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9435391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29.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926219.5 (22)申请日 2020.05.27 (73)专利权人 邢小虎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龙首北 路西段航天新都 (72)发明人 邢小虎石文民许应虎郑军 吴龙赵宗辉李冲张家平 石浩赫壮韩晓龙谢畅君 张小雄孔明立骆铁超李盟 高子薇赵娜侯亚楠 (74)专利代理机构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372 代理人 刘超 (51)Int.Cl. B65D 61/00(2006.01) B65D 81/07(2006.01) (54)。

2、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运输装置技术领 域, 特别是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 两个所 述放置槽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 两个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 两个 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卡柱, 两个所述 卡柱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 本 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底座外表面的两侧 分别设置一个卡柱, 其中在底座外表面两侧的内 部设置有第一弹簧, 并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卡 柱固定连接, 进而两个卡柱的存在能够达到夹持 预制板的目的, 同时在卡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 接。

3、有第一防滑垫, 能够增加卡柱与预制板之间的 摩擦力, 提升了预制板的固定效果, 从而解决了 预制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移动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2173144 U 2020.12.18 CN 212173144 U 1.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外表面的两侧均 开设有放置槽(11), 两个所述放置槽(11)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2), 两个 所述放置槽(1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7), 两个所述放置槽(1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 卡柱(2), 两个所述卡柱(2)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

4、环(13), 两个所述卡柱(2) 外表面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防滑垫(3), 所述底座(1)外表面顶端的两侧均开 设有安装槽(10), 两个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8), 两个所述安装槽(10) 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 两个所述连接杆(9)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4), 两个所述支撑板(4)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5), 所述底座(1)外表面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防滑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一弹簧(7) 外表面的一端均分别与第一固定环(12)相卡接, 两个所述第一弹簧(7)外表。

5、面的另一端均 分别与第二固定环(13)相卡接, 两个所述第一弹簧(7)的长度均小于放置槽(1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卡柱(2)的尺 寸均与放置槽(11)内壁的尺寸相适配, 两个所述卡柱(2)底端的长度小于放置槽(11)的长 度, 若干所述第一防滑垫(3)均匀分布在卡柱(2)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8) 的直径均小于安装槽(10)的内径,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8)外表面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10) 内壁的底面以及连接杆(9)的底面完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

6、式建筑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连接杆(9)的 尺寸分别与安装槽(10)内壁的尺寸相适配, 两个所述连接杆(9)的长度均小于安装槽(10) 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支撑板(4)均 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完全不接触, 两个所 述支撑板(4)的长度之和小于底座(1)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滑垫(3)和 第二防滑垫(5)的厚度均小于第三防滑垫(6)的厚度, 所述第一防滑垫(3)、 第二防滑垫(5) 以及第三防滑垫(6)的材质均相同。 。

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长度大 于放置槽(11)长度的三倍, 所述底座(1)的宽度大于支撑板(4)的宽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73144 U 2 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运输装置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在时代的快速发展, 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装配式建筑即是 使用预先加工完成的部件进行组装, 进而完成建筑的建造, 在装配式建筑中, 应用最多的使 预制板。 0003 预制板就是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 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

8、或板块, 因为是在预 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 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所以叫预制板, 其中预制 板在运输过程中, 都是在预制板之间放置木块或其他物品, 达到分隔预制板, 防止预制板之 间发生摩擦的目的, 不过这种运输装置,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还具有以下缺点: 0004 (1)、 预制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的移动, 会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 进而影 响预制板的正常使用; 0005 (2)、 目前使用的部件, 不能有效的缓冲预制板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有 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9、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包括底 座, 所述底座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 两个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 一固定环, 两个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 两个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 有卡柱, 两个所述卡柱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 两个所述卡柱外表面顶端 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防滑垫, 所述底座外表面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 两个 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 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 两个 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两个所述支撑板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 有第二防滑。

10、垫, 所述底座外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防滑垫。 0008 可选的, 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外表面的一端均分别与第一固定环相卡接, 两个所述 第一弹簧外表面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二固定环相卡接, 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均小于放 置槽的长度。 0009 可选的, 两个所述卡柱的尺寸均与放置槽内壁的尺寸相适配, 两个所述卡柱底端 的长度小于放置槽的长度, 若干所述第一防滑垫均匀分布在卡柱的外表面。 0010 可选的,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直径均小于安装槽的内径,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外表 面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内壁的底面以及连接杆的底面完全相接触。 0011 可选的, 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尺寸分别与安装槽内壁的尺寸相适。

11、配, 两个所述连接 杆的长度均小于安装槽的深度。 0012 可选的, 两个所述支撑板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支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173144 U 3 撑板之间完全不接触, 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之和小于底座的长度。 0013 可选的, 所述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的厚度均小于第三防滑垫的厚度, 所述第 一防滑垫、 第二防滑垫以及第三防滑垫的材质均相同。 0014 可选的, 所述底座的长度大于放置槽长度的三倍, 所述底座的宽度大于支撑板的 宽度。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 该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通过在底座外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

