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锁紧装置及包括该线缆锁紧装置的电器设备.pdf
《线缆锁紧装置及包括该线缆锁紧装置的电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缆锁紧装置及包括该线缆锁紧装置的电器设备.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771240.2 (22)申请日 2020.05.1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麦格米特焊接技术有限公 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道高新区北区朗山路13号清华紫光科 技园B1层C-B105 (72)发明人 杨成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372 代理人 谭友丹 (51)Int.Cl. H02G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线缆锁紧装置及包括该线缆锁紧装置 的电器设备 (57)摘要 本。
2、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线缆锁紧装置 及包括该线缆锁紧装置的电器设备。 线缆锁紧装 置包括第一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和锁紧件, 第一 固定件包括第一主体部, 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安 装部和第一收容部; 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主体 部, 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收容部; 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相互围合形成供线缆 穿过的通线孔, 锁紧件用于调节第一固定件与第 二固定件之间的距离;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中包括至少一个抵接部, 至少一个抵接部自第一 主体部的底部向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 伸形成, 和/或自第二主体部的底部向远离第一 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通过上述方式, 能 够调节线缆紧固力和。
3、抵消施加于线缆的拉力防 止线缆拉脱。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2183039 U 2020.12.18 CN 212183039 U 1.一种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和锁紧件; 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主体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收容 部; 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主体部, 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收容部;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相互围合形成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线孔, 所述锁紧 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 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
4、二固定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抵接部, 所述至少一个抵接部自所 述第一主体部的底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和/或自所述第二主体 部的底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通孔, 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栓和压紧螺 母, 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通孔后被所述压紧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抵接部包括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 所述第一抵接部自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向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所述第二抵接部自所述第二安。
5、装部的底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 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垂直连接; 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底部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上设置有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倒L型; 所述线缆锁紧装置用于与线缆固定头配合使用, 部分所述线缆固定头卡设于所述第一 主体部和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
6、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倒L型; 所述线缆锁紧装置用于安装在电器设备箱体的内部且与线缆固定头配合, 部分所述线 缆固定头卡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二 抵接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和两个所述第一抵接部, 所述两个第一安装 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两侧; 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和两个所述第一抵接部, 所述两个第二安装 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两侧; 所述线缆锁紧装置包括两组所述锁紧件, 所述两组锁紧件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一安装部 权利要求书 1/。
7、2 页 2 CN 212183039 U 2 和所述两个第二安装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一体成型; 和/或, 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第二固定件选用金属或者高强度塑胶材料制作。 10.一种电器设备, 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183039 U 3 一种线缆锁紧装置及包括该线缆锁紧装置的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锁紧装置及包括该线缆 锁紧装置的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机器或设备, 均需要藉由线。
8、缆来做接线以传输电源供机器运转, 或是传输 信号使设备依照信号指示运作。 通常需要在设备边壁机板开孔用以使线缆进入接线, 而线 缆固定头2(如附图1所示)即为常见的用于将线缆固定在上述设备上的装置, 目的是对线缆 进行固定及保护。 0003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 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标准 线缆固定头锁紧力有限, 线缆容易拉脱, 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锁紧装置及包括该线缆锁 紧装置的电器设备, 能够调节线缆紧固力和抵消施加于线缆的拉力防止线缆拉脱。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 。
9、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线缆锁紧装置, 包括: 0007 第一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和锁紧件; 0008 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主体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 收容部; 0009 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主体部, 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收容 部; 0010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相互围合形成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线孔, 所述 锁紧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 固定件之间的距离; 0011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抵接部, 所述至少一个抵接部 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底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
