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pdf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826082.6 (22)申请日 2020.05.18 (73)专利权人 吕梁学院 地址 033000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 号 (72)发明人 李艳芳蔡婷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卓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625 代理人 岳帅 (51)Int.Cl. C01B 32/39(2017.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57)摘要 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 装置, 所述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包 。
2、括: 粉碎机; 活化器, 包括活化器出料口; 炭化炉, 包括连接到活化器出料口的炭化炉进料口、 炭化 主产物出口、 炭化副产物出口以及炭化主产物出 料构件, 炭化主产物出口设置在炭化炉底部, 炭 化副产物出口设置在炭化炉顶部或侧方上部, 碳 化副产物出口处设置有风机; 反应釜, 包括连接 到炭化主产物出口的反应釜进料口。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212198519 U 2020.12.22 CN 212198519 U 1.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 一体化装置包括: 粉碎机; 活化器, 包括活化器出料口; 炭化炉, 包括连。
3、接到所述活化器出料口的炭化炉进料口、 炭化主产物出口、 炭化副产物 出口以及炭化主产物出料构件, 所述炭化主产物出口设置在所述炭化炉底部, 所述炭化副 产物出口设置在所述炭化炉顶部或侧方上部, 所述炭化副产物出口处设置有风机; 反应釜, 包括连接到所述炭化主产物出口的反应釜进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质多 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炭化副产物出口的炭化副产物分离器, 所述炭 化副产物分离器包括连接到所述炭化炉的液相副产物收集罐以及连接到所述反应釜的气 相副产物收集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反应釜燃烧室, 所述反应釜燃烧室套置在所述反应釜外; 所述炭化炉还包括炭化炉燃烧室,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套置在所述炭化炉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燃烧室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到所述气相副产物收集罐, 所述第一管道内设置 有第一分配器, 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反应釜温度传感器, 所述应釜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所 述第一分配器;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所述液相副产物收集罐, 所述第二管道内设置 有第二分配器, 所述炭化炉内设置有炭化炉温度传感器, 所述炭化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 所述第二分配器。 5.如权利要求1。
5、所述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质多 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炭化副产物出料口的缓冲罐, 缓冲罐外部设置 有保温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缓冲罐的反应釜夹套, 所述反应釜夹套包括: 夹套液相 出口, 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夹套底部; 夹套气相出口, 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夹套顶部或侧方上 部; 所述炭化炉还包括炭化炉燃烧室,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套置在所述炭化炉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夹套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到所述缓冲罐, 所述第三管。
6、道内设置有第三分配 器, 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反应釜温度传感器, 所述反应釜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所述第三分 配器;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四管道连接到所述夹套气相出口;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五管道连接到所述夹套液相出口。 8.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 一体化装置包括: 粉碎机, 包括粉碎机出料口;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2198519 U 2 活化器, 包括活化器出料口以及连接到所述粉碎机出料口的进料孔; 炭化炉, 包括连接到所述活化器出料口的炭化炉进料口以及炭化主产物出口和炭化副 产物出口, 所述炭化主产物出口设置在所述炭化炉。
7、底部, 所述炭化副产物出口设置在所述 炭化炉顶部或侧方上部, 所述炭化副产物出口连接到三通阀并且设置有风机; 反应釜, 包括连接到所述炭化主产物出口的反应釜进料口; 炭化副产物分离器, 连接到所述三通阀, 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炭化炉的液相副产物收 集罐以及连接到所述反应釜的气相副产物收集罐; 缓冲罐, 连接到所述三通阀, 并且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反应釜夹套和反应釜燃烧室, 所述反应釜夹套连接到所述缓冲罐并且室套置在所述反应釜外, 所述反应釜夹套包 括: 夹套液相出口, 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夹套底部; 夹套气相出口,。
