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pdf
《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008434.3 (22)申请日 2020.06.04 (73)专利权人 广西金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 区洪胜路7号#车间 (72)发明人 李俊锋李伟莫剑省覃杏林 谢松林李玉寒王金辉刘建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5129 代理人 谭月萍邓世江 (51)Int.Cl. H01R 13/66(2006.01) H01R 13/703(2006.01) H01R 24/00(2011.01) 。
2、(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 开关装置, 包括大电流连接器和设置在大电流连 接器上的微动开关, 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插头以及 与插头相互配合插接的插座, 在插座的外壁上设 置插入插座内部的微动开关, 微动开关包括开关 本体、 开关底座和按钮插杆, 按钮插杆分别呈竖 直滑动设置在开关本体和开关底座内, 在开关底 座上设置有由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 按钮插杆设 置在开关本体内, 该按钮插杆的自由端部从所述 开关本体内向下竖直伸出, 且按钮插杆从第一通 孔的一端外部贯穿伸出至另一端外部, 在按钮插 杆的自由端部上设置有金属接触部, 。
3、本实用新型 能快速地进行闭合和分开, 从而以快速地检测和 判断连接器是否插接到位, 并检测电流通过连接 器时发热现象。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212257893 U 2020.12.29 CN 212257893 U 1.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包括大电流连接器和设置在大电流连接器上的微 动开关, 所述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插头以及与所述插头相互配合插接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在 所述插座的外壁上设置插入所述插座内部的微动开关, 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开关本体、 开关 底座和按钮插杆, 按钮插杆分别呈竖直滑动设置在开关本体和开关底座内, 在开关底座上 设置有由上下贯通的第一通。
4、孔, 所述按钮插杆的固定端部设置在开关本体内, 该按钮插杆 的自由端部从所述开关本体内向下竖直伸出, 且按钮插杆从第一通孔的一端外部贯穿伸出 至另一端外部, 在按钮插杆的自由端部上转动或滚动设置有金属接触部, 在所述开关底座 的侧壁上设置有垂直于按钮插杆方向的调节通道口, 在调节通道口内设置有与按钮插杆进 行螺纹套接的第一调节螺母, 在开关底座上设置有与调节通道口平行的第二通孔和至少一 个第三通孔, 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穿入插座内部的温度探测头, 在第三通孔内设置有螺栓, 所述开关底座通过螺栓与所述插座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5、第一通 孔的上端外部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 该第二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开关本体外壁与开关底座 外壁之间的按钮插杆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 底座具有一倾斜截面或阶梯状截面, 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呈竖直设置在开关底座的倾 斜截面或阶梯状截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通道 口的开口方向与插头和插座的插接方向呈空间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通孔的 内侧壁上且沿孔轴线方向设置有一对呈中心对称的滑槽, 所述金属接触部沿该滑槽贯。
6、穿伸 出第一通孔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本体 包括绝缘壳体、 第一金属引脚、 第二金属引脚、 第三金属引脚和金属触动件, 所述第一金属 引脚的下端、 第二金属引脚的下端和第三金属引脚的下端分别浇注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 内, 所述第一金属引脚的上端、 第二金属引脚的上端和第三金属引脚的上端分别平行向上 竖直伸出至绝缘壳体的外部, 所述金属触动件横向设置在绝缘壳体内, 所述按钮插杆的固 定端部设置在第二金属引脚与第三金属引脚之间的绝缘壳体的内部, 且该按钮插杆的固定 端部位于金属触动件的下方; 所述金属触动件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引脚的下。
