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肉杀菌方法及处理装置.pdf
《解冻肉杀菌方法及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冻肉杀菌方法及处理装置.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83384.3 (22)申请日 2020.02.09 (71)申请人 董锦铭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 北四段4号4栋2楼3号 (72)发明人 董锦铭熊又鸣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61 代理人 罗言刚 (51)Int.Cl. A23B 4/07(2006.01) A23L 5/20(2016.01) C02F 1/7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解冻肉杀菌方法及处理装置 (57)摘要 。
2、一种解冻肉杀菌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解冻 肉放入密闭空间内, 按照臭氧和增压气体积比1: 1-3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2-1.5个大气压, 保持2- 5分钟, 随后再按照臭氧和增压气体积比1: 10-20 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4-2.0个大气压; 开启紫外 线灯对解冻肉进行辐照, 紫外灯循环往复运动对 解冻肉进行全表面循环照射杀菌。 本发明还公开 了一种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采用本发明所述解 冻肉杀菌方法及处理装置, 能够实现在解冻肉类 的过程中完成对解冻肉表皮全方位无死角杀菌, 避免解冻水带来的肉表皮细菌滋生, 影响肉类品 质和质量; 同时对肉质口感影响较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
3、图4页 CN 111165556 A 2020.05.19 CN 111165556 A 1.一种解冻肉杀菌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解冻肉放入密闭空间内, 按照臭氧和增压气体积比1: 1-3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2-1.5个 大气压, 保持2-5分钟, 随后再按照臭氧和增压气体积比1: 10-20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4-2.0 个大气压; 开启紫外线灯对解冻肉进行辐照, 紫外灯循环往复运动对解冻肉进行全表面循环照射 杀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冻肉杀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灯照射时, 照射功率根 据检测肉温进行调节, 肉温在4-7摄氏度时, 紫外灯亮度为2400-260。
4、0LUX, 肉温在7-12摄氏 度时, 紫外灯亮度为2000-2400LUX, 肉温在12摄氏度以上时, 紫外灯亮度为1500-2000LU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冻肉杀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气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4.一种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解冻室 (1) 、 冻肉承载部件 (2) 、 充入气 体部件 (3) 、 杀菌部件 (4) 以及驱动部件 (5) , 所述解冻室 (1) 内设有定位承载板 (6) , 所述冻 肉承载装置设置在定位承载板 (6) 上, 所述充入气体部件 (3) 设置在解冻室 (1) 的旁侧, 所述 杀菌部件 (4) 设置在冻肉承载部件 (。
5、2) 的外侧且呈包裹状态设置, 所述驱动部件 (5) 设置在 定位承载板 (6) 的底部, 所述驱动部件 (5) 的输出端与杀菌部件 (4) 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承载板 (6) 设有呈未封闭状态的矩形环槽 (7) , 所述冻肉承载部件 (2) 设置矩形环槽 (7) 内, 所述杀菌部 件 (4) 包括环形导轨 (8) 以及紫外线杀菌框板 (9) , 所述环形导轨 (8) 罩设在矩形环槽 (7) 的 正上方, 所述环形导轨 (8) 呈贯穿状, 所述紫外线杀菌框板 (9) 设置在环形导轨 (8) 的顶部, 所述紫外线杀菌框板 (9。
6、) 的下半部分侧壁上设有呈排设置的导滑轮, 每个导滑轮能与环形 导轨 (8) 的侧壁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件 (5) 包 括驱动电机 (10) 、 输出轴 (11) 、 定位支撑板 (12) 、 联动板 (13) 和贯穿轴 (14) , 所述定位支撑 板 (12) 呈水平状态安装在解冻室 (1) 内, 所述驱动电机 (10) 安装在定位支撑板 (12) 上, 所述 输出轴 (11) 与驱动电机 (10) 的主轴固定连接, 所述联动板 (13) 的一端与输出轴 (11) 的连 接, 所述联动板 (13) 的顶部设有U形槽 (15) 。
