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9346169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03.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档描述:

《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pdf(1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61153.X (22)申请日 2020.03.10 (71)申请人 杭州鹏程混凝土有限公司 地址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街 道长安村 (祥大房) (72)发明人 于国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66 代理人 沈相权 (51)Int.Cl. C02F 9/04(2006.01) C02F 10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 操作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

2、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 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包括污水净化池, 所述 污水净化池的右侧设置有药液箱, 所述污水净化 池内腔的底部从内到外依次固定连接有隔离内 筒和机箱筒, 且隔离内筒与污水净化池之间固定 连接有外隔离墙, 所述外隔离墙和隔离内筒的顶 部均开设有缺口, 缺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金 属框,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该基于混 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通过设 置外隔离墙将隔离内筒外围空间分呈八个空间, 且其深度形成一个坡度, 使上层污水在里面可始 终保持缓慢的流动, 进而可逐层就那些过滤, 过 滤效果好, 且过滤板易于拆卸进行清理, 使用方 便, 且整体结构混凝。

3、土构成, 施工方便。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 CN 111170515 A 2020.05.19 CN 111170515 A 1.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 包括污水净化池 (1) , 所述污水净化池 (1) 的 右侧设置有药液箱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净化池 (1) 内腔的底部从内到外依次固定连 接有隔离内筒 (3) 和机箱筒 (4) , 且隔离内筒 (3) 与污水净化池 (1) 之间固定连接有外隔离墙 (5) , 所述外隔离墙 (5) 和隔离内筒 (3) 的顶部均开设有缺口, 缺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金 属框 (50) , 且U型金属框 (50) 的内表。

4、面卡接有过滤板 (6) , 所述过滤板 (6) 的前后两侧均固定 连接有橡胶圈 (7) , 所述隔离内筒 (3) 与机箱筒 (4) 之间固定连接有内隔离墙 (8) , 所述外隔 离墙 (5) 与内隔离墙 (8) 均设置有八个, 且将隔离内筒 (3) 内外空间均等为八个, 同一侧八个 空腔的深度逐渐加深; 所述污水净化池 (1) 内腔的底部且位于隔离内筒 (3) 的外侧与外隔离墙 (5) 之间固定连 接有空心板 (9) , 所述空心板 (9) 的顶部开设有条形槽 (10) , 所述污水净化池 (1) 内腔的底部 且位于机箱筒 (4)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 (11) , 所述第一水泵 (11)。

5、 的进水口连通有第 一抽水管 (12) , 且第一抽水管 (12) 的顶端连通有第一分水盒 (13) , 所述第一分水盒 (13) 的 侧面与空心板 (9) 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吸污管 (14) , 所述第一水泵 (11) 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 出水管 (15) , 且第一出水管 (15) 的顶端连通有第二分水盒 (16) , 所述第二分水盒 (16) 的侧 面连通有回流管 (17) , 所述回流管 (17) 的一端贯穿机箱筒 (4) 并延伸至机箱筒 (4) 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 筒 (4) 内壁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18)。

6、 , 且支撑块 (18) 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 (19) , 所 述支撑板 (19) 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蓄电池 (20) , 所述支撑板 (19) 的中心开设有线束孔 (21) , 所述内隔离墙 (8) 的顶部通过机架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 (2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液 箱 (2)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向隔板 (23) , 所述横向隔板 (23) 的顶部与药液箱 (2) 的内壁之间 固定连接有上隔板 (24) , 且横向隔板 (23) 的底部与药液箱 (2) 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下隔 板 (25) , 所述上隔板 (24) 的左。

7、侧与药液箱 (2) 的内壁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26) 和挡圈 (2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 板 (26)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 (28) , 所述电动推杆 (28) 的底端贯穿固定板 (26) 并固定 连接有活塞 (29) , 且活塞 (29) 的表面与药液箱 (2) 的内壁和上隔板 (24) 的左侧滑动连接, 所 述活塞 (29) 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单向阀, 所述上隔板 (24) 的右侧且位于固定板 (26) 的下方连 通有吸液管 (30) , 且吸液管 (30) 的底端延伸至横向隔板 (23) 的顶部, 。