7、端转动连 接, 所述金属触动件被驱动或者复位进而使其左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引脚的下端接触或分 开, 所述金属触动件被驱动或者复位进而使其上表面中间与所述第三金属引脚的下端接触 或分开, 所述按钮插杆的固定端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与金属触动件的下表面接触或分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按钮插杆的 固定端设置有第一绝缘凸出部, 在第一绝缘凸出部的正上方的金属触动件下表面对应设置 有第二绝缘凸出部, 所述第一金属引脚的下端设置有向右弯曲的弯折部, 在弯折部上表面 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点, 所述金属触动件的左端下表面与弯折部上表面的第一金属触点接触 或分开。 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金属触 动件的左端上方设置有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所述金属触动件的左端在施力部件驱动下与所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2257893 U 2 述弯折部上表面的第一金属触点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金 属引脚的下端左侧部与靠近所述金属触动件的左端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弧形过度的金属弧 形弹片。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靠近所 述金属触动件的左端下方设置有Z形弹片和一对绝缘支撑轴, 该Z形弹片的一端设置在绝缘。
9、 支撑轴上, 该Z形弹片的另一端设置在位于第二金属引脚的下端左侧的金属触动件的下表 面。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257893 U 3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电流连接组件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高压大电流电缆转接连接或者是在电动汽车的充电器充电连接时, 都会使用到连 接设备(连接器), 其作用是将对电缆进行快速转接连接或者是将充电站的电流连接到汽车 的蓄电池上进行充电, 其中, 连接设备(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进行配合的连接结构, 从而 实现了大电流传输, 现有的电缆转接连接或充电连接。
10、都是采用链接, 无论是哪一种连接设 备(连接器)都应当以 “更安全、 更便捷、 更环保和更互联” 的理念, 从而推动连接设备(连接 器)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有的转接连接采用公接头和母接头插接式的结构, 这样的结构不仅 插接充电方便, 但同时, 用户却疏忽导致公接头和母接头是否完全插接到位, 导致连接器的 连接导电过程受到影响, 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而是否完全插接到位大多数依赖, 而公接头和 母接头是否完全插接到位依赖装配精度, 装配精度一般有通过传感器(如微动开关)触发来 完成,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 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 的接点机构, 且用外壳覆盖, 其外部有。
11、驱动杆的一种开关, 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 故名微动开关, 又叫灵敏开关; 即便公接头和母接头接触到位使得充电连接器通电, 但公接 头和母接头因在接触表面积而产生大电流导致发热, 传感器(如微动开关)也很难判断其发 热现象, 使连接器存在较大的不安全因素。 而有些微动开关装配在连接器上存在着接触性 能不稳定的缺点, 难以判断连接器的是否接触到位。 为此, 在高电流、 高电压的对接时, 对连 接设备(连接器)的可靠性、 安全性和电气性, 对连接器和微动开关装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微动开 关受到按压时而。
12、发生微小行程, 而快速地进行闭合和分开, 从而以快速地检测和判断连接 器是否插接到位, 并检测电流通过连接器时的发热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 用以下技术效果: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包括大电 流连接器和设置在大电流连接器上的微动开关, 所述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插头以及与所述插 头相互配合插接的插座, 在所述插座的外壁上设置插入所述插座内部的微动开关, 所述微 动开关包括开关本体、 开关底座和按钮插杆, 按钮插杆分别呈竖直滑动设置在开关本体和 开关底座内, 在开关底座上设置有由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 所述按钮插杆的固定端部设置 在开。
