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保温涂料涂层.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375204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2.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隔热保温涂料涂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隔热保温涂料涂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隔热保温涂料涂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隔热保温涂料涂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热保温涂料涂层.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73085.6 (22)申请日 2020.04.02 (73)专利权人 常州广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恒生科 技园52幢1号 (72)发明人 刘风广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333 代理人 李萍 (51)Int.Cl. E04F 13/02(2006.01) C09D 5/3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2、 从 下到上依次为基层、 底漆层、 保温层、 反射隔热 层、 防水层、 透明层; 所述反射隔热层包括反射层 和隔热层; 所述隔热层包括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 热层。 在保温层内设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在 反射隔热层内设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以及处 于不同位置的不同粒径的空心玻璃微球, 在特定 厚度下, 层组相互配合、 协同作用, 保证体系具有 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节能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212248958 U 2020.12.29 CN 212248958 U 1.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从下到上依次为基层、 底漆层、 保温层、 反射隔 热层、 。

3、防水层、 透明层; 所述反射隔热层包括反射层和隔热层; 所述隔热层包括第一隔热层 和第二隔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层包括漆层、 设置在漆层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层位于隔热层 上部; 所述反射层还包括上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 嵌设在背离隔热层的一侧;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设置在反射层内部; 所述上部空心玻 璃微球的粒径为6075 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

4、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热层位于反 射层下部, 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第一隔热层还嵌设有中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 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所述中部空心玻璃微球的粒径为8092 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于 保温层和第一隔热层中间, 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第二隔热层还嵌设有下部空 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所述下部空心玻璃微球的粒径为95105 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隔热层的厚度 为90500 m; 所述反射层的厚度是90120 m。 8.根据权利要求。

5、6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 隔热层的厚度比为1: 1.21: 2。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 硅气凝胶粉体的孔径为2545n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48958 U 2 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为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背景技术 0002 涂覆在被施工表面起到隔热保温作用的材料被称为隔热保温材料。 目前, 建筑节 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 而内墙保温已成为建筑节能的主要产品, 由于一年有四季 交替, 冬天气温比较低。

6、, 人们通常都是在室内开空调或其他方式来提高室内温度, 如果内墙 没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就会导致这些热量容易流失, 进而增加了消耗使用的电力资源或其他 资源, 而在夏天气温很高, 太阳的照射在墙体上传动到房间内, 这就导致又需要消耗更多的 电力资源或其他资源来维持室内的低温。 0003 目前, 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涂料涂层, 但是, 现有的保温涂料保温效果不佳或具有保 温效果的同时不具备隔热效果, 不能长时间起到有效的隔热保温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从下到上依次为基层、 底漆层、 保温层、 反射隔热层、 防水层、 透明层; 所述反射隔热层包括反射层和隔热层。

7、; 所述隔热层包括第一 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保温层包括漆层、 设置在漆层内的二氧化 硅气凝胶粉体。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反射层位于隔热层上部; 所述反射层还包 括上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嵌设在背离隔热层的一 侧;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设置在反射层内部;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的粒径为6075 m。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隔热层位于反射层下部, 为阻隔型隔 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第一隔热层还嵌设有中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氧。

8、化硅气凝胶粉体; 所 述中部空心玻璃微球的粒径为8092 m。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于保温层和第一隔热层中 间, 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第二隔热层还嵌设有下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 气凝胶粉体; 所述下部空心玻璃微球的粒径为95105 m。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反射隔热层的厚度为90500 m; 所述反射 层的厚度是90120 m。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厚度比为1: (1.22)。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孔径为2545nm。 。