8、 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夹套顶 部或侧方上部, 所述反应釜燃烧室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底部下方; 所述炭化炉还包括炭化炉燃烧室,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套置在所述炭化炉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燃烧室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到所述气相副产物收集罐, 所述第一管道内设置 有第一分配器, 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反应釜温度传感器, 所述反应釜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 所述第一分配器; 所述反应釜夹套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所述缓冲罐, 所述第二管道内设置有第二分配 器, 所述反应釜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分配器;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到所述液相副产物收集罐, 所述第。
9、三管道内设置 有第三分配器, 所述炭化炉内设置有炭化炉温度传感器, 所述炭化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 所述第三分配器;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四管道连接到所述夹套气相出口; 所述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五管道连接到所述夹套液相出口。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198519 U 3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材料制备装置, 具体地, 涉及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 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及其金属复合物因成本低、 易加工、 导电性好且电容性 能优异等特点逐步成为超级电容器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极材料。 0003 。
10、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粉碎、 活化、 炭化、 复合等步骤。 其中, 活 化、 炭化、 复合等步骤均需要在高温下进行,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而生物质原材料在炭化过 程中可以产生诸如焦油、 木醋液、 生物质燃气(包括CH4、 C2H4、 H2、 CO等)等的可燃副产物。 目 前已有技术将这些副产物循环利用, 实现生物质炭、 热联产。 但是, 在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 制备领域, 各个工艺步骤的设备仍是相互独立的, 这不仅阻碍了工艺流程的连续性、 大大降 低了生产效率, 而且在将物料从一个工艺环节转移至下一个工艺环节的过程中, 会导致能 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
11、于, 提供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以解决目 前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工艺流程不连续、 生产效率低、 能量损失大等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 备一体化装置包括: 粉碎机; 活化器, 包括活化器出料口; 炭化炉, 包括连接到活化器出料口 的炭化炉进料口、 炭化主产物出口、 炭化副产物出口以及炭化主产物出料构件, 炭化主产物 出口设置在炭化炉底部, 炭化副产物出口设置在炭化炉顶部或侧方上部, 碳化副产物出口 处设置有风机; 反应釜, 包括连接到炭化主产物出口的反应釜进料口。 0006 进一步地, 该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
12、化装置还包括连接到炭化副产物出口的 炭化副产物分离器, 炭化副产物分离器包括连接到炭化炉的液相副产物收集罐以及连接到 反应釜的气相副产物收集罐。 0007 进一步地, 反应釜还包括反应釜燃烧室, 反应釜燃烧室套置在反应釜外; 炭化炉还 包括炭化炉燃烧室, 炭化炉燃烧室套置在炭化炉外。 0008 进一步地, 反应釜燃烧室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到气相副产物收集罐, 第一管道内设 置有第一分配器, 反应釜内设置有应釜温度传感器, 应釜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第一分配器; 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液相副产物收集罐, 第二管道内设置有第二分配器, 炭 化炉内设置有炭化炉温度传感器, 炭化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第。
13、二分配器。 0009 可选地, 该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连接到炭化副产物出料口的 缓冲罐, 缓冲罐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0010 进一步地, 反应釜还包括连接到缓冲罐的反应釜夹套, 反应釜夹套包括: 夹套液相 出口, 设置于反应釜夹套底部; 夹套气相出口, 设置于反应釜夹套顶部或侧方上部; 炭化炉 说明书 1/6 页 4 CN 212198519 U 4 还包括炭化炉燃烧室, 炭化炉燃烧室套置在炭化炉外。 0011 进一步地, 反应釜夹套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到缓冲罐, 第三管道内设置有第三分配 器, 反应釜内设置有反应釜温度传感器,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第三分配器; 炭化炉燃 烧室。
14、通过第四管道连接到夹套气相出口; 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五管道连接到夹套液相出 口。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 该生物质多孔碳材料 制备一体化装置包括: 粉碎机, 包括粉碎机出料口; 活化器, 包括活化器出料口以及连接到 粉碎机出料口的进料孔; 炭化炉, 包括连接到活化器出料口的炭化炉进料口以及炭化主产 物出口和炭化副产物出口, 炭化主产物出口设置在炭化炉底部, 炭化副产物出口设置在炭 化炉顶部或侧方上部, 碳化副产物出口连接到三通阀并且设置有风机; 反应釜, 包括连接到 炭化主产物出口的反应釜进料口; 炭化副产物分离器, 连接到三通阀, 并且包括连接到炭化 。
