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427625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档描述:

《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074890.8 (22)申请日 2020.06.11 (73)专利权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72)发明人 张瑶姚新祥姚刚李小怀 陈寒冬李宗权张海林刘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62 代理人 黄炫畯林永协 (51)Int.Cl. F24F 3/14(2006.01) F24F 13/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

2、供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 除湿机, 装配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底盘、 第一装 配件和第二装配件; 第一装配件包括第一壁体和 接水盘, 第一壁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和第 一内侧; 第二装配件包括第二壁体, 第二壁体具 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侧和第二内侧; 底盘、 第一 内侧与第二内侧之间形成压缩机安装位, 第一壁 体和第二壁体分别从不同的水平方向阻挡压缩 机安装位; 第一壁体在第一外侧上形成走线位, 第二外侧与底盘之间形成水箱安装位。 除湿机包 括装配组件。 装配组件成型加工难度降低, 适配 于活塞式压缩机; 装配组件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 压缩机安装位、 水箱安装位和走线位, 避免压缩 机、 水箱和电器。

3、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提高除湿机 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212204829 U 2020.12.22 CN 212204829 U 1.除湿机的装配组件, 包括底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 所述第一装配件、 所述第二装配件与 所述底盘之间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装配件包括第一壁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壁体上方的接水盘, 所述第一壁体具有 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和第一内侧; 所述第二装配件包括第二壁体, 所述第二壁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侧和第二内侧; 所述底盘、 所述第一内侧与所述第二内侧之间形成压缩机安装位, 所述第一壁体和所 述第二壁体在水。

4、平方向以两个以上的方向阻挡所述压缩机安装位; 所述第二外侧与所述底盘之间形成水箱安装位; 所述第一壁体在所述第一外侧上形成走线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配件与所述第二装配件在第一水平方向以及第二水平方向上限位配合, 所 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体上设置有第一扣合结构, 所述第二壁体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 所述第 一扣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扣合结构配合使所述第一壁体与所述第二壁体在所述第一水平方 向上相互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和所述第二。

5、扣合结构中的一个为插孔, 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和所述第 二扣合结构中的另一个为插装凸起, 所述插装凸起插入所述插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体上设置有第三扣合结构, 所述第二壁体上设置有第四扣合结构, 所述第 三扣合结构与所述第四扣合结构配合使所述第一壁体与所述第二壁体在第二水平方向上 相互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扣合结构和所述第四扣合结构中的一个包括一对弹性臂和形成于所述弹性 臂之间的扣合位, 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延伸。

6、末端之间形成所述扣合位的入口, 所述弹性臂的 延伸末端具有朝向所述入口伸出的扣合凸起; 所述第三扣合结构和所述第四扣合结构中的另一个为扣合柱; 所述扣合柱位于所述扣合位中, 所述扣合凸起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对所述扣合柱限 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体的底部伸出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所述第一卡扣上伸出第一扣合部, 所 述第二卡扣上伸出第二扣合部; 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扣合孔和第二扣合孔, 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第一扣合孔, 所述 第二卡扣穿过所述第二扣合孔, 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均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22。

7、04829 U 2 底盘限位配合; 所述第一扣合部的伸出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伸出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壁体的底部伸出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 所述第三卡扣上伸出第三扣合部, 所 述第四卡扣上伸出第四扣合部, 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三扣合孔和第四扣合孔, 所述第三卡扣穿过所述第三扣合孔, 所述 第四卡扣穿过所述第四扣合孔, 所述第三扣合部和所述第四扣合部均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 底盘限位配合; 所述第三扣合部的伸出方向与所述第四扣合部的伸出方向相反。 10.除湿机, 包括装配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组件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 所述的装配组。

8、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压缩机、 水箱和电线组; 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安装位中, 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水箱安装位中, 所述电 线组经过所述走线位。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204829 U 3 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除湿机包括外壳、 装配组件、 转子式压缩机、 水箱和电线组等, 装配组件为 主架体结构, 其包括底盘、 壁体和位于顶部的接水盘等, 装配组件上形成相互独立的压缩机 安装位和水箱安装位。 000。

9、3 现有的该种除湿机存在的问题是, 由于选用的转子式压缩机水平尺寸较小, 装配 组件中, 除底盘以外多个壁体连通顶部的接水盘一体成型, 但当需要选用水平尺寸较大的 活塞式压缩机时, 一体成型的多个壁体与接水盘并不适用于活塞式压缩机; 另外, 该种除湿 机的电线组和电器盒等布置在壁体上朝向压缩机空安装位的一侧, 压缩机温度升高对电线 组和电器盒造成影响, 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于活塞式压缩机且提高安全性的除湿 机的装配组件。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于活塞式压缩机且提高安全性的除湿 机。 0006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提供。

