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pdf
《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11271.2 (22)申请日 2020.01.06 (71)申请人 永康珀帐锂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西溪镇 黄川村孔村自然村27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1)Int.Cl. B07C 5/344(2006.01) B07C 5/36(2006.01) B07C 5/38(2006.01) B07C 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检测锂电。
2、池充放状 态的设备, 包括工作箱以及设置于工作箱内的工 作腔, 工作箱上端壁贯穿设有可将待检测的锂电 池置入的入料口, 工作腔内固设有可将锂电池进 行输送的输送装置, 工作箱右端壁底部贯穿设有 第一矩形孔, 工作箱右端面铰接设有可将第一矩 形孔右口封闭的第一封闭板, 本发明可自动检测 锂电池内充电电压的状态, 将需要检测的锂电池 放入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内, 通过本发明的检测块 对电压进行检测, 若电压合格, 则送入本发明的 合格箱中, 若电压过充或过放, 则会将锂电池推 入本发明的不合格箱内, 将锂电池进行快速分 类,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
3、CN 111014086 A 2020.04.17 CN 111014086 A 1.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包括工作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箱内的工作 腔, 所述工作箱上端壁贯穿设有可将待检测的锂电池置入的入料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 腔内固设有可将锂电池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 所述工作箱右端壁底部贯穿设有第一矩形 孔, 所述工作箱右端面铰接设有可将所述第一矩形孔右口封闭的第一封闭板, 所述工作腔 底壁滑动设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右下侧的合格箱, 所述合格箱内设有向上开口可收集电压 正常的锂电池的合格腔, 所述工作箱后端壁底部贯穿设有第二矩形孔, 所述工作箱后端面 铰接设有可封闭第二矩。
4、形孔的第二封闭板, 所述工作腔底壁滑动设有可收集电压不合格的 锂电池的不合格箱, 所述不合格箱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后侧, 所述不合格箱内设有向上开口 的不合格腔, 所述工作腔顶壁固设有推动箱, 所述推动箱内设有向下开口的推动腔, 所述推 动腔内滑动设有检测块, 所述检测块下端面左右对称固设有可检测锂电池电压的导电检测 板, 所述检测块内固设有电压检测器, 所述导电检测板与所述电压检测器通过导线连接, 所 述工作腔内设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前上侧的推动装置, 所述推动装置可将所述输送装置内 电压不合格的锂电池推入所述不合格箱内, 完成分类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
5、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 送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前后腔壁的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第一带 轮, 所述工作腔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右侧的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上固 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右侧的第二带轮, 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 接, 待检测的锂电池通过所述入料口进入所述皮带上表面, 进行运输, 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 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后侧的第一齿轮, 所述工作腔左腔壁固设有位于所述皮带上侧的固定 杆, 所述固定杆左右对称设有两组, 所述左右对称的固定杆前后对称设有两组, 所述固定杆 相对端面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皮带上表面的挡板, 所述挡板可防止所述皮带上表。
6、面的锂电池 在输送过程中滑落。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 作腔后腔壁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侧的电机, 所述电机前端面转动设有第三转轴, 所 述第三转轴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九十度齿轮, 当所述九十度齿轮转动一圈 时, 带动所述第一带轮转动一定角度, 将所述皮带上表面的锂电池向右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 测块上端面与所述推动腔上腔壁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连接, 所述推动腔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 所述检测块上侧的第四转轴, 所述第四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后侧的凸。
7、轮, 所述凸轮与所述检测块上端面抵接, 所述推动箱左端壁贯穿设有第三矩形孔, 所述工作腔 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转轴左侧的第五转轴, 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通过 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五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后侧的第二齿轮, 所述 第二齿轮可与所述九十度齿轮啮合, 所述凸轮转动使所述检测块向下滑动, 通过所述导电 检测板检测锂电池的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 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前腔壁的固定台, 所述固定台上端面滑动设有可将检测 不合格的锂电池推出所述不合格箱内的齿条, 所述齿条前端面与所述工作。
8、腔前腔壁通过拉 伸弹簧连接, 所述工作腔前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齿条上侧的第六转轴, 所述第六转轴上 固设有第一锥齿轮, 所述工作腔左右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六转轴后侧的第七转轴, 所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014086 A 2 述第七转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所述工作腔左右腔壁转动设有 位于所述齿条上侧的第八转轴, 所述第八转轴与所述第七转轴通过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八转轴上固设有与所述齿条上齿面啮合的第三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 作腔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三转轴左侧的第九转轴。