15、炉的液相副产物收集罐以及连接到反应釜的气相副产物收集罐; 缓冲罐, 连接到三通阀, 并 且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0013 进一步地, 反应釜还包括反应釜夹套和反应釜燃烧室, 反应釜夹套连接到缓冲罐 并且室套置在反应釜外, 反应釜夹套包括: 夹套液相出口, 设置于反应釜夹套底部; 夹套气 相出口, 设置于反应釜夹套顶部或侧方上部, 反应釜燃烧室设置在反应釜底部下方, 炭化炉 还包括炭化炉燃烧室, 炭化炉燃烧室套置在炭化炉外。 0014 进一步地, 反应釜燃烧室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到气相副产物收集罐, 第一管道内设 置有第一分配器, 反应釜内设置有反应釜温度传感器,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第一分 配器。
16、; 反应釜夹套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缓冲罐, 第二管道内设置有第二分配器, 反应釜温度 传感器电连接到第二分配器; 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到液相副产物收集罐, 第三 管道内设置有第三分配器, 炭化炉内设置有炭化炉温度传感器, 炭化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到第三分配器; 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四管道连接到夹套气相出口; 炭化炉燃烧室通过第五 管道连接到夹套液相出口。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16 将植物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工艺中的各装置集成为一体化装置, 提高了工艺流程 的连续性, 节省了工艺时间, 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 炭化炉与反应釜直接连接, 可以将炭化后的植物。
17、基多孔碳材料前驱体不经冷却直 接投料至反应釜, 减少了能量损耗。 0018 将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回收利用, 既减少了废料排放, 又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0019 对于复合反应温度较低的情况, 直接利用高温的碳化副产物来给反应釜提供热 量, 简单方便, 流经反应釜后冷却的碳化副产物再经过燃烧为高温的炭化反应提供热量。 0020 对于复合反应温度较高的情况, 将碳化副产物分离为气相和液相, 气相易于控制 流量, 提供给对反应温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反应釜燃烧供热, 液相提供给对反应温度精度要 求较低的炭化炉燃烧供热。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
18、用的附图 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说明书 2/6 页 5 CN 212198519 U 5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 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 意图; 0024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并使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
19、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 尽管在此可以使用术语 “第一” 、“第二” 等来描述各种类型的组件, 但是这些组件 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 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 因此, 在不脱离公 开的教导的情况下, 下面讨论的第一组件可以被命名为第二组件。 0027 在此, 参照作为理想化的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和/或分 解图示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如此, 将预期出现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图示 形状的变化。 因此, 在此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一定被解释为限于区域的具体示出的 形状, 而是将。
20、包括由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上的偏差。 以这种方式, 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 可以是示意性的, 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 如此, 不必意图 成为限制。 0028 现在, 将参照图1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 体化装置。 0029 参照图1,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包括粉碎机100、 活化器 200、 炭化炉300、 反应釜400和炭化副产物分离器500。 0030 粉碎机100具有将生物质原料按一定细度粉碎的功能。 0031 活化器200是用来将粉碎后的生物质原料预活化以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微孔的设 备, 其包括活化器出料口21。
21、0。 0032 炭化炉300是用来将活化后的生物质原料高温炭化以形成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前驱 体的设备。 炭化炉300包括连接到活化器出料口210的炭化炉进料口310以及炭化主产物出 口320和炭化副产物出口330。 活化后的生物质材料由炭化炉进料口310进入炭化炉300, 炭 化炉300的温度能够达到2000, 生物质材料在炭化炉300内分解为炭化主产物和炭化副产 物。 炭化主产物主要包括固体物质, 炭化副产物主要包括CH4、 C2H4、 H2、 CO等可燃气体以及 焦油、 木醋液等, 炭化副产物在炭化炉300的高温下为气相。 炭化炉300还具有炭化主产物出 料构件340, 炭化完成后, 炭化主。
