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9350594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6.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05849.3 (22)申请日 2020.01.03 (71)申请人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地址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涵中西 路1号 (72)发明人 谢建峰熊克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5219 代理人 徐剑兵张忠波 (51)Int.Cl. G09F 9/30(2006.01) G09G 3/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结构, 包括: 多个。

2、 基础单元、 源极线、 TFT开关线、 屏内数据线、 栅极 线、 TFT开关。 每一行的基础单元包含两条栅极 线, 基础单元包括多对子像素, 每对子像素均分 别连接基础单元所在行的两条栅极线, 且两条栅 极线用于分别控制每对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 处在同一列的每对子像素通过屏内数据线与同 一TFT开关连接, 处在同一行的每个基础单元中 位于排列顺序位置相同的子像素对分别通过一 个TFT开关与一条TFT开关线相连。 同一基础单元 内的多对子像素通过多个TFT开关与一条源极线 连接。 本发明将大幅地减少了源极线的数量,为 驱动单元的Y轴做长度缩减提供了更好的方案, 此实施例也为全面屏的实现提供了一。

3、个新颖的 实行方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1047997 A 2020.04.21 CN 111047997 A 1.一种显示屏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多个基础单元、 源极线、 TFT开关线、 屏内数据 线、 栅极线、 TFT开关; 多个所述基础单元阵列排布; 每一行的基础单元包含两条栅极线, 所述基础单元包括多对子像素, 每对子像素均分 别连接基础单元所在行的两条栅极线, 且两条所述栅极线用于分别控制每对子像素中的一 个子像素; 处在同一列的每对子像素通过所述屏内数据线与同一TFT开关连接, 处在同一行的每 个基础单元中位于排列顺序位置相同的子像素对分别通过。

4、一个TFT开关与一条TFT开关线 相连; 所述基础单元中子像素对的数量与所述TFT开关线数量相同; 同一基础单元内的多对子像素通过多个TFT开关与一条所述源极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显示屏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 与多条所述源极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显示屏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与同一栅极线连接的子像素在该 对子像素的位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显示屏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单元包含三对子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显示屏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线位于所述基础单元两 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显示屏结构,。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单元包含两组以RGB排 列方式排列的像素, 且两组像素并排设置, 呈R、 G、 B、 R、 G、 B方式排列。 7.一种显示屏结构的驱动方法, 应用于权利与要求1到6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显示屏结 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依次循环开启一条栅极线; 在一条栅极线打开期间, 依次开启所述TFT开关线; 按开启TFT开关线顺序驱动单元依次将信号传输至每对子像素中的其中一个子像素 中。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047997 A 2 一种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

6、手机全面屏已成为设计的主流, 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 如何在有限大小的手 机上实现四面窄边框, 提升手机正面面积的利用率, 进而推出高屏占比的产品, 成为当下各 大厂商竞争的焦点。 0003 从屏占比角度来看, 2007年的初代iPhone屏占比仅为50左右, 后续几年内, 手机 屏占比在持续提升, 但提升幅度不大。 通过CINNO Research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 在过去几 年里, 16:9的屏幕比例成为智能机标准屏深入人心, 该方案的好处是可以在手机上下端留 下足够的净空, 用以放置摄像模组、 指纹识别、 Home键等; 但缺点也很明显, 手机正面的面积 利用率不够, 屏占比很难突破。

7、75。 0004 由于源极线数量过多, 使得驱动单元的Y轴得不到减小, 同时增加了驱动单元的制 作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为此, 需要提供一种显示屏结构及其方法, 大幅减少源极线的数量, 同时降低驱动 单元的制作成本。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结构, 包括: 多个基础单元、 源极线、 TFT开关线、 屏内数据线、 栅极线、 TFT开关; 0007 多个所述基础单元阵列排布; 0008 每一行的基础单元包含两条栅极线, 所述基础单元包括多对子像素, 每对子像素 均分别连接基础单元所在行的两条栅极线, 且两条所述栅极线用于分别控制每对子像素中 的一个子像素; 0009。