8、所述横向隔板 (23) 顶 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罩 (31) , 且密封罩 (31) 的左侧与上隔板 (24) 的底部之间连通有连 接管 (32) , 所述横向隔板 (23) 的内部且位于密封罩 (31) 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注射管 (33)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液 箱 (2) 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下隔板 (25)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 (34) , 所述第二水泵 (34) 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二抽水管 (35) , 所述第二抽水管 (35) 的一端贯穿药液箱 (2) 并延伸至隔 离内筒 (3) 外围最深空腔的底部, 所述第二水泵 (3。

9、4) 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出水管 (36) , 所述 第二出水管 (36) 的顶端贯穿下隔板 (25) 的顶部并延伸至下隔板 (25) 的右侧, 所述药液箱 (2) 背面的底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 (37) , 所述第三出水管 (37) 的一端延伸至隔离内筒 (3) 外 围最浅空腔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液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1170515 A 2 箱 (2) 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38) , 所述药液箱 (2) 正面的底部连通有液位管 (39) , 所 述液位管 (39)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位探测器 (40。

10、) , 且液位探测器 (40) 的顶端延伸至液位管 (39) 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 能电池板 (22) 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 (20)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蓄电池 (20) 的输出 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水泵 (11) 和控制面板 (38)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 (38) 的 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水泵 (34) 和电动推杆 (28)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 (38) 与液位探测器 (40) 之间通过导线实现双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

11、所述控制 面板 (38) 包括控制按键 (41) 、 显示屏 (42) 、 输入/输出串口 (43) 和数字电路板 (44) , 所述数 字电路板 (44) 包括处理器 (45) 、 数据采集模块 (46) 、 数据对比模块 (47) 、 液位报警模块 (48) 和定时模块 (49) , 所述控制按键 (41) 的输出端与显示屏 (42)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 器 (45) 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 (46) 、 数据对比模块 (47) 和显示屏 (42) 的输入端电性 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46) 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 (47)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 对比模块 (4。

12、7) 的输出端与液位报警模块 (48)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液位报警模块 (48) 的 输出端分别与处理器 (45) 和定时模块 (49)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定时模块 (49) 和输入/ 输出串口 (43) 的输出端均与处理器 (45)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9.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工作过程中, 太阳能电池板 (22) 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 (20) 内供电 器使用, 使用前先将絮凝剂或共和药剂等灌注进药液箱 (2) 内, 污水先导入污水净化池 (1) 内隔离内筒 (3) 外围八个空腔内最浅的空腔中, 污水经。

13、过外隔离墙 (5) 上的过滤板 (6) 过滤 掉部分杂质后流到一侧较浅的空腔内, 然后逐层流动进行过滤, 同时第二水泵 (34) 通过第 二抽水管 (35) 抽取最深空腔内的污水, 然后将污水抽排到药液箱 (2) 内右下角的空腔内, 部 分污水进入液位管 (39) 内, 液位探测器 (40) 进行液位检测, 并将数值传输到控制面板 (38) 进行检测; 步骤二: 控制面板 (38) 内的处理器 (45) 接收到数据后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 (46) , 然后 通过数据对比模块 (47) 进行数据对比, 若液位达到指定液位时反馈信号至处理器 (45) , 处 理器 (45) 控制第二水泵 (34) 。

14、暂停工作, 同时启动定时模块 (49) 进行定时, 并启动电动推杆 (28) 下压活塞 (29) , 将其下方空腔内的药液通过连接管 (32) 压入密封罩 (31) 内, 然后通过 注射管 (33) 射入下方空腔内的污水中充分混合, 而在活塞 (29) 下降过程中, 利用负压可使 吸液管 (30) 再次抽取一定量的药液进入活塞 (29) 上方的空腔内, 在活塞 (29) 复位过程中, 活塞 (29) 上的单向阀自动打开, 其上方的药液通过单向阀流到下方, 等待再次注射, 当定时 模块 (49) 达到指定时间后反馈信号至处理器 (45) , 然后控制第三出水管 (37) 上的阀门打 开, 将下方。