22、产物在炭化主产物出料构件340的作用下从设置在炭化炉 300底部的炭化主产物出口320排出炭化炉300。 炭化副产物出口330处设置有风机350, 气相 的炭化副产物在风机350的作用下从炭化副产物出口330排出炭化炉300。 0033 反应釜400是将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前驱体制备成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设备。 反应 釜400包括连接到炭化主产物出口320的反应釜进料口410,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前驱体从反 说明书 3/6 页 6 CN 212198519 U 6 应釜进料口410进入反应釜400。 反应釜400可以是水热反应釜,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前驱体与 金属化合物等功能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在反应釜40。
23、0内复合, 所述金属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 ZnO、 MnO2、 Mn2O3、 Co3O4、 CoO、 V2O5、 MoO、 Cr2O3、 Fe3O4、 Fe2O3、 FeO、 CuO,NiO等。 0034 炭化副产物分离器500连接到炭化副产物出口330, 其包括连接到反应釜400的气 相副产物收集罐510以及连接到炭化炉300的液相副产物收集罐520。 气相的炭化副产物进 入炭化副产物分离器500后温度降低, 气相的焦油、 木醋液等冷凝为液相, 然后进入液相副 产物收集罐520, 气相炭化副产物进入气相副产物收集罐510。 0035 反应釜400还包括套置在反应釜400外的反应釜燃烧室420和。
24、设置在反应釜400内 的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 反应釜燃烧室420通过第一管道P01连接到气相副产物收集罐 510, 第一管道P01内设置有第一分配器D01。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用来探测反应釜400内部 的温度, 第一分配器D01可以调节第一管道P01内的气体流量,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电连接 到第一分配器D01。 当需要对反应釜400加热时, 气相副产物收集罐510内的可燃气体通过循 环构件(未示出)经由第一管道P01进入反应釜燃烧室420, 反应釜燃烧室420内设置有点火 构件(未示出), 可燃气体被点燃后, 对反应釜400进行加热。 根据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探测 到的温度, 第。
25、一分配器D01的开度可以调节, 从而控制进入反应釜燃烧室420的可燃气体的 流量, 进而能够调节反应釜400的温度。 0036 炭化炉300还包括套置在炭化炉300外的炭化炉燃烧室360和设置在炭化炉300内 的炭化炉温度传感器370, 炭化炉燃烧室360通过第二管道P02连接到液相副产物收集罐 520, 第二管道P02内设置有第二分配器D02。 炭化炉温度传感器370用来探测炭化炉300内部 的温度, 第二分配器D02可以调节第二管道P02内的液体流量, 炭化炉温度传感器370电连接 到第二分配器D02。 当需要对炭化炉300加热时, 液相副产物收集罐520内的可燃液体通过循 环构件(未示出。
26、)经由第二管道P02进入炭化炉燃烧室360, 炭化炉燃烧室360内设置有点火 构件(未示出), 可燃液体被点燃后, 对炭化炉300进行加热。 根据炭化炉温度传感器370探测 到的温度, 第二分配器D02的开度可以调节, 从而控制进入炭化炉燃烧室360的可燃液体的 流量, 进而能够调节炭化炉300的温度。 0037 现在, 将参照图2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 备一体化装置。 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与图1中的设备相同或相似的设备, 因此, 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0038 参照图2,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包括粉碎机100、 活化器 200、 炭化。
27、炉300、 反应釜400和缓冲罐600。 0039 缓冲罐600连接到炭化副产物出口330, 其外部设置有保温层610。 从炭化炉300里 排出的高温气相炭化副产物进入缓冲罐600后能够依然保持高温而不会出现冷凝的液态物 质。 0040 反应釜400包括套置在反应釜400外的反应釜夹套440和设置在反应釜400内的反 应釜温度传感器430, 反应釜夹套440通过第三管道P03连接到缓冲罐600, 第三管道P03内设 置有第三分配器D03。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用来探测反应釜400内部的温度, 第三分配器 D03可以调节第三管道P03内的气体流量,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电连接到第三分配器D0。
28、3。 根据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探测到的温度, 第三分配器D03的开度可以调节, 从而控制进入 反应釜夹套440的高温气相炭化副产物的流量, 进而能够调节反应釜400的温度。 说明书 4/6 页 7 CN 212198519 U 7 0041 高温的气相炭化副产物进入反应釜夹套440后, 作为热源能够直接为反应釜400提 供热量, 在反应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 能够满足反应温度的需求条件。 反应釜夹套440包 括置于反应釜夹套440底部的夹套液相出口441和设置于反应釜夹套440顶部或侧方上部的 夹套气相出口442。 进入反应釜夹套440的高温气相炭化副产物将热量传递给反应釜400内 部后, 。
29、温度降低, 其中的焦油、 木醋液等低沸点物质冷凝为液态, 从反应釜夹套440底部的夹 套液相出口441通过循环构件(未示出)排出, 而CH4、 C2H4、 H2、 CO等高沸点物质以气态形式 通过循环构件(未示出)从反应釜夹套440顶部或侧方上部的夹套气相出口442排出。 0042 炭化炉300包括套置在所述炭化炉300外的炭化炉燃烧室360。 炭化炉燃烧室360通 过第四管道P04连接到反应釜夹套440的夹套气相出口442, 并且通过第五管道P05连接到反 应釜夹套440的夹套液相出口441。 来自反应釜夹套440的炭化副产物在炭化炉燃烧室360被 点燃, 对炭化炉300进行加热。 0043。