10、形成, 和/或自所述第二 主体部的底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0012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通孔, 所述 锁紧件包括螺栓和压紧螺母, 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通孔后 被所述压紧螺母固定。 0013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 所述至少一个抵接部包括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 0014 所述第一抵接部自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向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 成; 0015 所述第二抵接部自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底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 伸形成。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2183039 U 4 0016 在一种。
11、可选的方式中,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垂直连接; 所述 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底部垂直连接。 0017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上设置有定位孔。 0018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倒L型; 0019 所述线缆锁紧装置用于与线缆固定头配合使用, 部分所述线缆固定头卡设于所述 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 0020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倒L型; 所述线缆锁紧装置 用于安装在电器设备箱体的内部且与线缆固定头配合, 部分所述线缆固定头卡设于所述第 一主体。
12、部和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 0021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 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 所述两个第一 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两侧; 0022 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 所述两个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二 收容部的两侧; 0023 所述线缆锁紧装置包括两组所述锁紧件, 所述两组锁紧件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一安 装部和所述两个第二安装部上。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第二固定件 均为一体成型, 和/或, 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第二固定件选用金属或者高强度塑胶材料制 作。 0024 第二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器设。
13、备, 包括壳体和如上所述的线缆 锁紧装置。 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区别与现有技术的情况, 线缆锁紧装置包括第 一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和锁紧件, 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主体部, 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安装部 和第一收容部; 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主体部, 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收容部; 第 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相互围合形成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线孔, 锁紧件用于调节第一固定 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距离;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抵接部, 至少一个 抵接部自第一主体部的底部向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和/或自第二主体部 的底部向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通。
14、过上述方式, 能够调节线缆紧固力和抵 消施加于线缆的拉力防止线缆拉脱。 附图说明 0026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 这些示例性说 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 除 非有特别申明, 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27 图1是现有技术中线缆固定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锁紧装置与线缆固定头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 图; 003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
15、例提供的线缆锁紧装置与线缆固定头的安装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5 CN 212183039 U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 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表述 “固定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 上、 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 当一个元件被表述 “连接” 另一个元件, 它可 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 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 本说明书所使用 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的” 、“左”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3 除非另有定义, 本说明书。
16、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 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4 请参阅图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线缆 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10、 第二固定件20以及锁紧件30。 0035 其中, 第一固定件10包括第一抵接部11和第一主体部12, 第一抵接部11由第一主 体部12的底部向远离第二固定件20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 第一主体部12包括第一安装部 121和第一收容部122。 0036 第二固定件20包括第二抵接部21和第二。
17、主体部22, 第二抵接部21由第二主体部22 的底部向远离第一固定件10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 第二主体部22包括第二安装部221和第 二收容部222。 0037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固定件10与第二固定件20的形状可以是完全相同, 也可以有 所区别, 例如, 第一固定件10的第一收容部122可以为沿着该收容部上任意一条直线进行弯 折而成, 而第二固定件20的第二收容部222可以为圆弧形等形状, 也可以跟第一收容部122 完全对称。 0038 本实施例中, 锁紧件30包括压紧螺母31和螺栓32, 可以通过锁紧件30来调整对线 缆的夹紧力大小从而防止线缆拉脱。 具体的, 首先第一收容部122与第二。
18、收容部222相互围 合形成通线孔, 用于供线缆穿过, 然后分别在第一安装部121和在第二安装部221上设置通 孔(图中未标示), 螺栓32穿过第一安装部121和第二安装部221的通孔并与压紧螺母31配合 使用, 当压紧螺母31与螺栓32配合并往螺栓32的头部方向旋进时, 第一安装部121与第二安 装部221之间的距离减小, 即第一收容部122与第二收容部222相互围合而成的通线孔空间 会减小, 相反当压紧螺母31与螺栓32配合并往螺栓32的头部反方向旋出时通线孔空间会增 大, 从而实现通过锁紧件30来调整对线缆的夹紧力大小并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线径的线 缆。 0039 可以理解的是, 只要能够调。
19、节第一安装部121与第二安装部221之间距离, 就能够 调节上述通线孔空间的大小, 例如通过在第一安装部121与第二安装部221所设置的通孔上 设置螺纹并与螺栓配合的方式同样可以调节第一安装部121与第二安装部221之间距离, 从 而达到对线缆夹紧力大小的调节。 0040 实际应用中, 线缆锁紧装置可单独使用安装于设备箱体的内部或者外部。 在安装 时, 通过在第一抵接部11上设置定位孔111和/或第二抵接部21上设置定位孔211, 可将该线 缆装置锁紧固定于设备箱体的内部或者外部, 若给线缆施加远离箱体方向的拉力, 则第一 抵接部11与第二抵接部21也会受到拉力作用, 该拉力方向与线缆上所施加。
