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pdf
《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631866.X (22)申请日 2020.08.07 (73)专利权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专利权人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蒋志亮赵攀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3 代理人 许静胡影 (51)Int.Cl. G09F 9/3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柔性显示装置 (57)。
2、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柔性显示装置, 涉及显示技术领域, 实现了在将 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贴合后, 产品外观能够实现 3D效果。 所述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包括: 平面部 分, 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 部分, 所述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边 界线, 所述曲面部分以所述边界线为弯折轴线呈 弯折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结构用于与柔 性面板贴合, 支撑柔性面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212229976 U 2020.12.25 CN 212229976 U 1.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平面部分, 以及位于所述。
3、平面部分周 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 所述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边界线, 所述曲面部分以 所述边界线为弯折轴线呈弯折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面部分的曲率半径 大于或等于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边界线的延伸方 向, 所述曲面部分具有第一长度, 在所述平面部分所在的平面上, 沿垂直于所述边界线的方 向, 所述曲面部分具有第一宽度, 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 5.34mm。 5.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面部分的法线方 向上, 所述曲面部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 构包括两个所述曲面部分, 两个所述曲面部分中的第一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一 侧, 两个所述曲面部分中的第二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和所述 第二侧相对;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第一边界线,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以所述第 一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第二边界线,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以所述第 二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7.根据权。
5、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钢片。 8.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面 板, 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 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结构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 上的正投影被所述支撑结构包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 极管。
6、显示面板。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29976 U 2 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柔性显示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实际应用折叠用柔性面板时, 会将该柔性面板与具有一定刚性的支撑结构贴合 在一起, 以使柔性面板具有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匹配的形态。 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 柔性面板与平面结构的支撑结构10贴合, 这种贴合方式虽然能够将所述柔性面板形成为平 面的形态, 但贴合后的产品外观无法实现3D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7、 柔性显示装置, 实现了在 将折叠用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贴合后, 产品外观能够具有3D效果。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包括: 平面部分, 以及位于 所述平面部分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 所述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边界线, 所述曲面部分以所述边界线为弯折轴线呈弯折状态。 0006 可选的, 所述曲面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mm。 0007 可选的, 沿所述边界线的延伸方向, 所述曲面部分具有第一长度, 在所述平面部分 所在的平面上, 沿垂直于所述边界线的方向, 所述曲面部分具有第一宽度, 所述。
8、第一长度与 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 0008 可选的, 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 0009 可选的, 在所述平面部分的法线方向上, 所述曲面部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 0010 可选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所述曲面部分, 两个所述曲面部分中的第一曲面 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一侧, 两个所述曲面部分中的第二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 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0011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第一边界线,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以所 述第一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0012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第二边界线, 所述第二曲面部。
9、分以所 述第二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0013 可选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钢片。 0014 基于上述支撑结构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包括上述支撑结构。 0015 可选的, 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面板, 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贴合。 0016 可选的, 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结构重合。 0017 可选的, 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正投影被所述支撑结构包围。 说明书 1/6 页 3 CN 212229976 U 3 0018 可选的, 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0019 基于上述支撑结构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
10、三方面提供一种支撑结构的制作 方法, 用于制作上述支撑结构, 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0020 制作所述支撑结构的平面部分, 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 分, 所述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边界线, 所述曲面部分以所述边界线为转轴弯 曲。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 通过设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平面部分和曲面部 分, 使得在将折叠用柔性面板与所述结构的支撑结构贴合后, 柔性面板包括与所述平面部 分贴合的平面区域, 以及与所述曲面部分贴合的曲面区域, 从而使得贴合后的产品外观能 够实现3D效果。 附图说明 0022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
11、实用新型的一部 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23 图1为现有技术中平面结构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0025 图3为图2中沿A1A2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 柔性显示装置,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7 请参阅图2和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20, 包括: 平 面部分201, 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202, 所述曲面部。
12、分202与 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边界线203, 所述曲面部分202以所述边界线203为弯折轴线呈弯 折状态。 0028 具体地,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平面部分201和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周边的至少一个 曲面部分202。 示例性的, 所述平面部分201与所述至少一个曲面部分202为一体结构。 0029 示例性的, 所述平面部分201为四边形结构, 可具体选为矩形结构。 0030 示例性的, 所述曲面部分202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一侧, 所述曲面部分202与 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边界线203, 所述曲面部分202能够以所述边界线203为转轴弯 曲。 值得注意, 所述边界线203为所。
