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pdf
《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236769.9 (22)申请日 2020.03.30 (71)申请人 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葑亭 大道698号 (72)发明人 汪理文刘正军周明蒋翀 翁永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陈良 (51)Int.Cl. C08L 23/12(2006.01) C08L 51/06(2006.01) C08L 1/02(2006.01) C08K 3/34(2006.01) (5。
2、4)发明名称 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 方法, 包括: 回收聚丙烯材料破碎成小块并放入 丙酮中搅拌并超声震荡处理; 原料的称取; 原料 熔融挤出定形等步骤。 本方法所制得的聚丙烯材 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其注塑成品的力学性能与全 新聚丙烯材料所制得的成品的力学性能相当, 具 有很好地利用前景; 本方法通过丙酮的处理能有 效减少、 去除回收聚丙烯材料中的油漆以及极性 的有机助剂; 相比常规方法, 使聚丙烯材料及其 注塑成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11187472 A 2020.05.22 CN 111187。
3、472 A 1.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回收聚丙烯材料破碎成面积不大于10cm2的小块放入丙酮中, 搅拌并超声震荡; (2) 称取经步骤 (1) 处理的回收聚丙烯材料、 聚丙烯树脂、 硅烷偶联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 丙烯、 埃洛石、 天然纤维以及抗氧化剂; (3) 将步骤 (2) 所称取的材料混合, 之后通入挤出机中熔融挤出; 之后冷却定形, 得到聚 丙烯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 搅拌速度为60-100rpm, 超声震荡频率为40-80 KH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聚丙烯材料。
4、的可再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 搅拌并超声震荡时间为5-10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 丙酮温度为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中, 聚丙烯材料50-60质量份、 聚丙烯树脂50-60质量份、 硅烷偶联剂3-8质量份、 马来酸 酐接枝聚丙烯4-8质量份、 埃洛石6-12质量份、 天然纤维7-12质量份以及抗氧化剂1-3质量 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中, 天然纤。
5、维为纤维素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3) 中, 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其各区温度不低于2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3) 中, 采用循环水冷却。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187472 A 2 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材料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汽车塑料的用量不断上升, 平均每辆车上的塑料用量已增加到200kg, 约 占汽车总质量的20%, 仅次于金属。
6、材料。 聚丙烯由于密度小、 绝缘性好、 加工成本低、 易成型 等优点, 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上。 然而,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报废处理阶段, 大量废旧 的车用聚丙烯带来了环境的压力; 因此发展回收聚丙烯的可再生方法成为重要课题; 由于 在制成车用材料时, 聚丙烯中会加入不少辅助材料, 一些极性有机助剂混在聚丙烯中难以 有效去除, 会影响用回收聚丙烯制成的构件的力学性能; 同时聚丙烯还会和油漆混在一起, 不仅会影响用回收聚丙烯制成的构件的力学性能, 还会影响其外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 去除混在回收聚丙烯中的 油漆和有机助剂的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
7、再生方法。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 生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回收聚丙烯材料破碎成面积不大于10cm2的小块放入丙酮中, 搅拌并超声震荡; (2) 称取经步骤 (1) 处理的回收聚丙烯材料、 聚丙烯树脂、 硅烷偶联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 丙烯、 埃洛石、 天然纤维以及抗氧化剂; (3) 将步骤 (2) 所称取的材料混合, 之后通入挤出机中熔融挤出; 之后冷却定形, 得到聚 丙烯材料。 000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步骤 (1) 中, 搅拌速度为60-100rpm, 超声震荡频率为40- 80 KHz。 0006 作为一种。
8、更优选方案, 所述步骤 (1) 中, 搅拌并超声震荡时间为5-10h。 0007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 所述步骤 (1) 中, 丙酮温度为20-30。 000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步骤 (2) 中, 聚丙烯材料50-60质量份、 聚丙烯树脂50-60 质量份、 硅烷偶联剂3-8质量份、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4-8质量份、 埃洛石6-12质量份、 天然 纤维7-12质量份以及抗氧化剂1-3质量份。 0009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 所述步骤 (2) 中, 天然纤维为纤维素纤维。 001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步骤 (3) 中, 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其各区温度不低于 200。 0011 。