20、的拉力方向相 同, 而由于第一抵接部11与第二抵接部21固定于箱体上, 因此可以抵消线缆上所施加的拉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2183039 U 6 力, 从而起到了防止线缆由于拉力而脱落的作用。 0041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 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抵接部11和/或第二抵接部21 焊接在设备箱体上。 0042 可以理解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抵接部只有一个或者是二个及以上都可以满足该线 缆锁紧装置安装在设备箱体上的需求, 即为可以只设置第一抵接部11或者只设置第二抵接 部21。 0043 可选地, 第一抵接部11自第一安装部121的底部向远离第二固定件20的一侧弯折 延伸形成; 第二。
21、抵接部21自第二安装部221的底部向远离第一固定件10的一侧弯折延伸形 成。 优选的, 第一抵接部11与第一安装部121的底部垂直连接, 第二抵接部21与第二安装部 221的底部垂直连接。 0044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 线缆锁紧装置还可以与如图1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线缆固定 头配合使用, 第一安装部121与第二安装部221均为倒L型, 部分线缆固定头卡设于第一主体 部12和所述第一抵接部11之间以及第二主体部22和第二抵接部21之间。 0045 线缆锁紧装置同样可安装于设备箱体的内部或者外部, 当线缆锁紧装置安装于设 备箱体的内部, 可以在至少一个抵接部上设置定位孔将线缆锁紧装置固定于箱体上, 。
22、也可 以不设置定位孔直接与箱体抵接即可; 当线缆锁紧装置安装于设备箱体外部, 可以在至少 一个抵接部上设置定位孔用于将线缆锁紧装置固定于箱体上, 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线缆 锁紧装置固定于箱体上。 0046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3所述,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在于, 第一 固定件10包括两个第一安装部121和两个第一抵接部11, 两个第一安装部121均为倒L形并 对称设置于第一收容部122的两侧; 第二固定件20包括两个第二安装部221和两个第二抵接 部21, 两个第二安装部221均为倒L形并对称设置于第二收容部222的两侧。 0047 两个第一安装部121以及两个第二安装部221。
23、均设置有通孔(图中未标示), 具体 地, 通过两侧的锁紧件30可以调节第一收容部122与第二收容部222围合而成的通线孔空间 大小, 从而实现通过两侧的锁紧件30来调整对线缆的夹紧力大小并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线 径的线缆, 如图3所示的线缆锁紧装置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到的所有功能。 0048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线缆锁紧装置与图1所示的线缆固定头配合使用 的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5, 图4为线缆锁紧装置与现有技术的线缆固定头配合使用的 结构示意图, 图5为线缆锁紧装置与现有技术的线缆固定头配合安装于设备箱体上的结构 示意图。 0049 实际应用中, 如图5所示, 线缆3穿过如图3。
24、所示的线缆锁紧装置1以及如图1所示的 线缆固定头2并安装于设备箱体4上。 0050 具体地, 当线缆锁紧装置1安装在设备箱体4的内部时, 若在设备箱体4的外部对线 缆施加远离箱体方向的拉力, 由于线缆锁紧装置1的抵接部抵住箱体内部, 可以有效的抵消 拉力并且线缆锁紧装置1的安装部上设置的锁紧件锁紧了线缆, 此时线缆不易被拉脱。 0051 当线缆锁紧装置1安装在设备箱体4的外部时, 线缆锁紧装置1的抵接部固定于设 备箱体4上, 若对线缆施加远离箱体方向的拉力, 同样的也能够防止线缆被拉脱。 005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线缆锁紧装置及包括该线缆锁紧装置的电器设备。 线 缆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
25、件、 第二固定件和锁紧件, 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主体部, 第一主体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2183039 U 7 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收容部; 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主体部, 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安装 部和第二收容部; 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相互围合形成供线缆穿过的通线孔, 锁紧件用 于调节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抵接部, 至少一 个抵接部自第一主体部的底部向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或自第二主体部的 底部向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通过上述方式, 能够调节线缆紧固力和抵消 施加于线缆的拉力防止线缆拉脱。 005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6、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 包括壳体与如上所述的线缆锁紧装置。 0054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 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 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 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 为 了简明, 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 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2183039 U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9 CN 212183039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0 CN 212183039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1 CN 212183039 U 11 。
- 内容关键字: 线缆 装置 包括 电器设备
立体均温板.pdf
旋塞阀卡套压装机.pdf
干式变压器的风机底座.pdf
汽车电致光变色器件.pdf
电力巡检机器人.pdf
熔体和包含该熔体的熔断器.pdf
迷宫高压差流量调节角阀.pdf
麦克风.pdf
避雷器试验设备.pdf
具有喷射功能的薄膜冷却水槽.pdf
肠镜活检器.pdf
旋转式玩具泡泡机.pdf
用于市输水管道的采集终端装置.pdf
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装置.pdf
混砂前降阻剂筛分装置.pdf
具有防护功能的分支电缆.pdf
仓储机器人视觉识别的设备智能调度方法.pdf
可移动发电机组配电柜.pdf
带有辅助张嘴结构的儿童雾化器.pdf
污泥处理装置.pdf
垃圾桶抓举收集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pdf
微流控芯片及核酸扩增分析仪.pdf
雷达产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压缩空气管路的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SSPP结构的SIW带通滤波器.pdf
遥感模糊图像复原方法及系统.pdf
果树施肥量计算方法及系统.pdf
胃黏膜上皮细胞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面向多样性的代码审查者推荐方法及存储介质、设备.pdf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节能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矿井用智能应急电源系统.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个性化人机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地震荷载下重力式锚碇稳定性研究的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pdf
多层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和多层电路板.pdf
风机脱落物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pdf
高效除尘净化装置.pdf
采用缝隙模式激励的高增益低剖面GPS太阳能电池天线.pdf
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外径蠕变量检测仪及蠕变量测量方法.pdf
层叠构造体的制造方法.pdf
移动支付账户端用户凭证生成转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波浪作用下二维晃荡响应水箱的实验装置.pdf
野外坡地地表径流和分层壤中流收集监测装置.pdf
数据库流复制方法和装置.pdf
多因子人脸活体检测系统和方法.pdf
管道泄漏光纤监测辅助校准系统.pdf
提高油脂营养成分含量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油脂提炼系统.pdf
铝电解电容器含浸新工艺.pdf
过管廊工作井的盾构施工方法.pdf
基于DFT的阻尼参数迭代估计方法.pdf
连续编织拉绕复合玻璃钢管及其生产方法.pdf
适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测试装置及测量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