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板式塑胶渔排.pdf
《管板式塑胶渔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板式塑胶渔排.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17714.9 (22)申请日 2020.01.08 (71)申请人 广东南风王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谢岗镇格塘中 街2号1号楼201室 (72)发明人 贺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杨文录 (51)Int.Cl. A01K 61/60(2017.01) B63B 35/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渔具技术领域的一种管 板式塑。
2、胶渔排, 包括由两条平行的环围闭合的上 浮管和两条平行的环围闭合的下浮管组成的浮 管框架以及多组踏板, 两组所述上浮管通过第二 工字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工字架的两侧均设置 有用于穿入上浮管的第三通孔, 且两组第三通孔 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支撑片和拱形支撑条固 定连接, 所述支撑片和拱形支撑条之间设置有竖 向支撑板, 所述上浮管和下浮管通过第一工字架 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工字架整体近似呈方形, 所 述第一工字架的顶部两端设置有用于穿入上浮 管的第一通管, 两组所述第一通管的上侧通过水 平的第一板条相互固定, 且两个所述第一通管的 下侧通过第二板条相互固定。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3、 CN 111084137 A 2020.05.01 CN 111084137 A 1.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包括由两条平行的环围闭合的上浮管(2)和两条平行的环围 闭合的下浮管(1)组成的浮管框架以及多组踏板(3), 其特征在于: 两组所述上浮管(2)通过 第二工字架(5)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工字架(5)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穿入上浮管(2)的第三 通孔(52), 且两组第三通孔(5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支撑片(51)和拱形支撑条(53)固定 连接, 所述支撑片(51)和拱形支撑条(53)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板(54), 所述上浮管(2)和下 浮管(1)通过第一工字架(4)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工。
4、字架(4)整体近似呈方形, 所述第一工字 架(4)的顶部两端设置有用于穿入上浮管(2)的第一通管(41), 两组所述第一通管(41)的上 侧通过水平的第一板条(43)相互固定, 且两个所述第一通管(41)的下侧通过第二板条(44) 相互固定, 所述第一工字架(4)的底部两端设有用于穿入下浮管(1)的第二通管(42), 两组 所述第二通管(42)的上侧通过第三板条(45)相互固定, 且两组所述第二通管(42)的下侧通 过第四板条(46)相互固定, 同侧的所述第一通管(41)和所述第二通管(42)之间通过竖向板 条(47)相互固定, 所述踏板(3)沿着所述上浮管(2)铺设并通过螺钉(31)固定在所。
5、述第一条 板(4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其特征在于: 两组所述上浮管(2)于所 述浮管框架四角处分别通过两个上浮管三通(21)和一个上浮管弯头(22)固定连接, 外围的 所述上浮管(2)之间通过所述上浮管弯头(22)固定连接, 内围的所述上浮管(2)之间通过一 个所述上浮管三通(21)固定连接, 且其中一条内围的所述上浮管(2)向外延伸通过另一个 所述上浮管三通(21)与外围的所述上浮管(2)固定连接, 两组所述下浮管(1)于所述浮管框 架四角处分别通过两个下浮管三通(11)和一个下浮管弯头(12)固定连接, 外围的所述下浮 管(1)之间通过所述下浮管弯头(12。
6、)固定连接, 内围的所述下浮管(1)之间通过一个所述下 浮管三通(11)连接, 且其中一条内围的所述下浮管(1)向外延伸通过另一个所述下浮管三 通(11)与外围的所述下浮管(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管框架的内部设有 十字形的分隔浮架, 所述分隔浮架两条边的底层也分别由两条平行的下浮管(1)组成, 下浮 管(1)上面也平行设有上浮管(2), 上浮管(2)上面也铺设有踏板(3), 所述分隔浮架的下浮 管(1)和上浮管(2)之间也通过多组所述第一工字架(4)连接固定, 分隔浮架十字中间处的 下浮管(1)和上浮管(2)通过四通接头连接, 且分隔。
7、浮架十字端部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 分别通过三通与内围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条(44)和所述 第四板条(46)均呈朝向上侧凸起的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条(44)与第三 板条(45)之间设有呈X字的交叉支撑条(48), 所述第一板条(43)与所述第二板(44)条之间 设有竖向平行的传力支撑条(49), 所述传力支撑条(49)的下端固定位置与所述交叉支撑条 (48)在第二板条(44)固定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板条(44)与第三板条(45)之间还设有。