9、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 所述步骤 (3) 中, 采用循环水冷却。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减少、 去除混在回收聚丙烯中的 油漆和有机助剂的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本方法所制得的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 性能, 其注塑成品的力学性能与全新聚丙烯材料所制得的成品的力学性能相当, 具有很好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187472 A 3 地利用前景; 本方法通过丙酮的处理能有效减少、 去除回收聚丙烯材料中的油漆以及极性 的有机助剂; 相比常规方法, 使聚丙烯材料及其注塑成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
10、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4 实施例1 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回收聚丙烯材料 (已将通过常规方法可去除的杂质去除) 破碎成面积不大于 10cm2的小块放入30的丙酮中, 搅拌并超声震荡5h; 其中搅拌速度为100rpm, 超声震荡频 率为80 KHz; 聚丙烯为非极性材料, 丙酮在常温下难以溶解; 该步骤用于减少、 去除回收聚丙烯材料 中的油漆以及极性的有机助剂, 提高聚丙烯材料及其注塑成品的质量; (2) 称取经步骤 (1) 处理的回收聚丙烯材料50质量份、 聚丙烯树脂50质量份、 硅烷。
11、偶联 剂3质量份、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8质量份、 埃洛石12质量份、 天然纤维10质量份以及抗氧化 剂1质量份; 其中, 硅烷偶联剂为KH550,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接枝率为2.5wt%, 两者的作用在于 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的相容性以及提高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 埃洛石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晶 体呈直的或弯曲的管状形态, 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及其注塑成品的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等 力学性能; 天然纤维为纤维素纤维, 纤维直径为5-8m, 长度为15-20, 有利于复合材料及 其注塑成品力学性能的提高; 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 (3) 将步骤 (2) 所称取的材料充分混合, 之后通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
12、挤出, 挤出机各 区温度不低于200, 挤出机机头温度为240, 压力为15MPa; 之后循环水冷却, 造粒, 得到 聚丙烯树脂母粒。 0015 实施例2 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回收聚丙烯材料破碎成面积不大于10cm2的小块放入27的丙酮中, 搅拌并超声 震荡8h; 其中搅拌速度为80rpm, 超声震荡频率为60 KHz; (2) 称取经步骤 (1) 处理的回收聚丙烯材料50质量份、 聚丙烯树脂50质量份、 硅烷偶联 剂5质量份、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质量份、 埃洛石10质量份、 天然纤维12质量份以及抗氧化 剂2质量份; (3) 将步骤 (2) 所称取的。
13、材料充分混合, 之后通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 挤出机各 区温度不低于200, 挤出机机头温度为230, 压力为18MPa; 之后循环水冷却, 造粒, 得到 聚丙烯树脂母粒。 0016 所用材料的理化性质与步骤 (1) 相同。 0017 实施例3 一种车用聚丙烯材料的可再生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回收聚丙烯材料破碎成面积不大于10cm2的小块放入20的丙酮中, 搅拌并超声 震荡10h; 其中搅拌速度为60rpm, 超声震荡频率为40 KHz;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187472 A 4 (2) 称取经步骤 (1) 处理的回收聚丙烯材料60质量份、 聚丙烯树脂60质量份。
14、、 硅烷偶联 剂8质量份、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4质量份、 埃洛石6质量份、 天然纤维7质量份以及抗氧化剂 3质量份; (3) 将步骤 (2) 所称取的材料充分混合, 之后通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 挤出机各 区温度不低于200, 挤出机机头温度为230, 压力为15MPa; 之后循环水冷却, 造粒, 得到 聚丙烯树脂母粒。 0018 所用材料的理化性质与步骤 (1) 相同。 0019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其步骤 (1) , 且不采用回收的聚丙烯; 具体步骤为: (1) 称取聚丙烯树脂100质量份、 硅烷偶联剂3质量份、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8质量份、 埃 洛石12质量份、 天然。