10、的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包括底盘、 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 件; 第一装配件、 第二装配件与底盘之间相互连接; 第一装配件包括第一壁体和位于第一壁 体上方的接水盘, 第一壁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和第一内侧; 第二装配件包括第二壁 体, 第二壁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侧和第二内侧; 底盘、 第一内侧与第二内侧之间形成压 缩机安装位, 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在水平方向以两个以上的方向阻挡压缩机安装位; 第二 外侧与底盘之间形成水箱安装位, 第一壁体在第一外侧上形成走线位。 0007 由上述方案可见, 装配组件将底盘以外的部分分为相互配合的第一装配件和第二 装配件, 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分别具有从第一壁体和第。

11、二壁体, 且接水盘在第一装配 件上, 此设置使装配组件从水平方向上进行拆分, 降低成型加工难度, 使装配组件适配于水 平尺寸较大的活塞式压缩机; 另外装配组件上分隔而形成相互独立的压缩机安装位、 水箱 安装位和走线位, 从而避免压缩机、 水箱和电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提高除湿机的安全性。 0008 进一步的方案是, 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在第一水平方向以及第二水平方向上 限位配合, 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 0009 由于活塞式压缩机水平尺寸较大且活塞式压缩机与装配组件之间留有间隔, 在运 输过程中, 压缩机可能与第一装配件或第二装配件产生碰撞, 因此, 在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 配件之间。

12、设置有效的扣合结构, 使装配组件具有足以应对震动与碰撞的强度, 提高结构的 装配稳定性。 0010 进一步的方案是, 第一壁体上设置有第一扣合结构, 第二壁体上设置有第二扣合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2204829 U 4 结构, 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配合使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互限 位。 0011 由上可见, 此设置使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间的装配更快捷有效。 0012 进一步的方案是, 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中的一个为插孔, 第一扣合结构 和第二扣合结构中的另一个为插装凸起, 插装凸起插入插孔中。 0013 由上可见, 此设置使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间。

13、的装配操作更简单。 0014 进一步的方案是, 第一壁体上设置有第三扣合结构, 第二壁体上设置有第四扣合 结构, 第三扣合结构与第四扣合结构配合使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相互限 位。 0015 由上可见, 第一扣合结构、 第二扣合结构、 第三扣合结构和第四扣合结构共同作用 使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间从不同的第一水平方向与第二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扣紧, 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更稳定, 装配更牢固。 0016 进一步的方案是, 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 0017 由上可见, 此设置能进一步提高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8 进一步的方案是, 第三。

14、扣合结构和第四扣合结构中的一个包括一对弹性臂和形成 于弹性臂之间的扣合位, 两个弹性臂的延伸末端之间形成扣合位的入口, 弹性臂的延伸末 端具有朝向入口伸出的扣合凸起; 第三扣合结构和第四扣合结构中的另一个为扣合柱; 扣 合柱位于扣合位中, 扣合凸起从第二水平方向对扣合柱限位。 0019 由上可见, 扣合柱沿第二水平方向扣入扣合位内即可, 而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 合结构同样沿第二水平方向完成扣合, 此设置使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间的装配沿第 二水平方向进行一步操作即可完成, 装配操作快捷有效。 0020 进一步的方案是, 第一壁体的底部伸出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第一卡扣上伸出第 一扣合部, 第。

15、二卡扣上伸出第二扣合部; 底盘上设有第一扣合孔和第二扣合孔, 第一卡扣穿 过第一扣合孔, 第二卡扣穿过第二扣合孔, 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均在竖直方向上与底 盘限位配合; 第一扣合部的伸出方向垂直于第二扣合部的伸出方向。 0021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 第二壁体的底部伸出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 第三卡扣上伸 出第三扣合部, 第四卡扣上伸出第四扣合部, 底盘上设有第三扣合孔和第四扣合孔, 第三卡 扣穿过第三扣合孔, 第四卡扣穿过第四扣合孔, 第三扣合部和第四扣合部均在竖直方向上 与底盘限位配合; 第三扣合部的伸出方向与第四扣合部的伸出方向相反。 0022 由上可见, 同一壁体的底部的卡扣伸出不同朝。