13、述平面部分201在所述第一侧的边界, 所述边界线203是 在所述第一侧平面部分201与曲面部分202之间的交界。 0031 由于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平面部分201和曲面部分202, 因此在将折叠用柔性面板 与所述结构的支撑结构20贴合后, 该柔性面板包括与所述平面部分201贴合的平面区域, 以 及与所述曲面部分202贴合的曲面区域。 因此, 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结构的支撑结构20贴合 后, 贴合后的产品外观能够实现3D效果, 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32 但是由于柔性面板的盖板一般采用聚酰亚胺制作, 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 20贴合时, 盖板容易反弹, 导致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
14、间发生分离, 降低产品性能。 说明书 2/6 页 4 CN 212229976 U 4 0033 请参阅图2和图3, 基于上述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 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 半径R大于或等于9mm。 0034 示例性的, 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88mm。 0035 更详细地说, 沿A1A2方向的截面中, 所述曲面部分202为连续的曲线, 将该曲线细 化为多段具有一定长度的曲线段, 每段曲线段均具有对应的曲率半径。 示例性的, 所述曲面 部分202的曲率半径为各曲线段对应的曲率半径中最小的曲率半径。 0036 上述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mm, 使。
15、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 有较大的曲率半径。 而由于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半径越大, 所述曲面部分202弯曲的弧 度越小, 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 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的部 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 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 更好的避免了柔性 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 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0037 请参阅图2和图3, 在一些实施例中, 设置沿所述边界线203的延伸方向, 所述曲面 部分202具有第一长度L, 在所述平面部分201所在的平面上, 沿垂直于所述边界线203的方 向, 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第一宽度W。
16、, 所述第一长度L与所述第一宽度W之间的比值大于或 等于29。 0038 示例性的, 沿所述边界线203的延伸方向, 所述平面部分201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长 度L相等。 沿垂直于所述边界线203的方向, 所述平面部分20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 0039 示例性的, 所述第一长度L与所述第一宽度W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897。 0040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中,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 比值大于或等于29, 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较大的长宽比, 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 撑结构20贴合时, 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上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 从而降低 。
17、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 更好的避免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 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0041 请参阅图2和图3, 在一些实施例中, 设置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 0042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 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 度H小于或等于0.75mm。 0043 示例性的, 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 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度小于 或等于0.748mm。 0044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中,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 以 及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 所述。
18、曲面部分20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 使得所 述曲面部分202具有合适的宽度和高度, 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 更有 利于提升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效果, 以及柔性面板的显示效果。 0045 请参阅图2和图3,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 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中的第一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一侧, 两个所述曲面部 分202中的第二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0046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第一边界线,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 以所述第一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0047 。
19、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第二边界线,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 以所述第二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说明书 3/6 页 5 CN 212229976 U 5 0048 具体地, 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中的第一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一 侧,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第一边界线,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以所述 第一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示例性的,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mm; 所述第 一曲面部分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 所述第一宽度大于 或等于5.34mm; 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的高度小于或。
20、等于 0.75mm。 0049 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中的第二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二侧, 所述第 二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第二边界线,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二边界 线为转轴弯曲; 示例性的,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mm; 所述第二曲面部 分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 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或等于 5.34mm; 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 0050 示例性的, 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侧为右侧, 所述第二侧为左侧。 0051 上述通过设置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所述第一曲面部。
21、分202和所述第二曲面部分 202, 使得所述支撑结构20能够在相对的两侧实现弯曲, 从而使得与该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 柔性面板能够实现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弯曲。 0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钢片。 0053 示例性的, 所述支撑结构采用SUS钢片。 005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 20。 0055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在与柔性面板贴合后, 产品外观能够实现3D效果。 而且,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通过设置较大的曲率半径, 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弯曲 的弧度较小, 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 柔性面板。
22、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 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 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 更好的避免了 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 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 能。 0056 而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中, 通过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较大的长 宽比, 使得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 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上的部 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 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 更好的避免了柔性 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 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0057 另外,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中, 。
