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9366015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95.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档描述:

《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837094.9 (22)申请日 2020.05.19 (73)专利权人 江西麦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30323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山经 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星云大道32号 (72)发明人 张文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15 代理人 赵峰 (51)Int.Cl. B01F 7/32(2006.01) B01F 13/10(2006.01) B01F 1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 置, 四个立柱从上向下依次通过上层平台、 中层 平台及底层平台相连, 两两相邻的立柱之间底端 通过横杆相连, 上层料筒有四个, 上层料筒均与 上层平台相连, 位于同侧的两个上层料筒为一 组, 同组上层料筒底端分别与Y型三通管的上端 两个接口相连, 中层搅拌筒有两个, 中层搅拌筒 分别与中层平台两侧相连, 中层搅拌筒上端与Y 型三通管的底端相连, 中层搅拌筒底端与下料管 上端相连, 底部搅拌筒与底层平台相连, 底部搅 拌筒上端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下料管底端相连, 本 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可直接完成复配混合, 效率 大大提高, 由于原料单独放置, 可。

3、复配多种胺类 催化剂, 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整体为纵向布局, 占地空间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2236994 U 2020.12.29 CN 212236994 U 1.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 上层料筒 (1) 、 中层搅拌筒 (2) 及 底部搅拌筒 (3) ; 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立柱 (4) 、 上层平台 (5) 、 中层平台 (6) 、 底层平台 (7) 及横杆 (8) , 所 述立柱 (4) 有四个, 四个所述立柱 (4) 从上向下依次通过上层平台 (5) 、 中层平台 (6) 及底层 平台 (7) 相连, 两两相邻的所述立柱。

4、 (4) 之间底端通过横杆 (8) 相连; 上层料筒 (1) , 所述上层料筒 (1) 有四个, 所述上层料筒 (1) 均与上层平台 (5) 相连, 位于 同侧的两个所述上层料筒 (1) 为一组, 同组所述上层料筒 (1) 底端分别与Y型三通管 (9) 的上 端两个接口相连; 中层搅拌筒 (2) , 所述中层搅拌筒 (2) 有两个, 所述中层搅拌筒 (2) 分别与中层平台 (6) 两侧相连, 所述中层搅拌筒 (2) 上端与Y型三通管 (9) 的底端相连, 所述中层搅拌筒 (2) 底端 与下料管 (10) 上端相连; 底部搅拌筒 (3) , 所述底部搅拌筒 (3) 与底层平台 (7) 相连, 所。

5、述底部搅拌筒 (3) 上端两 侧分别与两侧的下料管 (10) 底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平台 (5) 上 开有四个第一通孔 (38)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层平台 (6) 两 侧各开有一个第二通孔 (39)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层平台 (7) 上 开有一个第三通孔 (4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料筒 (1) 包 括上层料筒主体 (11) 、 第一电机 (12) 、 进料口 (1。

6、3) 、 第一搅拌器 (14) 、 第一下料口 (15) 、 第一 下料阀门 (16) 及第一支座 (17) , 所述上层料筒主体 (11) 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 (12) 及进料 口 (13) , 所述第一电机 (12) 与第一搅拌器 (14) 相连, 所述第一搅拌器 (14) 设置于上层料筒 主体 (11) 内部, 所述上层料筒主体 (11) 底端设置有第一下料口 (15) , 所述第一下料口 (15) 与Y型三通管 (9) 上端其中一个接口相连, 所述第一下料口 (15) 上设置有第一下料阀门 (16) , 所述上层料筒主体 (11) 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支座 (17) , 所述上。

7、层料筒主体 (11) 设置于上层平台 (5) 所开的第一通孔内并通过第一支座 (17) 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层搅拌筒 (2) 包括中层搅拌筒主体 (21) 、 第二电机 (22) 、 第一进水口 (23) 、 第二搅拌器 (24) 、 第二下料口 (25) 、 第二下料阀门 (26) 及第二支座 (27) , 所述中层搅拌筒主体 (21) 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 机 (22) 及第一进水口 (23) , 所述第二电机 (22) 与第二搅拌器 (24) 相连, 所述第二搅拌器 (24) 设置于中层搅拌筒主体 (21) 内部, 所述Y型三通管 。