16、向的用于与底盘限位配合的扣合 部, 此设置使壁体与底盘之间更稳定地扣合, 防止脱扣。 0023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提供的除湿机包括装配组件, 装配组件采用上述的装配组 件。 0024 进一步的方案是, 除湿机还包括压缩机、 水箱和电线组; 压缩机设置在压缩机安装 位中, 水箱设置在水箱安装位中, 电线组经过走线位。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实施例部分部件的结构分解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第一视角的剖视图。 说明书 2/5 页 5 CN 212204829 U 5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0028 图4为。

17、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中第一装配件的结构图。 0029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中第二装配件的结构图。 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仰视视角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参见图1和图2,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实施例部分部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 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第一视角的剖视图。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说 明书各附图中建立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x轴方向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方向, y轴方向 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方向, z轴方向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竖直方向。 0033 本实用新型提供。

18、的除湿机为一种采用活塞式压缩机的除湿机。 除湿机包括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装配组件、 活塞式压缩机4、 水箱5和电线组(图中未示出), 装配组件包括第一装 配件1、 第二装配件2和底盘3, 底盘3放置在底部对活塞式压缩机4和水箱5进行支承, 第一装 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用于安装在底盘3上方, 从而使底盘3上方的空间分隔为压缩机安装位 100、 水箱安装位200和走线位301(图4示)等功能区域, 以对活塞式压缩机4、 水箱5和电线组 进行隔离式安装。 0034 第一装配件1由第一壁体11和接水盘12组成, 接水盘12固定在第一壁体11的顶部 之上, 第一壁体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101和第一外。

19、侧102(图3示); 第二装配件2包括 呈U型弯折相连的第二壁体21、 第三壁体22和第四壁体23, 第二壁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 外侧202和第二内侧201。 0035 底盘3的第一部分31、 第一内侧101与第二内侧201之间形成压缩机安装位100, 且 第一壁体11从y轴方向阻挡压缩机安装位100; 底盘3的第二部分32、 第二外侧202、 第三壁体 22和第四壁体23之间形成水箱安装位200。 0036 参见图3,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第一壁 体11在第一外侧102上设有从第一壁体11的表面上凸起的限位结构191、 两个限位结构192 和限位结构。

20、193等, 限位结构192为沿直线伸出的承托结构, 限位结构192和限位结构193均 为弯折的伸出结构, 限位结构192位于限位结构191的上方, 限位结构191和限位结构192构 成了供电线组穿过的走线位301, 相似地, 限位结构193处也形成走线位302。 装配组件上分 隔而形成相互独立的压缩机安装位100、 水箱安装位200和走线位301和走线位302, 从而避 免压缩机4、 水箱5和电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提高除湿机的安全性。 0037 结合图4和图5,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中第一装配件的结构 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第一壁体11上设有位于不同水平高度。

21、上的两个第一扣合 结构13, 第一扣合结构13为沿y轴方向贯穿第一壁体11的截面呈长方形的插孔。 第一壁体11 上还设有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的两个第三扣合结构14, 第三扣合结构14包括一对沿y轴负 向伸出的弹性臂141和形成于弹性臂141之间的扣合位140, 扣合位140沿y轴方向贯穿第一 壁体11, 两个弹性臂141的延伸末端之间形成扣合位140的入口140a, 弹性臂141的延伸末端 具有朝向入口140a伸出的扣合凸起142。 0038 接水盘12上设置有第五扣合结构16, 第五扣合结构16为一个截面轮廓呈T型的卡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2204829 U 6 槽。 另外, 第。

22、一壁体11上设有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的两个第七扣合结构151, 第七扣合结构 151为沿y轴方向贯穿第一壁体11的插孔。 0039 第一壁体11的底部伸出第一卡扣17和第二卡扣18, 第一卡扣17的末端具有沿y轴 正向伸出第一扣合部171(图7示), 第二卡扣18的末端具有沿x轴正向伸出第二扣合部181, 第一扣合部171的伸出方向垂直于第二扣合部181的伸出方向。 0040 参见图6,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中第二装配件的结构图。 在z 轴方向上, 第二壁体21的中部设有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的两个第二扣合结构24和位于不同 水平高度上的两个第四扣合结构25, 第二扣合结构24沿y。

23、轴正向伸出的插装凸起, 第四扣合 结构25为沿x轴方向延伸的扣合柱。 第二壁体21的顶部设置有第六扣合结构27, 第六扣合结 构27为从第二壁体21的顶面沿z轴正向凸起的轮廓呈T型的扣合凸起。 另外, 另外, 第二壁体 21上设有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的两个第八扣合结构261, 第八扣合结构261为沿y轴方向伸 出的插装凸起。 0041 第二壁体21的底部伸出第三卡扣28和第四卡扣29, 第三卡扣28的末端具有沿x轴 正向伸出的第三扣合部281, 第四卡扣29的末端具有沿x轴负向伸出的第四扣合部291, 第三 扣合部281的伸出方向与第四扣合部291的伸出方向相反。 0042 结合图4和图6, 第。