9、, 所述第九转轴与所述第六转轴 通过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九转轴上转动设有位于所述九十度齿轮前侧的第四齿 轮, 所述第四齿轮内后端壁侧固设有电磁铁, 所述电磁铁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第九转轴上固 设有位于所述第四齿轮后侧的滑动键, 所述滑动键上滑动设有第五齿轮, 所述第五齿轮内 设有向前开口的转动腔, 所述转动腔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设有磁性转动块, 所 述磁性转动块前端面与所述电磁铁后端面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接, 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 向前拉动所述第五齿轮, 使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九十度齿轮啮合。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014086 A 3 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
10、状态的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锂电池, 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 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锂电 池在充电过程中, 任何形式的过充都会导致电池性能受到严重破坏, 甚至爆炸, 在使用之 前, 需要将电压合格的锂电池与过充或者过放的锂电池进行分离开来, 所以, 亟需一种自动 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针对上述缺点, 本发明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克服了上 述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1、的。 0005 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包括工作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箱内的工 作腔, 所述工作箱上端壁贯穿设有可将待检测的锂电池置入的入料口, 所述工作腔内固设 有可将锂电池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 所述工作箱右端壁底部贯穿设有第一矩形孔, 所述工 作箱右端面铰接设有可将所述第一矩形孔右口封闭的第一封闭板, 所述工作腔底壁滑动设 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右下侧的合格箱, 所述合格箱内设有向上开口可收集电压正常的锂电 池的合格腔, 所述工作箱后端壁底部贯穿设有第二矩形孔, 所述工作箱后端面铰接设有可 封闭第二矩形孔的第二封闭板, 所述工作腔底壁滑动设有可收集电压不合格的锂电池的不 合格箱, 所。
12、述不合格箱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后侧, 所述不合格箱内设有向上开口的不合格腔, 所述工作腔顶壁固设有推动箱, 所述推动箱内设有向下开口的推动腔, 所述推动腔内滑动 设有检测块, 所述检测块下端面左右对称固设有可检测锂电池电压的导电检测板, 所述检 测块内固设有电压检测器, 所述导电检测板与所述电压检测器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工作腔 内设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前上侧的推动装置, 所述推动装置可将所述输送装置内电压不合 格的锂电池推入所述不合格箱内, 完成分类收集。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前后腔壁的第一转轴, 所述 第一转轴上固设有第一带轮, 所述工作腔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
13、所述第一转轴右侧的第二 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右侧的第二带轮, 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 一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待检测的锂电池通过所述入料口进入所述皮带上表面, 进行运 输, 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后侧的第一齿轮, 所述工作腔左腔壁固设有 位于所述皮带上侧的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左右对称设有两组, 所述左右对称的固定杆前后 对称设有两组, 所述固定杆相对端面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皮带上表面的挡板, 所述挡板可防 止所述皮带上表面的锂电池在输送过程中滑落。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工作腔后腔壁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侧的电机, 所述电机前 端面转动设有第三转轴, 所。
14、述第三转轴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九十度齿轮, 当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1014086 A 4 所述九十度齿轮转动一圈时, 带动所述第一带轮转动一定角度, 将所述皮带上表面的锂电 池向右输送。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检测块上端面与所述推动腔上腔壁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连接, 所述 推动腔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检测块上侧的第四转轴, 所述第四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 第一压缩弹簧后侧的凸轮, 所述凸轮与所述检测块上端面抵接, 所述推动箱左端壁贯穿设 有第三矩形孔, 所述工作腔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转轴左侧的第五转轴, 所述第 五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通过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
15、第五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皮 带轮后侧的第二齿轮, 所述第二齿轮可与所述九十度齿轮啮合, 所述凸轮转动使所述检测 块向下滑动, 通过所述导电检测板检测锂电池的电压。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前腔壁的固定台, 所述固定 台上端面滑动设有可将检测不合格的锂电池推出所述不合格箱内的齿条, 所述齿条前端面 与所述工作腔前腔壁通过拉伸弹簧连接, 所述工作腔前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齿条上侧的 第六转轴, 所述第六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 所述工作腔左右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 六转轴后侧的第七转轴, 所述第七转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所 述工作腔左右腔。