15、纤维10质量份以及抗氧化剂1质量份; (2) 将步骤 (1) 所称取的材料充分混合, 之后通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 挤出机各 区温度不低于200, 挤出机机头温度为240, 压力为15MPa; 之后循环水冷却, 造粒, 得到 聚丙烯树脂母粒。 0020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其步骤 (1) ; 具体步骤为: (1) 称取回收聚丙烯材料50质量份、 聚丙烯树脂50质量份、 硅烷偶联剂3质量份、 马来酸 酐接枝聚丙烯8质量份、 埃洛石12质量份、 天然纤维10质量份以及抗氧化剂1质量份; (2) 将步骤 (1) 所称取的材料充分混合, 之后通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 挤出机各 。
16、区温度不低于200, 挤出机机头温度为240, 压力为15MPa; 之后循环水冷却, 造粒, 得到 聚丙烯树脂母粒。 0021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埃洛石; 具体步骤为: (1) 将回收聚丙烯材料破碎呈面积不大于10cm2的小块放入30的丙酮中, 搅拌并超声 震荡5h; 其中搅拌速度为100rpm, 超声震荡频率为80 KHz; (2) 称取经步骤 (1) 处理的回收聚丙烯材料50质量份、 聚丙烯树脂50质量份、 硅烷偶联 剂3质量份、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8质量份、 天然纤维10质量份以及抗氧化剂1质量份; (3) 将步骤 (2) 所称取的材料充分混合, 之后通入双螺杆挤出机中。
17、熔融挤出, 挤出机各 区温度不低于200, 挤出机机头温度为240, 压力为15MPa; 之后循环水冷却, 造粒, 得到 聚丙烯树脂母粒。 0022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所提供的聚丙烯材料在注塑成型机上进行注塑成型制样, 并进行性能测试。 0023 拉伸强度测试: 参考标准: ISO527-2; 测试条件: 跨距 50mm, 速度50mm/min。 0024 弯曲强度测试: 参考标准: ISO178; 测试条件: 跨距 64mm, 速度 2mm/min。 0025 缺口冲击强度测试: 参考标准: ISO179-1; 测试条件: 跨距40mm, 缺口深度1/3D。 说明书 。
18、3/4 页 5 CN 111187472 A 5 0026 检测结果: 实施例1: 拉伸强度: 21Mpa, 弯曲强度: 30Mpa, 缺口冲击强度: 22KJm-2, 外观: 部件表 面干净无色点, 无气痕、 流痕和熔接痕。 0027 实施例2: 拉伸强度: 21Mpa, 弯曲强度: 31Mpa, 缺口冲击强度: 20KJm-2, 外观: 部件 表面干净无色点, 无气痕、 流痕和熔接痕。 0028 实施例3: 拉伸强度: 20Mpa, 弯曲强度: 30Mpa, 缺口冲击强度: 20KJm-2, 外观: 部件 表面干净无色点, 无气痕、 流痕和熔接痕。 0029 对比例1: 拉伸强度: 22M。
19、pa, 弯曲强度: 33Mpa, 缺口冲击强度: 23KJm-2, 外观: 部件 表面干净无色点, 无气痕、 流痕和熔接痕。 0030 对比例2: 拉伸强度: 17Mpa, 弯曲强度: 27Mpa, 缺口冲击强度: 17KJm-2, 外观: 部件 表面有色点出现。 0031 对比例3: 拉伸强度: 16Mpa, 弯曲强度: 25Mpa, 缺口冲击强度: 17KJm-2, 外观: 部件 表面干净无色点, 无气痕、 流痕和熔接痕。 0032 从检测结果可以发现: (1) 实施例1-3与对比例1的注塑成品的力学性能相当; 表明: 通过本发明再生后的聚丙 烯材料与全新聚丙烯材料所制得的成品的力学性能相。
20、当, 具有很好地利用前景。 0033 (2) 相比于实施例1, 对比例2的注塑成品的力学性能较差, 同时还有色点的出现; 这是由于: 本方法通过丙酮的处理有效减少、 去除了回收聚丙烯材料中的油漆以及极性的 有机助剂, 从而提高了聚丙烯材料及其注塑成品的力学性能。 0034 (3) 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3表明: 埃洛石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注 塑成品的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 0035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人员完全可以 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 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187472 A 6 。
- 内容关键字: 聚丙烯 材料 再生 方法
焙烧台车储罐定位装置.pdf
具有松紧器的裤子.pdf
风电叶片铣削设备.pdf
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节水降耗装置.pdf
物流运输用包装箱.pdf
化工安全管理用防爆检查装置.pdf
支架产品的高效焊接工装.pdf
超导磁体组装定位结构.pdf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的液体浓缩装置.pdf
中频加热炉自动化出料装置.pdf
异形件钻孔固定装置.pdf
用于金属丝管的加工工装.pdf
肉苁蓉播种匀种施肥一体机装置.pdf
伸缩隐形折叠晾晒架.pdf
岩土破碎采样装置.pdf
高效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电池箱体组合结构.pdf
水利工程用河水取样设备.pdf
防堵塞的煤矿瓦斯抽采用气水渣分离装置.pdf
移动式储能电源的可靠性诊断系统.pdf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Web API推荐方法和系统.pdf
用于机械零部件生产的开孔装置.pdf
保温墙板多腔体模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洗碗机水量检测方法、装置、洗碗机和存储介质.pdf
磷修饰氮化碳阻燃改性BOPET薄膜的制备方法.pdf
磁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pdf
具备预警保护功能的直线模组.pdf
面向遥感解译应用的训练推理一体机.pdf
促伤口愈合、减缓瘢痕形成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制备咪唑乙醇的方法.pdf
桥梁施工用桥墩围堰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警示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