13、关本体内, 该按钮插杆的自由端部从所述开关本体内向下竖直伸出, 且按钮插杆从第 一通孔的一端外部贯穿伸出至另一端外部, 在按钮插杆的自由端部上转动或滚动设置有金 属接触部, 在所述开关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垂直于按钮插杆方向的调节通道口, 在调节通 道口内设置有与按钮插杆进行螺纹套接的第一调节螺母, 在开关底座上设置有与调节通道 说明书 1/7 页 4 CN 212257893 U 4 口平行的第二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三通孔, 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穿入插座内部的温度探测 头, 在第三通孔内设置有螺栓, 所述开关底座通过螺栓与所述插座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5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端。
14、外部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 该第 二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开关本体外壁与开关底座外壁之间的按钮插杆外壁上。 0006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开关底座具有一倾斜截面或阶梯状截面, 所述第二 通孔和第三通孔呈竖直设置在开关底座的倾斜截面或阶梯状截面上。 0007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调节通道口的开口方向与插头和插座的插接方向呈 空间垂直。 0008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在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上且沿孔轴线方向设置有一对呈中 心对称的滑槽, 所述金属接触部沿该滑槽贯穿伸出第一通孔的外部。 0009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开关本体包括绝缘壳体、 第一金属引脚、 第二金属引 脚、 第三金属引。
15、脚和金属触动件, 所述第一金属引脚的下端、 第二金属引脚的下端和第三金 属引脚的下端分别浇注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内, 所述第一金属引脚的上端、 第二金属引脚 的上端和第三金属引脚的上端分别平行向上竖直伸出至绝缘壳体的外部, 所述金属触动件 横向设置在绝缘壳体内, 所述按钮插杆的固定端部设置在第二金属引脚与第三金属引脚之 间的绝缘壳体的内部, 且该按钮插杆的固定端部位于金属触动件的下方; 所述金属触动件 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引脚的下端转动连接, 所述金属触动件被驱动或者复位进而使其左 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引脚的下端接触或分开, 所述金属触动件被驱动或者复位进而使其上表 面中间与所述第三金属引脚的下端接。
16、触或分开, 所述按钮插杆的固定端向上滑动或向下滑 动与金属触动件的下表面接触或分开。 0010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在按钮插杆的固定端设置有第一绝缘凸出部, 在第一绝 缘凸出部的正上方的金属触动件下表面对应设置有第二绝缘凸出部, 所述第一金属引脚的 下端设置有向右弯曲的弯折部, 在弯折部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点, 所述金属触动件的 左端下表面与弯折部上表面的第一金属触点接触或分开。 0011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在所述金属触动件的左端上方设置有向施力的施力部 件, 所述金属触动件的左端在施力部件驱动下与所述弯折部上表面的第一金属触点接触。 0012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在所述第二金。
17、属引脚的下端左侧部与靠近所述金属触动 件的左端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弧形过度的金属弧形弹片。 0013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 在靠近所述金属触动件的左端下方设置有Z形弹片和一 对绝缘支撑轴, 该Z形弹片的一端设置在绝缘支撑轴上, 该Z形弹片的另一端设置在位于第 二金属引脚的下端左侧的金属触动件的下表面。 0014 综上所述,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开关体积小, 微动开关可以快速地安装在插座上, 当微动开关的按钮插 杆受到按压力时, 金属触动件被触发而产生相对微小的行程, 使金属触动件上的触点快速 闭合和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开关能够及时。