16、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齿条上侧的第八转轴, 所述第八转轴与所述第七转轴 通过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八转轴上固设有与所述齿条上齿面啮合的第三齿轮。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工作腔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三转轴左侧的第九转轴, 所 述第九转轴与所述第六转轴通过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九转轴上转动设有位于所述 九十度齿轮前侧的第四齿轮, 所述第四齿轮内后端壁侧固设有电磁铁, 所述电磁铁上下对 称设置, 所述第九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四齿轮后侧的滑动键, 所述滑动键上滑动设有 第五齿轮, 所述第五齿轮内设有向前开口的转动腔, 所述转动腔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转动腔 内转动设有磁性转动块, 所述。
17、磁性转动块前端面与所述电磁铁后端面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 接, 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 向前拉动所述第五齿轮, 使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九十度齿轮啮 合。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可自动检测锂电池内充电电压的状态, 将需要检测的 锂电池放入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内, 通过本发明的检测块对电压进行检测, 若电压合格, 则送 入本发明的合格箱中, 若电压过充或过放, 则会将锂电池推入本发明的不合格箱内, 将锂电 池进行快速分类,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 为叙述方便, 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 规定如下: 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
18、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D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检测块23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1014086 A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 于以下实施例。 0015 如图1-6所示, 一种自动检测锂电池充放状态的设备, 包括工作箱10以及设置于所 述工作箱10内的工作腔11, 所述工作箱。
19、10上端壁贯穿设有可将待检测的锂电池置入的入料 口17, 所述工作腔11内固设有可将锂电池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71, 所述工作箱10右端壁底 部贯穿设有第一矩形孔27, 所述工作箱10右端面铰接设有可将所述第一矩形孔27右口封闭 的第一封闭板28, 所述工作腔11底壁滑动设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71右下侧的合格箱32, 所 述合格箱32内设有向上开口可收集电压正常的锂电池的合格腔31, 所述工作箱10后端壁底 部贯穿设有第二矩形孔43, 所述工作箱10后端面铰接设有可封闭第二矩形孔43的第二封闭 板42, 所述工作腔11底壁滑动设有可收集电压不合格的锂电池的不合格箱40, 所述不合格 箱40位于所述。
20、输送装置71后侧, 所述不合格箱40内设有向上开口的不合格腔41, 所述工作 腔11顶壁固设有推动箱19, 所述推动箱19内设有向下开口的推动腔20, 所述推动腔20内滑 动设有检测块23, 所述检测块23下端面左右对称固设有可检测锂电池电压的导电检测板 33, 所述检测块23内固设有电压检测器34, 所述导电检测板33与所述电压检测器34通过导 线62连接, 所述工作腔11内设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71前上侧的推动装置72, 所述推动装置 72可将所述输送装置71内电压不合格的锂电池推入所述不合格箱40内, 完成分类收集。 0016 有益地, 所述输送装置71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11前后腔壁。
21、的第一转轴37, 所述第一转轴37上固设有第一带轮38, 所述工作腔11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轴 37右侧的第二转轴29, 所述第二转轴29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38右侧的第二带轮26, 所述第二带轮26与所述第一带轮38通过皮带30传动连接, 待检测的锂电池通过所述入料口 17进入所述皮带30上表面, 进行运输, 所述第一转轴37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38后侧 的第一齿轮39, 所述工作腔11左腔壁固设有位于所述皮带30上侧的固定杆25, 所述固定杆 25左右对称设有两组, 所述左右对称的固定杆25前后对称设有两组, 所述固定杆25相对端 面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皮带30上表面的挡板2。
22、4, 所述挡板24可防止所述皮带30上表面的锂电 池在输送过程中滑落。 0017 有益地, 所述工作腔11后腔壁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7上侧的电机63, 所述电 机63前端面转动设有第三转轴36, 所述第三转轴36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39啮合的九 十度齿轮35, 当所述九十度齿轮35转动一圈时, 带动所述第一带轮38转动一定角度, 将所述 皮带30上表面的锂电池向右输送。 0018 有益地, 所述检测块23上端面与所述推动腔20上腔壁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7连接, 所述推动腔20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检测块23上侧的第四转轴22, 所述第四转轴22上固 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7后侧的凸轮。
23、21, 所述凸轮21与所述检测块23上端面抵接, 所 述推动箱19左端壁贯穿设有第三矩形孔18, 所述工作腔11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四 转轴22左侧的第五转轴15, 所述第五转轴15与所述第四转轴22通过第一皮带轮16传动连 接, 所述第五转轴15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轮16后侧的第二齿轮14, 所述第二齿轮14 可与所述九十度齿轮35啮合, 所述凸轮21转动使所述检测块23向下滑动, 通过所述导电检 测板33检测锂电池的电压。 0019 有益地, 所述推动装置7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腔11前腔壁的固定台44, 所述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1014086 A 6 固定台4。