7、, 所述贯穿轴 (14) 卡设在U形槽 (15) 内, 所述贯穿 轴 (14) 的顶端与紫外线杀菌框板 (9) 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冻肉承载部件 (2) 包括支撑台板 (16) 、 第一承载组件 (17) 和第二承载组件 (18) , 所述第一承载组件 (17) 和 第二承载组件 (18) 分别设置在支撑台板 (16) 的底部, 所述第二承载组件 (18) 包裹着第一承 载组件 (17) 设置, 所述第一承载组件 (17) 与第二承载组件 (18) 的结构以及安装状态均相 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
8、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载组件 (17) 包括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的第一支撑柱, 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均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支 撑台板 (16) 的底部, 所述第二承载组件 (18) 包括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的第二支撑柱, 四个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设置范围小于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设置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入气体部件 (3) 包括臭氧输气系统 (19) 和氮气输气系统 (20) , 所述臭氧输气系统 (19) 和氮气输气系统 (20) 均与解冻室 (1) 连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165556 A 2 一种解冻肉杀菌方法及处理装置。
9、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涉及冻肉加工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解冻肉杀菌方法及 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冷冻肉是通过从家禽身上取得, 并经预冷, 在-18以下急冻数小时, 深层肉温达- 6以下的肉品, 经过低温冷冻肉, 其肉里的蛋白质活性减弱, 不会立即流失, 并且色泽、 香 味都不如新鲜肉或冷却肉, 但保存期比较长, 故仍被广泛采用。 000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肉类供给已经形成了以市场消费为主导的总体格 局, 部分肉制品还出口到日本、 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肉制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十 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10、 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 肉制品加工又面临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巨大挑战, 肉制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加 工能力不足, 转化为加工质量不高, 这也是制约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而宏 观掌握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0004 现有技术中, 当需要对冷冻肉进行解冻时, 因为现有的大多数的解冻方式均在室 内直接化冻, 此种肉类的化冻过程中会造成细菌滋生, 影响整体肉质的优良的程度。 发明内容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冻肉杀菌方法及处理装 置。 0006 本发明所述解冻肉杀菌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解冻肉放入密闭空间内, 按照臭氧。
11、和增压气体积比1: 1-3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2-1.5个 大气压, 保持2-5分钟, 随后再按照臭氧和增压气体积比1: 10-20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4-2.0 个大气压; 开启紫外线灯对解冻肉进行辐照, 紫外灯循环往复运动对解冻肉进行全表面循环照射 杀菌。 0007 优选的, 所述紫外灯照射时, 照射功率根据检测肉温进行调节, 肉温在4-7摄氏度 时, 紫外灯亮度为2400-2600LUX, 肉温在7-12摄氏度时, 紫外灯亮度为2000-2400LUX, 肉温 在12摄氏度以上时, 紫外灯亮度为1500-2000LUX。 0008 优选的, 所述增压气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0009 本发明。
12、所述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包括解冻室、 冻肉承载部件、 充入气体部件、 杀 菌部件以及驱动部件, 所述解冻室内设有定位承载板, 所述冻肉承载装置设置在定位承载 板上, 所述充入气体部件设置在解冻室的旁侧, 所述杀菌部件设置在冻肉承载部件的外侧 且呈包裹状态设置, 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定位承载板的底部, 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杀 菌部件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定位承载板设有呈未封闭状态的矩形环槽, 所述冻肉承载部件设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1165556 A 3 置矩形环槽内, 所述杀菌部件包括环形导轨以及紫外线杀菌框板, 所述环形导轨罩设在矩 形环槽的正上方, 所。
