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pdf

上传人:C*** 文档编号:9357756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34.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档描述:

《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pdf(1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18629.4 (22)申请日 2020.01.08 (71)申请人 苏州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 敦煌路388号汇赢金融大厦101室、 201 室、 202室 (72)发明人 王楷艳魏纯香惠永久潘大经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463 代理人 王余钱 (51)Int.Cl. D06H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57)摘要 。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及检测方法, 包括: 内腔的横截面为哑铃形的容 器, 内腔分为中部的输送腔和两侧的集散腔, 输 送腔和两侧的集散腔相连通; 两个集散腔内部均 设有杆体, 每个杆体沿自身所在的述集散腔的轴 线方向设置, 两个杆体外均套设滚筒, 滚筒的顶 部连接电机后能够沿杆体的轴线方向进行旋转, 滚筒的外侧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凹槽, 两个 凹槽分别用于固定面料的两侧, 经过两个滚筒的 各自旋转, 面料经输送腔在两个滚筒上进行反复 的收卷或者释放, 容器的外侧设有可闭合的液 孔, 液孔通向集散腔的内腔侧壁。 本发明能够对 面料进行全面摩擦和挤压, 加速染料在不同面料 上的转。

3、移, 便于我们获得相应的面料色迁移参 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CN 111101359 A 2020.05.05 CN 111101359 A 1.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包括: 内腔的横截面为哑铃形的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内腔分为中部的输送腔和两侧的集散腔, 所述输送腔和两侧的所述集散腔相连通; 两个所述集散腔内部均设有杆体, 每个所述杆体沿自身所在的述集散腔的轴线方向设 置, 所述杆体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集散腔的底部, 两个所述杆体外均套设滚筒, 所述滚筒的顶 部连接电机后能够沿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进行旋转, 所述滚筒的外侧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 设有凹槽, 两个所述凹。

4、槽分别用于固定所述面料的两侧, 经过两个所述滚筒的各自旋转, 所 述面料经所述输送腔在两个滚筒上进行反复的收卷或者释放, 所述容器的外侧设有可闭合 的液孔, 所述液孔通向所述集散腔的内腔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内可匹配 嵌入卡扣条, 所述卡扣条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挂钩, 所述挂钩用于固定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凹槽除固 定所述面料外还固定有涡卷弹簧或者柔性片材, 所述面料贴合在所述涡卷弹簧或者所述柔 性片材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涡卷弹簧或者 柔性片材的表面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通孔的周向区域凸起, 且所述通孔处经钝化处理, 均以 弧面作为交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腔的侧壁 上设有嵌槽, 用于放置嵌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的两个所 述集散腔的开口侧壁上周向设有若干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用于放置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滚筒外侧侧 壁的底部上设有若干叶片, 每个所述叶片沿所述滚筒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

6、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孔位于整个 容器内腔的最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孔的通路内 设有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一种检测装置进行面料色迁移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面料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织物叠加而成; 2)所述面料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滚筒上所述凹槽内, 对所述面料进行的收卷, 将两个所述滚筒套设在所述集散腔内, 所述滚筒间的面料置于输送腔内, 并将电机架设在 滚筒的顶部, 将制备好的迁移液注入容器至指定的水位; 3)发动电机对面料进行往复收卷释放; 4)先打开所述液孔的通路排净容器内的迁。

7、移液, 后关闭所述液孔的通路并对所述容器 进行新的迁移液的填充, 并重复步骤2至步骤3的操作; 5)取出面料, 经干燥后, 将两种织物分开并进行色迁移比对。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101359 A 2 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质量检测技术, 尤其涉及面料色迁移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面料色迁移就是其中一种颜色会迁移到另外一种颜色的面料上。 面料色迁移是一 种比较特殊的色牢度情况。 一般两种撞色面料分别单独测试色牢度是可以的, 但是当两种 面料在一起的时候, 特别在有一定压力和温度适合的条件下, 其中一种颜色的面料。