15、空腔内混合有药液的污水排回到污水净化池 (1) 内, 然后再次启动第二水泵 (34) ; 步骤三: 在工作过程中, 第一水泵 (11) 实时开启, 污水净化池 (1) 内污水沉淀下来的杂 质下沉到空心板 (9) 上, 第一水泵 (11) 通过第一抽水管 (12) 、 第一分水盒 (13) 和吸污管 (14) 抽取空心板 (9) 内的水, 进而利用条形槽 (10) 吸取其表面的沉淀, 再将沉淀通过排到第一出 水管 (15) 、 第二分水盒 (16) 和回流管 (17) 排到隔离内筒 (3) 与机箱筒 (4) 之间的空腔内, 然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1170515 A 3 后在该。

16、空腔内集中沉淀等待后期抽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二中, 电动推杆 (28) 下压活塞 (29) 时快速推动, 在复位时缓慢复位。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1170515 A 4 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 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 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 使废水净化, 减少污 染, 以至达到废水回收、 复用, 充分利用水资源。 废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

17、的水及径流 雨水的总称。 它包括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 一般指经过 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 工业 生产中会产生很多种类的污染物, 不同行业产生的污染物的种类与浓度均有明显的差异。 包括电镀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等。 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0003 现有的一些加工厂内会有一些污水池来存放污水, 并添加絮凝剂等药液让污水内 杂质快速沉淀, 但让其自然沉淀较为缓慢, 且杂质难以充分从污水中分离出, 同时现有工厂 内的污水池中污水的处理, 一般是人工凭经验添加药剂, 添加少了则净化不彻底, 添加。

18、多了 则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一)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 法, 解决了午睡中的杂质自然沉淀较为缓慢, 且杂质难以充分从污水中分离出, 同时现有工 厂内的污水池中污水的处理, 一般是人工凭经验添加药剂, 添加少了则净化不彻底, 添加多 了则浪费的问题。 0005 (二)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 理系统, 包括污水净化池, 所述污水净化池的右侧设置有药液箱, 所述污水净化池内腔的底 部从内到外依次固定连接有隔离内筒和机箱筒, 且隔离内筒与污水净化池之间固。

19、定连接有 外隔离墙, 所述外隔离墙和隔离内筒的顶部均开设有缺口, 缺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金属 框, 且U型金属框的内表面卡接有过滤板, 所述过滤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所 述隔离内筒与机箱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内隔离墙, 所述外隔离墙与内隔离墙均设置有八个, 且将隔离内筒内外空间均等为八个, 同一侧八个空腔的深度逐渐加深。 0006 所述污水净化池内腔的底部且位于隔离内筒的外侧与外隔离墙之间固定连接有 空心板, 所述空心板的顶部开设有条形槽, 所述污水净化池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机箱筒的内 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 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抽水管, 且第一抽水管的顶端 连通有第一分水盒, 。

20、所述第一分水盒的侧面与空心板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吸污管, 所述第一 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 且第一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有第二分水盒, 所述第二分水 盒的侧面连通有回流管, 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贯穿机箱筒并延伸至机箱筒的外部。 说明书 1/6 页 5 CN 111170515 A 5 0007 优选的, 所述机箱筒内壁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且支撑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 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蓄电池, 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开设有线束孔, 所述内隔 离墙的顶部通过机架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 0008 优选的, 所述药液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向隔板, 所述横向隔板的顶部与药液箱 的内壁之间固定连。