18、确定插头和插座是否插接到位, 在大电流或 高电压通过插头和插座时, 能够快速检测电流通过金属插接部和金属插座筒连接部时的发 热现象, 而且能快速地将插头能够从插座中脱出, 分离插座和插头也比较容易。 说明书 2/7 页 5 CN 212257893 U 5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开关与大电流连接器的外形连接结构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开关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开关的检测原理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 插座和微动开关之间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
19、的插头与插座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 插头1, 插座2, 微动开关3, 开关本体300, 开关底座301, 按钮插杆302, 第一 通孔303, 金属接触部304, 调节通道口305, 第一调节螺母306, 第二通孔307, 第三通孔308, 温度探测头309, 螺栓310, 绝缘壳体 3000, 金属触动件3001, 第二绝缘凸出部3002, 弯折部 3003, 第一金属触点 3004, 施力部件3005, 金属弧形弹片3006, Z形弹片3007, 绝缘支撑轴 3008, 第二金属触点3009, 第一绝缘凸出部3020, 滑槽3030, 第二调节螺母3060; 0022 插。
20、头壳本体100, 电源线接入部101, 绝缘筒插入部102, 金属插接部103, 固定连接 部103a, 金属插接部103b, 内卡接限位部103c, 卡接限位部103d, 旋紧盖104, 第一橡胶圈 105, 第二橡胶圈106, 插座壳本体200, 插座盖体 200a, 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 电源线接出 部202, 插接腔体203, 金属插接芯体204, 检测孔2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 选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然而, 需要说明的是, 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 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
21、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即便没有这些特定 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0024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根据本发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微动开关装置, 包 括大电流连接器和设置在大电流连接器上的微动开关3, 所述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插头1以及 与所述插头1相互配合插接的插座2, 在所述插座2 的外壁上设置插入所述插座2内部的微 动开关3, 所述微动开关3包括开关本体300、 开关底座301和按钮插杆302, 按钮插杆302呈竖 直滑动设置在开关本体300和开关底座301内, 在开关底座301上设置有由上下贯通的第一 通孔303, 所述按钮插杆302的固定端部设置在开关本。
22、体300内, 该按钮插杆 302的自由端部 从所述开关本体300内向下竖直伸出, 且按钮插杆302从第一通孔303的一端外部贯穿伸出 至另一端外部, 所述按钮插杆302的自由端部从第一通孔303穿出后再插入所述插座2内部, 从而与插入插座2内的插头1 的外壁进行接触, 在按钮插杆302的自由端部上转动或滚动设 置有金属接触部304, 在第一通孔303的内侧壁上且沿孔轴线方向设置有一对呈中心对称的 滑槽3030, 所述金属接触部304沿该滑槽3030贯穿伸出第一通孔303的外部, 所述金属接触 部304沿第一通孔303内壁上的滑槽3030伸入至插座2与所述插头1的外壁接触, 所金属接触 部304。
23、为金属滚轮或金属滚球, 在所述开关底座301的侧壁上设置有垂直于按钮插杆302方 向的调节通道口305, 在调节通道305口内设置有与按钮插杆32进行螺纹套接的第一调节螺 母306, 所述调节通道口305的开口方向与插头1和插座2的插接方向呈空间垂直, 从而方便 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06, 在所述第一通孔303的上端外部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3060, 该 第二调节螺母3060螺纹连接在开关本体300外壁与开关底座301外壁之间的按钮插杆302外 说明书 3/7 页 6 CN 212257893 U 6 壁上, 按钮插杆302从所述开关底座301 内的第一通孔303穿出并与插入插座2内的插头1接。
24、 触稳固后, 调节第一调节螺母306向下拧紧在调节通道305的下内壁上, 然后调节第二调节 螺母3060 向上拧紧在开关本体300的下表面外壁上, 从而将按钮插杆302进行定位在所述 开关底座301上, 以防止按钮插杆302在开关本体300内部的接触分离。 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中, 如图2和图3所示, 所述开关本体300包括绝缘壳体 3000、 第一金 属引脚NC、 第二金属引脚COM、 第三金属引脚NO和金属触动件3001, 所述第一金属引脚NC的 下端、 第二金属引脚COM的下端和第三金属引脚NO的下端分别浇注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 3000内, 所述第一金属引脚NC的上端、 第二金属引脚C。