8、会迁移 到另外一种颜色的面料上。 比如一个是白色一个是蓝色或者黑色, 后者就迁移到白色。 这个 就要求开发产品的时候特别注意, 有些颜色是特别有风险的, 比如黑色宝蓝等等, 而有些染 料会有相互反应。 0003 通常的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虽然能够大致的作为色迁移的参考, 但并不能准确的、 无死角的对面料进行摩擦, 致使面料的色迁移程度会由于检测时对面料的挤压或者摩擦不 够均匀而产生偏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包括: 内腔的横截面为哑铃形的容器, 所。

9、述内腔分为中部的输送腔和两侧的集散腔, 所述输送腔 和两侧的所述集散腔相连通; 0006 两个所述集散腔内部均设有杆体, 每个所述杆体沿自身所在的述集散腔的轴线方 向设置, 所述杆体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集散腔的底部, 两个所述杆体外均套设滚筒, 所述滚筒 的顶部连接电机后能够沿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进行旋转, 所述滚筒的外侧侧壁上沿其长度 方向设有凹槽, 两个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固定所述面料的两侧, 经过两个所述滚筒的各自旋 转, 所述面料经所述输送腔在两个滚筒上进行反复的收卷或者释放, 所述容器的外侧设有 可闭合的液孔, 所述液孔通向所述集散腔的内腔侧壁。 0007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凹槽内。

10、可匹配嵌入卡扣条, 所述卡扣条上沿自身 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挂钩, 所述挂钩用于固定面料。 0008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两个所述凹槽除固定所述面料外还固定有涡卷弹簧或 者柔性片材, 所述面料贴合在所述涡卷弹簧或者所述柔性片材的表面上。 000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涡卷弹簧或者柔性片材的表面设有若干通孔, 所 述通孔的周向区域凸起, 且所述通孔处经钝化处理, 均以弧面作为交界面。 001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输送腔的侧壁上设有嵌槽, 用于放置嵌板。 0011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容器的两个所述集散腔的开口侧壁上周向设有若 干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用于放置盖板。

11、。 0012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的滚筒外侧侧壁的底部上设有若干叶片, 每个所 述叶片沿所述滚筒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 说明书 1/6 页 3 CN 111101359 A 3 0013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液孔位于整个容器内腔的最底部。 0014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液孔的通路内设有过滤网。 0015 为了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面料色气迁移的检测 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6 1)所述面料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织物叠加而成; 0017 2)所述面料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滚筒上所述凹槽内, 对所述面料进行的收 卷, 将两个所述滚筒套设在。

12、所述集散腔内, 所述滚筒间的面料置于输送腔内, 并将电机架设 在滚筒的顶部, 将制备好的迁移液注入容器至指定的水位; 0018 3)发动电机对面料进行往复收卷释放; 0019 4)先打开所述液孔的通路排净容器内的迁移液, 后关闭所述液孔的通路并对所述 容器进行新的迁移液的填充, 并重复步骤2至步骤3的操作; 0020 5)取出面料, 经干燥后, 将两种织物分开并进行色迁移比对。 0021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 (1)本发明通过在容器内设置面料一侧被收紧一侧被释放的往复移动的模式, 同 步被迁移液所浸没, 来充分模拟面料中的染料向迁移液等溶液的浸。

13、泡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从而推算面料的色迁移程度; 本发明提及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能够使得面料能够全面积 的进行摩擦和挤压, 无死角的将面料中的染料溶出, 并一定概率上对面料其余区域进行晕 染, 提高了对面料评价的精准可信度。 0023 (2)柔性片材和涡卷弹簧上的排布的通孔, 能够对面料进行多支点的摩擦, 哑铃形 的内腔使得两侧面料受到垂直于面料长度方向上的迁移液冲击力, 在面料进入输送腔时, 与输送腔进行摩擦, 输送腔的内壁上有设置嵌板等摩擦器件, 限制了面料的移动范围, 增大 了与嵌板表面的接触面, 均使得面料处于一个全面摩擦的状态, 在整个面料往复移动的过 程中, 增大面料上的染料的溶出。

