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微网系统及其自启动方法.pdf
《光储微网系统及其自启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储微网系统及其自启动方法.pdf(2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31137.9 (22)申请日 2020.01.13 (71)申请人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 1699号研发中心楼六层 (72)发明人 孙德亮张彦虎邹绍琨周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钱娜 (51)Int.Cl. H02J 3/38(2006.01) H02J 3/32(2006.01) (54)发明名称 光储微网系统及其自启动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储。
2、微网系统及其自启 动方法, 该自启动方法在光储微网系统中的微网 中央控制器在系统停机之后, 实时获取当前光照 情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直流电压, 在判断出当前 光照情况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以及光伏逆变 系统的直流电压满足预设启动电压要求的情况 下, 及时控制光储微网系统中储能逆变系统启动 建立主网、 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电, 也即能够根 据光储微网系统中相应的采集信息, 自动选择光 储微网系统的启动时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根 据光照情况, 采用人工干预重启的方式, 本发明 得到的启动时机更为合理有据, 以尽量提高重启 成功概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8页 CN 111181195 A。
3、 2020.05.19 CN 111181195 A 1.一种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所述光储微网系统的微网中 央控制器, 所述自启动方法包括: 在所述光储微网系统停止运行之后, 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中 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 分别判断所述当前光照情况是否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以及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直 流电压是否满足预设启动电压要求; 若所述当前光照情况满足所述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且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满 足所述预设启动电压要求, 则控制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中的储能逆变系统启动建立主网、 所 述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微。
4、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当前光照情 况不满足所述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和/或,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不满足所述预设启 动电压要求, 则返回执行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中光伏逆变系统的 直流电压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启动电压 要求为VdcVdc_start1-(T-25) ; 其中, Vdc为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 Vdc_start为预设启动电压, T为当前温度, 为 系统中电池板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控制所述 光储。
5、微网系统中的储能逆变系统启动建立主网、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电之后, 还包括: 判断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不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则控制所述光储微网系统的交 流母线不向负载供电;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则控制所述交流母线向负载供 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实时获取当前光 照情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直流电压之前, 还包括: 记录系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在控制所述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之后, 还包括: 清除所述系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6、, 其特征在于, 在控制所述交流母 线向负载供电之后, 还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若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则判定所述光储微网系统启动成功、 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是否满足 成功启动的条件, 包括: 判断是否当前光伏交流功率大于当前负载功率, 且光伏交流功率大于负载功率的时长 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和/或, 判断是否启动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且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储能电池的最 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是否满足 成功启动的条件, 包括:。
7、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1181195 A 2 判断所述当前光伏交流功率是否大于所述当前负载功率; 若所述当前光伏交流功率大于所述当前负载功率, 则判断所述光伏交流功率大于所述 负载功率的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光伏交流功率大于所述负载功率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则判断所述启 动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若所述启动时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则判断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满足储 能电池的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若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储能电池的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则判定所述光储 微网系统启动成功、 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