25、OM的上端和第三金属引脚NO的上端分 别平行向上竖直伸出至绝缘壳体3000的外部, 所述金属触动件3001横向设置在绝缘壳体 3000内, 金属触动件3001为金属片或金属杆, 所述按钮插杆302 的固定端部设置在第二金 属引脚COM与第三金属引脚NO之间的绝缘壳体 3000的内部, 且该按钮插杆302的固定端部 位于金属触动件3001的下方; 所述金属触动件300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引脚COM的下端 转动连接, 所述金属触动件3001被驱动或者复位进而使其左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引脚NC的下 端接触或分开, 正常状况下, 金属触动件3001的左端与第一金属引脚NC的下端为常接触状 态, 所述金属。
26、触动件3001被驱动或者复位进而使其上表面中间与所述第三金属引脚NO的下 端接触或分开, 所述按钮插杆302的固定端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与金属触动件3001的下表 面接触或分开; 在按钮插杆302 的固定端设置有第一绝缘凸出部3020, 在第一绝缘凸出部 3020的正上方的金属触动件3001下表面对应设置有第二绝缘凸出部3002, 按钮插杆302向 上滑动时时第一绝缘凸出部3020与第二绝缘凸出部3002接触, 而将推动金属触动件3001向 上作微小的移动, 所述第一金属引脚NC的下端设置有向右弯曲的弯折部3003, 在弯折部 3003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点3004, 所述金属触动件3001的。
27、左端下表面与弯折部3003上 表面的第一金属触点3004接触或分开; 当按钮插杆302插入插座2内且与插入插座2的插头1 的外壁接触后, 使按钮插杆302向上滑动, 此时按钮插杆302的固定端部上设置的第一绝缘 凸出部3020与金属触动件3001下表面对应设置的第二绝缘凸出部3002进行接触, 从而驱动 金属触动件3001向上作微小转动, 此时, 金属触动件3001 的右端沿第二金属引脚COM的下 端向上转动, 而且促使金属触动件3001的左端与第一金属引脚NC的下端分开而断电, 金属 触动件3001的中间位置的第二金属触点3009将与第三金属引脚NO的下端接触而导通, 使导 电信号通过第三金。
28、属引脚COM流出。 0026 在本实用新型中, 如图2、 图3和图4所示, 在所述金属触动件3001的左端上方设置 有向施力的施力部件3005, 该施力部件3005为弹簧, 所述金属触动件3001的左端在施力部 件3005驱动下与所述弯折部3003上表面的第一金属触点3004接触, 弹簧的下端在弹力的作 用下, 使金属触动件3001的左端与弯折部3003上表面的第一金属触点3004实现紧密接触; 在所述第二金属引脚COM的下端左侧部与靠近所述金属触动件3001的左端上表面之间设置 有弧形过度的金属弧形弹片3006, 此时, 金属弧形弹片3006对金属触动件 3001进行挤压而 与金属触动件30。
29、01作进一步紧密接触, 在靠近所述金属触动件3001的左端下方设置有Z形 弹片3007和一对绝缘支撑轴3008, 该Z形弹片3008的一端设置在绝缘支撑轴3008上, 该Z形 弹片3007的另一端设置在位于第二金属引脚COM的下端左侧的金属触动件3001的下表面, Z 形弹片 3008的一端环绕在该对对绝缘支撑轴3008上, 其Z形弹片3007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 金属触动件3001的下表面, 使金属触动件3001与第一金属引脚NC、 第二金属引脚COM、 第三 说明书 4/7 页 7 CN 212257893 U 7 金属引脚NO之间相互形成紧密接触或稳定分开。 0027 在本实用新型中, 如。
30、图5和图6所示, 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本体100 和金属插接部 103, 该插头壳本体100具有一体成型的电源线接入部101和绝缘筒插入部102, 所述金属插 接部103一体成型贯穿固定在电源线接入部101 和绝缘筒插入部102内, 所述金属插接部 103具有固定连接部103a和金属插接部103b, 所述固定连接部103a浇注固定在电源线接入 部101内, 所述金属插接部103b呈轴向设置在绝缘筒插入部102内, 当进行电缆转接连接时, 接入电缆线10从电源线接入部101端部设置的旋紧盖104穿入至电源线接入部 101内, 然后 将旋紧盖104拧紧在插头壳本体100的端部使电缆线10得到加固;。
31、 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本 体200、 相互连接且一体成型的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和电源线接出部202, 所述金属插座筒 连接部201与电源线接出部202 的过度处浇注在插座壳本体200内, 所述金属插座筒连接部 201设置在插座壳本体200内且与该插座壳本体200的内壁所述形成插接腔体203, 所述开关 本体300通过开关底座301固定在所述插座壳本体200上, 所述按钮插杆302 依次从开关底 座301的外壁插入插座壳本体200和插接腔体203内, 所述电源线接出部202沿金属插座筒连 接部201的轴线方向从插座壳本体200穿出; 所述绝缘筒插入部102插入至插座壳本体200的 内壁与金属插。
