键字: 固定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
离子液体催化甲醛缩合反应制备二羟基丙酮的方法.pdf
蒈烷的制备方法.pdf
一株能高效降解石油的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pdf
用于生产发泡硅胶板的组合物及发泡硅胶板生产方法.pdf
一种高分子-聚谷氨酸的生产方法.pdf
重组蛋白G的制备及应用.pdf
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罩及其生产工艺.pdf
一种导热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用于卵黄抗体制备的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原核表达.pdf
氨基苯酚衍生物.pdf
ACR改性体系塑料.pdf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半导体装置.pdf
一种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pdf
一种O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及检测试纸.pdf
一种防水透气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L谷氨酸5甲酯的合成方法.pdf
聚磷酸酯-聚己内酯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应用.pdf
一种利用盐生红胞藻产藻红蛋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pdf
一种负载型桥联双苯氧基IVB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