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pdf
《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851392.3 (22)申请日 2020.05.20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楚瑞竹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53200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 光学机电、 食品园区 (72)发明人 曹瑞曹福英曹绍宏林楚楚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5249 代理人 朱剑虹 (51)Int.Cl. F26B 5/16(2006.01) F26B 9/08(2006.01) F26B 21/00(2006.01) F26B 25/08(2006。
2、.01) F26B 25/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 干装置, 涉及竹筷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克 服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晾晒方式, 晾干竹筷时间 花费较长, 且由于竹筷堆积, 导致处于中层的竹 筷不易晾干的问题, 现提出如下方案: 其包括框 架, 框架顶部部设有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的动力 输出端固接转轴, 转轴连接第一齿轮, 框架顶部 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 第一螺杆顶部圆 周外侧固接第二齿轮,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通过 皮带转接, 第一螺杆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升降 板, 升降板顶部设有第二。
3、电机, 第二电机的动力 输出端固接第二螺杆。 本实用新型能够不断的带 动竹筷滚动, 使竹筷之间不断出现运动及空隙, 增大了竹筷受热受风的面积, 提高了除水晾干的 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2205361 U 2020.12.22 CN 212205361 U 1.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框架 (1) ; 所述框架 (1) 顶部设有第一电机 (2) , 所述第一电机 (2) 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 (3) , 所 述转轴 (3) 连接第一齿轮 (31) , 所述框架 (1) 顶部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 (4) , 所述第 一螺杆 (4) 顶。
4、部圆周外侧固接第二齿轮 (41) , 所述第一齿轮 (31) 、 第二齿轮 (41) 通过皮带 (5) 转接, 所述第一螺杆 (4) 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升降板 (6) , 所述升降板 (6) 顶部设有第二 电机 (7) , 所述第二电机 (7) 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二螺杆 (8) , 所述第二螺杆 (8) 圆周外侧螺 接两个内螺纹滑块 (81) , 所述滑块 (81) 滑接于第一滑轨 (9) , 所述第一滑轨 (9) 设于升降板 (6) 底部, 所述滑块 (81) 底部连接竖块 (10) , 所述竖块 (10) 底部连接翻动滚轮 (11) ; 所述框架 (1) 后壁上设有电热风扇 (12) , 。
5、所述框架 (1) 内设有滤水筐 (13) , 所述滤水筐 (13) 底部连接支撑柱 (14) , 所述滤水筐 (13) 底面上铺设有吸水布 (15) , 所述吸水布 (15) 两 端连接连接块 (16) , 所述连接块 (16) 底部两端滑接于第二滑轨 (17) , 所述连接块 (16) 底部 连接弹簧 (18) , 所述滤水筐 (13) 下方设有集水槽 (21) , 所述滤水筐 (13) 下方设有电动升降 杆 (19) , 所述电动升降杆 (19) 的伸缩端连接顶布圆柱 (20) 。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螺杆 (8) 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
6、的双头螺杆, 两个所述滑块 (81) 分别螺接于两侧所述螺纹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动滚轮 (11) 外圈包裹有吸水海绵。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水筐 (13) 两侧壁底部设有侧孔 (131) , 所述吸水布 (15) 穿过侧孔 (131) 连接连接块 (16) , 所述滤水筐 (13) 底部中间设有底孔 (132) , 所述底孔 (132) 宽度与顶布圆柱 (20) 截面直径长度相等。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05361 U 2 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技术领域 。