24、4上端面滑动设有可将检测不合格的锂电池推出所述不合格箱40内的齿条46, 所述 齿条46前端面与所述工作腔11前腔壁通过拉伸弹簧45连接, 所述工作腔11前腔壁转动设有 位于所述齿条46上侧的第六转轴57, 所述第六转轴57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56, 所述工作腔 11左右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六转轴57后侧的第七转轴55, 所述第七转轴55上固设有与 所述第一锥齿轮56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4, 所述工作腔11左右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齿条46 上侧的第八转轴51, 所述第八转轴51与所述第七转轴55通过第二皮带轮53传动连接, 所述 第八转轴51上固设有与所述齿条46上齿面啮合的第三齿轮52。 00。
25、20 有益地, 所述工作腔11前后腔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三转轴36左侧的第九转轴 13, 所述第九转轴13与所述第六转轴57通过第三皮带轮48传动连接, 所述第九转轴13上转 动设有位于所述九十度齿轮35前侧的第四齿轮12, 所述第四齿轮12内后端壁侧固设有电磁 铁49, 所述电磁铁49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第九转轴13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四齿轮12后侧的 滑动键61, 所述滑动键61上滑动设有第五齿轮50, 所述第五齿轮50内设有向前开口的转动 腔59, 所述转动腔59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转动腔59内转动设有磁性转动块58, 所述磁性转动 块58前端面与所述电磁铁49后端面通过第二压缩弹簧60连。
26、接, 当所述电磁铁49通电时, 向 前拉动所述第五齿轮50, 使所述第五齿轮50与所述九十度齿轮35啮合。 0021 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 本发明的初始状态为: 第一压缩弹簧47为放松状态, 检测块23位于推动腔20内, 拉伸弹 簧45为放松状态, 齿条46位于皮带30前侧, 第二压缩弹簧60为放松状态, 第五齿轮50与九十 度齿轮35未啮合; 1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检测锂电池的电压时, 将待检测的锂电池通过入料口17放入皮带 30上表面, 启动电机63, 电机63启动转动带动第三转轴36转动, 第三转轴36转动带动九十度 齿轮35转动, 当九十度齿轮35与第一齿轮39啮合时, 九十度齿。
27、轮35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9转 动, 第一齿轮39转动带动第一转轴37转动, 第一转轴37转动带动第一带轮38转动, 由于第一 带轮38与第二带轮26通过皮带30传动连接, 第一带轮38、 第二带轮26转动从而使皮带30向 右滑动, 皮带30向右滑动带动皮带30上表面的锂电池向右滑动; 2 当九十度齿轮35与第二齿轮14啮合时, 九十度齿轮3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 第 二齿轮14转动带动第五转轴15转动, 由于第五转轴15与第四转轴22通过第一皮带轮16传动 连接, 第五转轴15转动带动第四转轴22转动, 第四转轴22转动带动凸轮21转动, 凸轮21转动 从而使检测块23向下滑动, 检测块。
28、23向下滑动带动导电检测板33向下滑动, 使导电检测板 33与锂电池的正负极抵接, 锂电池内的电压通过导线62传递至电压检测器34内, 通过电压 检测器34检测锂电池内的电压是否合格; 3 若锂电池电压合格, 则留在皮带30上表面, 落入合格腔31内完成收集; 4 若锂电池电压不合格, 电磁铁49通电吸引磁性转动块58向前滑动, 磁性转动块58向 前滑动带动第五齿轮50向前滑动, 使第五齿轮50向前滑动至第五齿轮50与九十度齿轮35啮 合, 九十度齿轮35转动带动第五齿轮50转动, 第五齿轮50转动带动第九转轴13转动, 由于第 九转轴13与第六转轴57通过第三皮带轮48传动连接, 第九转轴1。
29、3转动带动第六转轴57转 动, 第六转轴57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56转动, 由于第一锥齿轮56与第二锥齿轮54啮合, 第一 锥齿轮5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54转动, 第二锥齿轮54转动带动第七转轴55转动, 由于第七 转轴55与第八转轴51通过第二皮带轮53传动连接, 第七转轴55转动带动第八转轴51转动,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1014086 A 7 第八转轴51转动带动第三齿轮52转动, 由于第三齿轮52与齿条46啮合, 第三齿轮52转动带 动齿条46向后滑动, 将皮带30上表面检测电压不合格的锂电池推入不合格腔41内, 完成收 集, 当九十度齿轮35与第五齿轮50脱离啮合时, 拉。
30、伸弹簧45复位带动齿条46向前滑动至初 始位置; 5 本发明持续工作, 从而将皮带30上表面的锂电池逐个检测, 将电压合格的锂电池与 不合格的锂电池进行分类。 002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 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1014086 A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9 CN 111014086 A 9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0 CN 111014086 A 10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1 CN 111014086 A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2 CN 111014086 A 12 。
- 内容关键字: 自动检测 锂电池 状态 设备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规则模型的安全性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pdf
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辨识方法.pdf
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处理装置.pdf
用于皮革绘图的自动换笔机构.pdf
化合物活性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小型多功能通用信息处理单元.pdf
决策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离子液体催化环氧油酸甲酯合成壬二酸单甲酯的方法.pdf
基于区块链的密钥存储方法及装置.pdf
建筑施工用的深基坑安全保护装置.pdf
镀锡铁材料回收装置.pdf
变压器呼吸器防倒灌结构.pdf
木材切割装置自动清理木屑的装置.pdf
扭拧工装.pdf
含氮少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pdf
辅助腿部弯曲的康复装置.pdf
智能擦窗机器人.pdf
集群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pdf
自适应平衡滚筒洗衣机及其自适应平衡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