8、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光伏交流功 率大于所述负载功率的时长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或者, 所述启动时间不大于所述第 二预设时长, 或者, 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不满足储能电池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则返 回执行判断所述当前光伏交流功率是否大于所述当前负载功率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判断是否满足 成功启动的条件之后, 还包括: 若不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则判定所述光储微网系统启动失败, 启动次数加1; 判断所述启动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启动次数; 若所述启动次数未大于预设启动次数, 则间隔预设启动时长之后, 返回执行实。
9、时获取 当前光照情况以及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中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的步骤; 若所述启动次数大于预设启动次数, 则禁止启动; 并且, 在每日首次执行判断所述启动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启动次数之前, 还包括: 将所述 启动次数清零。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实时获 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直流电压之前, 还包括: 控制所述光储微网系统离网运行; 判断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处于低电量状态;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处于低电量状态, 则分别控制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停机、 所述储 能逆变系统停机, 使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低电量停机、 停止运行。 12.一种光储微网。
10、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可控开关、 负载、 微网中央控制器、 至少一个 光伏逆变系统和至少一个储能逆变系统;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交流侧和所述储能逆变系统的交流侧均与所述光储微网系统的 交流母线相连, 所述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通过所述可控开关连接所述负载;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通信端、 所述储能逆变系统的通信端、 所述负载的通信端以及所 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均与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如 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包括: 光伏 逆变器和光伏阵列; 其中, 所述。
11、光伏逆变器的直流侧与所述光伏阵列相连, 所述光伏逆变器的交流侧与所述交流 母线相连;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1181195 A 3 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通信端与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逆变系统包括: 储能 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其中, 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直流侧与所述储能系统相连, 所述储能逆变器的交流侧与所述交流 母线相连; 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通信端和所述储能系统的通信端均与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 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环境监测仪, 所述环境 监测仪的通信端与所述。
12、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以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并发送至所述 微网中央控制器。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1181195 A 4 光储微网系统及其自启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光储微网系统及其自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的、 清洁高效的能源发电技术, 能够解决我国西 部无电区、 偏远山区、 海岛等场合的独立供电问题, 因此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针对中大规 模(数十千瓦至数十兆瓦等级)离网供电需求, 并网型光伏逆变系统和可离网的储能逆变系 统组成的交流母线型光储离网型微网系统, 简称光储微网系统, 由于其扩容方。
13、便, 功率配置 灵活, 得到广泛的使用。 0003 光储微网系统由储能逆变系统建立主网, 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工作, 通过微网能量 管理系统的实时调度控制, 实现光伏、 储能对负载的离网稳定供电。 该光储微网系统在光照 充足且储能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 在白天采用光伏逆变系统同时给负载供电、 给储能逆变 系统充电的方式, 在夜间采用储能逆变系统给负载供电的方式, 可实现负载24小时持续不 断供电。 0004 在光照不足以维持负载24小时供电的情况下, 存在储能电量低而自动停止供电的 情况, 此时, 对于光储微网系统再启动的处理方式通常是第二天等待值班人员, 判断光照情 况满足启动条件后, 人工干预重。
14、新启动, 实现光储微网系统的再启动。 但是, 以人工干预的 方式重启, 若是启动的时机不对, 则容易造成重启后光伏逆变系统发电功率持续小于负载 功率, 而导致储能逆变系统进一步亏电, 甚至系统低电量停机, 最终导致重启失败。 发明内容 0005 对此,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储微网系统及其自启动方法, 以解决现有仅根据光照情 况, 采用人工干预重启方式, 容易导致储能逆变系统进一步亏电甚至系统低电量停机的问 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应用于所述光储微网系 统的微网中央控制器, 所述自启动方法包括: 。
15、0008 在所述光储微网系统停止运行之后, 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所述光储微网系 统中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 0009 分别判断所述当前光照情况是否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以及所述光伏逆变系统 的直流电压是否满足预设启动电压要求; 0010 若所述当前光照情况满足所述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且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 压满足所述预设启动电压要求, 则控制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中的储能逆变系统启动建立主 网、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电。 0011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若所述当前光照情况不满足所 述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和/或,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不满足所述预设启动电压要 。