7、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筷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竹筷用途: 用来夹取食物。 筷子定义: 是指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 长形条棍, 多用作餐具, 其材料或竹木或牙、 骨、 金属等, 形制或方或圆各异。 筷子起源: 可 谓是中国的国粹, 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 被西方人誉为 “东方的文明” 。 我国使用筷 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 0003 竹筷生产加工时, 由于表面较脏, 需要对其进行洗净。 竹筷清洗后, 需要将其晾干, 才能够进行包装出售。 传统的晾晒方式, 晾干竹筷时间花费较长, 且由。
8、于竹筷堆积, 导致处 于中层的竹筷不易晾干。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晾晒方式, 晾干竹筷时间花费较长, 且由 于竹筷堆积, 导致处于中层的竹筷不易晾干,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 提出了一种竹筷生产用 除水晾干装置, 包括框架; 0005 所述框架顶部部设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 所述转轴 连接第一齿轮, 所述框架顶部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 所述第一螺杆顶部圆周外侧 固接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通过皮带转接, 所述第一螺杆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 升降板, 所述升降板顶部设有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二螺杆, 。
9、所述第 二螺杆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滑块, 所述滑块滑接于第一滑轨, 所述第一滑轨设于升降 板底部, 所述滑块底部连接竖块, 所述竖块底部连接翻动滚轮; 0006 所述框架后壁上设有电热风扇, 所述框架内设有滤水筐, 所述滤水筐底部连接支 撑柱, 所述滤水筐底面上铺设有吸水布, 所述吸水布两端连接连接块, 所述连接块底部两端 滑接于第二滑轨, 所述连接块底部连接弹簧, 所述滤水筐下方设有集水槽, 所述滤水筐下方 设有电动升降杆, 所述电动升降杆的伸缩端连接顶布圆柱。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二螺杆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 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螺接 于两侧所述螺纹上。 0008 优选的, 所。
10、述翻动滚轮外圈包裹有吸水海绵。 0009 优选的, 所述滤水筐两侧壁底部设有侧孔, 所述吸水布穿过侧孔连接连接块, 所述 滤水筐底部中间设有底孔, 所述底孔宽度与顶布圆柱截面直径长度相等。 001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动升降杆, 带动顶布圆柱向上移动, 通过底孔将吸水布中间向上顶起, 吸水布两端通过连接块拉伸了 弹簧, 竹筷由于吸水布中部升高, 会向滤水筐两侧滚动。 通过第二电带动第二螺杆转动, 带 动翻动滚轮向中心移动, 将堆积的竹筷重新摊平, 且通过翻动滚轮外圈的吸水海绵, 对竹筷 进行二次吸水。 往复进行上述步骤, 能够不断的带动竹筷滚动,。
11、 使竹筷之间不断出现运动及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205361 U 3 空隙, 增大了竹筷受热受风的面积, 提高了除水晾干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标号: 1框架、 2第一电机、 3转轴、 31第一齿轮、 4第一螺杆、 41第二齿轮、 5皮带、 6升降板、 7第二电机、 8第二螺杆、 81滑块、 9第一滑轨、 10竖块、 11翻动滚轮、 12电热风扇、 13 滤水筐、 131侧孔、 132底孔、 14支撑柱、 15吸水布、 16连接块、 17第二滑轨、 18弹簧、 19电动升 降杆、 20顶布圆柱、 21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
12、13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纵向” 、“横向” 、“竖直” 、“水平” 、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顶” 、“底”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制。 0015 请参阅图1, 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包括框架1; 0016 所述框架1顶部部设有第一电机2, 所述第一电机2。
13、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3, 所述 转轴3连接第一齿轮31, 所述框架1顶部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4, 所述第一螺杆4顶 部圆周外侧固接第二齿轮41, 所述第一齿轮31、 第二齿轮41通过皮带5转接, 所述第一螺杆4 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升降板6, 所述升降板6顶部设有第二电机7, 所述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 出端固接第二螺杆8, 所述第二螺杆8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滑块81, 所述滑块81滑接于 第一滑轨9, 所述第一滑轨9设于升降板6底部, 所述滑块81底部连接竖块10, 所述竖块10底 部连接翻动滚轮11; 0017 所述框架1后壁上设有电热风扇12, 所述框架10内设有滤水筐13, 所述滤水。