8、(9) 底端与中层搅拌筒主体 (21) 上表 面相连, 所述中层搅拌筒主体 (21) 底端设置有第二下料口 (25) , 所述第二下料口 (25) 与下 料管 (10) 上端相连, 所述第二下料口 (25) 上设置有第二下料阀门 (26) , 所述中层搅拌筒主 体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支座 (27) , 所述中层搅拌筒主体设置于中层平台 (6) 所开 的第二通孔内并通过第二支座 (27) 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搅拌筒 (3) 包括底部搅拌筒主体 (31) 、 第三电机 (32) 、 第二进水口 (33) 、 第三搅拌器 (34) 、。

9、 第三下料口 (35) 、 第三下料阀门 (36) 及第三支座 (37) , 所述底部搅拌筒主体 (31) 上端设置有第三电机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2236994 U 2 (32) 及第二进水口 (33) , 所述第三电机 (32) 与第三搅拌器 (34) 相连, 所述第三搅拌器 (34) 设置于底部搅拌筒主体 (31) 内部, 所述底部搅拌筒主体 (31) 底端设置有第三下料口 (35) , 所述第三下料口 (35) 上设置有第三下料阀门 (36) , 所述底部搅拌筒主体 (31) 外侧表面均匀 设置有若干第三支座 (37) , 所述底部搅拌筒主体 (31) 设置于底层平台。

10、 (7) 所开的第三通孔 内并通过第三支座 (37) 固定。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236994 U 3 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领域, 尤其涉及化工机械, 具体为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聚氨酯胺类催化剂一般为叔胺及季铵盐, 被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中, 且有 多种种类。 目前胺催化剂的复配过程大多采用多个搅拌设备依次进行混合, 效率较低, 且占 地空间较大, 因此, 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通过支架固定上层料筒。

11、、 中层搅拌筒及底部搅拌筒, 可实现上层料筒内单独放料, 并在中层搅拌筒内进行两两原料 的初混, 最后在底部搅拌筒内进行终混, 直接完成复配混合, 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原料单独 放置, 可复配多种胺类催化剂, 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整体为纵向布局, 占地空间小, 以解决 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包括 支架、 上层料筒、 中层搅拌筒及底部搅拌筒; 0005 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立柱、 上层平台、 中层平台、 底层平台及横杆, 所述立柱有四 个, 四个所述立柱从上向下依次通过上层平台、 中层平台及底层平台相连,。

12、 两两相邻的所述 立柱之间底端通过横杆相连; 0006 上层料筒, 所述上层料筒有四个, 所述上层料筒均与上层平台相连, 位于同侧的两 个所述上层料筒为一组, 同组所述上层料筒底端分别与Y型三通管的上端两个接口相连; 0007 中层搅拌筒, 所述中层搅拌筒有两个, 所述中层搅拌筒分别与中层平台两侧相连, 所述中层搅拌筒上端与Y型三通管的底端相连, 所述中层搅拌筒底端与下料管上端相连; 0008 底部搅拌筒, 所述底部搅拌筒与底层平台相连, 所述底部搅拌筒上端两侧分别与 两侧的下料管底端相连。 0009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中, 所述上层平台上开有 四个第一通孔。

13、, 用于固定上层料筒。 0010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中, 所述中层平台两侧各 开有一个第二通孔, 用于固定中层搅拌筒。 0011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中, 所述底层平台上开有 一个第三通孔, 用于固定底部搅拌筒。 0012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中, 所述上层料筒包括上 层料筒主体、 第一电机、 进料口、 第一搅拌器、 第一下料口、 第一下料阀门及第一支座, 所述 上层料筒主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及进料口, 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搅拌器相连, 所述第 一搅拌器设置于上层料筒主体内部, 所述上层料筒。

14、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一下料口, 所述第一 下料口与Y型三通管上端其中一个接口相连, 所述第一下料口上设置有第一下料阀门, 所述 说明书 1/4 页 4 CN 212236994 U 4 上层料筒主体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支座, 所述上层料筒主体设置于上层平台所开 的第一通孔内并通过第一支座固定, 该结构的上层料筒可实现存料及下料, 并实现原料的 搅拌打散。 0013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中, 所述中层搅拌筒包括 中层搅拌筒主体、 第二电机、 第一进水口、 第二搅拌器、 第二下料口、 第二下料阀门及第二支 座, 所述中层搅拌筒主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及第一进水口。