9、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护面层呈无色透明设置。 说明书 1/6 页 3 CN 212248958 U 3 0014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以保温层和反射隔热层结 合形成的保温隔热系统, 在保温层内设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在反射隔热层内设有二氧 化硅气凝胶粉体以及处于不同位置的不同粒径的空心玻璃微球, 在特定厚度下, 层组相互 配合、 协同作用, 保证体系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节能效果显著。 采用多层复合的加工 方式, 制备工艺简单, 利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10、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 隔热保温涂料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 符号说明: 1基层; 2底漆层; 3保温层; 4反射隔热层; 5防水层; 6透明层; 7漆层; 8二 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9上部空心玻璃微球; 10中部空心玻璃微球; 11下部空心玻璃微球; 1-1 找平层; 1-2腻子层; 4-1反射层; 4-2第一隔热层; 4-3第二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选以下本实用新。

11、型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除非另有限定, 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 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当存在矛盾时, 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除非另外定义, 这里使。

12、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 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还 应该理解的是, 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 的意义一致的意义, 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 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 “和/或” 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 均包括在内。 002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 “内、 外” 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 指向设备内部 的方向为内, 反之为外, 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002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 “左、 右” 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

13、附图时, 阅读者的左边即 为左, 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 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002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 “连接” 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 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从下到上依次为基层1、 底漆层2、 保温层 3、 反射隔热层4、 防水层5、 透明层6; 所述反射隔热层包括反射层4-1和隔热层; 所述隔热层 包括第一隔热层4-2和第二隔热层4-3。 说明书 2/6 页 4 CN 212248958 U 4 0026 基层 0027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基层1包括与墙面直接接触的找平层1-1、 位于找平层。

14、外的 腻子层1-2; 优选的, 所述找平层1-1由水泥砂浆涂刷而成, 用于在墙面上形成光滑的平面; 所述腻子层1-2用于填补找平层1-1的孔隙, 以形成更加致密、 光滑的平面。 0028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腻子层1-2的厚度为1318mm; 优选的, 所述腻子层1-2的厚 度为15mm。 0029 底漆层 0030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底漆层2用于抗碱封底, 一般的墙体多为碱性, 且腻子层1-2 的碱性较大, 底漆层2能够将碱性封住, 防止墙面返碱导致漆面损坏; 0031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底漆层2的厚度为2527 m; 优选的, 所述底漆层2的厚度为 26 m。 0032 保温层 。

15、0033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保温层3由保温涂料涂覆而成, 包括漆层7、 设置在漆层内的 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0034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保温层3的厚度为2430 m; 优选的, 所述保温层3的厚度为 27 m。 0035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的孔径为2545nm。 0036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购买自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型号为SF。 0037 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混入到保温涂料中涂覆于保温层, 使得在保温层的漆层中 设置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0038 申请人在保温层中设置有孔径为2545nm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并限制保温层 的厚度为2430 m, 能够。

16、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与保温涂料较好结合, 可以带来更优良的 保温效果。 0039 反射层 0040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反射层4-1位于隔热层上部, 为反射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反射层4-1还包括上部空心玻璃微球9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 球9嵌设在背离隔热层的一侧;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设置在反射层4-1内部; 所述上部 空心玻璃微球9的粒径为6075 m; 优选的,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9的粒径为70 m。 0041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反射隔热层4的厚度为90500 m; 优选的, 所述反射隔热层 4的厚度为400 m。 0042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反。

17、射层4-1的厚度是90120 m; 优选的, 所述反射层4-1的 厚度是100 m。 0043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60。 0044 将上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混入到反射型隔热涂料中涂覆于反 射层最上层, 使得上部空心玻璃微球嵌设在反射层背离隔热层的一侧且包括有二氧化硅气 凝胶粉体; 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混入到反射型隔热涂料中涂覆于反射层下部, 使得在反 射层内设置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0045 申请人在反射层内背离隔热层的一侧嵌设有上部空心玻璃微球, 并内部设置有二 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并进一步设置上部空心玻璃微球的粒径为6075 m。