16、说明书 1/10 页 5 CN 111181195 A 5 求, 则返回执行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中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 的步骤。 0012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所述预设启动电压要求为Vdc Vdc_start1-(T-25) ; 0013 其中, Vdc为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 Vdc_start为预设启动电压, T为当前温 度, 为系统中电池板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0014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在控制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中的 储能逆变系统启动建立主网、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电之后, 还包括: 0015 判断储能电。
17、池的当前电量是否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0016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不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则控制所述光储微网系统 的交流母线不向负载供电; 0017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则控制所述交流母线向负载 供电。 0018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在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 光伏逆变系统直流电压之前, 还包括: 记录系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0019 在控制所述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之后, 还包括: 清除所述系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0020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在控制所述交流母线向负载供 电之后, 还包括: 0021 判。
18、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0022 若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则判定所述光储微网系统启动成功、 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0023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所述判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 条件, 包括: 0024 判断是否当前光伏交流功率大于当前负载功率, 且光伏交流功率大于负载功率的 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和/或, 0025 判断是否启动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且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储能电池 的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0026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所述判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 条件, 包括: 0027 判断所述当前光伏交流功率是否大于所述当前负。
19、载功率; 0028 若所述当前光伏交流功率大于所述当前负载功率, 则判断所述光伏交流功率大于 所述负载功率的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0029 若所述光伏交流功率大于所述负载功率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则判断所 述启动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0030 若所述启动时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则判断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满 足储能电池的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0031 若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储能电池的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则判定所述 光储微网系统启动成功、 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0032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若所述光伏交流功率大于所述 负载。
20、功率的时长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或者, 所述启动时间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说明书 2/10 页 6 CN 111181195 A 6 或者, 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不满足储能电池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则返回执行判断 所述当前光伏交流功率是否大于所述当前负载功率的步骤。 0033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在判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条 件之后, 还包括: 0034 若不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则判定所述光储微网系统启动失败, 启动次数加1; 0035 判断所述启动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启动次数; 0036 若所述启动次数未大于预设启动次数, 则间隔预设启动时长之后, 返回执。
21、行实时 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中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的步骤; 0037 若所述启动次数大于预设启动次数, 则禁止启动; 0038 并且, 在每日首次执行判断所述启动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启动次数之前, 还包括: 将 所述启动次数清零。 0039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中, 在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 光伏逆变系统直流电压之前, 还包括: 0040 控制所述光储微网系统离网运行; 0041 判断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处于低电量状态; 0042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处于低电量状态, 则分别控制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停机、 所 述储能逆变系统停机, 使所述光储微网系统低电量停。