13、述环形导轨呈贯穿状, 所述紫外线杀菌框板设置在环形导轨的顶部, 所 述紫外线杀菌框板的下半部分侧壁上设有呈排设置的导滑轮, 每个导滑轮能与环形导轨的 侧壁滑动配合。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 输出轴、 定位支撑板、 联动板和贯穿轴, 所 述定位支撑板呈水平状态安装在解冻室内,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定位支撑板上, 所述输出 轴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 所述联动板的一端与输出轴的连接, 所述联动板的顶部设 有U形槽, 所述贯穿轴卡设在U形槽内, 所述贯穿轴的顶端与紫外线杀菌框板的底部固定连 接。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冻肉承载部件包括支撑台板、 第一承载组件和第二承载组。
14、件, 所述 第一承载组件和第二承载组件分别设置在支撑台板的底部, 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包裹着第一 承载组件设置, 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与第二承载组件的结构以及安装状态均相同。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的第一支撑柱, 每个所述 第一支撑柱均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支撑台板的底部, 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结构 分布的第二支撑柱, 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设置范围小于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设置范 围。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充入气体部件包括臭氧输气系统和氮气输气系统, 所述臭氧输气 系统和氮气输气系统均与解冻室连通。 0015 采用本发明所述解冻肉杀菌方法及处理装置, 能够。
15、实现在解冻肉类的过程中完成 对解冻肉表皮全方位无死角杀菌, 避免解冻水带来的肉表皮细菌滋生, 影响肉类品质和质 量; 同时对肉质口感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所述处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处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处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所述处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所述处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冻肉承载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说明: 解冻室1, 冻肉承载部件2, 充入气体部件3, 杀菌部件4, 驱动部件5, 。
16、定位承载板6, 矩形环槽7, 环形导轨8, 紫外线杀菌框板9, 驱动电机10, 输出轴11, 定位支撑 板12, 联动板13, 贯穿轴14, U形槽15, 支撑台板16, 第一承载组件17, 第二承载组件18, 臭氧 输气系统19, 氮气输气系统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 本发明所述解冻肉杀菌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解冻肉放入密闭空间内, 按照臭氧和增压气体积比1: 1-3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2-1.5个 大气压, 保持2-5分钟, 随后再按照臭氧和增压气体积比1: 10-20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4-2.0 个大气压; 。
17、说明书 2/5 页 4 CN 111165556 A 4 开启紫外线灯对解冻肉进行辐照, 紫外灯循环往复运动对解冻肉进行全表面循环照射 杀菌。 0020 增压气体可以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臭氧利用增压气体增压和稀释后, 一方 面降低了臭氧转化为氧气的速度, 降低氧气浓度提高安全性, 同时增压可以使臭氧更容易 渗透入解冻肉内部, 解冻肉初始解冻时表面通常残留有水分, 臭氧增压后可以使其更容易 溶于水并作用在解冻肉表面进行杀菌消毒, 同时杀灭水中微生物。 0021 采用臭氧分步增压的方式, 初始臭氧浓度较高, 使其迅速溶于肉表面水或肉表面 中, 后续通入气体增压, 可以降低臭氧含量, 主要是维。