23、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 5.34mm, 以及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 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 0.75mm, 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合适的宽度和高度, 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 20贴合时, 更有利于提升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效果, 以及柔性面板的显示效果。 0058 因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在包括上述支撑结构20时同样具有 上述有益效果, 此处不再赘述。 0059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可以为: 电视、 显示器、 数码相框、 折叠屏手机、 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
24、括柔性面板, 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 结构20贴合。 说明书 4/6 页 6 CN 212229976 U 6 0061 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折叠用柔性面板, 示例性的, 折叠用柔性面板在实际应用时, 能 够在柔性面板的中间显示区域发生折叠。 0062 将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完全贴合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 此处不再赘 述。 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2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结构20 重合。 这种情况下, 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的面积相同, 二者贴合在一起后, 边界 完全重合。 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20上的正投影被所述支。
25、撑结构20 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 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20上的正投影的边界, 与所述支撑结构 20的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在0.5mm以内。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0066 设置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具有亮 度高、 功耗低、 响应快、 清晰度高、 柔性好、 发光效率高等优点。 0067 在制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时, 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所述支撑结构 20的平面部分201, 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202, 所述曲面部分 202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边界线, 所。
26、述曲面部分202以所述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0068 采用所述制作方法制作的支撑结构20在与柔性面板贴合后, 产品外观能够实现3D 效果。 而且, 采用所述制作方法制作的支撑结构20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 使得所述曲面部分 202弯曲的弧度较小, 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 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 部分202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 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 更好的 避免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 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 产品性能。 0069 而且采用所述制作方法制作的支撑结构20中, 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较大的 长宽比, 使得在。
27、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 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上的 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 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 更好的避免了柔 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 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 能。 0070 另外, 采用所述制作方法制作的支撑结构20中, 设置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 5.34mm, 以及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 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 0.75mm, 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合适的宽度和高度, 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 20贴合时, 更有利于提升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效果, 以及柔性面板的显示效果。 0。
28、071 需要说明,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 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 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 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 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 相关之处参见 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072 除非另外定义, 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 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公开中使用的 “第一” 、“第二” 以及类似的词 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 数量或者重要性, 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 或者 “包 含” 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
29、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 说明书 5/6 页 7 CN 212229976 U 7 物件及其等同, 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 、“耦接” 或者 “相连” 等类似的词语并非 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 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上” 、“下” 、“左” 、“右” 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 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 则该 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73 可以理解, 当诸如层、 膜、 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 “上” 或 “下” 时, 该元件可以 “直接” 位于另一元件 “上” 或 “下” , 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
30、0074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 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 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6/6 页 8 CN 212229976 U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9 CN 212229976 U 9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0 CN 212229976 U 10 。
- 内容关键字: 柔性 面板 支撑 结构 显示装置
便于维修的反冲洗过滤器.pdf
农机动力飞轮加工用抛光装置.pdf
用于茶叶外包装的标签打印装置.pdf
双核心密码工程实验箱.pdf
对虾养殖水体温度和盐度的自动调控装置.pdf
塑料模具脱壳机.pdf
ALC轻质墙体板分离工具.pdf
可调泡径的人字板机构.pdf
化妆品包装瓶点喷式喷涂装置.pdf
用于载人观光潜水器的连接结构.pdf
铝粉生产用雾化系统.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均化器搅拌机构.pdf
日光温室多功能智能一体机.pdf
球形黑体辐射源.pdf
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围挡.pdf
便携式可伸缩绝缘烟感温感检测装置.pdf
给排水系统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管道缺陷修补装置.pdf
西林瓶高速分装称量抽真空一体机.pdf
飞行物识别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易维护的包装机械密封防护构型.pdf
红外卫星遥感影像薄云去除方法、装置及介质.pdf
半球谐振陀螺仪的正交漂移误差检测方法.pdf
二级差动环形压控振荡器及射频芯片模组.pdf
角膜移植术后防止植片移位的头部固定枕.pdf
便携式桥梁检测设备.pdf
视频采集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晶圆背面清洗方法和装置.pdf
碳化硼结合金刚石复合超硬防弹陶瓷的制备方法.pdf
水处理用加药方法及其设备.pdf
基于感应辅热与磁流体冷却的杆件在轨成形机构与方法.pdf
龙门加工中心滑块润滑装置.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
一种超实木防水组合踢脚线.pdf
电气柜前门板门锁装置.pdf
双人正杆器.pdf
一种纳米铝塑复合板.pdf
强磁打捞器.pdf
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环卫车电动扫盘系统.pdf
一种可调节型门铰链.pdf
一种用于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船筏式试验装置.pdf
免贴墙砖.pdf
一种聚氨酯仿石材防火保温装饰复合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