22、机、 停止运行。 0043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光储微网系统, 包括: 可控开关、 负载、 微网中央控制 器、 至少一个光伏逆变系统和至少一个储能逆变系统; 0044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交流侧和所述储能逆变系统的交流侧均与所述光储微网系 统的交流母线相连, 所述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通过所述可控开关连接所述负载; 0045 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通信端、 所述储能逆变系统的通信端、 所述负载的通信端以 及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均与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用于执 行如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所述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0046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中, 所述光伏逆。
23、变系统包括: 光伏逆变器和光伏阵 列; 其中, 0047 所述光伏逆变器的直流侧与所述光伏阵列相连, 所述光伏逆变器的交流侧与所述 交流母线相连; 0048 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通信端与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0049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中, 所述储能逆变系统包括: 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 统; 其中, 0050 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直流侧与所述储能系统相连, 所述储能逆变器的交流侧与所述 交流母线相连; 0051 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通信端和所述储能系统的通信端均与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通 信相连。 0052 可选地, 在上述的光储微网系统中, 还包括: 环境监测仪, 所述环境监测仪的通信 端。
24、与所述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以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并发送至所述微网中央控制 器。 0053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光储微网系统中的微网中央 说明书 3/10 页 7 CN 111181195 A 7 控制器在系统停机之后, 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直流电压, 在判断出当 前光照情况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满足预设启动电压要求 的情况下, 及时控制光储微网系统中储能逆变系统启动建立主网、 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电, 也即能够根据光储微网系统中相应的采集信息, 自动选择光储微网系统的启动时机; 相较 于现有技术中仅根据光照情况, 采用人工。
25、干预重启的方式, 本发明得到的启动时机更为合 理有据, 以尽量提高重启成功概率。 附图说明 005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55 图1至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的三种流程图; 0056 图4至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的四种流程图; 0057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储微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
26、体实施方式 005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9 首先说明的是, 光照充足的情况下, 光伏逆变系统的发电功率大于负载用电, 多余 功率用于对储能逆变系统中的储能系统充电, 储能系统充满电后, 对光伏逆变系统进行限 发处理。 夜间光伏逆变系统停止工作, 负载由储能逆变系统进行独立供电, 直至第二天光伏 逆变系统重新并网发电。 0060。
27、 光照不足时, 光储微网系统存在以下情况: 0061 (1)白天光伏逆变系统发电不足以供负载用电, 不足部分由储能逆变系统放电维 持。 由储能逆变系统放电维持后, 储能系统电量可能会过早放完, 整个系统会在白天晚些时 候或者晚上进入低电量状态, 造成系统停机。 0062 (2)白天光伏逆变系统发电可以供负载用电, 但多余的发电不能将储能系统充满, 在夜间光伏逆变系统停止发电后, 负载用电由储能逆变系统维持。 由于储能系统充电不足, 储能系统电量不足以维持负载用电至第二日光伏逆变系统重新启动, 期间储能逆变系统会 因电量低而停止供电, 造成系统停机。 0063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 最终结果均会导。
28、致系统停机, 也即停止运行。 由于整个系统只 有光伏逆变系统一个发电源, 需要等到光照重新满足发电条件时, 才能重启系统。 如背景技 术所述, 现有技术仅根据光照条件, 采用人工干预重启系统的方式, 需要准确把握启动时 机, 若是启动的时机不对则容易造成重启后光伏逆变系统发电功率持续小于负载功率, 会 造成储能系统进一步亏电, 甚至系统低电量停机; 若是多次重启后, 还无法实现光储微网系 统的再启动, 则会导致储能系统中储能电池的永久性欠压损坏。 说明书 4/10 页 8 CN 111181195 A 8 0064 然而, 在此过程中, 启动时机的把控容易受到操作人员的主观干扰, 并且需要要求。
29、 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经验。 0065 对此,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储微网系统自启动方法, 以解决现有仅根据光照情况, 采 用人工干预重启方式, 容易导致储能逆变系统进一步亏电甚至系统低电量停机的问题。 0066 实际应用中, 光储微网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光伏逆变系统和多个储能逆变系统, 并 且, 光伏逆变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光伏子系统组成, 储能逆变系统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 储能子系统组成, 为了方便说明, 本申请仅以一个光伏逆变系统和储能逆变系统进行说明, 但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 对于存在多个光伏逆变系统和储能逆变系统的光储微 网系统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0067 该光储。