21、接有上隔板, 且横向隔板的底部与药液箱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下隔 板, 所述上隔板的左侧与药液箱的内壁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和挡圈。 0009 优选的, 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 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贯穿固定 板并固定连接有活塞, 且活塞的表面与药液箱的内壁和上隔板的左侧滑动连接, 所述活塞 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单向阀, 所述上隔板的右侧且位于固定板的下方连通有吸液管, 且吸液 管的底端延伸至横向隔板的顶部, 所述横向隔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罩, 且密封罩 的左侧与上隔板的底部之间连通有连接管, 所述横向隔板的内部且位于密封罩的内部贯穿 连接有注射管。 0010 优选的, 所。

22、述药液箱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下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 所述 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二抽水管, 所述第二抽水管的一端贯穿药液箱并延伸至隔离内 筒外围最深空腔的底部, 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出水管, 所述第二出水管的顶 端贯穿下隔板的顶部并延伸至下隔板的右侧, 所述药液箱背面的底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 所述第三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隔离内筒外围最浅空腔的上方。 0011 优选的, 所述药液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所述药液箱正面的底部连通有 液位管, 所述液位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位探测器, 且液位探测器的顶端延伸至液位管的 顶部。 0012 优选的,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

23、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 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水泵和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的 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水泵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与液位探测 器之间通过导线实现双向连接。 0013 优选的,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按键、 显示屏、 输入/输出串口和数字电路板, 所述 数字电路板包括处理器、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对比模块、 液位报警模块和定时模块, 所述控 制按键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对比模块和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的 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

24、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液位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液 位报警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器和定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定时模块和输入/ 输出串口的输出端均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一: 工作过程中, 太阳能电池板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供电器使用, 使 用前先将絮凝剂或共和药剂等灌注进药液箱内, 污水先导入污水净化池内隔离内筒外围八 个空腔内最浅的空腔中, 污水经过外隔离墙上的过滤板过滤掉部分杂质后流到一侧较浅的 空腔内, 然后逐层流动进行过滤, 同时第二水泵通过第二抽水管抽取最深空腔内。

25、的污水, 然 后将污水抽排到药液箱内右下角的空腔内, 部分污水进入液位管内, 液位探测器进行液位 检测, 并将数值传输到控制面板进行检测; 说明书 2/6 页 6 CN 111170515 A 6 步骤二: 控制面板内的处理器接收到数据后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 然后通过数据对比 模块进行数据对比, 若液位达到指定液位时反馈信号至处理器, 处理器控制第二水泵暂停 工作, 同时启动定时模块进行定时, 并启动电动推杆下压活塞, 将其下方空腔内的药液通过 连接管压入密封罩内, 然后通过注射管射入下方空腔内的污水中充分混合, 而在活塞下降 过程中, 利用负压可使吸液管再次抽取一定量的药液进入活塞上方的空腔。

26、内, 在活塞复位 过程中, 活塞上的单向阀自动打开, 其上方的药液通过单向阀流到下方, 等待再次注射, 当 定时模块达到指定时间后反馈信号至处理器, 然后控制第三出水管上的阀门打开, 将下方 空腔内混合有药液的污水排回到污水净化池内, 然后再次启动第二水泵; 步骤三: 在工作过程中, 第一水泵实时开启, 污水净化池内污水沉淀下来的杂质下沉到 空心板上, 第一水泵通过第一抽水管、 第一分水盒和吸污管抽取空心板内的水, 进而利用条 形槽吸取其表面的沉淀, 再将沉淀通过排到第一出水管、 第二分水盒和回流管排到隔离内 筒与机箱筒之间的空腔内, 然后在该空腔内集中沉淀等待后期抽取。 0015 优选的, 。

27、所述步骤二中, 电动推杆下压活塞时快速推动, 在复位时缓慢复位。 0016 (三)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 、 该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通过在污水净化池内腔的底部 从内到外依次固定连接有隔离内筒和机箱筒, 且隔离内筒与污水净化池之间固定连接有外 隔离墙, 外隔离墙和隔离内筒的顶部均开设有缺口, 缺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金属框, 且U 型金属框的内表面卡接有过滤板, 过滤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隔离内筒与机 箱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内隔离墙, 外隔离墙与内隔离墙均设置有八个, 且。