18、持较高气压, 保持臭氧杀菌效果。 0022 先采用臭氧杀菌再进行紫外灯照射的原因是臭氧溶于水可以杀菌, 而紫外灯对猪 表面残留有水分时杀菌效果较差, 由于臭氧和增压气持续通入产生的气流, 可以在通气过 程中吹散肉表面大部分水分, 从而提高后续的紫外线杀菌效果。 0023 在臭氧杀菌过程后采用紫外灯照射时, 照射功率根据检测肉温进行调节, 肉温在 4-7摄氏度时, 紫外灯亮度为2400-2600LUX, 肉温在7-12摄氏度时, 紫外灯亮度为2000- 2400LUX, 肉温在12摄氏度以上时, 紫外灯亮度为1500-2000LUX。 0024 当肉温较低时, 一方面通常是肉表面还存在大量残留解。
19、冻水, 紫外灯照射维持较 高剂量以保证紫外灯照射效果, 肉温较低时内部可能还存在未解冻残存冰晶, 紫外灯照射 也可以加速内部冰晶溶解。 肉温提高后, 即可降低辐照剂量, 可以节约紫外灯功耗, 并避免 紫外灯灼伤肉表面。 0025 具体实施方式: 将初始温度为4摄氏度左右的解冻猪肉放入密闭的解冻室内, 按照臭氧和氮气体积比 1: 2的比例持续通入至1.5个大气压, 保持5分钟, 随后再按照臭氧和氮气体积比1: 15的比例 持续通入至1.8个大气压; 随后开启紫外灯照射, 并实时监测肉温, 肉温在4-7摄氏度时, 紫外灯亮度为2400- 2600LUX随温度升高而线性降低, 肉温在7-12摄氏度时。
20、, 紫外灯亮度为2000-2400LUX随温度 升高而线性降低, 肉温在12摄氏度以上时, 紫外灯亮度为维持在2000LUX约30分钟, 期间紫 外灯为循环往复照射。 0026 对猪肉表面进行检测, 表面菌落总数为6.35,单位为十万个cfu/g。 0027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解冻肉杀菌处理装置, 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解冻室1、 冻肉承 载部件2、 充入气体部件3、 杀菌部件4以及驱动部件5, 所述解冻室1内设有定位承载板6, 所 述冻肉承载装置设置在定位承载板6上, 所述充入气体部件3设置在解冻室1的旁侧, 所述杀 菌部件4设置在冻肉承载部件2的外侧且呈包裹状态设置, 所述驱动部件5设置在定。
21、位承载 板6的底部, 所述驱动部件5的输出端与杀菌部件4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8 本发明所述处理装置中具有一个放待解冻肉的肉用的冻肉承载部件2, 环绕冻肉 承载部件2设置一个杀菌部件4, 杀菌部件4在驱动部件5的驱动下能够往复运动进行照射消 毒, 冻肉承载部件2有两组支撑结构, 周期交替支撑, 这样支撑处不一样, 避免支撑处照射不 到的情况, 本申请还具有一个臭氧泵和氮气泵, 喷入臭氧进行杀菌, 氮气主要是稀释臭氧浓 度, 增加气压, 使臭氧容易渗入肉体, 氮气降低内部臭氧分解生成的氧气浓度, 避免爆燃, 臭 氧充入的含量大致为10%体积比左右。 0029 所述定位承载板6设有呈未封闭状态的。
22、矩形环槽7, 所述冻肉承载部件2设置矩形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1165556 A 5 环槽7内, 所述杀菌部件4包括环形导轨8以及紫外线杀菌框板9, 所述环形导轨8罩设在矩形 环槽7的正上方, 所述环形导轨8呈贯穿状, 所述紫外线杀菌框板9设置在环形导轨8的顶部, 所述紫外线杀菌框板9的下半部分侧壁上设有呈排设置的导滑轮, 每个导滑轮能与环形导 轨8的侧壁滑动配合, 此方案内的紫外线杀菌框板9为柔性材质制成, 因为本说明书附图中 的环形导轨8呈现矩形结构, 环形导轨8可以为多种不同的结构例如U形跑道结构、 圆形结 构, 紫外线杀菌框板9为柔性材质制成, 能实现在环形导轨8内移动,。
23、 完成对冻肉的杀菌作 业。 0030 所述驱动部件5包括驱动电机10、 输出轴11、 定位支撑板12、 联动板13和贯穿轴14, 所述定位支撑板12呈水平状态安装在解冻室1内, 所述驱动电机10安装在定位支撑板12上, 所述输出轴11与驱动电机10的主轴固定连接, 所述联动板13的一端与输出轴11的连接, 所 述联动板13的顶部设有U形槽15, 所述贯穿轴14卡设在U形槽15内, 所述贯穿轴14的顶端与 紫外线杀菌框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驱动电机10带动输出轴11转动, 因为输出轴11与联 动板13连接, 联动板13与贯穿轴14连接, 则能带动联动板13、 贯穿轴14以及紫外线杀菌框板 9。
24、移动, 实现对冻肉的杀菌作业。 0031 所述冻肉承载部件2包括支撑台板16、 第一承载组件17和第二承载组件18, 所述第 一承载组件17和第二承载组件18分别设置在支撑台板16的底部, 所述第二承载组件18包裹 着第一承载组件17设置, 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7与第二承载组件18的结构以及安装状态均相 同, 两组支撑结构, 周期交替支撑, 支撑处不一样, 避免支撑处照射或臭氧气体接触不到的 情况, 提高杀菌效果。 0032 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7包括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的第一支撑柱, 每个所述第一支撑 柱均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支撑台板16的底部, 所述第二承载组件18包括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 的第二支撑。
25、柱, 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设置范围小于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设置范围, 两 组支撑结构设置范围设置的不同, 能实现两者支撑结构的交替设置, 完成对冻肉的支撑。 0033 所述充入气体部件3包括臭氧输气系统19和氮气输气系统20, 所述臭氧输气系统 19和氮气输气系统20均与解冻室1连通, 喷入臭氧进行杀菌, 氮气主要是稀释臭氧浓度, 增 加气压, 使臭氧容易渗入肉体, 氮气降低内部臭氧分解生成的氧气浓度, 避免爆燃。 0034 本发明通过上述此种自动化的杀菌处理作业, 能够实现在解冻肉类的过程中完成 对解冻环境无死角的杀菌, 避免细菌的滋生影响肉类的口感。 0035 所述处理装置中具有一个放待解。