30、 现在, 将参照图3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 备一体化装置。 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与图1中的设备相同或相似的设备, 因此, 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0044 参照图3,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包括粉碎机100、 活化器 200、 炭化炉300、 反应釜400、 炭化副产物分离器500和缓冲罐600。 0045 炭化炉300的炭化副产物出口330连接到三通阀V01, 三通阀V01的另外两端分别连 接到炭化副产物分离器500和缓冲罐600。 0046 反应釜400包括套置在反应釜400外的反应釜夹套440和设置在反应釜400底部下 方的反应釜燃烧。
31、室420_a, 反应釜400内设置有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 0047 反应釜燃烧室420_a通过第一管道P01连接到气相副产物收集罐510, 第一管道P01 内设置有第一分配器D01。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用来探测反应釜400内部的温度, 第一分配 器D01可以调节第一管道P01内的气体流量,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电连接到第一分配器 D01。 当需要对反应釜400加热时, 气相副产物收集罐510内的可燃气体通过循环构件(未示 出)经由第一管道P01进入反应釜燃烧室420_a, 反应釜燃烧室420_a内设置有点火构件(未 示出), 可燃气体被点燃后, 对反应釜400进行加热。 根据反应釜温。
32、度传感器430探测到的温 度, 第一分配器D01的开度可以调节, 从而控制进入反应釜燃烧室420_a的可燃气体的流量, 进而能够调节反应釜400的温度。 当复合反应温度较高时, 需要利用气相炭化副产物的燃烧 热来为反应提供热量。 0048 反应釜夹套440通过第三管道P03连接到缓冲罐600, 第三管道P03内设置有第三分 配器D03。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用来探测反应釜400内部的温度, 第三分配器D03可以调节 第三管道P03内的气体流量, 反应釜温度传感器430电连接到第三分配器D03。 根据反应釜温 度传感器430探测到的温度, 第三分配器D03的开度可以调节, 从而控制进入反应釜夹。
33、套440 的高温气相炭化副产物的流量, 进而能够调节反应釜400的温度。 当复合反应温度较低时, 仅利用高温气相炭化副产物的热传递即可满足对反应所需热量的需求。 0049 炭化炉300还包括套置在炭化炉300外的炭化炉燃烧室360和设置在炭化炉300内 的炭化炉温度传感器370。 0050 炭化炉燃烧室360通过第二管道P02连接到液相副产物收集罐520, 第二管道P02内 设置有第二分配器D02。 炭化炉温度传感器用来探测炭化炉300内部的温度, 第二分配器D02 说明书 5/6 页 8 CN 212198519 U 8 可以调节第二管道P02内的液体流量, 炭化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第二分配。
34、器D02。 当需要 对炭化炉300加热时, 液相副产物收集罐520内的可燃液体通过循环构件(未示出)经由第二 管道P02进入炭化炉燃烧室360, 炭化炉燃烧室360内设置有点火构件(未示出), 可燃液体被 点燃后, 对炭化炉300进行加热。 根据炭化炉温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温度, 第二分配器D02的开 度可以调节, 从而控制进入炭化炉燃烧室360的可燃液体的流量, 进而能够调节炭化炉300 的温度。 0051 炭化炉燃烧室360通过第四管道连接到反应釜夹套440的夹套气相出口442, 并且 通过第五管道连接到反应釜夹套440的夹套液相出口441。 来自反应釜夹套440的炭化副产 物在炭化炉燃烧室3。
35、60被点燃, 对炭化炉300进行加热。 0052 本实施例的反应釜400即包括反应釜夹套440, 又包括反应釜燃烧室420_a, 可以根 据反应温度的高低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反应釜400进行加热, 更加灵活。 0053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一体化装置进行了详细 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 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同时,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 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述, 本 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说明书 6/6 页 9 CN 212198519 U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0 CN 212198519 U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1 CN 212198519 U 11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2 CN 212198519 U 12 。
- 内容关键字: 生物 多孔 材料 制备 一体化 装置
茶叶加工用的上料装置.pdf
便于装卸的储料桶.pdf
智能化多腔体入料数量检测机构及高速计数筛选装置.pdf
焊接辅助装置.pdf
无纺布切边装置.pdf
阀门用端面打磨装置.pdf
推砖装置.pdf
污染水体水藻清理装置.pdf
调整木板输送姿态的输送装置.pdf
切边刀装配总成.pdf
液压油过滤器.pdf
用于检测育苗水体中弧菌含量的培养装置.pdf
自动配料加料装置.pdf
电加热器超导热管用烘箱.pdf
避免交叉感染的门诊采血车.pdf
压力管道承压检测装置.pdf
多功能彩妆盒.pdf
激光增强的纳米线电子源组件.pdf
旋转型空气净化消毒灯.pdf
无人机智能电力线路巡检系统.pdf
消防器械生产用焊接装置.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pdf
条码扫描机.pdf
基于TDS-Unet网络的地震速度模型重构方法、介质和设备.pdf
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pdf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电子封装用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虚拟编组计算列车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菌落计数样本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pdf
竖井采矿用罐笼旋调升降装置.pdf
热升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