28、将隔离内筒内外空 间均等为八个, 同一侧八个空腔的深度逐渐加深, 通过设置外隔离墙将隔离内筒外围空间 分呈八个空间, 且其深度形成一个坡度, 使上层污水在里面可始终保持缓慢的流动, 进而可 逐层就那些过滤, 过滤效果好, 且过滤板易于拆卸进行清理, 使用方便, 且整体结构混凝土 构成, 施工方便。 0017 (2) 、 该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通过在污水净化池内腔的 底部且位于隔离内筒的外侧与外隔离墙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板, 空心板的顶部开设有条形 槽, 污水净化池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机箱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 第一水泵的进水口 连通有第一抽水管, 且第一抽水管的顶端连通。

29、有第一分水盒, 第一分水盒的侧面与空心板 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吸污管, 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 且第一出水管的顶端连 通有第二分水盒, 第二分水盒的侧面连通有回流管, 回流管的一端贯穿机箱筒并延伸至机 箱筒的外部, 通过设置第一水泵抽取隔离内筒外围空心板内的污水, 进而间接抽取其上的 沉淀, 然后排到内侧, 便于后期集中处理, 且利用隔离内筒上的过滤板, 可达到二次过滤的 效果, 相对于普通污水池, 净化效果更好。 0018 (3) 、 该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通过在固定板的顶部固定 连接有电动推杆, 电动推杆的底端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活塞, 且活塞的表面与药液。

30、箱 的内壁和上隔板的左侧滑动连接, 活塞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单向阀, 上隔板的右侧且位于固 定板的下方连通有吸液管, 且吸液管的底端延伸至横向隔板的顶部, 横向隔板顶部的右侧 固定连接有密封罩, 且密封罩的左侧与上隔板的底部之间连通有连接管, 横向隔板的内部 说明书 3/6 页 7 CN 111170515 A 7 且位于密封罩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注射管, 药液箱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下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有第二水泵, 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二抽水管, 第二抽水管的一端贯穿药液箱并延伸 至隔离内筒外围最深空腔的底部, 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出水管, 第二出水管的顶 端贯穿下隔板的顶部并延伸至下隔板的右。

31、侧, 药液箱背面的底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 第三 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隔离内筒外围最浅空腔的上方, 通过设置第二水泵将污水抽进药液箱 内固定容积的空腔内, 并添加定量的药剂, 将污水按单位体积划分, 定量添加药剂, 可更准 确的把握添加量, 降低浪费率, 且添加药剂时可利用注射管快速注射进污水中, 便于快速混 合, 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污水净化池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机箱筒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U型金属框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过滤板结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支撑板结构的立体图;。

32、 图8为本发明药液箱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药液箱结构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11为本发明控制面板的原理框图。 0020 图中, 1-污水净化池、 2-药液箱、 3-隔离内筒、 4-机箱筒、 5-外隔离墙、 6-过滤板、 7- 橡胶圈、 8-内隔离墙、 9-空心板、 10-条形槽、 11-第一水泵、 12-第一抽水管、 13-第一分水盒、 14-吸污管、 15-第一出水管、 16-第二分水盒、 17-回流管、 18-支撑块、 19-支撑板、 20-蓄电 池、 21-线束孔、 22-太阳能电池板、 23-横向隔板、 24-上隔板、 25-下隔板、 26-固定板、 27-。