15、, 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搅拌 器相连, 所述第二搅拌器设置于中层搅拌筒主体内部, 所述Y型三通管底端与中层搅拌筒主 体上表面相连, 所述中层搅拌筒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二下料口, 所述第二下料口与下料管上 端相连, 所述第二下料口上设置有第二下料阀门, 所述中层搅拌筒主体外侧表面均匀设置 有若干第二支座, 所述中层搅拌筒主体设置于中层平台所开的第二通孔内并通过第二支座 固定, 该结构的中层搅拌筒可实现两两原料的混合搅拌, 并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搅拌。 0014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其中, 所述底部搅拌筒包括 底部搅拌筒主体、 第三电机、 第二进水口、 第三搅拌器、 第三下。

16、料口、 第三下料阀门及第三支 座, 所述底部搅拌筒主体上端设置有第三电机及第二进水口, 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三搅拌器 相连, 所述第三搅拌器设置于底部搅拌筒主体内部, 所述底部搅拌筒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三 下料口, 所述第三下料口上设置有第三下料阀门, 所述底部搅拌筒主体外侧表面均匀设置 有若干第三支座, 所述底部搅拌筒主体设置于底层平台所开的第三通孔内并通过第三支座 固定, 该结构的底部搅拌筒可实现多种原料的混合搅拌, 从而实现胺催化剂的制备, 并最终 实现出料。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 通过支架固定上层料筒、 中层搅拌筒及底部搅拌筒, 可实现上层料筒。

17、内单独放 料, 并在中层搅拌筒内进行两两原料的初混, 最后在底部搅拌筒内进行终混, 直接完成复配 混合, 效率大大提高。 0017 (2) 由于原料单独放置, 可复配多种胺类催化剂, 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0018 (3) 整体为纵向布局, 占地空间小。 0019 (4) 每个上层料筒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搅拌器, 即可用于原料存储待下次使用又可 对原料进行搅拌打散, 保证每次原料使用时的品质。 0020 (5) 中层搅拌筒可实现两两原料的初次混合, 底部搅拌筒用于所有原料的最终混 合, 可实现两种原料初次混合后与另一种原料或另一种混合原料进行混合, 灵活性大大提 高。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

18、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上层料筒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中层搅拌筒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底部搅拌筒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上层料筒1、 中层搅拌筒2、 底部搅拌筒3、 立柱4、 上层平台5、 中层平台6、 底层 平台7、 横杆8、 Y型三通管9、 下料管10、 上层料筒主体11、 第一电机12、 进料口13、 第一搅拌器 说明书 2/4 页 5 CN 212236994 U 5 14、 第一下料口15、 第一下料阀门16、 第一支座17、 中层搅拌筒主体21、 第二电机22、 第一进 水口23、 第二搅拌器24。

19、、 第二下料口25、 第二下料阀门26、 第二支座27、 底部搅拌筒主体31、 第三电机32、 第二进水口33、 第三搅拌器34、 第三下料口35、 第三下料阀门36、 第三支座37、 第一通孔38、 第二通孔39、 第三通孔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请参阅图1-2, 本实用新型。

20、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 包括支 架、 上层料筒1、 中层搅拌筒2及底部搅拌筒3; 支架包括立柱4、 上层平台5、 中层平台6、 底层 平台7及横杆8, 立柱4有四个, 四个立柱4从上向下依次通过上层平台5、 中层平台6及底层平 台7相连, 两两相邻的立柱4之间底端通过横杆8相连, 上层平台5上开有四个第一通孔38, 中 层平台6两侧各开有一个第二通孔39, 底层平台7上开有一个第三通孔40; 上层料筒1有四 个, 上层料筒1均与上层平台5相连, 位于同侧的两个上层料筒1为一组, 同组上层料筒1底端 分别与Y型三通管9的上端两个接口相连; 中层搅拌筒2有两个, 中层搅拌筒2。

21、分别与中层平 台6两侧相连, 中层搅拌筒2上端与Y型三通管9的底端相连, 中层搅拌筒2底端与下料管10上 端相连; 底部搅拌筒3与底层平台7相连, 底部搅拌筒3上端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下料管10底端 相连。 0029 如图3所示, 上层料筒1包括上层料筒主体11、 第一电机12、 进料口13、 第一搅拌器 14、 第一下料口15、 第一下料阀门16及第一支座17, 上层料筒主体1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 12及进料口13, 第一电机12与第一搅拌器14相连, 第一搅拌器14设置于上层料筒主体11内 部, 上层料筒主体11底端设置有第一下料口15, 第一下料口15与Y型三通管9上端其中一个 接口相连,。