8、 处在同一列的每对子像素通过所述屏内数据线与同一TFT开关连接, 处在同一行 的每个基础单元中位于排列顺序位置相同的子像素对分别通过一个TFT开关与一条TFT开 关线相连; 0010 所述基础单元中子像素对的数量与所述TFT开关线数量相同; 0011 同一基础单元内的多对子像素通过多个TFT开关与一条所述源极线连接。 0012 进一步地, 还包括: 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与多条所述源极线相连。 0013 进一步地, 与同一栅极线连接的子像素在该对子像素的位置相同。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基础单元包含三对子像素。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栅极线位于所述基础单元两侧。 0016 进一步地,。

9、 所述基础单元包含两组以RGB排列方式排列的像素, 且两组像素并排设 置, 呈R、 G、 B、 R、 G、 B方式排列。 0017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结构的驱动方法,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述的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047997 A 3 一种显示屏结构, 包括如下步骤: 0018 依次循环开启一条栅极线; 0019 在一条栅极线打开期间, 依次开启所述TFT开关线; 0020 按开启TFT开关线顺序驱动单元依次将信号传输至每对子像素中的其中一个子像 素中。 0021 区别于现有技术,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FT开关线、 栅极线共同作用控制数据传输。 本发明将大幅地减少了源。

10、极线的数量,为驱动单元的Y轴做长度缩减提供了更好的方案, 此 实施例也为全面屏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实行方案。 由于减少源极线的数量, 则不只是 驱动单元的Y轴得到减小, 而且此时也极大程度节约了驱动单元的制作成本, 减少了驱动单 元的内部的元器件。 另, 由于Y轴变得更小, 则此画素设计方案可用于全面屏或者追求极致 窄边框的显示屏设计。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显示屏的内部结构图; 0023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 基础单元; 0026 101、 子像素; 0027 2、 TFT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

11、容、 构造特征、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 以下结合具体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9 请参阅图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结构, 包括: 多个基础单元1、 源极线、 TFT 开关线、 屏内数据线、 栅极线、 TFT开关2。 多个所述基础单元阵列排布。 每一行的基础单元包 含两条栅极线, 且所述栅极线位于该行所述基础单元上下两侧, 如图1所示, 所述基础单元 包括多对子像素101, 两个相邻的子像素为一对, 且基础单元中子像素的数量和为偶数, 每 对子像素均分别连接基础单元所在行的两条栅极线, 且两条所述栅极线用于分别控制每对 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 在某些实施例中, 与同一栅极线连接的子。

12、像素在该对子像素的位 置相同, 具体的, 由G1控制的子像素均在改该对子像素的左侧, 由G2控制的子像素均在均在 该子像素的右侧。 同时所述栅极线用于控制是否将数据传输到子像素。 处在同一列的每对 子像素通过所述屏内数据线与同一个TFT开关连接, 均受该TFT开关控制, 处在同一行的每 个基础单元中位于排列顺序位置相同的子像素对分别通过一个TFT开关与一条TFT开关线 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TFT开关线将控制位于每个基础单元1中位置相同的子像素101对 的多个TFT开关2, 这些TFT开关相连接, 具体的, 所述基础单元1中子像素101对的数量与所 述TFT开关线数量相同, 且位于同一基。

13、础单元1中的多对子像素101分别连接一条所述TFT开 关线; 同一行包含多个所述基础单元1, 位于不同基础单元1中相同位置的子像素101对与同 一条TFT开关线相连。 所述基础单元1中子像素101对的数量与所述TFT开关线数量相同。 同 一基础单元1内的多对子像素101通过多个TFT开关2与一条所述源极线连接。 同一基础单元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047997 A 4 内的多对子像素通过多个TFT开关与一条所述源极线连接, 所述源极线用于传输驱动单元 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FT开关线、 栅极线共同作用控制数据传输, 具体的, 在数据传输 时, 先开启栅极线, 后依次控制TFT。