33、挡 圈、 28-电动推杆、 29-活塞、 30-吸液管、 31-密封罩、 32-连接管、 33-注射管、 34-第二水泵、 35-第二抽水管、 36-第二出水管、 37-第三出水管、 38-控制面板、 39-液位管、 40-液位探测 器、 41-控制按键、 42-显示屏、 43-输入/输出串口、 44-数字电路板、 45-处理器、 46-数据采集 模块、 47-数据对比模块、 48-液位报警模块、 49-定时模块、 50-U型金属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34、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1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 理系统, 包括污水净化池1, 污水净化池1、 隔离内筒3、 外隔离墙5和内隔离墙8均为混凝土支 撑, 埋于地下, 替代传统污水池, 污水净化池1的右侧设置有药液箱2, 药液箱2的内部固定连 接有横向隔板23, 横向隔板23的顶部与药液箱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隔板24, 且横向隔 说明书 4/6 页 8 CN 111170515 A 8 板23的底部与药液箱2。

35、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下隔板25, 上隔板24的左侧与药液箱2的内壁 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6和挡圈27, 固定板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 28, 电动推杆28的底端贯穿固定板26并固定连接有活塞29, 且活塞29的表面与药液箱2的内 壁和上隔板24的左侧滑动连接, 活塞29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单向阀, 上隔板24的右侧且位于 固定板26的下方连通有吸液管30, 且吸液管30的底端延伸至横向隔板23的顶部, 横向隔板 2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罩31, 且密封罩31的左侧与上隔板24的底部之间连通有连接 管32, 横向隔板23的内部且位于密封罩3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注射管33, 药液。

36、箱2内腔的底部 且位于下隔板2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34, 第二水泵34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二抽水管 35, 第二抽水管35的一端贯穿药液箱2并延伸至隔离内筒3外围最深空腔的底部, 第二水泵 34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出水管36, 第二出水管36的顶端贯穿下隔板25的顶部并延伸至下隔 板25的右侧, 药液箱2背面的底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37, 第三出水管37的一端延伸至隔离内 筒3外围最浅空腔的上方, 通过设置第二水泵34将污水抽进药液箱2内固定容积的空腔内, 并添加定量的药剂, 将污水按单位体积划分, 定量添加药剂, 可更准确的把握添加量, 降低 浪费率, 且添加药剂时可利用注射管33快速注射进污。

37、水中, 便于快速混合, 结构简单实用, 药液箱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8, 药液箱2正面的底部连通有液位管39, 液位管39的 内部固定连接有液位探测器40, 且液位探测器40的顶端延伸至液位管39的顶部, 污水净化 池1内腔的底部从内到外依次固定连接有隔离内筒3和机箱筒4, 机箱筒4为塑料筒, 防水性 好, 且隔离内筒3与污水净化池1之间固定连接有外隔离墙5, 机箱筒4内壁的上方固定连接 有支撑块18, 且支撑块1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9, 支撑板1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蓄电池 20, 支撑板19的中心开设有线束孔21, 内隔离墙8的顶部通过机架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 22, 太阳能电池。

38、板2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蓄电池20的输出端 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水泵11和控制面板3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控制面板38的输出端通过导 线分别与第二水泵34和电动推杆2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控制面板38与液位探测器40之间通 过导线实现双向连接, 控制面板38包括控制按键41、 显示屏42、 输入/输出串口43和数字电 路板44, 数字电路板44包括处理器45、 数据采集模块46、 数据对比模块47、 液位报警模块48 和定时模块49, 处理器45为ARM9系列处理器, 定时模块49为YYC-4S型号定时模块, 控制按键 41的输出端与显示屏4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处。

39、理器45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46、 数 据对比模块47和显示屏4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46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47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数据对比模块47的输出端与液位报警模块4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液位 报警模块48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器45和定时模块4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定时模块49和输 入/输出串口43的输出端均与处理器4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外隔离墙5和隔离内筒3的顶部 均开设有缺口, 缺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金属框50, 且U型金属框50的内表面卡接有过滤 板6, 过滤板6随八个空腔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高度, 过滤板6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 胶圈7, 隔离内筒3与。