24、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装配时, 仅需将第二装配件2沿y轴正 向推向第一装配件1, 此时第二扣合结构24则插入第一扣合结构13中而完成第二扣合结构 24与第一扣合结构13之间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限位配合, 第四扣合结构25扣入第三扣 合结构14中, 此时, 第四扣合结构25位于卡合位140中, 扣合凸起142从y轴负向对第四扣合 结构25阻挡第四扣合结构25, 从而完成第三扣合结构14与第四扣合结构25在y轴方向上和z 轴方向上的限位配合。 0043 另外, 同时, 第六扣合结构27沿y轴方向插入第五扣合结构16中, 第五扣合结构16 与第六扣合结构27在y轴方向上和z轴方向上相互限位。 。

25、第八扣合结构261沿y轴方向插入第 七扣合结构151中, 第七扣合结构151和第八扣合结构261在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上相互限 位。 因此, 仅需一步操作即可完成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之间的装配, 且第一装配件1 和第二装配件2之间实现了彼此之间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相互限制。 0044 本实施例在不同的水平高度上设置扣合位置能使装配件承受的作用力分散到多 个扣合位置, 降低每个扣合位置的受力, 进一步防止第一装配件1与第二装配件2之间脱扣。 0045 再结合图4、 图6和图7,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实施例仰视视角的结 构图。 底盘3上靠近周边处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底盘3的第一。

26、扣合孔311、 第二扣合孔312、 第 三扣合孔313和第四扣合孔314, 完成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之间的装配后, 将第一装 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沿z轴负向插装到底盘3上即完成装配组件的装配。 将第一装配件1和 第二装配件2沿z轴负向插装到底盘3时, 第一卡扣17穿过第一扣合孔311, 第二卡扣18穿过 第二扣合孔312, 第三卡扣28穿过第三扣合孔313, 第四卡扣29穿过第四扣合孔314, 第一扣 合部171和第二扣合部181均在竖直方向上与底盘3限位配合, 第三扣合部281和第四扣合部 291均在竖直方向上与底盘3限位配合。 无论是第一壁体11或是第二壁体21上, 底部均具有 从卡。

27、扣伸出的不同朝向的扣合部, 此设置使第一壁体11和第二壁体21均更稳定地扣合在底 盘3上, 防止脱扣。 0046 参见图3和图6, 为增强第二装配件2与底盘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第三壁体22的底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2204829 U 7 部上具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栓通孔299, 底盘3的周壁上具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螺 栓通孔399, 第一螺栓通孔299与第二螺栓通孔399相互连通, 螺栓穿过第一螺栓通孔299与 第二螺栓通孔399后与螺母锁紧。 0047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组件适应于水平尺寸较大的活塞式压缩机, 满足模具开制需 求, 且拆分的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间装配快。

28、捷有效, 二者之间从两个水平方向进行 相互约束, 连接稳定性强, 足以应对运输过程中因活塞式压缩机产生的震动和碰撞。 0048 另外, 相互配合的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之间、 第三扣合结构与第四扣合 结构之间、 第五扣合结构与第六扣合结构之间, 以及第七扣合结构与第七扣合结构之间均 具有互换性。 例如, 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七扣合结构均为插装凸起, 第二扣 合结构和第八扣合结构均为插孔; 又例如, 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三扣合结构为扣合柱, 第四 扣合结构为一对弹性臂以及弹性臂之间形成的扣合位。 0049 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之间限位配合的两个方向与第一壁体以及。

29、 第二壁体对压缩机安装位的两个阻挡方向之间不具有对应关系。 即, 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 之间在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上限位配合, 而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分别从第三水平 方向和第四水平方向对压缩机安装位阻挡。 0050 其他实施例中, 第一扣合结构、 第五扣合结构和第七扣合结构为插孔且为盲孔。 0051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 用新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 凡在本实用新型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2204829 U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9 CN 212204829 U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10 CN 212204829 U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1 CN 212204829 U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2 CN 212204829 U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3 CN 212204829 U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4 CN 212204829 U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5 CN 212204829 U 1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除湿机 装配 组件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除湿机的装配组件和除湿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4276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