18、, 并限制反射层的 说明书 3/6 页 5 CN 212248958 U 5 厚度是90120 m, 上部空心微球和反射性涂料相互结合, 可以较好将大部分红外线和热性 可见光进行反射和折射, 减少太阳辐射热的透过。 并且反射层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可以进一 步防止热量的进入, 从而保持建筑表面的凉爽, 能够节省建筑内部制冷费用, 达到节能目 的。 0046 隔热层 0047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隔热层4-2位于反射层4-1下部, 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 覆而成; 所述第一隔热层4-2还嵌设有中部空心玻璃微球10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 中部空心玻璃微球10的粒径为8092 m; 优选的, 所。

19、述中部空心玻璃微球10的粒径为85 m。 0048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第二隔热层4-3设置于保温层3和第一隔热层4-2中间, 为阻 隔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第二隔热层4-3还嵌设有下部空心玻璃微球11和二氧化硅气 凝胶粉体8; 所述下部空心玻璃微球11的粒径为95105 m; 优选的, 所述下部空心玻璃微球 11的粒径为100 m。 0049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隔热层4-2和第二隔热层4-3的厚度比为1: (1.22); 优选的, 所述第一隔热层4-2和第二隔热层4-3的厚度比为1: 1.6。 0050 所述中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40; 所。

20、述下 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20。 0051 将中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混入到阻隔型隔热涂料中涂覆于第 一隔热层, 使得第一隔热层中嵌设有中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将下部空 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混入到阻隔型隔热涂料中涂覆于第二隔热层, 使得第二 隔热层中嵌设有下部空心玻璃微球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0052 申请人在第一隔热层、 第二隔热层分别都设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以及设有不同 粒径的空心玻璃微球, 并进一步限制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厚度比为1: (1.22), 可 以使得外部的热量多次被不同粒径的空心玻璃微球以及填充。

21、在玻璃微球间隔处的二氧化 硅气凝胶粉体阻挡, 可降低热量损失和热量传导速率, 提高隔热保温的效率; 另外还可以带 来一定的隔音效果。 0053 防水层 0054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防水层5为丙烯酸涂料。 0055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防水层5的厚度是0.30.5mm; 优选的, 所述防水层5的厚度 是0.4mm。 0056 护面层 0057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护面层6呈无色透明设置。 0058 在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护面层6的厚度是0.71mm; 优选的, 所述护面层6的厚度是 0.8mm。 005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进行详细说明。 0060 。

22、实施例1 0061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从下到上依次为基层1、 底漆层2、 保温层 3、 反射隔热层4、 防水层5、 透明层6; 所述反射隔热层包括反射层4-1和隔热层; 所述隔热层 包括第一隔热层4-2和第二隔热层4-3。 0062 所述基层1包括与墙面直接接触的找平层1-1、 位于找平层外的腻子层1-2; 所述找 说明书 4/6 页 6 CN 212248958 U 6 平层1-1由水泥砂浆涂刷而成, 用于在墙面上形成光滑的平面; 所述腻子层1-2用于填补找 平层1-1的孔隙, 以形成更加致密、 光滑的平面。 0063 所述腻子层1-2的厚度为15mm。 0064 所述底。

23、漆层2用于抗碱封底, 一般的墙体多为碱性, 且腻子层1-2的碱性较大, 底漆 层2能够将碱性封住, 防止墙面返碱导致漆面损坏。 0065 所述底漆层2的厚度为26 m。 0066 所述保温层3包括漆层7、 设置在漆层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保温层3的 厚度为27 m。 0067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的孔径为2545nm。 0068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购买自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型号为SF。 0069 所述反射层4-1位于隔热层上部, 为反射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反射层4-1还 包括上部空心玻璃微球9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9嵌设在背离隔 热层的一侧; 所。

24、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设置在反射层4-1内部;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9的 粒径为70 m。 0070 所述反射隔热层4的厚度为400 m; 所述反射层4-1的厚度是100 m。 0071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60。 0072 所述第一隔热层4-2位于反射层4-1下部, 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第一 隔热层4-2还嵌设有中部空心玻璃微球10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中部空心玻璃微球 10的粒径为85 m。 0073 所述第二隔热层4-3设置于保温层3和第一隔热层4-2中间, 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 覆而成; 所述第二隔热层4-3还嵌设有下部空心。