14、的速率。 0024 (3)面料本身的材质, 由于这是对面料的加速摩擦, 所以面料的磨损程度和染料的 实际扩散到迁移液中的速率有所提升, 所以整个检测的过程中会在液孔处淤积较多线头或 者面料的残渣, 会影响迁移液的及时排除或者对液孔进行拥堵, 导致对容器内排出液体的 效果不佳, 影响实验数据, 所以在液孔处设置滤网, 减少线头的干扰, 由外侧对滤网的挑动, 可加速迁移液的排出。 0025 (4)滚筒和滚筒外侧的面料在旋转的过程中虽然搅动的了容器内的迁移液, 但是 对于容器内腔底部的迁移液的实际搅动效果不佳, 设置的叶片, 能够促进容器内腔底部的 搅动, 使得容器内的迁移液的流动性提高, 同时能够。

15、减少迁移液在排出时的拥堵次数。 附图说明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28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0029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底座结构图; 0030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容器侧壁半剖视图; 0031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滚筒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6 页 4 CN 111101359 A 4 0032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滚筒与卡扣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3 图7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面料收卷示意图图一(盖板已省去); 0034 图8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面料收卷示。

16、意图(容器侧壁、 盖板均已省去); 0035 图9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柔性片材的透视图; 0036 图中: 1、 集散腔; 2、 输送腔; 3、 杆体; 4、 滚筒; 5、 电机齿轮; 6、 凹槽; 7、 卡扣条; 8、 面 料; 10、 挂钩; 11、 柔性片材; 12、 通孔; 13、 嵌槽; 14、 嵌板; 15、 支撑杆; 16、 盖板; 17、 液孔; 18、 过滤网; 19、 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

17、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 包括: 内腔的横截面 为哑铃形的容器, 内腔分为中部的输送腔2和两侧的集散腔1, 输送腔2和两侧的集散腔1相 连通; 两个集散腔1内部均设有杆体3, 每个杆体3沿自身所在的述集散腔1的轴线方向设置, 杆体3的底部固定在集散腔1的底部, 两个杆体3外均套设滚筒4, 滚筒4的顶部连接电机后能 够沿杆体3的轴线方向进行旋转, 滚筒4的外侧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凹槽6, 两个凹槽6 分别用于固定面料8的两侧, 经过两个滚筒4。

18、的各自旋转, 面料8经输送腔2在两个滚筒4上进 行反复的收卷或者释放, 容器的外侧设有可闭合的液孔17, 液孔17通向集散腔1的内腔侧 壁。 0039 需要说明的是, 此处的哑铃形是指容器的内腔的两侧的集散腔1的横截面(集散腔 1的内腔结构优选正多边形或者圆形, 附图部分的集散腔1均为圆柱腔)面积相对于中部的 输送腔2的横截面(优选长方形)面积要大的多, 输送腔2的腔室与输送腔2两侧的集散腔1的 腔室相连, 两个集散腔1内的杆体3沿自身所在的集散腔1的轴线方向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 杆体3并不一定位于集散腔1的中心位置, 如果杆体3过于接近集散腔1的侧壁, 则杆体3上套 设的滚筒4以及滚筒4上。

19、的缠绕裹卷着的面料8的总量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且面料8如果接近 集散腔1的侧壁, 则面料8在进入或者离开输送腔2的其中一侧时, 面料8必然会与输送腔2的 侧壁进行较为剧烈的摩擦, 对于装置其余各处的连接和电机齿轮5的正常运行带来不便, 所 以本发明优选的将集散腔1的杆体3设置在了集散腔1的轴心位置; 杆体3上套设滚筒4, 如图 5所示, 滚筒4的顶部设有一圈环状槽, 用于将电机齿轮5的皮带缠绕在滚筒4上, 滚筒4的底 部开口设置, 用于从杆体3的顶部套设滚筒4, 滚筒4的内腔侧壁与杆体3的外腔侧壁之间的 摩擦系数较小, 在本发明转动的过程中, 发热量可忽略, 可在滚筒4和杆体3的内腔侧壁设置 。