40、机箱筒4之间固定连接有内隔离墙8, 外隔离墙5与内隔离墙8均设置有 八个, 且将隔离内筒3内外空间均等为八个, 同一侧八个空腔的深度逐渐加深, 通过设置外 隔离墙5将隔离内筒3外围空间分呈八个空间, 且其深度形成一个坡度, 使上层污水在里面 可始终保持缓慢的流动, 进而可逐层就那些过滤, 过滤效果好, 且过滤板6易于拆卸进行清 理, 使用方便, 且整体结构混凝土构成, 施工方便。 0023 污水净化池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隔离内筒3的外侧与外隔离墙5之间固定连接有空 说明书 5/6 页 9 CN 111170515 A 9 心板9, 空心板9的顶部开设有条形槽10, 污水净化池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机。

41、箱筒4的内部固 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1, 第一水泵11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抽水管12, 且第一抽水管12的顶端 连通有第一分水盒13, 第一分水盒13的侧面与空心板9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吸污管14, 第一水 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15, 且第一出水管15的顶端连通有第二分水盒16, 第二分 水盒16的侧面连通有回流管17, 回流管17的一端贯穿机箱筒4并延伸至机箱筒4的外部, 通 过设置第一水泵11抽取隔离内筒3外围空心板9内的污水, 进而间接抽取其上的沉淀, 然后 排到内侧, 便于后期集中处理, 且利用隔离内筒3上的过滤板6, 可达到二次过滤的效果, 相 对于普通污水池, 净化效果更好。 0。

42、02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一: 工作过程中, 太阳能电池板22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20内供电器使 用, 使用前先将絮凝剂或共和药剂等灌注进药液箱2内, 污水先导入污水净化池1内隔离内 筒3外围八个空腔内最浅的空腔中, 污水经过外隔离墙5上的过滤板6过滤掉部分杂质后流 到一侧较浅的空腔内, 然后逐层流动进行过滤, 同时第二水泵34通过第二抽水管35抽取最 深空腔内的污水, 然后将污水抽排到药液箱2内右下角的空腔内, 部分污水进入液位管39 内, 液位探测器40进行液位检测, 并将数值传输到控制面板38进行检测; 步骤二:。

43、 控制面板38内的处理器45接收到数据后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46, 然后通过数 据对比模块47进行数据对比, 若液位达到指定液位时反馈信号至处理器45, 处理器45控制 第二水泵34暂停工作, 同时启动定时模块49进行定时, 并启动电动推杆28下压活塞29, 将其 下方空腔内的药液通过连接管32压入密封罩31内, 然后通过注射管33射入下方空腔内的污 水中充分混合, 而在活塞29下降过程中, 利用负压可使吸液管30再次抽取一定量的药液进 入活塞29上方的空腔内, 在活塞29复位过程中, 活塞29上的单向阀自动打开, 其上方的药液 通过单向阀流到下方, 等待再次注射 (电动推杆28下压活塞29时快。

44、速推动, 在复位时缓慢复 位) , 当定时模块49达到指定时间后反馈信号至处理器45, 然后控制第三出水管37上的阀门 打开, 将下方空腔内混合有药液的污水排回到污水净化池1内, 然后再次启动第二水泵34; 步骤三: 在工作过程中, 第一水泵11实时开启, 污水净化池1内污水沉淀下来的杂质下 沉到空心板9上, 第一水泵11通过第一抽水管12、 第一分水盒13和吸污管14抽取空心板9内 的水, 进而利用条形槽10吸取其表面的沉淀, 再将沉淀通过排到第一出水管15、 第二分水盒 16和回流管17排到隔离内筒3与机箱筒4之间的空腔内, 然后在该空腔内集中沉淀等待后期 抽取。 0025 需要说明的是,。

45、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46、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6/6 页 10 CN 111170515 A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11 CN 111170515 A 11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12 CN 111170515 A 12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8 页 13 CN 111170515 A 13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4 CN 111170515 A 14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5 CN 111170515 A 15 图9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6 CN 111170515 A 16 图10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7 CN 111170515 A 17 图11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8 CN 111170515 A 1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基于 混凝土 制作 废水处理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混凝土制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3461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