12、卡柱, 其中在 底座外表面两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 并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柱固定连接, 进而两 个卡柱的存在能够达到夹持预制板的目的, 同时在卡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 垫, 能够增加卡柱与预制板之间的摩擦力, 提升了预制板的固定效果, 从而解决了预制板在 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移动的问题。 0017 2、 该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通过在底座顶面的两侧分别开设安装槽, 在安装槽内 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 并在连接杆和安装槽之间设置第二弹簧, 在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 支撑板, 在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垫, 能够增加支撑板与预制板之间的摩擦力, 以保 证预制板位置的稳定, 同时第二弹。

13、簧的存在, 能够对预制板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起到缓冲作 用, 从而解决了目前使用的部件不能消除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1-底座, 2-卡柱, 3-第一防滑垫, 4-支撑板, 5-第二防滑垫, 6-第三防滑垫, 7- 第一弹簧, 8-第二弹簧, 9-连接杆, 10-安装槽, 11-放置槽, 12-第一固定环, 13-第二固定环。 具体实。

14、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以下所述。 0025 如图1至图5所示, 一种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 它包括底座1, 底座1外表面的两侧均 开设有放置槽11, 两个放置槽11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2, 两个放置槽11的 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7, 两个放置槽1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卡柱2, 两个卡柱2外表面的一 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3, 两个卡柱2外表面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防滑 垫3, 底座1外表面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0, 两个安装槽10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 8, 两个安装槽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

15、, 两个连接杆9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 撑板4, 两个支撑板4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5, 底座1外表面的底端固定连 接有第三防滑垫6。 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27 两个第一弹簧7外表面的一端均分别与第一固定环12相卡接, 两个第一弹簧7外表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173144 U 4 面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二固定环13相卡接, 两个第一弹簧7的长度均小于放置槽11的长度, 通过使用第一弹簧7达到两个卡柱2均向底座1内部运动的目的, 进而可以实现使用两个卡 柱2夹紧预制板的作用,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 保证第一弹簧7与第一固定环12以及第二。

16、固 定环13连接的稳定性, 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29 两个卡柱2的尺寸均与放置槽11内壁的尺寸相适配, 两个卡柱2底端的长度小于放 置槽11的长度, 若干第一防滑垫3均匀分布在卡柱2的外表面, 保证两个卡柱2能够分别在放 置槽11的内部自由滑动, 同时长度较小的卡柱2能够保证在放置槽11的内部有足够的运动 空间, 同时设置的若干第一防滑垫3能够增加卡柱2与预制板侧面之间的摩擦力, 保证预制 板位置的固定。 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31 两个第二弹簧8的直径均小于安装槽10的内径, 两个第二弹簧8外表面的两。

17、侧分别 与安装槽10内壁的底面以及连接杆9的底面完全相接触, 使第二弹簧8能够放置在安装槽10 的内部, 同时第二弹簧8的存在, 能够对预制板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起到缓冲作用, 防止预制 板因剧烈振动, 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 00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33 两个连接杆9的尺寸分别与安装槽10内壁的尺寸相适配, 两个连接杆9的长度均小 于安装槽10的深度, 使两个连接杆9能够在安装槽10的内部自由移动, 保证连接杆9与安装 槽10的内壁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磨损, 在使用时, 定期对连接杆9与安装槽10的配合连接处 座润滑。 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35。

18、 两个支撑板4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 两个支撑板4之间完全 不接触, 两个支撑板4的长度之和小于底座1的长度, 使两个支撑板4的运动不会发生干涉, 以保证支撑板4运动的顺畅, 同时长度较小的支撑板4能够保证支撑板4的存在, 不会对其他 部件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003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37 第一防滑垫3和第二防滑垫5的厚度均小于第三防滑垫6的厚度, 第一防滑垫3、 第 二防滑垫5以及第三防滑垫6的材质均相同, 第一防滑垫3、 第二防滑垫5以及第三防滑垫6的 存在均是为了增加摩擦力, 防止各部件的位置发生移动, 保证各部件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因 为底座。

19、1底部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因此第三防滑垫6的厚度较厚。 003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39 底座1的长度大于放置槽11长度的三倍, 底座1的宽度大于支撑板4的宽度, 保证底 座1具有足够的使用强度, 以保证整个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同时宽度较小的支撑板4 在起到承载预制板的同时, 还能达到不会影响其他部件正常使用的目的, 同时底座1整体长 度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加工, 以保证整个装置能够正常使用。 00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者使用时, 通过在底座1外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 一个卡柱2, 其中在底座1外表面两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7, 并且第一弹簧7的另。

20、一端与 卡柱2固定连接, 进而两个卡柱2的存在能够达到夹持预制板的目的, 同时在卡柱2外表面的 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3, 能够增加卡柱2与预制板之间的摩擦力, 提升了预制板的固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173144 U 5 定效果, 从而解决了预制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移动的问题, 通过在底座1顶面的两 侧分别开设安装槽10, 在安装槽10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 并在连接杆9和安装槽10之间 设置第二弹簧8, 在连接杆9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 在支撑板4的顶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垫 5, 能够增加支撑板4与预制板之间的摩擦力, 以保证预制板位置的稳定, 同时第二弹簧8的 存在。

21、, 能够对预制板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起到缓冲作用, 从而解决了目前使用的部件不能消 除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问题。 004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173144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2173144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2173144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2173144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装配式 建筑 运输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装配式建筑运输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43539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