20、卡扣件(未图示)等限定滚筒4和杆体3之间的相对位移, 即减少滚筒4在杆体3上进行上下位 移。 滚筒4顶部连接的电机齿轮5均连接固定在外部的支撑元件或者控制线路上, 均未图示, 仅显示电机齿轮5与电机齿轮5上的皮带, 电机齿轮5的方向设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图 示只是为了方便观察, 将电机齿轮5设置在容器的两侧; 滚筒4上的凹槽6用于卡嵌住面料8 的边缘, 滚筒4主要负责旋转, 面料8的收卷需要面料8的上需要有一处均滚筒4相固定; 两个 凹槽6对面料8两端的固定, 并在电机齿轮5下进行旋转, 可以预期的是面料8在滚筒4的转动 说明书 3/6 页 5 CN 111101359 A 5 过程中,。

21、 面料8上大部分区域都会有一侧滚筒4向另一侧滚筒4进发, 并经历沿途的摩擦挤 压, 而位于两个滚筒4上的接近凹槽6固定区的面料8不能由一侧滚筒4进入另一侧滚筒4, 虽 经历的摩擦较少, 但是来自两侧的滚筒4的拉扯加剧了此处面料8在迁移液中浸泡并溶出染 料的进程。 容器底部设有液孔17, 用于装置运行一定时长后, 打开液孔17的通路, 进行迁移 液的收集。 0040 图3示出了容器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3所示, 漏斗形的集散 腔1底座, 液孔17设置在集散腔1的底部, 输送腔2的底板, 中部凸起, 向两侧的集散腔1的底 座方向进行斜坡设置, 使得迁移液或者从面料8上掉落的残。

22、渣等能够较为集中的落入集散 腔1的底部, 集散腔1底部侧壁上设有液孔17, 液孔17的孔内设有过滤网18, 过滤网18可以被 部分扯出液孔17(图3左下角所示), 将过滤网18内的面料8残渣进行拧干, 在过滤网18内的 迁移液被拧干或者汲出后, 将过滤网18塞回容器内, 并关闭液孔17。 需要注意的是, 在整个 面料8的处理过程中, 面料8表面的残渣量与面料8本身材质和设置的磨损组件的具体效果 有关。 若残渣量过大, 需要减少放入的面料8和磨损组件的设置。 0041 图4示出了容器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4所示, 集散腔1的内 腔侧壁上设有支撑板, 支撑板的侧壁上用于放置盖。

23、板16, 当检测装置运行时, 虽然迁移液距 离指定的页面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搅拌的面料8对容器的上层液体具有移动的扰动性。 0042 需要说明的是, 电机齿轮5的带动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不会造成容器内部迁移液 的大规模溅射, 但还是需要预防性的设置盖板16, 谨防面料8发生拥堵导致转速发生突变, 激起迁移液, 所以在两个滚筒4同时收卷面料8的两端时, 需要将面料8尽量置于平整的状 态, 使得滚筒4固定在杆体3上后, 面料8处于相对紧绷的状态, 松散状态下的面料8还会出现 堵塞输送腔2或者面料8收卷的整体高度开始下降, 当面料8卷入杆体3和滚筒4之间时, 则会 可能使得装置自我卡阻被迫停止转动和。

24、整体的检测, 所以在将面料8固定在两个滚筒4的凹 槽6内, 需要格外的留意面料8表面的平整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设置的是支撑杆15加盖板16 的形式, 支撑杆15的数量和长度并没有明确的要求, 可做平行技术的常规替换, 支撑杆15和 盖板16为较优的技术方案。 0043 图5示出了滚筒4的整体结构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5所示, 滚筒4的顶部设有 环形槽, 槽内对表面进行粗糙处理, 增大电机齿轮5皮带的咬合力, 方便带动滚筒4进行旋 转。 两个集散腔1的电机齿轮5的转动圈数要与和电机齿轮5直接相连的滚筒4上的面料8的 收卷圈数相一致, 面料8虽然相对稳定的固定在凹槽6内, 但是为了避免电机。

25、齿轮5的过分拉 扯, 损坏面料8, 需要对电机齿轮5的转动方向和圈数作统一的调控。 滚筒4的侧壁上设有凹 槽6, 凹槽6沿滚筒4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面料8固定方案为设置与凹槽6相匹配 的卡扣条7, 卡扣条7能够过盈嵌设在滚筒4的外侧侧壁上, 卡扣条7的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 上设有若干个挂钩10, 用于固定面料8。 以挂钩10卡设面料8虽不是最牢固的做法, 但是却是 相对操作较快的固定面料8做法。 0044 滚筒4的底部的外侧侧壁上设有若叶片19(叶片19具体为片状), 叶片19沿滚筒4的 轴心方向螺旋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 滚筒4的底部套设在杆体3上后, 叶片19处于集散腔1的 底部。