26、冻肉的肉用的冻肉承载部件, 环绕冻肉承载部件 设置一个杀菌部件, 杀菌部件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能够往复运动进行照射消毒, 冻肉承载 部件有两组支撑结构, 周期交替支撑, 避免支撑处照射不到的情况, 还具有一个臭氧泵和氮 气泵, 喷入臭氧进行杀菌, 氮气主要是稀释臭氧浓度, 增加气压, 使臭氧容易渗入肉体, 氮气 降低内部臭氧分解生成的氧气浓度, 避免爆燃。 0036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 制, 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 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37 前文所述的为本发明的各个。
27、优选实施例, 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 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 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 使用, 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人的发明验证过程, 并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1165556 A 6 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 凡 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 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1165556 A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111165556 A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111165556 A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111165556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111165556 A 11 。
- 内容关键字: 解冻 杀菌 方法 处理 装置
快装预应力锚索.pdf
电池级碳酸锂制备用的烧结设备.pdf
研磨用高效除尘装置.pdf
新型罩杯间距可调的文胸.pdf
防卡板结构.pdf
卧式微波辅助酸碱预处理秸秆的装置.pdf
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回弹仪的弹击杆校准装置.pdf
转移基膜纸及其制备系统、包装膜及其制备系统.pdf
防水卷材成卷后的捆扎装置.pdf
介质加载腔体滤波器.pdf
乳制品自动检测系统与智慧实验室.pdf
屠宰刀具全方位消毒器.pdf
循环气幕集气装置.pdf
含油污泥处理加药装置.pdf
Z轴带双R轴切换作业机构及点胶机.pdf
急诊实验室自动化样本处理及检测系统.pdf
零件3D扫描辅助旋转台.pdf
圆柱电池盖帽焊接工装.pdf
建筑施工土方开挖基坑防护装置.pdf
睡眠感知音乐理疗系统.pdf
自动计数立盒机.pdf
扬声器.pdf
电池钢壳清洗用滚筒机构.pdf
便携式应急LED灯.pdf
超声手术器械.pdf
胸腔镜镜头清洁装置.pdf
工业硅破碎除杂装置.pdf
具有多环境模拟功能的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pdf
自动纠偏修正的防水卷材绕卷装置.pdf
基于离心过滤洗涤的碳酸锂回收设备.pdf
绝缘电缆料生产设备.pdf
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pdf
钢制球阀.pdf
使用离心铸造环形胚料制造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pdf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一台二线快速换乘结构.pdf
建筑工程碎石机.pdf
火灾探测指示装置.pdf
忆阻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塔式起重机的第二制动控制系统.pdf
延缓制热结霜的回风网罩、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孵化早期受精种蛋判别模型的建立方法.pdf
抗疫眼镜框制作方法及抗疫眼镜框.pdf
水分散薄水铝石纳米片的无模板分级生长制备方法.pdf
装配机械臂的无人艇水面垃圾清理控制系统及方法.pdf
可组合多种植物种植的齿轮传动式旋转观赏花盆.pdf
提高医用可降解锌合金生物活性的表面处理方法.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新闻稿件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双风道散热的制动盘.pdf
新型的车用履带卸料系统.pdf
电镀锡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pdf
单向压力阀门导尿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