14、筐13底 部连接支撑柱14, 所述滤水筐13底面上铺设有吸水布15, 所述吸水布15两端连接连接块16, 所述连接块16底部两端滑接于第二滑轨17, 所述连接块16底部连接弹簧18, 所述滤水筐13 下方设有集水槽21, 所述滤水筐13下方设有电动升降杆19, 所述电动升降杆19的伸缩端连 接顶布圆柱20。 0018 为了更好的除水晾干竹筷,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所述第二螺杆8为两头螺纹旋向相 反的双头螺杆, 两个所述滑块81分别螺接于两侧所述螺纹上。 所述翻动滚轮11外圈包裹有 吸水海绵。 所述滤水筐13两侧壁底部设有侧孔131, 所述吸水布15穿过侧孔131连接连接块 16, 所述滤水筐13底。
15、部中间设有底孔132, 所述底孔13宽度与顶布圆柱20截面直径长度相 等。 0019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是将刚清洗完的竹筷放置在滤水筐13内, 吸水布15能够有 效的对竹筷进行吸水作业, 多余的水份会通过滤水筐13流入集水槽21内。 打开电热风扇12, 对竹筷进行风干除水。 启动电动升降杆19, 带动顶布圆柱20向上移动, 通过底孔132将吸水 布15中间向上顶起, 吸水布15两端通过连接块16拉伸了弹簧18, 竹筷由于吸水布15中部升 高, 会向滤水筐3两侧滚动。 复位电动升降杆19, 弹簧18收缩复位, 重新拉平吸水布15, 此时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205361 U 。
16、4 竹筷大部分依旧堆积于滤水筐13两端。 启动第一电机2, 第一电机2带动转轴3转动, 带动第 一齿轮31转动, 通过皮带5带动两个第二齿轮41转动, 带动两根第一螺杆4转动, 带动升降板 6向下移动, 带动翻动滚轮11向下移动, 插入两侧的竹筷堆内。 启动第二电机7, 第二电机7带 动第二螺杆8转动, 带动滑块81沿第一滑轨9同时向中心移动, 带动翻动滚11轮向中心移动, 将堆积的竹筷重新摊平, 且通过翻动滚轮11外圈的吸水海绵, 对竹筷进行二次吸水。 往复进 行上述步骤, 能够不断的带动竹筷滚动, 使竹筷之间不断出现运动及空隙, 增大了竹筷受热 受风的面积, 提高了除水晾干的效率。 0020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 细, 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 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205361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2205361 U 6 。
- 内容关键字: 竹筷 生产 晾干 装置
纳米气泡布面除油预缩设备.pdf
半导体老化冷热测试装置.pdf
RFID芯片剪切力测试仪.pdf
可按摩式颈托睡眠头枕及汽车座椅.pdf
汽车点火装饰圈.pdf
起落架部件机加工同心度辅助工装.pdf
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装置.pdf
施工物料分筛装置.pdf
鸡粪螺旋挤出设备.pdf
用于分砖的压砖装置.pdf
故障电池包防护箱.pdf
耐磨型泥沙挖掘齿.pdf
阀门锁盖设备.pdf
用于多肽固相合成的后处理系统及多肽固相合成设备.pdf
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pdf
可调式带锯机切割辅助工装.pdf
温度压力一体化检测的波码通信控制装置.pdf
屋面防水卷材辅助施工设备.pdf
桥梁支座变形角度测量装置.pdf
便于冷却烘干的塑料玩具注塑机.pdf
防护插板.pdf
基于特征融合Transformer的多对比度核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方法.pdf
复叠制冷压缩机组.pdf
盾构管片拼装定位分体测量装置.pdf
自组装多肽RAKA 16的合成方法.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掘进机姿态分项预测方法.pdf
宫颈TCT切片的多类型细胞核标注及多任务处理方法.pdf
基于自然资源工程勘测面积的测量装置.pdf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质电厂燃烧控制决策优化方法及系统.pdf
低功率的医院污水处理装置.pdf
基于FV-MViT的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及相关介质.pdf
汽车前大灯光源组件.pdf
多孔体的制造方法、三维网状多孔体、以及液体过滤器和吸液海绵.pdf
一种复合环烷酸钙锆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环境舱的调温系统.pdf
一种多光束且光束间角度可变的LED灯具.pdf
一种新型增强碳素螺旋管.pdf
一种制冷木塑板.pdf
一种新型的照明灯.pdf
具有双触控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及其画面显示方法.pdf
衣物烘干设备和用于控制衣物烘干设备中冷凝器的方法.pdf
液压泥炮用冷却装置和液压泥炮.pdf
保温管接头.pdf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滤网更换提醒方法和装置.pdf
微油点火加氧燃烧器的供氧系统.pdf
支承座的限高补缩工艺.pdf
摇摆移动的显示器平台的摇摆方法.pdf
具有体液收纳通路的吸收体物品.pdf
基于PCR用于平行检测生物材料的测定.pdf
硝酸亚铁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输送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