8、的 竖向板条(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其特征在于: 两组所述第二通管(42)之 间设有一个正六边形支撑孔(411),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411)两侧的角分别通过加强板固 定至两侧的所述第二通管(42),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411)顶部的两角通过加强板固定至 所述第三板条(45)的底部, 且正六边形支撑孔(411)顶部加强板的固定位置与所述交叉支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084137 A 2 撑条(48)在第三板条上的固定位置相对应,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411)下侧的两角通过加 强板固定至所述第四板条(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
9、板式塑胶渔排, 其特征在于: 两组所述第一通管(41)外 侧均设有带孔耳板(412)。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084137 A 3 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渔具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沿海近海养殖水域的开发, 为适应近海海域的水文环境, 近年来塑胶渔排逐 步成为渔民青睐的近海养殖工具, 但是现有的塑胶渔排都使用了木排(或竹排)和浮筒(或 浮球)作为浮力及结构支撑的关键部件, 一方面木排(或竹排)结构承接力较弱, 不便于渔民 的海上作业, 另一方面木排(或竹排)和浮筒(或浮球)在实际运用中容易损坏, 使得塑胶渔 。
10、排的抗击风浪的能力、 抵御台风的能力较差,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以解决现有的塑胶渔排都使用了木排 (或竹排)和浮筒(或浮球)作为浮力及结构支撑的关键部件, 一方面木排(或竹排)结构承接 力较弱, 不便于渔民的海上作业, 另一方面木排(或竹排)和浮筒(或浮球)在实际运用中容 易损坏, 使得塑胶渔排的抗击风浪的能力、 抵御台风的能力较差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包括由两条平 行的环围闭合的上浮管和两条平行的环围闭合的下浮管组成的浮管框架以及多组踏板, 两 组所述上。
11、浮管通过第二工字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工字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穿入上浮管 的第三通孔, 且两组第三通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支撑片和拱形支撑条固定连接, 所述 支撑片和拱形支撑条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板, 所述上浮管和下浮管通过第一工字架固定连 接, 所述第一工字架整体近似呈方形, 所述第一工字架的顶部两端设置有用于穿入上浮管 的第一通管, 两组所述第一通管的上侧通过水平的第一板条相互固定, 且两个所述第一通 管的下侧通过第二板条相互固定, 所述第一工字架的底部两端设有用于穿入下浮管的第二 通管, 两组所述第二通管的上侧通过第三板条相互固定, 且两组所述第二通管的下侧通过 第四板条相互固定, 同侧的。
12、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之间通过竖向板条相互固定, 所 述踏板沿着所述上浮管铺设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条板上。 0005 优选的, 两组所述上浮管于所述浮管框架四角处分别通过两个上浮管三通和一个 上浮管弯头固定连接, 外围的所述上浮管之间通过所述上浮管弯头固定连接, 内围的所述 上浮管之间通过一个所述上浮管三通固定连接, 且其中一条内围的所述上浮管向外延伸通 过另一个所述上浮管三通与外围的所述上浮管固定连接, 两组所述下浮管于所述浮管框架 四角处分别通过两个下浮管三通和一个下浮管弯头固定连接, 外围的所述下浮管之间通过 所述下浮管弯头固定连接, 内围的所述下浮管之间通过一个所述下浮管三通连。
13、接, 且其中 一条内围的所述下浮管向外延伸通过另一个所述下浮管三通与外围的所述下浮管固定连 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浮管框架的内部设有十字形的分隔浮架, 所述分隔浮架两条边的底 层也分别由两条平行的下浮管组成, 下浮管上面也平行设有上浮管, 上浮管上面也铺设有 说明书 1/4 页 4 CN 111084137 A 4 踏板, 所述分隔浮架的下浮管和上浮管之间也通过多组所述第一工字架连接固定, 分隔浮 架十字中间处的下浮管和上浮管通过四通接头连接, 且分隔浮架十字端部的下浮管和上浮 管分别通过三通与内围的下浮管和上浮管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二板条和所述第四板条均呈朝向上侧凸。