25、玻璃微球11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 下部空心玻璃微球11的粒径为100 m。 0074 所述第一隔热层4-2和第二隔热层4-3的厚度比为1: 1.6。 0075 所述中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40; 所述下 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20。 0076 所述防水层5为丙烯酸涂料; 所述防水层5的厚度是0.4mm。 0077 所述护面层6呈无色透明设置; 所述护面层6的厚度是0.8mm。 0078 实施例2 0079 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涂料涂层, 从下到上依次为基层1、 底漆层2、 保温层 3、 反射隔热层4、 防水。

26、层5、 透明层6; 所述反射隔热层包括反射层4-1和隔热层; 所述隔热层 包括第一隔热层4-2和第二隔热层4-3。 0080 所述基层1包括与墙面直接接触的找平层1-1、 位于找平层外的腻子层1-2; 所述找 平层1-1由水泥砂浆涂刷而成, 用于在墙面上形成光滑的平面; 所述腻子层1-2用于填补找 平层1-1的孔隙, 以形成更加致密、 光滑的平面。 0081 所述腻子层1-2的厚度为15mm。 0082 所述底漆层2用于抗碱封底, 一般的墙体多为碱性, 且腻子层1-2的碱性较大, 底漆 层2能够将碱性封住, 防止墙面返碱导致漆面损坏。 0083 所述底漆层2的厚度为26 m。 0084 所述保。

27、温层3包括漆层7、 设置在漆层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保温层3的 说明书 5/6 页 7 CN 212248958 U 7 厚度为27 m。 0085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的孔径为2545nm。 0086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购买自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型号为SF。 0087 所述反射层4-1位于隔热层上部, 为反射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反射层4-1还 包括上部空心玻璃微球9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9嵌设在背离隔 热层的一侧;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设置在反射层4-1内部;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9的 粒径为70 m。 0088 所述反射隔热层4的厚度为4。

28、00 m; 所述反射层4-1的厚度是100 m。 0089 所述上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60。 0090 所述第一隔热层4-2位于反射层4-1下部, 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所述第一 隔热层4-2还嵌设有中部空心玻璃微球10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中部空心玻璃微球 10的粒径为90 m。 0091 所述第二隔热层4-3设置于保温层3和第一隔热层4-2中间, 为阻隔型隔热涂料涂 覆而成; 所述第二隔热层4-3还嵌设有下部空心玻璃微球11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8; 所述 下部空心玻璃微球11的粒径为100 m。 0092 所述第一隔热层4-2和第二隔热层。

29、4-3的厚度比为1: 1.4。 0093 所述中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32; 所述下 部空心玻璃微球购买自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HN20。 0094 所述防水层5为丙烯酸涂料; 所述防水层5的厚度是0.4mm。 0095 所述护面层6呈无色透明设置; 所述护面层6的厚度是0.8mm。 0096 该隔热保温涂料涂层以保温层和反射隔热层结合形成的保温隔热系统, 在保温层 内设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在反射隔热层内设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以及处于不同位置 的不同粒径的空心玻璃微球, 在特定厚度下, 层组相互配合、 协同作用, 保证体系具有良好 的保温隔热效果, 节能效果显著。 采用多层复合的加工方式, 制备工艺简单, 利于大规模生 产。 0097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和保护范围之内, 对上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其他改动或变型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对照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的, 但 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只在于例示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定, 相应地, 本专利并不仅限于此处描述 的几个特定实施例的范围和效果, 也不限于与本领域内由实用新型所取得的进展在某种程 度上不一致的其他任何方式。 说明书 6/6 页 8 CN 212248958 U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9 CN 212248958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隔热 保温 涂料 涂层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隔热保温涂料涂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3752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