32、座筒连接部201 的外壁形成的插接腔体203内, 所述绝缘筒插入部102的外壁 向插座壳本体 200的部外方向推动所述按钮插杆302的自由端部, 该按钮插杆302向外插座 壳本体200的部外方向弹起, 促使绝缘筒插入部102的外壁与按钮插杆302 的自由端部的金 属接触部304紧密接触, 所述金属插接部103b插接至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 0028 在本实用新型中, 如图2、 图3和图4所示, 在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内轴向设置有金 属插接芯体204, 所述金属插接部103b为金属筒状插接部, 该金属插接芯体204与所述金属 插接部103b的筒内壁接触连接, 所述金属插接部103b的筒外壁与。
33、所述金属插座筒连接部 201的内壁接触连接, 使金属插接部103b的内外筒壁都能与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内壁和外 壁进行接触连接, 从而提升了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与金属插接部103b之间接触的面积, 并 保持良好接触, 改善了大电流连接的安全性, 在所述金属插接部103b的筒内壁设置有内卡 接限位部103c, 在所述金属插接部103b的筒外壁设置有外卡接限位部103d, 所述内卡接限 位部103c和外卡接限位部103d设置在靠近固定连接部103a一侧, 所述内卡接限位部103c与 所述金属插接芯体204自由端部的外壁卡接, 所述外卡接限位部103d与所述金属插座筒连 接部201的内壁卡接; 。
34、当金属插接部103b是能够插入到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内部相应的卡 接位置, 从而可以清楚的知道插接的插头1是否插接到位, 使插接的插头1能安全紧固地插 接在插座2内的插接腔体203内并与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紧密插接, 绝缘筒插入部102和金 属插接部103b能稳固地插接在插座壳本体200 的插接腔体203, 并与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 保持良好接触, 改善了大电流连接器插接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插头1和插座2可以快速地 进行插接从而完成充电传输或电缆转接; 当所述绝缘筒插入部102向插座壳本体200内插入 时, 按钮插杆302的自由端部伸入至插接腔体203, 绝缘筒插入部102的外壁将与按。
35、钮插杆 302的自由端部上设置的金属接触部304紧密接触, 如图2、 图 4和图5所示, 由于开关本体 300外部的外部信号源之间与控制器连接在微动开关3的第二输出端COM(第二金属引脚 COM)与第一输出端NC(第一金属引脚NC)与之间且为常闭连接, 外部信号源通过微动开关3 的常闭点(第二金属引脚COM与第一金属引脚NC之间)送入控制器(单片机), 从而检测微动 开关3的常闭点是否闭合, 第三输出端NO(第三金属引脚NO)与第二输出端 COM(第二金属引 说明书 5/7 页 8 CN 212257893 U 8 脚COM)之间为常开状态, 当推动所述按钮插杆302向插座壳本体200的外部方。
36、向运动时, 而 按钮插杆302驱动开关本体300内部设置的常开触点而闭合, 此时, 外部信号源通过微动开 关3的常开点(第二金属引脚COM与第三金属引脚NO之间)送入控制器(单片机), 从而检测微 动开关3 的常开点是否闭合, 从而判定插头1和插座2是否插接到位, 会使连接在微动开关3 的第二输出端COM与第三输出端NO之间闭合而形成新的回路, 所述钮插杆32驱动开关本体 300内部设置的触点闭合后, 从而通过控制器完成了插座2与插头1之间相互配合插接检测, 控制器(单片机)从而输出控制信号至被控部件实现闭合通电而进入工作状态, 此时控制器 (单片机)可以对负载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被。
37、控部件为限位开关、 接触器开关等 开关设备, 所述外部信号源为交流或直流电电压信号源, 所述负载设备为需要供电或充电 的设备。 0029 在本实用新型中,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在所述插座壳本体200的插口部还设置有 插座盖体200a, 该插座盖体200a的一侧与插座壳本体200的插口部一侧铰接, 所述插座盖体 200a的另一侧与插座壳本体200的插口部另一侧卡接; 在插座盖体200a内可设置密封圈, 在 插座壳本体200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胶垫, 当插座盖体200a与插座壳本体200盖合时, 插座 盖体200a内的密封圈与插座壳本体200的开口边缘的密封胶垫相互密封接触, 从而使插座 壳。
38、本体200在不进行充电转接或电缆传输转接时, 将其插座盖体200a盖合在插座壳本体200 上以防漏水或发生触电。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在靠近电源线接入部101一侧的绝缘筒插 入部102的外壁设置有沿插入方向逐渐降低的阶梯部, 在绝缘筒插入部102的阶梯部上设置 有第一橡胶圈105和第二橡胶圈106, 该第二橡胶圈106位于绝缘筒插入部102的插入方向一 侧, 当绝缘筒插入部102插接入插座壳本体200内时, 第一橡胶圈105将与所述插座壳本体 200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胶垫进行紧密接触, 第二橡胶圈106与所述插座壳本体200的内壁 紧密接触, 从而防止插接操。