30、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应用于光储微网系统的微网中央控制器, 请参见 图1, 该自启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68 S101、 在光储微网系统停止运行之后, 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 的直流电压。 0069 在光伏逆变系统输出的电能无法满足负载供电需求, 并且, 储能系统处于低电量 状态的情况下, 光储微网系统处于停机状态。 0070 实际应用中, 可通过系统内配置的环境监测仪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 或者, 通过 第三方气象系统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 当然, 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其他方式, 获取当前 光照情况, 本申请对获取得到当前光照情况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均属于本申请的保。
31、护范 围。 0071 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 可通过设置于光伏逆变系统中的直流采样装置, 采样 获得。 该直流采样装置可以是光伏逆变系统中光伏逆变器内自带的, 也可以是额外设置的, 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0072 S102、 分别判断当前光照情况是否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的直 流电压是否满足预设启动电压要求。 0073 实际应用中, 预设启动电压要求为VdcVdc_start1-(T-25) 。 其中, Vdc为光伏 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 Vdc_start为预设启动电压, T为当前温度, 为系统中电池板开路电压温 度系数。 0074 可以通过判断当前光。
32、照辐照度是否大于预设启动光照辐照度, 判断出当前光照情 况是否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其中, 当判断出当前光照辐照度大于预设启动光照辐照度 之后, 可视为判断出当前光照情况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反之, 则视为当前光照情况不满 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0075 若当前光照情况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且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满足预设启 动电压要求, 则执行步骤S103。 0076 S103、 控制光储微网系统中的储能逆变系统启动建立主网、 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 电。 0077 实际应用中, 可通过储能逆变系统中的能量管理系统, 控制储能逆变系统启动建 立主网。 0078 在本实施例中, 光储微网系统。
33、中的微网中央控制器在系统停机之后, 实时获取当 前光照情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直流电压, 在判断出当前光照情况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以 说明书 5/10 页 9 CN 111181195 A 9 及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满足预设启动电压要求的情况下, 及时控制光储微网系统中储 能逆变系统启动建立主网、 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电, 也即能够根据光储微网系统中相应的 采集信息, 自动选择光储微网系统的启动时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根据光照情况, 采用人 工干预重启的方式, 本发明得到的启动时机更为合理有据, 以尽量提高重启成功概率; 再 者, 通过微网中央控制器自主控制系统重启,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人工干预重。
34、启, 能够避免操 作人员的主观干扰, 也无需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经验。 0079 可选地, 请参见图2,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 在执行步骤S102、 分别判断当 前光照情况是否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是否满足预设启动 电压要求后, 若当前光照情况不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和/或, 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 不满足预设启动电压要求, 则返回执行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况以及光储微网系统中光伏逆 变系统的直流电压的步骤。 0080 也即, 判断出当前光照情况不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和/或, 光伏逆变系统的直 流电压不满足预设启动电压要求之后, 返回执行步骤S。
35、101; 进而通过循环执行步骤S101和 S102, 能够在当前光照情况满足预设启动光照要求, 且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满足 预设启动电压要求的情况下, 及时执行步骤S103, 以保证对系统重启时机的准确把控。 0081 实际应用中, 由于光储微网系统中的主网是由储能逆变系统建立的, 重新启动后, 需要对储能逆变系统及时充电, 否则可能会导致储能逆变系统进一步亏电。 为此, 请参见图 3,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 在执行步骤S103、 控制光储微网系统中的储能逆变系统启 动建立主网、 光伏逆变系统并网发电之后, 该自启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82 S301、 判断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
36、是否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0083 储能逆变系统包括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电池和电池管理系 统; 储能电池通过储能逆变器与交流母线相连, 电池管理系统对储能电池的各类信息(包括 当前电量)进行采集和上报。 储能电池为储能逆变系统中的蓄电单元, 在光伏逆变系统为负 载供电有余时进行充电, 并在光伏逆变系统不为负载供电时输出电能为负载供电。 0084 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为储能系统中储能电池当前所存储的电量。 一般情况下, 在 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比较低时, 若控制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 假如光伏逆 变系统发电量不稳定, 则储能电池有可能出现亏电的情况; 所以此时应。
37、当优先以光伏逆变 系统的发电量通过交流母线为储能电池充电。 而在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较高时, 也即满足 系统启动门限要求时, 若控制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 则即便光伏逆变系统 发电量不足, 也可以由储能逆变系统通过交流母线为负载供电, 而不至于导致其亏电停机。 0085 需要说明的是, 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的具体取值, 可视具体应用情况而定, 本申 请不作具体限定, 只要满足上述效果的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86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不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则执行步骤S302; 若储能 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 则执行步骤S303。 0087 S302。