22、 第一下料口15上设置有第一下料阀门16, 上层料筒主体11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 若干第一支座17, 上层料筒主体11设置于上层平台5所开的第一通孔38内并通过第一支座 17固定。 0030 如图4所示, 中层搅拌筒2包括中层搅拌筒主体21、 第二电机22、 第一进水口23、 第 二搅拌器24、 第二下料口25、 第二下料阀门26及第二支座27, 中层搅拌筒主体21上表面设置 有第二电机22及第一进水口23, 第二电机22与第二搅拌器24相连, 第二搅拌器24设置于中 层搅拌筒主体21内部, Y型三通管9底端与中层搅拌筒主体21上表面相连, 中层搅拌筒主体 21底端设置有第二下料口25, 第二下。

23、料口25与下料管10上端相连, 第二下料口25上设置有 第二下料阀门26, 中层搅拌筒主体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支座27, 中层搅拌筒主体 设置于中层平台6所开的第二通孔39内并通过第二支座27固定。 0031 如图5所示, 底部搅拌筒3包括底部搅拌筒主体31、 第三电机32、 第二进水口33、 第 三搅拌器34、 第三下料口35、 第三下料阀门36及第三支座37, 底部搅拌筒主体31上端设置有 第三电机32及第二进水口33, 第三电机32与第三搅拌器34相连, 第三搅拌器34设置于底部 搅拌筒主体31内部, 底部搅拌筒主体31底端设置有第三下料口35, 第三下料口35上设置有 第三下料阀。

24、门36, 底部搅拌筒主体31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支座37, 底部搅拌筒主 说明书 3/4 页 6 CN 212236994 U 6 体31设置于底层平台7所开的第三通孔40内并通过第三支座37固定。 0032 安装方法及使用原理: 将四个上层料筒1分别放置在上层平台5的四个第一通孔38 内, 再通过螺栓将第一支座17与上层平台5相连, 将两个中层搅拌筒2放置在中层平台6的两 个第二通孔39内, 再通过螺栓将第二支座27与中层平台6相连, 将底部搅拌筒3放置在底层 平台7的第三通孔40内, 再通过螺栓将第三支座37与底层平台7相连, 接着将Y型三通管9上 端的两个接口分别接同侧的两个上层料。

25、筒1的第一下料口15, Y型三通管9底端接中层搅拌 筒2上表面, 下料管10顶端接中层搅拌筒2的第二下料口25, 下料管10底端接底部搅拌筒3上 表面, 使用时, 根据不同的胺类催化剂, 选择合适的原料, 将各种原料添加至各个上层料筒1 内, 可通过第一电机12和第一搅拌器14进行自行搅拌, 使原料完全散开, 根据比例, 打开各 个上层料筒1的第一下料阀门16, 使两两原料在中层搅拌筒2内缓和, 通过第一进水口23添 加合适比例的去离子水, 初步混合后, 再打开中层搅拌筒2底端的第二下料阀门26, 使初混 料进入到底部搅拌筒3, 可根据实际情况再通过第二进水口33添加合适量的去离子水, 在底 。

26、部搅拌筒3内进行搅拌, 得到胺催化剂, 最后打开底部搅拌筒3底端的第三下料阀门36实现 出料, 如果只有三种原料, 其中两个原料可在一侧的中层搅拌筒2内先进行搅拌, 剩余的一 种原料直接过另一个中层搅拌筒2进入到底部搅拌筒3, 等待另两种原料混合完成后下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通过支架固定上层料筒1、 中层搅拌筒2及底部搅拌筒3, 可实现上层 料筒1内单独放料, 并在中层搅拌筒2内进行两两原料的初混, 最后在底部搅拌筒3内进行终 混, 直接完成复配混合, 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原料单独放置, 可复配多种胺类催化剂, 大大提 高了适用范围; 整体为纵向布局, 占地空间小; 每个上层料筒1内部均。

27、设置有第一搅拌器14, 即可用于原料存储待下次使用又可对原料进行搅拌打散, 保证每次原料使用时的品质; 中 层搅拌筒2可实现两两原料的初次混合, 底部搅拌筒3用于所有原料的最终混合, 可实现两 种原料初次混合后与另一种原料或另一种混合原料进行混合, 灵活性大大提高。 00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7 CN 212236994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8 CN 212236994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9 CN 212236994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0 CN 212236994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1 CN 212236994 U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2 CN 212236994 U 12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催化剂 配装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胺催化剂的复配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36601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