39、作时, 触摸到插座壳本体200内部的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 也防 止在插接连接时, 雨水从插座壳本体200的开口部渗透入插座壳本体200的内部。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 如图1、 图2和图3和图4所示, 在开关底座301上设置有与调节通 道口305平行的第二通孔307和至少一个第三通孔308, 在第二通孔307内设置有穿入插座2 内部的温度探测头309, 该温度探测头309沿第二通孔307向下穿出后再插入插座2内部, 从 而使温度探测头309与插座2 内部的导体进行接触, 以检测插座2内部的导体流过大电流后 的发热温度。 在第三通孔308内设置有螺栓310, 所述开关底座301通过螺栓3。
40、10与所述插座2 的外壁固定连接, 该开关底座301具体通过螺栓310固定在所述插座壳本体200上; 所述开关 底座301具有一倾斜截面或阶梯状截面, 所述第二通孔307和第三通孔308呈竖直设置在开 关底座301的倾斜截面或阶梯状截面上。 0032 在靠近所述电源线接出部202一侧的插座壳本体200的外壁上设置有检测孔205, 在所述开关底座301上设置的第二通孔307和检测孔205在同一竖直轴线上且与插接腔体 203连通, 所述温度探测头309的固定端在固定在第二通孔307内, 所述温度探测头309的另 一端从第二通孔307依次插入至检测孔205和插接腔体203内且与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
41、的 外壁接触, 所述温度探测头309与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外壁接触从而检测连接器连接通电 后, 在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流过的电流而导致其发热的现象。 当微动开关3插入安装在所 述插座2上时, 将第一调节螺母306放置在调节通道口305内, 开关本体300上的按钮插杆302 说明书 6/7 页 9 CN 212257893 U 9 从开关底座301插入调节通道口305并拧入第一调节螺母311, 按钮插杆302穿出开关底座 301后, 再使按钮插杆302自由端部的金属接触部304从滑槽3030贯穿伸出贯穿而出并插入 插座壳本体 200到达至插接腔体203内, 此时可使用螺栓310将开关底座30。
42、1固定在所述插 座壳本体200上, 然后将所述绝缘筒插入部102和金属插接部103插入至插座壳本体200内, 绝缘筒插入部102与所述按钮插杆302自由端部的金属接触部304紧密接触, 所述绝缘筒插 入部102的外壁将推动所述按钮插杆302 向插座壳本体200的外部方向运动, 而使按钮插杆 302向上作微小滑动而驱动开关本体300内部设置的金属触动件3001向上转动, 此时金属触 动件3001 左端的触点将与第一金属引脚NC的下端的第一金属触点3004分离, 金属触动件 3001左端中间的第二金属触点3009与第三金属引脚NO的下端的金属触点进行接触而闭合, 从而可检测到按钮插杆302是否插接。
43、到位, 同时也可通过微动开关3检测绝缘筒插入部102 是否插接到插座壳本体200内相应的位置, 插接调整好位置后, 分别向插座壳本体200一侧 拧动第一调节螺母306 使第一调节螺母306拧紧固定在调节通道口310内(且靠近插座壳本 体200一侧的内壁上), 并同时向开关本体300一侧调节第二调节螺母3060, 使第二调节螺母 3060紧固在开关本体300的外壁上, 从而将按钮插杆302通过开关底座301固定在所述插座 壳本体200上, 在让大电流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连接器时, 金属插接部103b和金属插座 筒连接部201将产生热量, 该热量会使整个大电流连接器的温度升高, 由于温度探测头3。
44、09 与金属插座筒连接部 20接触, 而热量将通过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的表面传导到温度探测 头309, 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到大电流连接器的温度, 从而方便安装和检测电流通过所述金 属插接部103b和金属插座筒连接部201时的发热现象。 003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7/7 页 10 CN 212257893 U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1 CN 212257893 U 1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2 CN 212257893 U 12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3 CN 212257893 U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4 CN 212257893 U 14 。
- 内容关键字: 电流 连接器 微动 开关 装置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