38、、 控制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不向负载供电。 0088 S303、 控制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 0089 在实际应用中, 可通过控制位于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与负载之间可控开关的 通断状态, 控制交流母线是否向负载供电。 其中, 可控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光储微网系统的 交流母线不向负载供电; 可控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 说明书 6/10 页 10 CN 111181195 A 10 0090 在本实施例中, 在启动过程中, 通过对储能逆变系统预充电的方式来充分利用光 照, 提高了光资源的使用率, 而通过设置系统启动门限的方式, 在储能逆变系统预充电超。
39、过 门限值之后, 才向负载供电, 能够避免重启系统后负载马上投入使用, 而无法及时对储能逆 变系统进行充电, 容易导致的储能逆变系统进一步亏电, 进一步提高了微网系统自启动的 成功率。 0091 可选地,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 在执行步骤S101中实时获取当前光照情 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直流电压之前, 还包括: 记录系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0092 并且, 在执行步骤S303、 控制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之后, 还包括: 清除系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0093 在实际应用中, 在光储微网系统低电量停止供电后, 可通过储能逆变系统中的能 量管理系统记录系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在记录系统低。
40、电量停止标识之后, 说明系统已经进 入停机状态, 可对系统启动自启动的流程。 0094 在控制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之后, 也即储能逆变系统中储能电池 的电量满足一定要求的情况下, 清除系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0095 在图1的基础之上,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 在执行步骤S101中实时获取当前 光照情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之前, 可参见图4, 该自启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96 S401、 控制光储微网系统离网运行。 0097 离网运行说明光储微网系统通过光伏逆变系统或者储能逆变系统输出电能, 以维 持负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0098 S402、 判断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
41、是否处于低电量状态。 0099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不处于低电量状态, 则继续执行系统离网运行, 若储能电 池的当前电量处于低电量状态, 则执行步骤S403。 0100 S403、 分别控制光伏逆变系统和储能逆变系统停机, 使光储微网系统低电量停机、 停止运行。 0101 实际应用中,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处于低电量状态, 则说明储能电池所输出的 电能无法维持负载的正常运行, 不论是由于光伏逆变系统白天发电量不足、 未能将储能电 池充至够其夜间放电, 还是由于光伏逆变系统白天发电量过低、 在白天较晚的时候已将储 能电池中的电量消耗过多, 都不应再通过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 需要控制。
42、 光伏逆变系统和储能逆变系统停机, 以防止储能电池的进一步亏电。 0102 另外,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在光储微网系统低电量停机、 停止运行的同时, 记录系 统低电量停止标识。 0103 在图3的基础之上, 请参见图5,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 在执行步骤S303、 控制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向负载供电之后, 该自启动方法还包括: 0104 S501、 判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0105 在实际应用中, 判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可以为: 判断是否当前光伏交流功 率大于当前负载功率, 且光伏交流功率大于负载功率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和/或, 判 断是否启动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
43、且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储能电池的最低允许运行 电量要求。 0106 当前光伏交流功率为光伏逆变系统中的交流功率, 可通过设置于光伏逆变系统中 说明书 7/10 页 11 CN 111181195 A 11 的交流采样装置采样得到; 该交流采样装置可以是光伏逆变系统中光伏逆变器内自带的, 也可以是额外设置的, 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而当前负载功率则可 通过设置于负载上的采样装置采样得到, 该采样装置的输出端作为负载的通信端, 与微网 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0107 可通过计时的方式, 得到光伏交流功率大于负载功率的时长。 0108 启动时间为启动储能逆变系统至执行此步骤。
44、的时间跨度。 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 设时长的具体取值, 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而定, 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 范围。 0109 一般情况下, 系统启动门限电量要求的取值大于储能电池的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 求的取值。 0110 若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则执行步骤S502。 0111 S502、 判定光储微网系统启动成功、 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0112 实际应用中, 可参见图6, 判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的一个具体示例为: 0113 S601、 判断当前光伏交流功率是否大于当前负载功率。 0114 若当前光伏交流功率大于当前负载功率, 则执行步骤S602。 0115 S602、 判断。