14、起的拱形。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二板条与第三板条之间设有呈X字的交叉支撑条, 所述第一板条与 所述第二板条之间设有竖向平行的传力支撑条, 所述传力支撑条的下端固定位置与所述交 叉支撑条在第二板条固定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板条与第三板条之间还设有的竖向板 条。 0009 优选的, 两组所述第二通管之间设有一个正六边形支撑孔,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 两侧的角分别通过加强板固定至两侧的所述第二通管,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顶部的两角通 过加强板固定至所述第三板条的底部, 且正六边形支撑孔顶部加强板的固定位置与所述交 叉支撑条在第三板条上的固定位置相对应,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下侧的两角通过加强板固 。
15、定至所述第四板条。 0010 优选的, 两组所述第一通管外侧均设有带孔耳板。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塑胶鱼排设置有两种管, 上浮管和下浮 管, 两者平行设置, 下浮管提供浮力, 上浮管作为连接机构, 辅之特制的两种工字架, 将塑胶 渔排串联为一个整体, 最后铺设踏板, 整个结构稳定牢固, 排除了木排(或竹排)和浮筒(或 浮球)作为塑胶渔排的必要结构, 提高渔民在养殖网箱上工作的安全性, 并增加抗击风浪的 能力和抵御台风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
16、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它的附图。 其中: 0013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工字架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工字架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下浮管; 11、 下浮管三通; 12、 下浮管弯头; 2、 上浮管; 21、 上浮管三通; 22、 上浮管弯头; 3、 踏板; 31、 螺钉; 4、 第一工字架; 41、 第一通管; 42、 第二通管; 43、 第一板条; 44、 第二板条; 45。
17、、 第三板条; 46、 第四板条; 47、 竖向板条; 48、 交叉支撑条; 49、 传力支撑条; 410竖向支撑条; 411、 正六边形支撑孔; 412、 带孔耳板; 5、 第二工字架; 51、 支撑片; 52、 第三 通孔; 53、 拱形支撑条; 54、 竖向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说明书 2/4 页 5 CN 111084137 A 。
18、5 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4, 一种管板式塑胶渔排, 包括由两条平行的环围闭合的上浮管2和两 条平行的环围闭合的下浮管1组成的浮管框架以及多组踏板3, 两组所述上浮管2通过第二 工字架5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工字架5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穿入上浮管2的第三通孔52, 且两 组第三通孔5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支撑片51和拱形支撑条53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片51和 拱形支撑条53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板54, 所述上浮管2和下浮管1通过第一工字架4固定连 接, 所述第一工字架4整体近似呈方形, 所述第一工字架4的顶部两端设置有用于穿入上浮 管2的第一通管41, 两组所述第一。
19、通管41的上侧通过水平的第一板条43相互固定, 且两个所 述第一通管41的下侧通过第二板条44相互固定, 所述第一工字架4的底部两端设有用于穿 入下浮管1的第二通管42, 两组所述第二通管42的上侧通过第三板条45相互固定, 且两组所 述第二通管42的下侧通过第四板条46相互固定, 同侧的所述第一通管41和所述第二通管42 之间通过竖向板条47相互固定, 所述踏板3沿着所述上浮管2铺设并通过螺钉31固定在所述 第一条板43上。 0020 其中, 两组所述上浮管2于所述浮管框架四角处分别通过两个上浮管三通21和一 个上浮管弯头22固定连接, 外围的所述上浮管2之间通过所述上浮管弯头22固定连接,。
20、 内围 的所述上浮管2之间通过一个所述上浮管三通21固定连接, 且其中一条内围的所述上浮管2 向外延伸通过另一个所述上浮管三通21与外围的所述上浮管2固定连接, 两组所述下浮管1 于所述浮管框架四角处分别通过两个下浮管三通11和一个下浮管弯头12固定连接, 外围的 所述下浮管1之间通过所述下浮管弯头12固定连接, 内围的所述下浮管1之间通过一个所述 下浮管三通11连接, 且其中一条内围的所述下浮管1向外延伸通过另一个所述下浮管三通 11与外围的所述下浮管1固定连接; 所述浮管框架的内部设有十字形的分隔浮架, 所述分隔 浮架两条边的底层也分别由两条平行的下浮管1组成, 下浮管1上面也平行设有上浮。