26、, 在滚筒4进行旋转的情况下, 螺旋设置的叶片19(尺寸并无特殊限定, 能够扰流即可, 不过为了减少对面料8的剐蹭, 叶片19选用塑料材质)在滚筒4进行旋转的时候对集散腔1底 部区域进行扰流, 使得底部相对静置的迁移液与上层流动的迁移液进行交换, 使得整个容 说明书 4/6 页 6 CN 111101359 A 6 器内的迁移液能够均匀的溶出目标染料。 滚筒4的底部开口设置, 两个滚筒4分别用于套设 在容器的两个集散腔1内的底部固定的杆体3上。 0045 图6示出了卡扣条7和滚筒4上凹槽6的扣合关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6所示, 图6为卡扣条7固定在凹槽6后的两者的剖面图, 卡扣条7具有。

27、一定的形变能力和韧性, 卡扣 条7的内部的镂空结构(如图, 挂钩10所在区域)能够用于存放面料8的边缘, 面料8则沿卡扣 条7和滚筒4的接界面向外延伸。 0046 图9示出了柔性片材11的透视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9所示, 柔性片材11表面 设有通孔12, 柔性片材11同面料8一起被叠加设置在两个凹槽6之间, 柔性片材11的两端边 缘与面料8边缘均设有一排小孔, 小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卡扣条7上的挂扣的数量, 任二挂 钩10之间的与任二小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面料8和柔性片材11能够叠放在一起, 同步被两个 滚筒4进行收卷或者释放, 使得面料8在被浸泡的同时, 还被面料8表面贴合着的柔性片。

28、材11 (或者涡卷弹簧), 柔性片材11上的排列的若干个通孔12贯穿柔性片材11, 且通孔12的周向 区域凸起, 通孔12经过钝化处理, 均以弧面作为交界面, 使得面料8在于柔性片材11进行摩 擦时, 不至于刮破面料8。 (两者之所以会发生摩擦的原因是因为, 柔性片材11具有一定的韧 性(俯视投影未被收卷的区域主体呈曲线), 而面料8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俯视投影未被收 卷的区域为锯齿形直线), 两者的贴合, 势必会使得两者之间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摩擦。 )。 柔性片材11或者涡卷弹簧在图1-8中均未图示。 0047 图7示出了支撑杆15上的盖板16被省去后的装置内部情况图, 电机齿轮5带动滚筒 。

29、4旋转, 滚筒4对面料8进行收卷或者释放, 为了确保面料8高度不下降, 所以电机齿轮5一直 处于对面料8的收卷状态, 当一侧需要对面料8进行集中收卷时, 则需要提高转速, 而另一侧 则需要保持原速即可。 面料8经由两个集散腔1之间的输送腔2进行往复移动。 图8示出了容 器的外侧侧壁被省略后的内部情况图, 输送腔2上的嵌槽13内嵌设嵌板14, 嵌板14的表面设 有若干凸起, 对途径的面料8进行表面的摩擦, 加速了面料8的所含染料的溶出。 输送腔2的 两侧均设有嵌槽13, 也均可放入不同的嵌板14, 不同嵌板14的表面的凸点的大小和排布有 所不同。 0048 本发明还公开了面料色迁移的检测方法, 。

30、参考图1-9, 包括以下步骤: 0049 (1)面料的准备: 面料8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织物叠加而成, 并通过修剪和称重, 最终 形成长方形的面料8, 两种织物的颜色差较大, 且默认染料之间混合后无化学反应。 迁移液 的制备,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 需要注入迁移液并准备面料8, 此处的迁移液为人工模拟汗 液, 也可以选择温水等其他溶剂, 需要为常规用能够使得面料发生色迁移的溶剂。 本发明中 的迁移液通过人工配制而成, 其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 其pH值4.2-7.5。 氯化钠约为300 毫克/100毫升, 1-2为少量尿素、 乳酸、 脂肪酸。 由于需要作为迁移液, 所以对于迁移液的 的初始温度可。