45、光伏交流功率大于负载功率的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0116 若光伏交流功率大于负载功率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则执行步骤S603。 0117 S603、 判断启动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0118 若启动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则执行步骤S604。 0119 S604、 判断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满足储能电池的最低允许运行电量要求。 0120 若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满足储能电池的最低允许运行电量条件, 则执行步骤 S502。 0121 在实际应用中, 若光伏交流功率大于负载功率的时长不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或者, 启动时间不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或者, 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不满足储能电池最低允。
46、许运行 电量要求, 则返回执行判断当前光伏交流功率是否大于当前负载功率的步骤, 也即, 返回执 行步骤S601。 0122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对启动过程中各个系统运行功率的组合比较, 以及通过储能 逆变系统中储能电池的电量的变化情况, 可自动判断启动是否为有效启动, 并在非有效启 动时及时停机, 防止储能逆变系统进一步亏电。 0123 在图5的基础之上, 请参见图7, 执行步骤S501判断是否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之后, 若不满足成功启动的条件, 则该自启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24 S701、 判定光储微网系统启动失败, 启动次数加1。 0125 S702、 判断启动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启动次。
47、数。 0126 若启动系数未大于预设启动次数, 则间隔预设启动时长之后, 返回执行实时获取 当前光照情况以及光伏逆变系统的直流电压的步骤。 0127 若启动次数大于预设启动次数时, 则执行步骤S703。 0128 S703、 禁止启动。 0129 在实际应用中, 该自启动方法可在每日首次启动之前, 将启动次数清零, 或者, 在 每日首次执行步骤S702判断启动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启动次数之前, 将启动次数清零。 说明书 8/10 页 12 CN 111181195 A 12 0130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设置预设启动次数的方式, 对无效启动次数进行控制, 防止因 无效启动次数过多, 造成的储能逆变。
48、系统进一步亏电。 0131 在上述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的基础之上,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 光储微网系统, 请参见图8, 该光储微网系统包括: 可控开关S、 负载102、 微网中央控制器(图 8中的MGCC)、 至少一个光伏逆变系统103和至少一个储能逆变系统104(图8中仅示出一个光 伏逆变系统和一个储能逆变系统的情况)。 0132 光伏逆变系统103的交流侧和储能逆变系统104的交流侧均与光储微网系统的交 流母线相连, 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通过可控开关S连接负载102。 0133 光伏逆变系统103的通信端、 储能逆变系统104的通信端、 负载102的通信端以及可 控开关S的控。
49、制端均与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微网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实 施例公开的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方法。 0134 该光伏逆变系统103包括: 光伏逆变器1031和光伏阵列1032。 其中, 光伏逆变器 1031的直流侧与光伏阵列1032相连, 光伏逆变器1031的交流侧与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 相连。 光伏逆变器1031的通信端与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0135 该储能逆变系统104包括: 储能逆变器1041和储能系统1042。 其中, 储能逆变器 1041的直流侧与储能系统1042相连, 储能逆变器1041的交流侧与光储微网系统的交流母线 相连。 储能逆变器1041的通信端和储能系统1。
50、042的通信端均与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0136 具体的, 储能系统1042包括储能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 储能系统1042中的电池管 理系统的通信端与微网中央控制器通信相连, 实时对储能电池进行信息采集, 并将采集到 的数据上传至微网中央控制器。 0137 光储微网系统中的离网供电系统由储能逆变系统104建立主网, 光伏逆变系统103 并网工作, 整个系统由微网中央控制器协调工作。 微网中央控制器能够从各个系统采集数 据, 根据负载变化情况控制光伏逆变系统103的发电功率、 储能逆变系统104的放电功率以 及系统的自启动逻辑。 0138 为了实现光储微网系统的自启动, 整个系统由微网中央控。
- 内容关键字: 光储微网 系统 及其 启动 方法
一体式安全吊钳.pdf
漂浮电缆.pdf
线缆托架.pdf
防腐防潮的海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pdf
超声波布面预湿分解设备.pdf
道路边坡结构.pdf
多工位伺服系统.pdf
智慧采油装备.pdf
油气分离滤芯.pdf
公路裂缝修补装置.pdf
电解槽的极距测量装置.pdf
混凝土抗裂检测装置.pdf
多相流泵.pdf
高电压高倍率球形锰酸锂球磨混料机.pdf
卷扬机卷筒结构.pdf
防尘防砂式排气嘴结构.pdf
外科临床管路固定装置.pdf
免维护激振器.pdf
流延机自动对刀装置.pdf
全氢强对流罩式炉.pdf
表演机器人模型控制系统.pdf
亚跨超声速流场可控喷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pdf
区块链协助搜索的物联网数据共享方法.pdf
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pdf
自动化PCB板测试系统.pdf
海洋藻类污染治理作业装备.pdf
抗鸡PML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pdf
矿用液压油缸的定时养护装置.pdf
射频复电容率测量装置及方法.pdf
便携式一体化海水淡化器.pdf
快速定位及自动退料的冲压模具.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减污降碳协同度分析方法.pdf
一种越野拖垃机的牵引装置.pdf
低温等离子体PM25净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pdf
结合杠杆齿轮传动木塞瓶盖.pdf
智能卡模块封装卷盘锁紧装置.pdf
永磁电机滚筒洗衣机及其自动称量衣物重量的方法.pdf
一种制备吡喹酮的方法.pdf
一种纳米改性的大直径高强耐磨型聚酯单丝及其生产方法.pdf
一种陶瓷过滤机真空抽滤排液装置.pdf
翼轮发电装置.pdf
一种针对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堵塞陶瓷过滤板的清洗剂.pdf
氨基杂化有机气凝胶及其在COSUB2/SUB气体吸附中的应用.pdf
一种油气合成喷头.pdf
一种基于抗水解的大直径聚酯单丝及其生产方法.pdf
钢管在线淬火方法.pdf
基于有机基氧基硅烷封端聚合物的可交联材料.pdf
一种小型石材切割机.pdf
一种抗菌防哮喘被套面料生产工艺.pdf
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新型吡咯并嘧啶化合物.pdf
一种非均等分布叶片的压叶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