21、管2, 上 浮管2上面也铺设有踏板3, 所述分隔浮架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之间也通过多组所述第一工 字架4连接固定, 分隔浮架十字中间处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通过四通接头连接, 且分隔浮架 十字端部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分别通过三通与内围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固定连接; 所述第 二板条44和所述第四板条46均呈朝向上侧凸起的拱形; 所述第二板条44与第三板条45之间 设有呈X字的交叉支撑条48, 所述第一板条43与所述第二板44条之间设有竖向平行的传力 支撑条49, 所述传力支撑条49的下端固定位置与所述交叉支撑条48在第二板条44固定的位 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板条44与第三板条45之间还设有的竖向板。
22、条47; 两组所述第二通管42 之间设有一个正六边形支撑孔411,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411两侧的角分别通过加强板固定 至两侧的所述第二通管42,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411顶部的两角通过加强板固定至所述第 三板条45的底部, 且正六边形支撑孔411顶部加强板的固定位置与所述交叉支撑条48在第 三板条上的固定位置相对应, 所述正六边形支撑孔411下侧的两角通过加强板固定至所述 第四板条46; 两组所述第一通管41外侧均设有带孔耳板412。 0021 使用时, 将上浮管2按等距依次间隔穿过第一通孔41和第三通孔52, 上浮管2位于 浮管框架四角处分别通过两个上浮管三通21和一个上浮管弯头22固定连。
23、接, 外围的上浮管 2之间通过上浮管弯头22固定连接, 内围的上浮管2之间通过一个上浮管三通21固定连接, 且其中一条内围的上浮管2向外延伸通过另一个上浮管三通21与外围的上浮管2固定连接, 然后将下浮管1穿过第二通孔42, 并且按照上浮管2的安装方式进行连接, 再将分隔浮架的 说明书 3/4 页 6 CN 111084137 A 6 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之间也通过多组第一工字架4连接固定, 分隔浮架十字中间处的下浮 管1和上浮管2通过四通接头连接, 且分隔浮架十字端部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分别通过三通 与内围的下浮管1和上浮管2固定连接, 所有管件安装完成后, 将踏板3均匀铺设在第一条板 43。
24、和支撑片51上并用螺钉31进行固定。 0022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 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 围的情况下, 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 尤其是, 只要不存 在结构冲突, 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 用, 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 的考虑。 因此,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 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 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说明书 4/4 页 7 CN 111084137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11084137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11084137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11084137 A 10 。
- 内容关键字: 板式 塑胶
农业育苗盘.pdf
污水厂处理用空气介入的药剂搅拌装置.pdf
选粉机.pdf
氧气管收纳装置.pdf
中频感应电炉冷炉装置.pdf
玩具变形车.pdf
复合纤维的快速烘干装置.pdf
可折叠伸缩式电井盖板提升转运装置.pdf
过滤元件旋转焊接装置的接电模块.pdf
漂染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备.pdf
具有旋转装饰部件的玩具泡泡棒.pdf
LED光源模组.pdf
用于标液精确取样装置.pdf
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吸附储存材料的装置.pdf
节能保温断桥铝合金型材.pdf
多节联动节距机构.pdf
气体防倾倒运输装置.pdf
条装食品的整理机.pdf
石墨型钛合金底注式浇注排气系统.pdf
大挠度伸缩闸阀.pdf
薄膜吹塑用冷却装置.pdf
红外图像超分辨重建系统及方法.pdf
数码云相框智能照片优化处理系统.pdf
玄武岩纤维管材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桥梁梁板加固焊接设备.pdf
宽范围任意频点的时频参数综合测方法.pdf
高分子颗粒筛选系统.pdf
纳米硅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气浮轴承刚度测试装置.pdf
金属软管与燃气灶的连接结构.pdf
基于点云深度学习的机械零部件装配特征测量方法.pdf
基于车身颜色的车辆事故预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