31、做调整, 可以使得迁移液经过些许的加热后再投入检测装置内, 可便于面料 中的染料的溶出。 0050 (2)长度方向上的面料8的两端通过卡扣条7等器件将自身固定到两个滚筒4的凹 槽6内。 并开始进行面料8的滚卷(滚筒4的滚动方向绕滚筒4的轴线方向), 即收卷, 两个滚筒 4上的面料8完全被卷到滚筒4上, 两个滚筒4抵在一起。 容器的顶部设有开口(容器的底板和 容器的侧壁为一整体, 附图中为方便容器内腔的具体将容器的底板和容器的侧壁分离), 容 器内设有两个杆体3, 将卷有面料8的靠在一起的滚筒4展开面料8, 使得两个滚筒4之间的距 说明书 5/6 页 7 CN 111101359 A 7 离与容。

32、器内的两个杆体3之间的距离相同, 将滚筒4底部的开口对准杆体3, 将滚筒4套设在 杆体3上, 将电机齿轮5的皮带套设在滚筒4顶部。 迁移液的每次注入量需要刚好没过面料8 约3cm以上。 0051 (3)电机开始运作, 将面料8由一侧收卷到其中一侧, 待另一侧抵达极限位置时, 即 另一侧上滚筒4上已经没有面料8进行表面的覆盖时, 收卷面料8的电机齿轮5开始减速, 另 一侧的电机齿轮5开始加速, 将面料8从另一侧全部收卷拉扯过来。 并使得面料8进行往复的 移动。 面料8在移动的过程中经过容器内部设置的摩擦位点, 使得面料8较为全面的进行摩 擦和挤压。 电机齿轮5的控制可设置指定的时间或者在挂钩10。

33、处设置拉力传感器等, 当套筒 上的凹槽6内的挂钩10被拉伸时, 即当前的滚筒4上的面料8已经被完全释放完毕, 此时另一 侧电机齿轮5需要减速, 确保当前电机齿轮5开始收卷面料8。 0052 (4)迁移液排出, 将容器底部设置的液孔17打开, 此时面料8改变运行的模式, 两侧 电机齿轮5作同速旋转, 对各自滚筒4上的面料8进行收卷, 对面料8进行挤压, 将淤积的迁移 液全部排出。 位于输送腔2内的面料8仅处于被拉扯的状态, 可进行面料8的一定旋转, 将仅 被拉扯的面料8区域转到某一侧的滚筒4上, 利用滚筒4对该区域进行挤压排汗(即迁移液)。 关闭排汗通路, 并对容器的内部进行新的迁移液填充, 重。

34、复步骤2至步骤3的操作, 在新的迁 移液填充的过程中, 可利用搅拌棒等对整体溶液检测影响较小的其余对填充的迁移液进行 导流, 对内腔的清洗。 经过本装置对面料8进行的收卷和沿途移动过程中的摩擦, 对面料8进 行全面摩擦和挤压, 面料8上的染料开始在各层织物之间迁移。 0053 (5)迁移液均排出后, 将面料取出, 经干燥后, 将组成面料的两种织物进行分离, 并 进行色迁移比对。 0054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对面料进行全面积的摩擦, 促进了不同颜色面料间 的颜色转移, 且还可以改动注入迁移液的温度和电机旋转的力度对面料的温度和表面压力 等多个参数的提升, 加剧转移的程度, 对面料的色迁移。

35、的实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005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56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36、,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6/6 页 8 CN 111101359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9 页 9 CN 111101359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9 页 10 CN 111101359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9 页 11 CN 111101359 A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9 页 12 CN 111101359 A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5/9 页 13 CN 111101359 A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6/9 页 14 CN 111101359 A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7/9 页 15 CN 111101359 A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8/9 页 16 CN 111101359 A 16 图9 说明书附图 9/9 页 17 CN 111101359 A 1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面料 迁移 检测 装置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面料色迁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3577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