14、开关2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 信号由源极线接入, 并通过多 个TFT开关2, 控制数据传输至其中一条屏内数据线上, 再由两条的栅极线控制子像素101接 入屏内数据线上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 每条屏内数据线都与其中一条所述TFT开关线相 连, 且一个基础单元1中的每对子像素101均通过所述屏内数据线与一条TFT开关线相连接。 所述基础单元1中有多对子像素101时。 在本实施例中, 同一基础单元1内的多对子像素101 通过多条所述屏内数据线与一条所述源极线连接, 本发明将大幅地减少了源极线的数量, 为驱动单元的Y轴做长度缩减提供了更好的方案, 此实施例也为全面屏的实现提供了一个 新颖的实行方案。。

15、 由于减少源极线的数量, 则不只是驱动单元的Y轴得到减小, 而且此时也 极大程度节约了驱动单元的制作成本, 减少了驱动单元的内部的元器件。 另, 由于驱动单元 Y轴变得更小, 则此画素设计方案可用于全面屏或者追求极致窄边框的显示屏设计。 0030 请参阅图1,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基础单元1包含三对子像素101。 可以为两组以包 含RGB(RED、 GREEN、 BLUE)排列方式排列的像素, 且两组像素并排设置, 呈R、 G、 B、 R、 G、 B方式 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 共有六个子像素101组成对子像素101对, 具体的, R/G、 B/R、 G/B三对子 像素101对。 其中一条源极。

16、线通过三个TFT开关线分别与显示屏面内的三条所述屏内数据线 连接, 其中一条屏内数据线上传送R/G子像素101资料, 另外两条屏内数据线上传送B/R子像 素101资料, G/B子像素101资料。 另两条源极线等其他源极线与TFT开关线及面内屏内数据 线的子像素101的连接方式与上述源极线的连接方式一样, 并在显示屏面内重复上述源极 线的连接方式。 0031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一种显示屏结构还包括了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与多条所 述源极线相连。 由于从驱动单元出来后采用了Demux的设计方式, 因此本发明的源极线数量 会减少为原来的1/3, 当源极线通过TFT开关2与面内的屏内数据线连接时,。

17、 又使用HSD方式 去对子像素101进行排列设计, 此时源极线减少为原来的1/6, 最终本发明的源极线为普通 显示屏的1/6, 极大地减少了源极线的数量。 由于减少源极线的数量, 则不只是驱动单元的Y 轴得到减小, 而且此时节约了驱动单元的制作成本, 减少了驱动单元内部的元器件。 0032 请参阅图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结构的驱动方法, 应用上述实施例, 包 括如下步骤: 依次循环开启一条栅极线。 在一条栅极线打开期间, 依次开启所述TFT开关线。 按开启TFT开关线顺序驱动单元依次将信号传输至每对子像素101中的其中一个子像素101 中。 具体的, 当G1打开, SW1打开时, S。

18、1传送子像素资料(R子像素资料); SW1关闭, SW2打开 时, S1传送子像素资料(B子像素资料); SW1和SW2关闭, SW3打开时, S1传送子像素资料 (G子像素资料); 当G2打开, SW1打开时, S1传送子像素资料(G子像素资料); SW1关闭, SW2 打开时, S1传送子像素资料(R子像素资料); SW1和SW2关闭, SW3打开时, S1传送子像素 资料(B子像素资料); 对于S1来说, G3/G4打开时, S1传输的数据和G1/G2打开时是一样的, 如 图中G3/G4打开时的时序图。 对于其他源极线S2、 S3来说, 数据的传输时序图也和S1一样。 0033 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并非因此限制 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因此, 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 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 改, 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直接或间接地将以 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047997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11047997 A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1104799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显示屏 结构 及其 驱动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35059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